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

骨頭也會細菌感染! 34歲男骨折引骨髓炎

骨頭也會細菌感染! 34歲男骨折引骨髓炎#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一名34歲吳姓先生,因車禍造成右足踝骨折肌腱斷裂,開刀打釘子固定,一個月後本已結痂的傷口卻有滲液及紅腫現象,回原就診醫院診治,仍未見好轉,經醫師診斷骨頭受到細菌感染造成骨髓炎,住院進行傷口清創、服用抗生素及高壓氧治療,一個月後終於順利出院。豐原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永恆表示,吳先生右足踝骨折的傷口,原本預定兩個月可以拔釘子,但有天他為了穩住身體,踏了受傷的右腳,因不覺得疼痛所以沒有在意,之後卻發現原本結痂的傷口濕濕腫腫的,到醫院做了細菌培養,一切正常,雖然情況沒有改善但也不以為意,直到紅腫情況加劇,連原本外露的釘子都因紅腫而看不到了,才轉到豐原醫院就診。李永恆說,骨頭與身上的其他器官一樣都會受到細菌感染,而骨髓炎即是骨頭受到感染所引起的發炎反應,可以從體溫、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發炎指數、細菌培養及影像學中判斷出來。骨髓炎早期症狀單純時使用抗生素通常可以治療,若拖延了治療時機,服用抗生素36至48小時仍無效果者,則必須藉由開刀治療,若為慢性骨髓炎除清創手術、組織的重建外仍須接受長達六週的抗生素治療,甚或加上六週的口服抗生素以防再次感染;抗生素不盛行的時期,罹患骨髓炎的死亡率很高,特別是經由血液循環而感染的骨髓炎,在目前延誤治療仍會導致死亡,或造成肢體的生長受阻或功能障礙。李永恆叮嚀,早期的積極治療可以免去病理性骨折(骨頭發炎而變脆或疏鬆易造成骨折),與避免慢性骨髓炎的發生(持續的流膿及反覆疼痛),骨髓炎患者要特別調整好生活作息,慎防意外的發生,減少菸酒及藥物的濫用,補充足夠的營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有糖尿病、高血壓則必須好好控制,骨髓炎治療時間較長,亦有再次復發的機率,患者需極力配合醫師的治療才能免於留下病根。(圖片來源:台中豐原醫院提供)

燒燙傷恐使皮膚感染病菌 嚴重可危及性命

燒燙傷恐使皮膚感染病菌 嚴重可危及性命#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奇美醫學中心為提供雲嘉南地區燒燙傷病人有專業的燒燙傷照護,於1986年設置燙傷中心,做為不幸遭受燒燙傷病人的堅強醫療後盾,而且秉持著只收住皮膚完整性受損需接受保護隔離的病人,以保障病人能及時獲得最佳的專業照護。化學性燒傷是指一物質的化學結構接觸皮膚表面,產生熱或蛋白質變性導致組織壞死,造成表皮、甚至是肌肉骨骼的損傷。急救原則以大量水沖洗,讓化學品濃度降低,避免細胞持續脫水及蛋白質變性;目前臨床上極需以中和液治療的只有氫氟酸、酚類及磷的灼傷。皮膚為人體保護細菌及化學物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受傷面積愈大,感染機率愈高,間接造成對病人生命的威脅,所以需要有良好的照護環境,提供必要的保護隔離措施。燙傷發生常源自於意外,在燒燙傷預防宣導及公安的要求下,發生率及衍生的嚴重程度已逐年改善。(圖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耳洞勿打軟骨! 感染嚴重耳朵恐變形

耳洞勿打軟骨! 感染嚴重耳朵恐變形#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現今許多年輕人愛穿耳洞,提醒民眾打耳洞千萬要慎選專業人士!宜蘭一名14歲少女在夜市打耳洞,不料,竟然穿在耳軟骨上,一週後耳洞發紅疼痛、明顯腫脹與發膿,經就醫才知道感染了細菌性軟骨膜炎。博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展瑋表示,穿耳洞時,最好不要穿在耳朵軟骨上,因此位置缺乏血管構造,循環較差,一旦感染不易控制。張展瑋指出,傳統耳洞大多穿在耳垂的軟組織,即使細菌汙染,頂多也只是輕微局部發炎,若將耳洞穿在耳軟骨上的比例增加,感染風險大增,嚴重者會導致耳軟骨壞死、耳朵外觀變形。張展瑋提醒民眾,穿耳洞時,應注意衛生、器材要徹底消毒,更要避免穿在耳朵軟骨上,穿完耳洞後,傷口要注意清潔,避免碰水,如果有疼痛化膿的狀況,趕快就醫。

