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

如何讓人留下好印象?專家教你「這方法」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也做過

如何讓人留下好印象?專家教你「這方法」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也做過#溝通

人與人相處溝通很重要,但要怎麼說話才能讓人留下好印象呢?心理學證實,93%人際好感,主要源自外貌與聲音,比起滔滔不絕,眼神、表情、姿態、語氣、善於傾聽更能讓你留下好印象。任卡內基訓練課程官方認證講師箱田忠昭,於《任何人都喜歡你的好感說話術》一書中,分享實用的說話公式,幫助讀者透過聊天聊出吸引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他提出的請求不合理,所以不想幫忙?心理師揭真相:你只是討厭對方

他提出的請求不合理,所以不想幫忙?心理師揭真相:你只是討厭對方#溝通

你分得出清楚「請求」與「強迫」的差別嗎?其實,與人對話的過程中,能夠對自身情緒觀察入微的人,也會懂得用健康方式控管情緒,然而,在人際互動中善於表達自身立場,更容易建立滿意的人際關係。韓國心理諮商師朴宰蓮於《我想跟你好好聊聊》一書中,教讀者辨別情緒與需求,從對話中改善與他人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常焦慮、生氣⋯你有多久沒與自己對話?專家教「4步驟」察覺自我

常焦慮、生氣⋯你有多久沒與自己對話?專家教「4步驟」察覺自我#溝通

與人對話的時候常常生氣、緊張?那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察覺自己的情緒」,試著和自己溝通吧!溝通名師李崇義分享真實案例,提醒大家改變溝通慣性,對話時先別急著解決問題,並用「4步驟」安定自我內在,擁抱自己的情緒。以下解析來自《冰山對話: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原書摘文。

