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

太相愛!美國老夫妻 緊握雙手先後離世

太相愛!美國老夫妻 緊握雙手先後離世#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歷久彌堅,至死不渝的愛在字義上面,看起來只有在電影或小說上才會發生,但美國卻有一對八十多歲的老夫妻,就做到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男方艾德,與女方佛洛琳,是在六十年前結識,剛開始佛洛琳認識艾德時,因佛洛琳的第一任丈夫才車禍去世沒多久,所以艾德花近了心思與心力,才打動佛洛琳與她的家人,終於兩人才牽手步入禮堂。結婚後 男對妻子呵護加倍許多人結婚之後,夫妻之間難免摩擦,且男方對女方原本的溫柔與愛,可能也會因生活上的柴米油鹽而生變,但艾德卻對佛洛琳加倍疼愛,不僅常常為她送晚餐、買鮮花,冬日之時,艾德甚至會比佛洛琳早一步起床,剷掉家門口的積雪,再到車上開暖氣暖車,只為等待老婆清醒後,送她上班。相愛的兩人,再堅定再多的愛情,也無法抵擋時間的魔法,催促身體的衰老,兩人年紀大了,相繼罹患慢性疾病與心臟病,但即便罹病行動不便,每一個踏出去得步伐不再輕鬆自由,可是老夫妻還是堅持每日牽著佈滿歲月痕跡的手,走著小碎步相互依偎,一同出門散步。即使離世 手也要緊緊扣住前幾日,在艾德83歲、佛洛琳82歲之時,佛洛琳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幸去世,艾德在36小時後,也因腎衰竭隨妻子而去,這時,兩人的手還是緊緊扣著,一同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

不只是外觀問題 乾癬病患併發代謝疾病機率高!

不只是外觀問題 乾癬病患併發代謝疾病機率高!#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蕭先生一直有乾癬的問題,但因為工作繁忙,醫師交代的照光也有一次沒一次的,加上病灶平常都可以靠衣服遮蓋起來,蕭先生一直沒有積極的持續治療,沒想到醫師竟然告知他,乾癬患者有高於一般人的比例會罹患心血管疾病,而近幾年來,蕭先生也確實有高血脂與高血壓的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楊蕙如醫師表示,一般民眾通常對於乾癬都認為是皮膚的疾病,治療都是以改善外觀為主;但研究發現,乾癬屬於慢性發炎疾病,與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相關性,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呼籲乾癬病患應積極治療,以降低身體其他疾病產生的機率。乾癬生成非單一因素 大多數病灶發生在皮膚楊蕙如醫師說明,目前乾癬生成原因尚不明確,但一般相信乾癬生成不是單一因素。研究指出,有幾個基因被證實與乾癬相關,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可能誘發乾癬;而乾癬病患因為皮膚角質層表現異常,大多數病灶發生在皮膚,就是皮膚反覆或是持續出現發紅、脫皮的斑塊,常見位置如:頭皮、手腳、生殖器,或其它容易被磨擦的位置;此外,部分患者會有指甲凹洞、甲床剝離、萎縮,以及少數患者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的問題。乾癬控制不良 易併發其他慢性疾病由於乾癬表現方式大都為皮膚脫皮、皮膚破裂血跡斑斑等,因此時常導致病人心理障礙與挫折,治療通常也只著重在改善外觀。然而,楊醫師指出,研究發現乾癬是皮膚角質不正常增生的慢性發炎疾病,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容易導致新陳代謝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有一少部分的病人也會同時合併乾癬性關節炎,更需要防止關節變形的狀況。新型生物製劑改善率達75%楊蕙如醫師表示,乾癬治療主要是改善外觀,減少脫皮、止癢,盡量讓患者回復正常生活,傳統治療方式為外用藥膏、口服藥物、照光治療及生物製劑,針對輕度的乾癬病患,多半外用藥膏合併照光;而中重度則是口服治療合併外用藥膏為主,一般需持續4至6周才有效果,生物製劑則因有機會從發炎的根本做抑制,而成為中重度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楊蕙如醫師接著表示,去年健保局給付的新機轉、長效的生物製劑,三個月施打一次不僅對病人來說很方便,對於病灶改善程度也很不錯。約有6~7成病患經過3至6個月的治療,改善率可達到75%。因此,呼籲病患,雖然目前乾癬沒辦法完全治癒,但透過定期治療、追蹤,乾癬還是可以獲得有效的控制,同時也可望降低身體其他疾病產生的可能性。