足部遭樹葉刺傷 婦人破傷風感染死亡

足部遭樹葉刺傷 婦人破傷風感染死亡#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首例破傷風通報死亡個案,為南部一名75歲女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病史,血糖控制不佳。於農曆年前打掃自家庭院時足部遭椰子樹葉刺傷,隔日到診所就醫,接受抗生素與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一劑,一週後傷口因感染惡化而紅腫,且出現吞嚥困難、頸部僵硬及脊椎痙攣向後彎曲等症狀,至醫院就醫診斷為破傷風,隨即轉診至醫學中心入住加護病房,雖經醫護人員救治,在家屬要求下選擇自動出院,不幸於次日往生。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潛伏期約3至21天,主要是破傷風桿菌透過汙染的傷口侵入血液所引起。常見的初期症狀為腹部僵硬及肌肉痙攣,典型的破傷風痙攣現象為沿著脊骨的肌肉痙攣,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彎曲,呈現半圓形的弓狀,躺下時僅頭和腳著地,並伴隨強烈的肌肉收縮疼痛,嚴重者可能死亡。依疾管局資料顯示,每年通報破傷風病例數約為10餘例,近十年來死亡病例僅5例,目前政府提供2個月、4個月、6個月及18個月大幼兒免費接種含破傷風在內之五合一疫苗及小學入學前接種含減量破傷風之混合疫苗,接種後可維持保護力10年以上,民眾如有需要可每隔10年自費追加一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 疾管局提醒民眾,平時清理家園或工作時,民眾若發現傷口有被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或被生鏽的器具割傷,應儘速就醫治療,並主動告知醫師傷口污染情形。除傷口妥善處理外,由醫師評估相關疫苗接種史及感染破傷風的風險,決定是否追加破傷風類毒素,或應合併使用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劇烈運動引起盲腸炎?醫:應是細菌感染

劇烈運動引起盲腸炎?醫:應是細菌感染#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有些長輩會告誡孩子,不要在飯後就跑來跑去,或是做激烈運動,否則食物的碎粒會掉到闌尾裡。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外科醫師湯雅涵表示,根據醫學研究,引發盲腸炎的主因並不是運動所引起的。通常是盲腸腸道屈曲、腫脹及受阻塞,造成盲腸阻塞的東西包括果核、糞石、寄生蟲等等都有可能,如果此時再加上細菌侵染,可能會引發盲腸炎,雖盲腸炎不是一種傳染病或遺傳病,但是常常突然的發生並出現劇烈疼痛,讓許多人手足無措。湯雅涵醫師表示,一般急性盲腸炎比慢性來得快速及嚴重。通常先是心窩處或肚臍周圍模糊痛,逐漸往右下腹轉移;其次是觸摸腹部引起的腹肌收縮、腹肌筋縮僵硬、反彈性壓痛。此外,更可能產生噁心、疲倦、便祕或偶腹瀉等症狀。盲腸炎的發生病程可以從幾個小時到幾個月不等,通常以病程發生快慢來區分為急性與慢性,而急性盲腸炎通常症狀會比慢性來得嚴重,也較具威脅性。一開始可能只是因為闌尾發炎、阻塞而出現腹痛的情況。急性盲腸炎拖久,可能因為沒有處理導致膿瘍、甚至穿孔。若是延誤就醫,可能造成闌尾穿孔、膿瘍、傷口感染、敗血症、腹膜炎等併發症,甚至會導致死亡。傳統上以剖腹開刀切除為治療方式,近來醫界開始運用腹腔鏡手術來處理急性盲腸炎,因具有疤痕小、恢復快的優點,逐漸被病人接受。湯雅涵表示,基本上要補充液體、電解質及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術後感染率。對盲腸穿孔導致膿瘍者,有人主張立即開刀,有人主張先用「經皮電腦斷層指引引流術」,四到六周後視情況再進一步手術。

