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高齡別動手術?醫:麻醉不只考量年齡

高齡別動手術?醫:麻醉不只考量年齡#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90歲陳姓阿嬤有天早上直喊肚子痛又發燒,家屬陪伴下就醫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併急性膽囊炎。起初家屬擔心阿嬤年紀太大猶豫是否要開刀,但在醫療團隊與家屬溝通及討論後,由外科醫師協助膽囊切除手術,術後照護復原情況良好,10天後阿嬤也恢復健康,順利出院。手術種類、病人身體狀況、過往病史都是影響麻醉的重大因素許多人會擔心麻醉跟手術對老年人的風險很高,甚至覺得手術相當傷元氣,而選擇保守治療。南投醫院外科醫師黃信傑表示,年齡並非決定麻醉風險的唯一因素。手術種類、病人身體狀況及過往病史都是影響麻醉的重大因素。麻醉風險評估後,如果狀況允許,醫師會建議病人應儘早安排手術治療,避免長時間臥床、肌肉萎縮,甚至導致褥瘡、肺炎等併發症而影響生活品質。腸阻塞、胃潰瘍等狀況 有望經手術改善黃信傑醫師表示,病人膽囊炎併發敗血症時,其實若病人原本身體狀況許可,生活自理能力佳,手術對他來說是相對有正面意義的。臨床上常見長者因為飲食習慣、腸蠕動消化不好甚至大腸癌導致腸阻塞。還有老人家可能因為腰椎或膝蓋等關節痠痛,自行至藥局購買消炎止痛藥服用,導致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出現穿孔狀況。上述疾病的長者在身體狀況許可下,與醫師溝通、討論後,可在手術後獲得良好改善。高齡長者經身體狀況評估 仍可能手術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呼籲長者,手術別太驚慌,年齡並非決定麻醉、手術的關鍵。高齡長者進行術前身體狀況評估後,仍可能經手術獲得健康,病人或家屬與主治醫師間充分溝通相當重要。

見黑影當撞鬼?黃斑部病變害視力惡化

見黑影當撞鬼?黃斑部病變害視力惡化#老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9歲的陳姓老翁,切水果看到黑影、看樓梯扭曲變形、看電視報紙也霧濛濛,總覺得眼前黑影幢幢,加上浴室跌倒驚見白牆出現30公分大黑洞,正值農曆七月「鬼門開」,嚇得他2週不敢出門。兒女帶他就醫檢查確診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右眼視力僅剩0.3。經眼球內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注射治療,一個月內視力改善至0.7,目前每3個月定期回診且持續治療長達6年,控制良好也不再疑神疑鬼,大幅提升生活品質。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病程惡化迅速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暨視網膜科主任陳珊霓表示,台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盛行率為11.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已開發國家,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第一大主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位於視網膜中心區域的黃斑部,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退化,導致視力模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依分類可分為乾性和濕性2種,約85至90%患者屬於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雖然病程進展速度較慢,對視力影響相對較小,但仍可能惡化為濕性。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則因脈絡膜新生血管結構脆弱,容易出血滲漏,導致黃斑部水腫、出血,雖然患者佔比僅10至15%,但病程惡化迅速,會造成視力嚴重衰退。鼓勵患者應積極配合醫師治療,視力有望維持或改善。黃斑部病變的典型症狀包含視力模糊、影像扭曲變形、視野中心出現黑點或空缺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然而初期症狀不明顯或只影響單一隻眼睛,民眾不易察覺且容易誤認為老花眼,錯失黃金治療時機。陳珊霓醫師呼籲民眾提高警覺,留意家中長者視力狀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視力嚴重受損,對眼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年齡、吸菸等4危險因子 致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莊智鈞說明,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以眼球內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為臨床治療主流,可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根本阻斷新生血管生長,並有大規模臨床實證,可協助患者盡量維持目前視力不惡化,甚至改善視力。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危險因子包括:(1)年齡、(2)吸菸(二手菸)、(3)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4)長時間強光照射(紫外線、藍光)。老化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大的危險因子,應加強眼睛保健,搭配均衡飲食,多攝取維生素;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如戶外活動配戴太陽眼鏡,以避免陽光直射眼睛、使用3C產品可將畫面調暗並避免關燈滑手機;讓眼睛充分休息,適時眺望遠處放鬆眼肌。建議民眾平時可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若發現視力模糊、影像扭曲變形、視野中心出現黑點或空缺等症狀,應盡速至視網膜專科就診,把握黃金就醫時間。

香港腳等4族群 當心蜂窩性組織炎!

