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許多志工自發性到災區協助復原,也坦言現場除了有人中暑以外,還出現細菌感染、外傷狀況。桃園一名桃園挖土機業者,更因連續在災區英勇救災長達8天,最終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離世,令人遺憾。《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業健身教練許承澤提醒,當「鏟子超人」需極度耗費體力及心力,並呼籲救災後別忘了7招自我照護。
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許多志工自發性到災區協助復原,也坦言現場除了有人中暑以外,還出現細菌感染、外傷狀況。桃園一名桃園挖土機業者,更因連續在災區英勇救災長達8天,最終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離世,令人遺憾。《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業健身教練許承澤提醒,當「鏟子超人」需極度耗費體力及心力,並呼籲救災後別忘了7招自我照護。
台灣地震頻繁,加上即將邁入颱風季,在家中備齊防災避難包相當重要。《優活健康網》特摘全民防衛組織黑熊學院所撰此文,分享「緊急避難包」的基本款與內容物,面對地震、颱風、戰爭所需的準備也有所不同,建議民眾根據自身需求調整避難背包與裝備,才能在災難來臨時做好準備。
近期國際間戰火、地震頻傳,民眾該如何在日常做好防災準備?台灣避難包、防災包準備熱潮興起,美國在台協會(AIT)高雄分處在臉書呼籲,避難包必備7樣物品,以便在突發災害或緊急情況下迅速應對。內政部消防署也指出,緊急避難包建議每半年檢查更新一次,並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
高齢者經常因為煮食中途離開、或使用完瓦斯爐忘記關閉,加上在家中囤積物品、使用無安全裝置之爐具,或持續使用老舊電器產品等引起火災;加上因為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的退化,更易成為火災事故的受害者,《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家人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一起降低火災的風險,預防遺憾發生。
今(16日)上午花蓮發生規模6.3地震,全台有感,正值上班尖峰時間,許多人正在開車上班途中。如果開車時遇到大地震該怎麼辦?可以立即煞車靠邊停嗎?內政部消防署提醒,要先看駕駛是開在一般道路還是國道高速公路上,遇到地震當下的緊急因應方式會有所不同,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千萬不要緊急煞車,避免釀成更大傷害。
新竹市慈雲路晴空匯28樓層大型住宅,昨夜因地下室電線走火、濃煙竄升,造成2名消防人員不幸殉職。不少民眾疑惑,一旦高樓層發生住宅火警,若產生大量濃煙引發「煙囪效應」,到底該先往哪裡逃?曾任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隊員的彭茂凱提醒,在可以逃生的前提下,「原則上一律往下逃生」最保險。
花蓮在4月3日上午7時58分傳出芮氏規模7.2強震,全台有感災情頻傳,震央更有至少2棟大樓倒塌傾斜,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及餘震連續不斷,讓許多民眾惶惶不安,台灣位在活動頻繁的地震帶上,地震發生後的安全避難也很重要,《優活健康網》依台灣電力公司提供的相關資訊,整理在室內因遇地震停電後,需做到3件事避免更大災害。
日本能登半島元旦發生規模7.6強震,重創當地多處道路坍方、建築物毀損,地震災情嚴峻。日前衛生福利部宣布,開設賑災專戶提供國內外民眾捐款,1月5日起至19日接受民眾捐款,但到底如何捐款、有哪些管道?《優活健康網》整理4大捐款管道,包括銀行、直接轉帳、郵政劃撥及超商等,邀請大家攜手做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