渴望說話被尊重?專家教你用「認同4步驟」先急救處理

渴望說話被尊重?專家教你用「認同4步驟」先急救處理#溝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們常忙於互相傾訴自己的故事,包括你跟我,都想要獲得別人的理解與共鳴,這時就必須真誠地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況,才可能獲得他人的理解。然而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必須先傾聽對方的心聲,如此一來對方才有餘力產生共鳴自己的心情。談到這裡,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開始思考究竟什麼是共鳴?可以先回想各個溝通的情況,做出對方「期待之下」的呼應就會被認為是共鳴,所以我給予你這麼多的回應,你也應該要聽我的故事並給我反饋,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變成一種「有給有還」的對話方式,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登場的就是稱讚與認同。尋找社會性認同是人性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人們需要理解彼此,人類畢竟是社會性的存在。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說過,人類所有的苦痛是源自於「缺乏社會關心」。對於認為一個人住比較輕鬆的人們來說,被理解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真誠對話的過程是「邀請與接受」,如果我以某主題邀請你,而你接受了邀請,才能進入對話,但若是爭先恐後地只想說自己的故事的話,就會落入令人感到窒息的消耗戰中。對此《時尚》雜誌專欄指出:「我們必須遠離的人就是「極度渴望被他人理解」、或「需要的時候才會找上門」的人,這足以說明這類人之所以被歸類為「幽靈」的原因。想被理解的渴望逐漸增強,就表示我們內心的情緒已經到達飽和上限。原本,我們能維持「平常心」是因為內心的情緒反覆處於「動搖與平靜」的過程,這個內心鐘擺被稱為「自我照顧」(self-care)。阿德勒學派的哈羅德.摩札克(Harold Mosak)與魯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認為「自我照顧」是我們的人生主題,也就是以照顧自我達到身體與精神的恢復。可以透過吃美食、溫水半身浴等各種方式。每個人的自我照顧程度、方法,以及脆弱點都不盡相同,以及即使平時很照顧自己,可是當某天發生了靠自我照顧也難以獲得平靜的事情,則表示事情所帶來的傷害已經超出內心能接受的範圍,這時我們就需要借助他人的協助,也就是所謂的需要「共鳴」的瞬間。情緒合理化的共感語言或許有人會認為,當處於無法處理自身情緒的痛苦時刻,要他人的共鳴有何用?但其實想讓飄搖的內心能再次找回力量,一定需要某個人的共鳴。我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上國中的女兒因為無法與暗戀對象有好結果而痛哭失聲,慌張的父親這樣告訴女兒:「居然有這種可惡的人!不要哭,他不配,就忘了他吧!」「就忘了他」,這確實是個簡單明確的解決方法,但會不會覺得過於簡單了呢?是不是有種一部電影才剛開場就結束了的感覺呢?對於暗戀這種情況,女兒與父親的角度完全不同,所以無法形成共鳴,就好像在跟女兒說:「一起喝一杯,然後忘了他吧!」父親帶著惋惜的心想要安慰女兒,但女兒卻完全無法獲得共鳴的持續哭泣,對正值國中青春期的女兒來說,自己的愛不被對方接受的悲傷,是需要時間消化的。這點大人也一樣,必須聽見能夠「達到」內心共鳴的語言才能安心,每人都需要一句推心置腹的安慰:「你不是唯一遇到這種事的人,它可能會讓你非常痛苦和難過,但這不代表你很軟弱。」才可以讓飄搖的心回歸日常。美國心理學家瑪莎.萊恩漢(Marsha Linenhan)研究出可廣泛使用於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這種治療的主要要素之一是「情緒正當性」(emotional validation),意即某個經歷極度需要他人給予情緒上的安慰,以及不可避免的需要「正當性」共鳴,希望他人能肯定的表示「你的委屈、你的悲傷、你的憤怒都很正常。」就算自己的行動看起來很不合理,若別人能在他自身特有的經驗與情況下傳遞自己一個「只能這樣做」的正當性,自己的內心就能夠得到安慰,透過他人的「肯定與接納」,就能夠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因此,這位父親是否能嘗試跟國中的女兒這樣說呢?「我知道妳一直都很喜歡他,並對他付出你的真心。然而他不接受妳,是不是讓妳覺得過去這段時間的妳很悲慘,感覺很難過?我想妳一定會有這種感覺。」不斷沈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的女兒,在聽到父親合理化自己情緒的安慰時,就能夠理解自己的傷心,以及傷心的理由。這是因為我們熱切渴望他人的共鳴,透過他人的理解來確認「自己的存在」與「內心會這樣的原因」。當所有事情都處於混亂狀態時,人們會希望透過他人的眼睛來看自己,讓自己能真實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回話有共鳴,關係更親密珠妍與志勳這對情侶目前冷戰中。幾天前智勳在工作上遇到一件委屈的事情,珠妍當然是站在智勳的立場,幾天後珠妍也與職場前輩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就向志勳說了這件事情,智勳卻說:「上次那個前輩不也出現同樣的問題嗎?