天冷!8成乾癬患者病情加劇 保養3步驟免惡化

天冷!8成乾癬患者病情加劇 保養3步驟免惡化#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乾癬患者隨著天氣變乾冷,可能會有病灶惡化的現象!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吳南霖醫師表示,近期隨著天氣轉為乾冷,門診約有8成的乾癬病患,病灶產生惡化的情形。對此,呼籲患者入秋時,就應提早做好預防措施,並提出冬季乾癬保養三步驟:保濕、止癢、避免抓傷,供病友參考,讓他們與疾病共處,進而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吳南霖醫師表示,乾癬病情可能因個人生活型態、工作壓力、疾病外傷,甚至是天氣變化等因素,讓病情復發或加重。如冬季沐浴時,通常洗澡的水溫較高,同時也會帶走皮膚油脂,容易讓皮膚變得更乾更癢,因此乾癬患者可利用乳液保濕,避免病況加重。醫師特別提醒,塗抹乳液的時間點相當重要,可在洗澡完、擦拭身體多餘的水分後,此時肌膚還處於濕潤的狀態,就馬上塗保濕產品,防止肌膚乾燥並達成鎖水保濕的效果,以避免產生龜裂,或因乾癢而抓傷皮膚。大錯!撕下皮屑不會幫助保養品吸收吳南霖醫師進一步說明,乾癬病患的表皮生長速度快,容易堆積增厚,有些患者誤以為撕下多餘的皮屑,有助於保養品的吸收,但其實這樣的舉動,可能製造出更多微創傷口,加重乾癬的進展與擴張,要小心避免。醫師建議,可選擇較滋潤或油脂比例較高的保濕產品,除了維持肌膚潤澤、也可幫助軟化角質,有助皮屑脫落、一舉兩得。

科技新貴罹乾癬17年遭朋友排擠 治好後竟追到女神

科技新貴罹乾癬17年遭朋友排擠 治好後竟追到女神#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乾癬患者,除了要忍受全身性的搔癢,與皮膚乾裂的痛苦之外,還會因為皮膚外觀的脫皮與紅塊,讓交友受到極大的困擾,而新竹有一位三十歲的余先生,從國中開始就出乾癬症狀,透過偏方治療長達十幾年,都沒有效果,且更因為聽信偏方,還砸錢買了一帖就要三萬塊錢的草藥治療,當然全都失望而歸,直到近幾年經過正規醫院治療後,不僅乾癬好了,還追到自己暗戀已久的女神,簡直樂翻。男子罹乾癬 15年誤信偏方更嚴重30歲的余先生,從國中至今與乾癬共處了17個年頭,最嚴重時病灶高達80%體表面積,接受醫院正規治療前,余先生已在坊間無效治療中蹉跎了15年,期間長輩們為他尋遍各種偏方,從中草藥膏、一帖3萬的昂貴水藥,還有號稱能以毒攻毒的燉蟾蜍,甚至利用坊間偏方來「炙燒乾癬」,病情皆未獲得治癒。家中地板只要兩天不掃 就佈滿皮屑除了偏方使用,同時也在地方知名診所自費就診長達十年,當時因有「醫術高明的醫師都不做健保治療」的錯誤迷思,讓他被誤診了10餘年,甚至因積年累月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藥物,皮膚變薄、萎縮,此外,每當冬天來臨,皮膚變得更乾更痛,一拉扯就容易龜裂,需塗抹質地較油膩的乳液,下班回家,襯衫上時常沾滿混雜的血漬及乳液。自己8坪大的房間,只要兩天不清掃,掉落的白色皮屑如落葉般佈滿地板,清掃後才能看見原來地板黑色的樣子。工作時,連換上無塵衣進入無塵室,也遭同事排斥拒絕,但也莫可奈何。乾癬患者別誤信偏方 小心更慘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謝雅如主任表示,乾癬是一種因自體免疫而致的慢性發炎皮膚病,不會傳染。臨床上可見病灶呈現紅色斑塊,合併銀色皮屑脫落,中重度乾癬,時常帶來病患諸多生活的不便,甚至是工作上的歧視。據研究顯示,乾癬患者較一般人憂慮的風險增加39%,焦慮與自殺傾向分別增加為37%和44%。謝雅如呼籲,乾癬患者應接受醫院的正規治療,別勿聽信偏方,不僅無效,更可能讓病情惡化,而目前治乾癬的方法,有許多進展,包括,口服藥物、照光、以及生物製劑,都已獲得健保給付,且經過嚴格的安全性把關,因此,患者若有任何疑問,可與主治醫師溝通,或透過演講、報導與資料搜尋了解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最重要的是要以積極、健康、正確的心態來面對疾病,遵循醫師的囑咐與建議,以達治療效果,不要因疾病而失去信心,導致失去治療良機。

莫輕忽!乾癬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莫輕忽!乾癬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5歲的陳太太是名中重度的乾癬病患,不僅皮膚癢、手腳出現紅疹、身上的皮屑更是不停飄落,使得陳太太越來越自卑,不僅不敢出門,也不願意接受治療。近期健康檢查發現自己有高血壓的問題,詢問醫師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乾癬沒有控制好所引起的併發症。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楊蕙如醫師表示,由於乾癬表現方式大都為皮膚脫皮、皮膚破裂血跡斑斑等,民眾都認為是單純的皮膚疾病,治療也是以改善外觀為主;但研究發現,乾癬屬於慢性發炎疾病,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的情況下,容易導致新陳代謝與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比起常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更是高出好幾倍,乾癬病患及家屬可輕忽不得。至於民眾常認為「乾癬會不會傳染」的問題,楊醫師笑談,乾癬目前推測形成原因與皮膚的免疫系統失調有關,進而造成皮膚過於快速的增生,跟感染並無關連,所以並不會傳染給他人。有鑑於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安排皮膚科醫師與藥師進行專題演講,協助病友及家屬獲得乾癬相關醫療新知,與日常保健的生活方式,邀請病友與家人一同參加。活動名稱:乾癬治療與照護講座活動時間:102年12月21日(六)下午13:30~16:40活動地點:彰化基督教醫院10樓梅鑑霧禮拜堂洽詢電話:04-7256652 

