#代謝症候群

日行萬步保健康 11/11全民健走

日行萬步保健康 11/11全民健走#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沒空運動嗎?其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身體活動可從日常生活中時時執行、處處落實,而「走路」是最容易被實踐也是最為推薦的身體活動。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91年起推動「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並於95年將每年11月11日訂為「全民健走日」,鼓勵國人「雙腳前行,走向健康」,將健走融入生活中。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運動不足已成全球第四大致死原因,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有關,僅次於高血壓、菸品使用及高血糖;而身體活動量不足會造成21至25%的乳癌或大腸癌、27%的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之「民國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53.5%國人過去兩週有做運動,有近四成七的18歲以上國人過去兩週沒有做運動。18歲以上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最常做的運動,以散步、健走最多,顯示散步、走路是民眾最喜愛也是最簡單的生活化運動。國民健康局表示,「健走」的好處很多,可以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控制體重、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跌倒、更可紓解壓力,以步代車,經濟又環保。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健走小口訣,以每小時四公里的速度,可每次走路十分鐘,累積日行萬步,步行約6公里,只要90分鐘,就可以消耗約300大卡熱量。國民健康局提供健走10秘訣,以讓民眾將健走活動落實於生活中,包含:多爬樓梯取代搭乘電梯、上下班途中,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增加往返的步行時間; 步行去買午、晚餐及用餐;飯後散步;步行前往超市、傳統市場、賣場、花市購買食材及日用品;到前一站或下一站倒垃圾、蹓狗;陪伴小孩走路上下學;假日與家人造訪各縣市健走步道,一起享受健走之樂趣;出差、旅遊時,可在住宿旅館的大廳走路、爬樓梯或逛逛在地的大賣場或市集等。除了自己努力外,國民健康局也提供免費市話健康體重管理電話諮詢服務,諮詢專線0800-367-100,民眾也可利用國民健康局局網首頁或肥胖防治網問題諮詢專區的網路電話撥入功能,向客服人員諮詢關於運動生活化、健康飲食及健康體重等相關疑問。

醫訊/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

醫訊/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最新 2005~2008全國營養健康調查,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趨勢。代謝症候群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等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國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公告,即以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患者。(1)腹部肥胖(2)高血壓(3)高血糖(4)高密度膽固醇過低(5)高三酸甘油酯。為了讓民眾可以預防代謝症候群,亞東醫院特地舉辦「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將邀請孫文蕙營養師主講,此講座無須事先報名,該院歡迎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並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撇步時間:101年11月9日(五)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大樓1F心臟血管內外科門診候診處洽詢:02-8966-7000轉1001或2002

防代謝症候群 當心5項危險因子

防代謝症候群 當心5項危險因子#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您知道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嗎?下列5項危險因子,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為代謝症候群:腰圍男性 ≧90 公分 ;女性 ≧80 公分;血壓收縮壓≧130 mmHg / 舒張壓 ≧85 mmH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 <40 mg/dl;女性 <50 mg/dl;空腹血糖值≧1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等。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險性,造成其死亡率上升。101年參加臺南市大內區衛生所行動醫院212人受檢者中,空腹血糖≧100 mg/dl者有51人,佔24%;受檢者中有79人(37%)已符合代謝症候群定義。每年的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澎湖縣大內區衛生所於11月3日上午9:30至11:30,結合社區7-11舉辦「大手牽小手、健康齊步走」活動,邀請銀髮族大朋友與幼兒園小朋友於大內7-11前廣場舞蹈表演,現場並有糖尿病認知有獎徵答、免費血糖測量、闖關遊戲等活動。希望透過活動能讓民眾對糖尿病有更正確的觀念,從小建立正確飲食、正確用藥觀念,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機率。

罹代謝症候群 讓身體進入「亞健康」狀態

罹代謝症候群 讓身體進入「亞健康」狀態#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一般我們會擔心自己的身體到底是「健康」還是「不健康」,但你知道什麼是「亞健康」狀態嗎?根據國內一家健康管理機構的解釋,「亞健康」是近幾年於華人市場興起的名詞,在醫學文獻上並未有此說法。所謂「亞健康狀態」是表示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有人稱為「第三狀態」,相較於健康為「第一狀態」,疾病為「第二狀態」之說法。而亞健康狀態往往是許多疾病的前兆,若能加以注意且及時地預防亞健康狀態,可防止各種疾病發生。營養師趙思姿指出,根據國健局調查發現,台灣男性五年來平均腰圍增加2.9公分,因為長期不良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加上遺傳體質,導致新陳代謝功能異常,也就是俗稱的「代謝症候群」。從預防醫學角度而言,代謝症候群是非常值得重視,只要能有效地改善,未來相關醫療花費就能大幅降低,對民眾的健康也大有幫助。也就是說,代謝症候群屬於一種疾病前期(pre-disease)的概念,讓人的身體不知不覺進入「亞健康」狀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身體的免疫力功能也會下降,容易罹患疾病。趙思姿營養師解釋,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最主要的原因是肥胖,肥胖會使脂肪包圍內臟,身體過多的內臟脂肪組織會產生游離脂肪酸,造成胰島素作用受阻,讓血糖不穩定。若到達肝臟的游離脂肪酸增加,脂蛋白(LDL)的合成增多,就會形成脂肪肝、高血脂症或糖尿病。由於內臟脂肪沈積,導致血液容易凝結,增加動脈粥狀硬化、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的罹患率,讓血管阻力增強,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趙思姿營養師說,許多人誤以為「少吃」就可以減重,但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原因在於吃錯營養。人體需要蛋白質、脂肪、醣類三大營養素,維持正常運作,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也是維持生命所必需。此外,水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每一種營養都有不同的功能及重要性,是無法互相替代的,長期攝取過量或不足,可能會導致疾病的產生。無論是一般人或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等家族史的人,都應該從年輕時就開始留意自己的新陳代謝問題,並且力行熱量控制及少糖、少鹽、少油脂等飲食方式,更要規律的運動,並讓生活作息正常,才能預防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產生。趙思姿營養師呼籲,目前國民健康局已設置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專業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提供免費電話諮詢服務及諮詢服務,可即時為民眾解答健康減重相關疑問,也正積極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各地衛生局或國民健康局官網查詢。