妳有照我說的去做嗎?」珠妍覺得智勳是在怪自己。提及這件事情並不是要智勳幫忙解決問題,而是想要智勳理解自己生氣的心,明明智勳確實有聽進自己的抱怨,但總覺得還是少了點什麼。於是珠妍就閉嘴不說話了,她覺得心情很差。智勳看著珠妍冷漠的臉覺得有點慌張,就好像是刻意表現出不悅一樣,於是他詢問珠妍為什麼心情不好,想快點解決這種讓自己不太舒服的冷戰狀況。然而珠妍的心門已經關上,她認為自己不管說什麼都不會被理解,而智勳的情緒卻越來越激動,不斷詢問著珠妍生氣的理由。他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覺得珠妍不懂他說的話,然而珠妍剛好在這時說了一句「事情不是這樣吧?!」於是兩人吵了起來。智勳很生氣,覺得珠妍在冷嘲熱諷,完全不尊重自己。兩人的對話就像下面的例子:智勳: 「妳每次都這樣說話,好像根本不相信我說的。」珠妍:「 不要總是對我發脾氣,工作上不愉快幹嘛對我發火啊?」智勳:「 妳說什麼啊,明明是你聽錯,我根本沒有對你發脾氣。」珠妍:「 你少來!你是什麼人啊,為什麼每次都是我要聽你說才行啊?」後來他們彼此不斷地反嗆對方,在爭吵中淹沒了兩人真正吵架的原因與遺忘了自己,各自內心裡都只想著要吵贏對方。珠妍討厭無法理解自己的智勳,智勳則是對冷漠的珠妍感到煩悶與不安。前面有提到,深具共鳴的對話是透過邀請與接受形成的互動關係,根據心理學研究指出,關係越親密就越期待對方能給予更多、更強烈、更明確的共鳴,換句話說,相較於單純的朋友,人們更期待摯友能理解自己的心。特別是我們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重要文化,關係越親密,期待的共鳴質量與程度就會越高,相較於個人主義較為盛行的美國,主張集體主義的亞洲國家在教育小孩何謂「討論文化」時就會相對繁瑣,因為在聽取相反意見時,大家會更加敏感、更容易覺得受傷,而與其他人持不同意見時也可能會威脅到彼此的關係。因此會期待自己的立場能「優先」獲得對方的共鳴,可即使獲得了對方的反饋,若這個內容是會影響到彼此關係的負面回饋,反而會使自己的心情更不好,因此就會出現「現在是怎樣,我想要你說的不是這個!為什麼總是搞錯重點?」的想法。兩人若想心靈相通,時而會需要「協商」,不過我們成功和解的經驗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少,在討論的場域中,只要出現反對意見就會難以保持平常心,更遑論朋友之間出現這樣的情況會如何了。在典型核心家庭長大的小孩,因為較少有在眾多兄弟姐妹中退一步的這種學習讓步的機會,所以自我主張就會比較為強烈,因此與同齡朋友吵架就會難以和解。這種狀況會導致我們不懂如何互動、不知如何與人相處,只想要先於他人被理解,而當自己必須傾聽他人的故事時,又會覺得無聊至極,就好像在進行一場對抗,將「給予對方共鳴」這件事當成「人質」一樣,要對方先聽自己說然後給予自己想要的同情,接著才會交出自己的共鳴,彼此喊著「你先說」但事實上卻充滿緊張,因為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導致無法正確達到溝通。渴望認同的急救處理+人際衝突的情緒表現練習對雙方都產生良好共鳴的對話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展開。那麼若是今天真的出現我想說、不說出來內心會承受不了的緊急情況時,又該怎麼做呢?此時寫e-mail的方法會比面對面對話好,因為可以完整地寫出自己的想法,不用擔心對方若沒有出現友好反應自己反而會受傷;也不需要為了獲取對方理解而刻意寫出對自己有利的話語。接下來的練習就是以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所提出的「人際效能」(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50為樣本做出的修正版本,推薦可以在想起那些自己被孤立的事件時,嘗試以下列方法找出解開關係的線索。首先回想近來發生過的不愉快事件,或是因意見不合而爭執的事件,接著請練習寫e-mail給他,並盡量選擇記憶深刻的事件。下面舉例就以本章案例提及的珠妍的立場撰寫,提供參考。1. 簡單描述發生的事件,這時請略過對事件「好壞的判斷」。例如,珠研可以嘗試說:「智勳,幾天前我說職場前輩的事情說到一半就開始不斷地反駁你說的每一句話,讓我們彼此都心情不好的吵架。」現在,請參考例句1寫下你回想起來的事件。2. 請寫下你對於這件事的感受,這時請略過怪罪對方的話。珠研可以對智勳說:「其實,當我在說職場前輩的事情時,我覺得我的情緒沒有被理解,所以覺得很難過。」現在,請參考例句2寫下你回想起來的感受。3. 包含現在,將你所期望的點「明確」寫下來。珠研:「如果我跟你說我心情不好或是覺得委屈時,我不是想要你馬上給我解決方法,而是想要你的理解並與我感同身受。」現在,請參考例句3寫下你的期望。4. 站在對方的立場寫出理解對方的話,並提出「我能做什麼來修復我們的關係呢?」珠研:「不過後來回想,我突然不說話生悶氣的樣子應該也讓你覺得很莫名其妙吧,我以後就算很不開心,也不會那樣不說話了,我會好好跟你說出我的心情。」現在,請參考例句4寫下你的想法。想要建立好的關係,就必須記住「相互性」(reciprocity)這個核心。生活上總是會存在無法被理解的可能性,然而只要時刻記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相互性,就能解決許多問題。就當作讓步一樣,由自己先給予反饋,對方肯定可以感受到。就像給對方一個合理化自己情緒的理由一樣,先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真心給予的共鳴,因為共鳴的本質,是認同對方是他自己人生的專家,同時也包含著尊重的意義。(本文摘自/在意別人而受傷,怎麼找回快樂:用心理學療癒內心傷痕,不再為人際焦慮,真正做自己/方言文化)