心臟瓣膜只剩兩瓣還感染 人工瓣膜撿回一命

心臟瓣膜只剩兩瓣還感染 人工瓣膜撿回一命#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心臟問題攸關性命!一名61歲潘女士因反覆高燒就醫,經臺中慈濟醫院檢查發現竟是心臟細菌感染,手術過程中更驚見潘女士心臟瓣膜先天異常缺了一瓣,剩下的兩瓣又遭細菌感染,並侵蝕主動脈,造成血管壁僅存一層薄膜,所幸緊急換上人工瓣膜,讓潘女士撿回一條命。潘女士表示,半年前的一個夜裡,忽冷忽熱的發起高燒,次日看內科,被診斷為感冒,但重覆發燒卻接連幾天困擾著她,家人陪著四處求診仍未能改善,於是到臺中慈濟醫院進一步檢查,驗血結果出爐,發現感染指數很高,進一步確認心臟有三個地方遭細菌感染,面積最大達1.6公分,心臟外科余榮敏主任建議開刀換心臟人工瓣膜及修補主動脈。心臟外科余榮敏主任表示,他在手術過程中赫然發現潘女士先天性缺了一個瓣膜,剩下的兩個瓣膜都被細菌感染,並侵蝕到心臟主動脈開口處,只剩下一層薄膜,等於正常人心臟的三個瓣膜,潘女士的全都損壞,實在太危險!而基於病患安全起見,余主任先修復被侵蝕的主動脈,再換心臟人工瓣膜,手術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另外,在術後三天,心臟內科蔡川忠協助裝了心律節律器,加上打了六周抗生素,完全殺死細菌以免復發,前後住院四十六天;潘女士說,大病一場感受到「病苦最苦」,未來要以有用的身體做更多利益眾生的事。(圖/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提供)

控制血壓血糖、避感染 維持糖尿病患腎功能

控制血壓血糖、避感染 維持糖尿病患腎功能#細菌感染

研究顯示,糖尿病人發生心臟血管疾病是正常人的2至4倍;發生視網膜病變則為正常人的17倍;在洗腎病人中則有20至25%為糖尿病患者。而這些慢性併發症若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則可延緩疾病發生與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與治療。新光醫院腎臟科呂至剛醫師表示,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糖尿病患進行的相關腎病變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罹患微量蛋白尿的盛行率為27.4﹪,意即平均每4位糖尿病患便有1位會發生初期糖尿病腎病變,依此推估台灣應該有超過五十萬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這些人都存在惡化為尿毒症的風險。呂至剛醫師說,臺灣的尿毒症(末期腎臟衰竭)發生率全世界第一,目前有將近六萬名因為尿毒症正接受定期洗腎治療的病患,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07年統計資料,台灣尿毒症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416人,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2,288人。尿毒症的新病人中,45%是糖尿病患者,可見防治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性。呂至剛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目前並沒有絕對有效的預防方法,雖然尿毒症的陰影會帶給病人極大的壓力,但是只要遵照下列要點積極面對,很多病人都可以長期維持穩定的腎臟功能:1. 按照醫師處方,定時服藥。2. 不吃任何其它藥物,若需要營養補充劑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服用。3. 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及尿酸數值於正常範圍內。4. 戒除抽菸及喝酒習慣。5. 多喝水、多運動、維持正常飲食及營養攝取。6. 注意保暖、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少去人群擁擠的地方,避免細菌感染。

衛生棉條細菌好毒! 英15歲女生「中毒性休克」險喪命

衛生棉條細菌好毒! 英15歲女生「中毒性休克」險喪命#細菌感染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Mail Online)報導,一名15歲女生因使用衛生棉條超過4小時未更換,棉條上的細菌從陰道入侵體內造成「中毒性休克」(Toxic shock,TSS)昏迷,差點喪命。主治醫師表示,中毒性休克其實相當罕見,是一種由細菌、病毒感染造成的嚴重疾病,過去曾發生在外傷、燒傷和動物咬傷的患者身上,這名女生疑似被衛生棉條上滋生的細菌感染,這種情況的發生率幾乎只有百萬分之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