代謝症候群騷擾 小心慢性疾病上身

代謝症候群騷擾 小心慢性疾病上身#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上班族,因時常待在辦公室,且少有運動習慣,導致代謝症候群成為時下社會的文明病。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吳立偉醫師表示,發表在2009年1月的糖尿病醫學雜誌指出,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容易有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情況,且在迷走神經活性下降與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之下,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與其它慢性病的產生。吳立偉解釋,要測量自律神經是否處在平衡狀態,則使用心率變異分析測量連續心跳速率變化的程度;過去二十年已有不少文獻顯示自律神經系統的調控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有顯著的關係,心率變異分析的異常同時被發現與代謝症候群相關。他說,罹患代謝症候群之患者容易有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情況,特別是迷走神經活性下降容易併發冠狀動脈心臟病;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則容易造成血壓增加、胰島素抗性及血脂異常等。而心智障礙患者,則有較高的代謝症候群罹患率,過去研究發現他們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及血脂異常有比一般正常人較盛行,因此吳立偉說,能藉由分析心智障礙患者健康檢狀況,探討特殊族群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以及與心律變異的相關性,讓我們多認識了心率變異分析之臨床應用。

幸福肥不幸福 橫著發展小心得病!

幸福肥不幸福 橫著發展小心得病!#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上班族壓力好大!除了面對上司整天在後頭追趕之外,還要面對久坐辦公室不動所帶來的身體危機。行政院衛生署立台南醫院薛又毓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為多坐辦公室,且西方飲食文化流行,所以普遍造成「代謝症候群」,此疾病與十大死因裏頭的心血關或癌症習習相關,儼然成為國人的健康殺手。 日前,一位40多歲的工程師王先生,因責任制的工作模式,使他日夜操勞,別說是運動了,就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平日如要紓解壓力,往往也是靠著假日與親友出去享受美食達到目的。久而久之,身體慢慢橫著發展,雖許多人都羨慕這是所謂的結婚「幸福肥」,但經過每年的健檢之後,看著滿江紅的結果,讓他大呼再也不敢了! 薛又毓醫師表示藉著王先生的例子,多少可見到現在人生活的縮影。由於生活與工作型態的改變,靜態的活動占生活的比例是越來越重了,加上飲食習慣逐漸西化的影響,「代謝症候群」因而越來越常見。她解釋,所謂的「代謝症候群」,指的是多種危險因子集合、手牽手同時出現的一種現象,是一種疾病前期的概念。因為症候群中危險因子聯手出擊,威力甚至還勝過單一疾病的殺傷力。它與肥胖以及台灣十大死因榜中的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密切相關。 因此,薛又毓醫師呼籲,如發現「代謝症候群」的五大指標,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的出現,務必要多注意從多多運動,改善生活作息開始做起,以長保健康。

醫訊/自主檢重天天動起來

醫訊/自主檢重天天動起來#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國健局報告顯現,代謝症候群患者比起健康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等的機率高出許多,而預防體重過重對防治代謝症候群有不小的幫助。有鑑於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特地辦理「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自主檢重GO GO GO」活動。只要年齡在18~65歲之間,BMI>20的民眾皆可報名,但是已參加衛生局所、學校、醫療單位等減重計劃且已線上登錄者,則無法報名。名稱: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自主檢重GO GO GO時間:即日起至101年9月30日(日)地點: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社服課洽詢:(07)731-7123轉2023呂孟鴻社工師

醫訊/預防代謝症候群飲食講座

醫訊/預防代謝症候群飲食講座#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最新2005-2008全國營養健康調查,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趨勢。代謝症候群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等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國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準則公告,即以下列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患者。(1)腹部肥胖(2)高血壓(3)高血糖(4)高密度膽固醇過低(5)高三酸甘油酯。此次講座內容將告知大家遠離代謝症候群最有效的飲食方式!時    間:2012年9月18日(二)上午10時至11時地    點:亞東醫院新大樓1F心臟血管內外科門診候診處(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    詢:02-8966-7000轉1001或200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