有社交尷尬症,怎麼辦?用「6招溝通術」順利與人連結

有社交尷尬症,怎麼辦?用「6招溝通術」順利與人連結#溝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不能跟陌生人說話」、「要小心和提防陌生人」,大眾早已習慣恐懼和懷疑陌生人,進而演變成不敢問路、不敢打電話訂披薩、不想出門社交。這使我們的社交能力退步,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而,透過改變心態,開始與世界連結,或許是緩解個人和社會孤獨、孤立,加深歸屬感最好的方式。以下舉出「6大溝通術」與實戰案例故事:用「6大溝通術」傾聽自己與他人1. 第一次和對象說話,別再只會「安安、幾歲、住哪裡」先陳述自己,再向對方提問,不要一開始就丟問題給對方。2. 在聚會上認識新朋友,別起頭就問工作先問別人喜歡做些什麼、或不做什麼,讓對方自在分享自己。3. 一直想不到好話題,尬聊讓氣氛乾掉時從普通的陳述句中聯想幾個好問題,讓無聊的對話變有趣。4. 通勤遇到陌生人的問候、早餐店阿姨的招呼時當別人問你今天好不好,我們要說出真實答案,打破「還好、普普」的既定劇本。5. 如何建立優質和有意義的對話,讓雙方都能互惠一段優質的對話,必須放下控制欲,任憑對話自然開展。互惠的對話關鍵在於,分享你的生命經歷或個人觀點,你越是自在分享,對方越會回饋更多。6. 和敵對、政治理念不同的陌生人交談承認對方在兩黨政治以外,也有他自己的人生故事,也有從實際經歷出發的個人信念。唯有如此,才能進入爭議性的議題。討論的過程中,並不是要爭輸贏,也不要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亞里斯多德說:「驚奇是哲學的源頭。」與陌生人交流,經常會帶給我們驚奇,帶來有力量的知識,一同以好奇、尊重、同理和傾聽,享受不期而遇的快樂、關注與關懷。何不現在就開始和不認識的人開啟實體對話框,跟陌生人交流、展示你的善意,也是最棒的生存能力!與陌生人在現實生活中相遇想像自己是親外人士,你會如何度過這一天呢?一大早出門,隨即踏入陌生人的世界。你要去哪裡呢?你是走路,還是搭火車,或者搭公車呢?看一看身邊的人,試著理解和關注他們,記得先把手機留在口袋裡、耳機暫時拔下來。你身邊有其他人嗎?看一看他們,提醒你自己,這些人絕非器具,也不是障礙物,更不是次級心靈。對別人展示好奇心吧!他們正在做什麼呢?他們要去哪裡呢?不要嚇到人家,只是展示你的好奇心,大概相距4、5公尺,就可以開始注視對方的眼睛。注意看囉,對方有沒有在看你?有嗎?太好了,對他微笑,跟他說一聲早安。有些人可能沒注意到你,但是那些回應你,回報你微笑,以及對你說早安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多。覺察你內心的感受,繼續往前走。打破劇本吧!創造社交機會接下來呢?買杯咖啡?當然囉!該提些什麼問題呢?還記得買咖啡的時候,社會規範和效率至上都會妨礙人與人的連結,唯有社會摩擦可以創造社交機會。現在終於輪到你了,咖啡師和你打招呼,他說「你好嗎?」這表示他在照著劇本走。那你就要打破劇本,花一點腦筋,忠於自己的感受。你聳聳肩說:「如果總分是10分,我會給6分半。」然後反問他,注意看,他一定會順著你,可能回你7分半,你就順著他的話,「我也想要7分半,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你從他給的建議,可以看出他的為人,以及他給人什麼感覺,更何況你還徵求他的建議,這本身就是恭維,可見在你的心目中,他不只是沖煮咖啡的機器而已。此時,如果後面還有人排隊,你就感謝他的建議,拿了咖啡就走,但如果你後面沒有人,那就盡情的聊吧!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收尾,那就實話實說:「我該走了,真開心可以和你聊天。」這句話準沒錯。有恐懼很正常,但別阻礙你的好奇心你怎麼去公司?如果你開車,很抱歉,你的選擇有限。如果你搭公車或火車,你真是幸運!只不過,你想到要和別人聊天就嚇得半死。你擔心別人拒絕你,或者你不太會聊天,又或者你沒什麼好聊的。你也怕觸犯社會規範。這些恐懼再自然不過,完全可以理解。你搭上公車或火車後,看一看兩旁,有位子坐嗎?還是要站著呢?無論如何,請試著與你視線高度相同的人聊天。如果你站著,硬要和坐著的乘客聊天,對方會感覺籠罩在你的陰影之下,或者有一種被你困住的感覺。當然也是可以,但小心可能會有一點尷尬。最好還是找坐在你身旁或站在你身旁的人聊天。誰在你身邊呢?這時候要追隨你的好奇心了。有什麼東西吸引你的注意嗎?你喜歡他穿的外套嗎?你聽過或看過他正在閱讀的書嗎?這些都是你的開場白。提防人眾無知(大家對別人都有錯誤認知),別因為他們看起來不想聊天,就覺得他們不想聊。同時,你也要注意一些小跡象,如果對方戴著降噪耳機,正在閉目養神,那就放過他吧!如果你感覺對方有意願聊天(多練習幾次,你就會有敏銳的雷達),那就來設立開場白框架,也就是招呼儀式,證明你是沉著冷靜的人,心理健康,不是來搗亂的。你可能跟對方說:「不好意思,我知道在火車上不方便聊天,但我真的很喜歡你的外套。」對方聽了說不定還在狀況外,你可能需要重複再講一次。與人連結,世界就會變得更容易理解如果此時對方有反應,你就繼續說下去。「我一直在物色新的外套,你可以告訴我在哪裡買的嗎?」說不定你們就聊起了外套。很好,你們建立了一點點連結。現在感覺如何?安心嗎?放鬆嗎?開心一點了嗎?有感覺到連結嗎?是不是比你想像的更順利?你們可能還會多聊一點,別忘了寒暄只是入場券,讓你熟悉對方的存在,順便摸索該如何融入,你會找到彼此的共通性,或者發現「微乎其微的歸屬」,也許你們有共同的興趣,或者在你們聊外套的過程中,不經意知道對方的為人,那就乘勝追擊吧!微微笑、點點頭、把對方說的話換個方式說一遍,或者複述一遍,然後再提出幾個開放性問題:「為什麼會那樣?」、「你什麼時候發現的?」