「乾癬熊」現身嘉年華 籲乾癬不會傳染

「乾癬熊」現身嘉年華 籲乾癬不會傳染#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乾癬的脫屑、紅腫常引起眾人的誤解或排斥,以為它是傳染性疾病,使得乾癬患者必須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其實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的慢性發炎疾病,並不會傳染。為傳遞正確認知,台灣乾癬協會打造衛教大使「乾癬熊」,希望前往泰迪熊樂活嘉年華看熊的民眾,能進一步正確認識到乾癬,進而破除錯誤迷思。台灣乾癬協會表示,希望透過這次參展,讓更多民眾認識乾癬,期待大眾能破除迷思,進而理解患者,不再對他們產生排斥;柯怡謀理事長也表示,協會一直以來推動乾癬的正確衛教訊息,希望能幫助更多病友不受旁人誤解與歧視,也能擁有正常的人際關係。過去乾癬脫屑及紅色丘疹或斑塊的疾病表徵,容易讓民眾產生誤解,這次透過泰迪熊化身的衛教大使「乾癬熊」,它呈現出乾癬患者渴望大家的關心與擁抱,與長期面對治療的辛苦,還得承受異樣眼光,但仍然鼓起勇氣面對一切的精神。疾病惹汙名 病友長期受歧視與誤解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暨發言人、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也說,乾癬並不會傳染,但是外在的紅腫、斑塊、皮屑,會讓病患覺得害羞、對外表缺乏信心、不敢接觸人群。為了避免引人注意,許多患者一年四季都穿長袖遮蔽。惟有大眾正確認知乾癬,進而接受理解,才能讓病友們感受到溫暖與關懷,更有力量對抗疾病。

拒絕羊肉爐薑母鴨 乾癬患者進補恐加重病況

拒絕羊肉爐薑母鴨 乾癬患者進補恐加重病況#乾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乾癬患者可不能隨便補,小心越補越大洞!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這時來碗暖暖的補湯實在很幸福,但有沒有發現皮膚搔癢或是脫皮的問題變嚴重了?醫師解釋,乾癬患者大多是免疫力過度活躍,若是再刻意增強免疫力,恐讓乾癬病情變得更嚴重。萬芳醫院皮膚科陳亭睿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發炎的免疫疾病,有些患者會誤以為是自身免疫力低才會導致乾癬發生,因此常試圖用各種內服外用的方式,去加強自己的免疫力,但其實情況剛好相反,多數患者是因為免疫力過強,導致發炎狀況嚴重。為此,醫師提醒乾癬患者,要多加留意飲食且積極治療,乾癬是可以如同慢性病般獲得控制。留意飲食、積極治療 化癬為夷乾癬患者除了健康飲食外,要盡量避免高熱量食物攝取過量或酗酒,少吃肥肉、牛肉、羊肉或任何補品,如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人參、黃耆、當歸等;此外如果皮膚搔癢嚴重,就必須積極處理乾癬問題,最重要的是遵從醫師治療,可依照個人病況,和醫師討論最佳的治療方式,如藥物、藥膏、照光治療或生物製劑等。陳亭睿醫師說,目前並沒有根治乾癬的特效藥,但多數病友可在安全和適當的治療下,讓乾癬完全消失一段時間,可能是數月、甚至達到數年之久,因此鼓勵患者積極治療、控制乾癬,學習與疾病共處,才能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

醫訊/認識乾癬及其防治

醫訊/認識乾癬及其防治#乾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統計數據,全台灣至少有11萬名乾癬患者,不少人因皮膚斑駁、脫屑,而常常會因為害怕被貼標籤而避開人群,其實乾癬如同高血壓或糖尿病一樣,只要與醫師充分配合治療並適當使用藥物,其病情均能有效獲得控制。為響應10月29日世界乾癬日,提升加強乾癬病患、一般民眾對乾癬的認識及正確治療觀念,新竹馬偕皮膚科特舉辦座談會,將由該單位皮膚科醫師群針對乾癬診斷、治療等主題進行說明與交流。希望病友們及有興趣之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需要事前報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乾癬病友座談會時間:102年11月23日(六)下午13:30~16:00(11月22日截止報名)地點:新竹馬偕(竹市光復路2段690號)平安樓2樓皮膚科門診區洽詢:03-611 9595轉629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