記住了,從一個人對待小事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面對大事時的態度,小細節隱含了不少大學問。你可能從中汲取經驗,也可能獲得自己苦思不得的洞見讓你一輩子都記得那個片段,可能是某個畫面、某段話或某個觀點。你的自我擴張了一點,你覺得這個世界更容易理解、更容易駕馭,不再大得嚇人了。當然,對方也有可能不想聊,那也沒關係,應該是累了、心煩或心存偏見,或者想要自己靜一靜。無妨,你就再接再厲。給自己喘息空間,不用預設立場待會中午用餐的時候,你不妨挑一個有座位、樹蔭或噴水池的小公園,這種公共間聚集了形形色色想放鬆的人,不像街道川流不息,倒像是人群聚集的小水池。這時候,你不用再設立開場白框架,因為這種放鬆的空間,並沒有禁止你和陌生人交談。你與大家共享這個空間,彼此平起平坐。你身旁的人可能來自與你不同的群體,例如膚色不同、年紀比較大,或者身體有殘缺等。無論是什麼樣的差異,都可能讓你有點焦慮。你會擔心對話不順利,深怕自己說錯話,或對方會拒絕你。這些恐懼都是正常的,但是放下吧,才能繼續前行。還記得三角關係嗎?如果你和對方看著同一件物品,或經歷同一件事情,就會形成小小的我們,產生小小的連結。比如你看著小孩正在打籃球,轉頭對旁邊的人說:「我以前也喜歡打籃球。」你們可能就會開始聊童年或運動之類的話題。再不然,學學英國人聊天氣,反正盡量具體一點,說一段完整的話,例如不要只說「天氣真好」,改口說「天氣真好,已經秋天了,真是謝天謝地啊!」這樣的說法並不科學,但是你提到自己對天氣的偏好,你們很快就會聊到出生地,甚至開啟其他有趣的話題。表露一點自我,關注非語言訊號你還記得嗎?如果你表露一點自我,對方可能會跟進,說一些自己的事,這樣一來一往(前提是你拿捏好分寸,沒有說什麼不正經或奇怪的話),彼此的好感度和信任感會提升。務必用心傾聽,不要打斷對方說話,也不要分神玩手邊的東西。和對方保持眼神接觸,關注非言語的訊息,注意看對方的肢體語言,看他有沒有認可你或樂在其中,否則一不注意,就會誤以為自己表現得不好,或者誤以為對方聊得不開心。想一想待客之道的傳統,如果雙方都覺得自在,那就是進展得不錯,不妨讓對話自然而然開展,敞開心胸來迎接驚喜。如果雙方建立特別良好的關係,不妨主動提一些問題,徵求對方的意見,不僅會更理解對方,還可以趁機解決你的煩惱。無論如何,徵求對方意見雖是一種示弱,但你非得冒這個險,因為對方通常會回應你。你跟對方道別:「我該走了,很高興可以和你聊天。」事後回想你原本的期待,再對照這次互動的結果,你會逐漸上修你的預期,以後再遇到不同族群的人,可能就不會那麼緊張了,因為這種交流早已在你的掌握之中。這個影響說不定還會更深遠,從此你對其他族群的觀感會更正面(至少能夠和他們聊天),將對方視為活生生的人,甚至視為自己人,這就是你和整個社會的勝利!雙方因此更理解彼此的人生,你的人生也因此豐富起來。你有什麼感覺呢?疲憊嗎?如釋重負?吃了定心丸?還是3者皆是?無論如何都是正常的反應。先休息一下,恢復精神,畢竟和陌生人交談挺傷神的,如果太疲憊,對話也不會順暢。如果你想要獨自靜一靜,那就儘管去吧!有情緒很正常,但不妨去了解背後的原因?人累了,就聊不下去了。我再給你新的挑戰。去酒吧、市民大會或朋友舉辦的雞尾酒會,反正就是你覺得舒適的場合,如果現場有陌生人發表言論,你聽了火冒三丈,你可以充耳不聞,也可以選擇反駁回去,但選擇反駁回去之前,先給自己一個深呼吸。你心裡很清楚,如果硬要槓上對方,八成會引起雙方的互相叫囂,不僅沒意義,又精疲力竭,結果雙方的怒氣不減反增,還越發堅信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逞一時之快,到頭來也無法解心頭之恨。這一次,你決定冒險,忍住自己想發飆的衝動,我知道這很難,因為發飆是人之常情。深呼吸,做好準備。你先開宗明義,坦白自己的立場,不妨套用對方對我方的負面刻板印象,緩和一下氣氛,例如「沒錯,我們就是功能性很低的共產黨,但是關於這件事,我覺得還有待商榷......」。不直接攻擊對方的論點、不質疑對方的動機,也不做任何假設,只是陳述自己的信念,而且並沒有說成無庸置疑的事實(彷彿是上天、大自然或超自然力量所命定的)。你把一切包裝成個人論述,例如「我發現......」,然後摻雜一點點你個人的故事,比如你為何會有這樣的信念。你還記得嗎?如果硬要說一些論據,對方反而會反感,但故事可以吸引目光,因為故事會透露你更多的細節,對方就不會覺得你腦筋不好。向對方證明,雖然你不知道每一個答案,但你會試著理解,而且你已經盡力了;向對方證明,你對己方也是有異議的。當你這麼做,就是在為這次的交流定調。現在把麥克風交給對方。為何對方會有現在的信念呢?對方平常是什麼樣的人?對方說的話有可能驚動你,讓你不禁想抓住對方的小辮子,但是千萬要忍住,保持好奇心,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但不要一副拷問犯人的樣子,比如:「有這種想法的人,連個學步車都騎不好,竟然還想要投票?」反之,不妨試著問:「為什麼你會如此在意呢?」、「你父母親的政治立場呢?」這些問題是為了更理解對方,更貼近他們真正的立場,盡力展現你的待客之道,給對方充分表達的空間。他們曾經有過哪些經歷?有哪些新鮮事呢?探險家精神,為你建立勇氣隨著對話無限延伸,你的心情有沒有平靜一點?你不妨注意一下,當你感到自在時,想法會不會改變呢?立場會不會調整呢?對方有讓步嗎?你們不需要改變彼此的想法,畢竟只是短暫的相遇,根本不可能改變對方。你只能期待互相理解,把看似對立的派系拉近一點距離,找到彼此都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再小也沒關係,再離題也沒關係,甚至如果找不到也無妨,至少你親自見證了,透過練習和自律,理性對話是有可能的,現在的你有信心了。你凝視過對方有意義的人生,雖然過程驚險,但你毫不退縮。你是探險家,不預設目的地的旅人,勇於和陌生人接觸,光是這一點就足夠了。(本文摘自/社交進化:從突破陌生焦慮到擴展交友圈,打造更高的人際連結力/商周出版)

為什麼「話只講1成」更好懂?溝通必學「3步摘要法」

為什麼「話只講1成」更好懂?溝通必學「3步摘要法」#溝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摘要力」的強弱,會產生決定性的差異。當一個人要表達內容時,並不是把所有訊息全部丟出來即可。相反的,大多數情況下,說得越仔細,「反而讓人越搞不懂你要表達什麼」。以下舉出2種情境,透過不同表達法的對比,可更加明白摘要力的重要性。情境1:下屬向上司進行業務報告、討論時的情況表達法(1)今天為了針對前陣子的活動向各廠商致謝,我跑了幾家公司。在拜訪A公司的時候,剛好碰到了前田先生……。在談話間聊到我們公司的產品「好好吃」。結果,前田先生突然詢問是否有合作的機會。那個……因為他們剛好也很擅長網路業務,想請問您是否有時間能討論這件事呢?表達法(2)A公司的前田先生希望能對我們公司的產品「好好吃」在販售方面提供一些協助。他說可以幫我們製作電商網站,也可以協助網路媒體宣傳的部分。不知道您是否有時間與前田先生碰面討論一下呢?哪一邊比較容易理解呢?答案應該一目瞭然吧?為什麼表達法(1)不好懂,而表達法(2)比較好懂呢?這就是「摘要力」的差異。情境2:假設你要向朋友說明最近看的電影內容表達法(1)有一個頭腦還不錯的主角,喔,外表看起來還滿帥的,主角的名字叫健一,他非常努力工作想做出什麼成果來。喔然後他的職場,就感覺有點……嗯……黑心企業,上司也經常藉權勢壓迫員工,不過更重要的是,這個健一他就只是靠一股傻勁往前衝的人……(滔滔不絕)。如果你在說明劇情時像這樣流水帳般喋喋不休,朋友應該也不會感興趣吧。太多枝微末節的內容,讓人甚至搞不懂要從何討論起。如果改成以下的表現方式如何呢?表達法(2)主角遭受不合理解僱後逆轉劣勢,憑藉話術成為了成功的Youtuber。是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你的朋友應該會覺得這部片滿有趣的吧?為什麼前面的說明不好懂又不讓人感興趣呢?又為什麼後面的說明好懂又容易讓人感興趣呢?這也是「摘要力」的差異。小結:「摘要力」指的是抓住資訊重點,因應狀況簡潔且有邏輯地表達自身想法的能力。只用1成內容讓對方理解,其實是自信的展現一個人從2個多小時長的電影中接收到的資訊量相當龐大。如果你不整理重點,直接把來龍去脈全都講出來,對方8成會敬而遠之吧。相反的,如果一個人能從龐大的資訊中挑出特別耀眼的重點部分傳達給他人,對方會非常開心。前者就是「摘要力弱的人」,後者是「摘要力強的人」。摘要力強的人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向別人傳達資訊的時候,會「刪去9成內容」。他們之所以能刪去其他9成內容,是因為他們堅信「只要有剩下的1成內容,對方就能理解」。這種來自發話者的自信,能帶給對方很大的安心感。什麼細節都要說清楚,就是典型「不擅長摘要」的人這些人要不是認為如果不多說一點,對方會無法理解,要不然就是沒有適當處理、統整資訊。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不多說一點對方無法理解」的想法背後,其實潛藏著發話者本身「並不理解重點在哪裡」的「自信欠缺感」。當發話者被這種「自信欠缺感」淹沒時,就會拼命堆疊詞句。另一方面,發話者沒有處理、統整資訊的狀況,往往是因為他的摘要處理能力不足。順帶一提,如果是看了2小時的電影後,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說什麼的人,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重症患者。簡單來說就是「缺乏輸入能力」。小結:如果想加強自己的摘要力,也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輸入能力(資訊收集能力)。3步驟提升「摘要力」,更提高工作效率及生產力因為在工作中不管是要表達自己意見時、進行企劃規劃及提案時、對合作夥伴進行簡報時、進行討論或談判時、服務客戶時、說服他人時……各式各樣的場合都需要用到摘要力。當然在討論中要理解、感受談話對象的想法時,「摘要力」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你必須掌握對方的資訊(想法、心情、價值觀、性格等)來做出適當的回覆。這樣的行為本身即是摘要處理。而摘要過程主要可分為以下3個步驟。分別強化這些步驟,你就能迅速培養出「摘要力」:1.收集資訊(收集充分必要的資訊)。2.整理資訊(將資訊分類)。3.表達資訊(簡潔的傳達給對方)。提升摘要力後的副產物摘要力弱的人的大腦狀態就像資料混亂的電腦硬碟一樣,雖然有資料,但找不到資料存放的位置。而摘要力強的人的大腦狀態則像有將資料妥善以資料夾分類的電腦硬碟,可以輕鬆找出每1筆資料。這樣的大腦能夠隨時臨機應變取出所需資訊。只要有好好整理資訊,我們就能輕易發現各資訊的「差異」及「共通點」。也就可以順利分析或驗證資訊。另外,如果結合摘要後的資訊,也經常能發想出新的資訊(想法)。讓大腦習慣「收送」或「組合」資訊的話,也更容易能發展出自己的意見。善用「表達方式」來改變人生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想改變人生,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的「摘要力」。訓練「摘要力」的好處不僅僅是提升你的工作能力而已。「摘要力」會對你的人生產生全面性的巨大影響。不管是建構個人人脈、發布社群貼文及傳訊息、實現自身夢想,甚至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要面對的大大小小各種選擇都將產生變化。你現在的人生即是你到目前為止所接受到的「所有資訊」摘要後的結果。讀哪間學校、做什麼樣的工作、住在哪裡、與誰交往、跟誰結婚、如何花錢、如何規劃時間、重視什麼樣的價值觀──以上這些摘要資訊的集大成,就是你的人生。現代社會是超資訊化的社會,稍微一不留神,就會被捲入迎面而來的資訊中,大腦瞬間變得混沌不堪。我們可以說,摘要的必要性其實正在隨著時代演進,不斷地向上提高。(本文摘自/摘要力:刪掉9成重點,比別人強10倍的表達力/商周出版)

能吵架的關係 才是健康的關係

能吵架的關係 才是健康的關係#溝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吵架是高濃度的溝通與交流,是信任。很多人跟我說他們不喜歡衝突,害怕吵架,所以他們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某段關係。但我們的觀察卻是,當他們害怕衝突而選擇忍氣吞聲,對於關係的和諧並沒有什麼用,甚至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他們會以不想給對方造成傷害為由選擇不吵架,結果卻造成了更大的傷害。吵架是一種啟動生命的體驗不知道你會不會同意這幾句話:我寧願你對我發火,也不願看你有話憋著不說。我寧願你有話直說,也不願你因為怕傷害我而藏著掖著。我寧願你跟我吵架,也不願意看你冷漠地把不開心寫在臉上。每個人其實都一樣,有話不說的傷害,其實比吵架的傷害更大。曾經有人問我,你搞心理學搞得這麼好,你是不是不會生氣呀?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會驕傲地說:不,我喜歡吵架。讓人們關係破裂的,從來不是吵架,而是不敢吵架憋著。憋著就有了隔閡,隔閡就產生距離。如果吵架能讓關係破裂,那麼憋著不吵,關係就會更容易破裂。心理學帶給我的改變之一,就是讓我從一個不敢吵架的人,變成一個熱愛吵架的人。有次聽一個老師說:「吵架跟做愛是一樣的。」這句話貫穿了我,讓我更加喜歡與人吵架,每次吵完,我都有種過癮的感覺,然後哈哈一笑握手言和,又氣又爽。當你專注精力做一件事情,你必然是興奮且享受的,因為它啟動了你的生命,讓你在燃燒在綻放。吵架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它把你平淡的生活啟動了,讓你死去的身體活過來了。所以你會發現,那些常敢於大聲吵架的人,他們的生活是充滿激情和活力的,他們活得舒暢且自在,雖然他們會罵罵咧咧,但他們真的活得通透。反之,那些不敢吵架的人,你會發現他們形容枯槁、死氣沉沉、沒有生機,活著像死了一樣,經常讓你有想揍他的衝動。因為不敢發生衝突的人,也就不敢啟動自己,不敢專注,他們隔絕了自己的體驗,抽離了自己的注意力。他們潛意識裡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緒,所以要選擇抽離,而這一抽離,會順帶著把關係中的全部都抽離。所以不敢吵架的人,經常會給我們漠然的感覺。那種漠然就像是性壓抑一樣。你看一個性開放和性壓抑的人,前者就是比後者有活力,雖然你要以後者更道德的名義表揚他,就像你會以「脾氣好」的道德去表揚一個脾氣壓抑的人一樣。然而你只會欣賞,不會喜歡,更難以靠近。做愛的體驗也是一種啟動,讓你全部的身心都投入,調動你整個身體,專注於跟另外一個人的互動。觀察一個人的生理反應就知道,吵架和做愛的生理喚醒是極其相似的,它們只是啟動生命的不同形式而已。人在生活單調無聊的時候,也會想吵吵架,啟動一下自己,證明自己還活著。佛洛伊德的說法是,人會透過吵架,用嘴巴來釋放自己的性能量。吵架是真誠溝通的一種方式我想,我們從來沒有像在發怒的時候那樣,敢於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敢於把之前一直不敢說的話都說出來。我們對一個人的抱怨、不滿、期待,統統會在這時做一次真誠的表達。是的,之前我們可能不敢,因為我們會在理智上權衡再三要不要說。經過理智加工的語言就像是談判一樣,這在社交上還好,但是當你親密的人這麼對你,只說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你會有什麼感覺?生氣時,你的情緒會暫時給理智打一針麻醉,讓情感的部分直接推著你的話語開始流露,你此刻說的話就是在用心說的,且毫無遮掩。在這樣的狀態下,你可以完全表達自己。生氣時,不僅能把所有的話都表達出來,而且還能把情緒也都大膽地表現出來,一舉兩得。因此,不敢吵架是一種不真誠。不吵架的意思就是:我要用理智控制住語言,考慮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說什麼是對結果好的,說什麼是不利於結果的。你能跟這樣的人親密嗎?你會說:「那可以好好說啊,幹麼要用吵架的方式?」人們的交流,通常有三個層次:一,好好說話。二,吵架說話。三,冷漠不說話。我同意你,最好的溝通方式是一,然而這個能力不是人人都能在所有時候都具備的。當「好好說話」失效,人就會進入第二個層次。當第二層次發展不出來或失效了,就會進入第三層次的冷漠不說話。若要求一個人隨時都好好說話,對他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要求。吵架是一種高濃度的交流薩提爾提倡一致性溝通,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內心的想法心平氣和地說出來,當然最好,但顯然人們難以做到。這需要建立在完全信任對方、有著足夠連結的基礎上,才可以拋卻理智不顧,完全敞開表達。現實是我們即使再親密,也難以有非常深的連結與對對方的高度關注。可是我又需要跟你產生深入的連結,需要你給我更多關注,於是你會發現,當你輕輕表達、好好說話,力度是不夠的。要麼對方注意力不集中,要麼不當回事,聽到了卻重視不起來,要麼直接聽不進去。這時,你會發現雙方是在溝通,但是專注度、連結度都遠遠不夠,所以我們就需要加大溝通的力度和強度,來增強兩個人的連結。就像是你買了很重的東西,一個袋子太薄,可能力度不夠,你就需要增加個袋子來強化負荷力。於是潛意識需要我們把平時的溝通聲音變大、情感變濃、投入變多、專注度變高──其表現形式就是吵架了。吵架才是跟一個人在一起最好的方式你不會跟這三種人吵架:一,比你低很多的人。二,比你高很多的人。三,不想跟他產生關係的人。如果你不跟面前這個人吵架,基本上可以找出以上三種理由,這代表你不想跟他有高濃度的連結。人們常說,生你氣是因為在乎你,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只有我認為你跟我平等,且我想跟你產生關係,才會跟你吵架。所以你可以大聲地承認:我看得起你,認為你和我平等,才跟你吵架,就像我想跟你做愛一樣,想把我的情感高濃度地傾倒給你。事實也是如此,你跟親密的人吵完架,會有一段沮喪期,但長期觀察來看,會發現你們的關係是更近的。就像做愛結束了你會感覺累、無趣,甚至不想碰這個人,但過了恢復期後你會發現關係是更親密的。你也會發現那些吵吵鬧鬧一輩子的夫妻,關係是嵌入很深的。相反地,那些不吵架的人,關係疏離得很。只有潛意識裡對你沒興趣,不想產生關係,才不會和你吵架。跟陌生人吵架,也是如此。雖然你在意識裡找不到理由跟他在一起,但你不要急著反駁,細細品味,就能感受到即使陌生,也是一種想跟對方產生關係的衝動。(本文摘自/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寶瓶文化)

教養新角色 當雞同鴨講孩子們的翻譯

教養新角色 當雞同鴨講孩子們的翻譯#溝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可以把「教孩子們溝通」想像成是在幫兩個雞同鴨講的人翻譯。當然,孩子們自己本來就在學習如何有效溝通,只是當他們一焦慮、或脾氣一上來,思緒就亂了,也聽不進別人說的話,這時,父母的工作就是幫孩子們搭起橋梁,讓他們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並幫他們聽懂彼此的表達。一旦你幫他們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他們將越來越有能力一起嘗試解決問題,漸漸不再借助你的幫忙。「你抱起吉歐瓦娜,她就開始生氣,你有沒有聽見呢?看起來她希望你放下她。」「柴克喊停了,他不想要你這樣拉他。」「雅美莉亞說是她先拿到玩具的,安柏也說是他先拿到玩具的……你們都認為是自己先拿到的!」成功的翻譯員必須發揮同理,理解孩子們雙方的觀點,也必須保持冷靜,才不會馬上評斷對錯,即便我們為了確保所有人都安全而設立限制時,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站在某個孩子那邊,另個孩子便會豎起防衛、關閉耳朵。試著想像孩子對你這樣的介入會有什麼反應?「你弄傷寶寶了!立刻把她放下來!」「別再拉他了!你怎麼一天到晚對弟弟動手動腳!」「雅美莉亞,妳是姊姊,應該比較懂事才對,不要再跟妹妹搶了!」以上這些語言不會建立橋樑,因為孩子覺得被批評了,即便他最終乖乖合作(這不太可能發生),也會心生怨懟,往後更愛反抗。翻譯是寶貴的教導方法,幫助孩子們了解社會動力。如果你可以以同理翻譯、盡量不去評斷對錯,會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被聽見了,他們的情緒於是會冷靜下來,讓他們更能聽見彼此。指導孩子們辨認與溝通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如同我們討論過的,當父母讓每個孩子都感覺自己倍受關愛,便可以讓手足競爭降到最低。然而不論你再怎麼回應,孩子們偶爾還是會起點衝突,如果孩子無法以語言表達他想要什麼,他就會藉身體來做出反應。所以父母的工作就是協助孩子們學習辨認,並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也幫助其他手足聽見、並回應他的表達。如果你有多個孩子,你便會有許多機會去指導他們辨認、溝通自己的感覺。我們來看看一些例子。詹姆士(三歲)正在玩他的小砂石車,維莉特(十五個月)走到他身後、拉了他的衣服,他煩躁地看一看自己的肩膀,當他正要轉身推開維莉特時,媽媽說:「詹姆士,維莉特拉你衣服,看起來你不喜歡這樣,你可以用講的告訴她嗎?推人會讓人受傷喔。」詹姆士:維莉特!不要!媽媽:詹姆士,我聽到你說不要了!你可以告訴維莉特,你不要她做什麼嗎?詹姆士:不要拉我的衣服!維莉特睜大眼睛,來回看向媽媽和詹姆士。媽媽:維莉特,詹姆士說不要拉他的衣服,妳想要詹姆士注意妳嗎?妳想要跟他玩嗎?維莉特笑了,並拍拍手。媽媽:詹姆士,你看看維莉特好想跟你一起玩!這是她拉你衣服的原因,她想說她要跟你一起玩,我看到你正在玩小砂石車,維莉特可以怎麼樣加入你的遊戲?詹姆士:在這裡,小維……妳可以拿這台砂石車,妳去挑一個積木放在裡面,把它載到砂石車這裡。****強尼(四歲)走進房間,克里斯丁(五歲)正在房間裡玩飛機,強尼一把抓住飛機。強尼:換我了!克里斯丁:沒有,現在我還在玩……我可以玩很久。他讓飛機從強尼面前滑過,發出咻咻聲,強尼開始哭,追著飛機跑。爸爸:我聽到強尼在哭……你們兩個還好嗎?強尼:他很壞!爸爸:強尼,我看到你很傷心……你可以告訴哥哥你想要什麼嗎?而不是罵他。強尼:他惹我!我也想玩飛機!克里斯丁:但現在是我在玩!爸爸:強尼說他想要輪流玩飛機,克里斯丁說還沒準備好玩完這一輪……嗯……這真是傷腦筋……我知道等待是很難的,強尼。強尼:我不想要等……我現在就想要玩飛機!我想要用卡車幫它加油。爸爸:強尼,我知道你想要現在就玩飛機,你已經想好要怎麼玩了,你可以問問看克里斯丁他玩完時能不能拿給你。強尼:你玩完的時候,飛機可以換我玩嗎?克里斯丁。克里斯丁:好,但我還要玩很久。爸爸:好……我們家的規則是每個人一輪都可以玩很久……你可以告訴強尼大概什麼時候可以換他玩飛機嗎?克里斯丁:我到睡覺前都想玩。強尼:那我想要把飛機放在床邊,這樣明天就會是我先玩飛機了。爸爸:好,所以克里斯丁會玩到睡覺前,然後晚上飛機會放在強尼床邊,明天起床換強尼先玩?你們都同意?克里斯丁:這樣很好,爸爸,看我飛!強尼:好……克里斯丁,那我可以當地勤嗎?如果你要降落時,我可以幫飛機加油。如果強尼按捺不住、情緒潰堤了呢?協助他等待輪到他的時候,你可能須面對他大哭大鬧,但若不這麼做,也許強尼就整個晚上悶悶不樂,這樣的結果將更不利;相對地,在崩潰之後,他便能想辦法去跟克里斯丁一起玩飛機,或他會找別的事情做,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比較快樂的晚上。你有注意到這幾位父母做些什麼嗎?他們協助孩子們辨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去攻擊手足。他們這麼做:.描述所發生的事情。.同理每一個孩子。.指導孩子們把感受化作語言,而非攻擊。一旦你開始用上述方式指導孩子們,你會訝異地發現他們竟可以這麼快速地學會處理事情。即便年紀還小,孩子們也喜歡解決問題、與所愛的人和平共處,他們只是需要你教導他該怎麼做罷了。(本文摘自/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心靈工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