香港腳等4族群 當心蜂窩性組織炎!#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李先生(化名)1週前因車禍左足背擦傷,工作不注意泡到汙水,幾天後傷口紅、腫、熱、痛,且有化膿、發黑情形,傷口持續惡化,就醫已是嚴重蜂窩性組織炎,再延誤就醫,恐面臨截肢命運!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經歷2次清瘡手術後,傷口感染情形有效控制且改善,李先生(化名)於半個月後成功行植皮手術,順利返家休養。蜂窩性組織炎原因 抵抗力差時傷口受到感染桃園醫院徐婉馨護理師說明,人體皮下脂肪層由類似蜂窩狀的組織組成,當皮下組織受細菌入侵、增生,引起皮下組織發炎、腫脹,皮膚外觀呈現紅、腫、熱、痛的炎性反應,稱為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主要發生原因是傷口受到細菌感染,當人抵抗力較差時,皮下組織受到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就有可能形成蜂窩性組織炎;另一部分的蜂窩組織炎皮膚外觀無明顯傷口,致病菌經過血流至皮下組織,引起局部感染肥胖、糖尿病患等4族群 免疫力低為高危險群徐婉馨護理師表示,臨床照護發現,蜂窩性組織炎病患多是起因忽略小傷口,如蚊蟲咬傷、小擦傷、小割傷或是香港腳的皮膚龜裂,更因為無良好的衛生習慣,細菌由傷口侵犯。正確的處理傷口,可減少蜂窩性組織炎發生機會。文獻研究指出,容易發生蜂窩性組織炎的高危險群包括:1)肥胖者/體型壯碩的人大多血液循環較差,對病菌的抵抗力較微弱,容易受到細菌侵擾。2)糖尿病患/由於體內糖份過高,此環境適合細菌溫床生長,較容易形成蜂窩性組織炎。3)香港腳病患/患部傷口容易感染細菌,容易發生蜂窩性組織炎。4)老年人/年紀稍長的人對於細菌的抵抗力較弱。傷口保持乾燥、定期消毒、換藥蜂窩性組織炎雖然是局部的感染,但若輕忽此疾病或延誤治療,細菌侵犯至淋巴組織,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險。預防勝於治療,日常生活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均衡飲食;多運動,生活作息正常、勿熬夜、抽菸及酗酒,以防免疫力降低。徐婉馨護理師提醒,若不慎出現傷口,須保持傷口乾燥避免碰到水造成感染,每日以優碘消毒,如傷口有分泌物須馬上換藥,若處理後紅、腫、熱、痛情形未改善,最好儘快就醫,避免因為小小傷口造成重大感染!

講座/肌少症的飲食防治

講座/肌少症的飲食防治#老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裡長者吃的量日益減少?擔心老人家營養不夠?身體愈來愈胖或愈來愈瘦卻行走無力,常喊全身痠痛或虛弱,可能有肌少症的狀況。銀髮族常因為牙齒不好或食慾差、食物太硬,能吃的食物有限,常導致營養需求不均衡,加上體力行動不加少外出。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8月15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賴玉釧營養師主講「肌少症的飲食防治」,為照顧銀髮族的飲食營養,本課程營養師將與營養科實習生教導如何利用衛生福利部公告建議量,改變食材選擇,均衡飲食、運動讓家人照顧輕鬆,長者健康保有肌肉力。(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肌少症的飲食防治時間:107年8月15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40歲後調整運動強度 強身不受傷

40歲後調整運動強度 強身不受傷#老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希望透過運動培養體力,擁有健壯苗條的身體;希望透過運動來減重,或者控制糖尿病、血壓;希望透過運動獲得健康,當身體健康才能夠感到幸福。然而,在不理解原則與方法的情形下進行運動,隨之而來的則是傷痛,甚至會讓既有的疾病每況愈下。依照研究顯示,為了可以獲得年輕健康的身體,需要做運動,但若強度超過身體可以負荷的程度,就會加速身體的老化。因此,運動就跟我們的人生一樣,過而不及都是不好的。要依照科學的精神逐步規律地增加強度,不然運動只會成為傷害身體的行為。40歲之後的運動,請務必要遵守下列原則:1)相較於大量爆汗或是喘到無法說話的高強度運動,進行稍微有點難度的中強度運動,對防止老化與維護健康更有助益。2)建議進行不受場地與時間限制,可以每天規律做一輩子的運動。3)與其為了健康而強迫自己運動,可以簡單舒適進行的運動,反而會有加乘效果。4)要做可以使用全身關節與肌肉的運動,藉著這種類型的運動增強並維護身體的平衡。5)40歲之後,身體具備罹患各種潛在疾病以及受傷的風險。運動過程中與運動後,都不可以出現感到疼痛的狀況。6)從最基礎的體能訓練開始。當身體訓練到某一個程度之後,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7)每個年紀都有適合自己的「最佳強度」。建議依照自己的年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與強度。(本文摘自/百歲運動 40歲以後的運動不一樣!:復健權威博士教你一天10分鐘,健康活到100歲!/出色文化)

天熱高血壓要當心!恐不自覺中暑脫水

天熱高血壓要當心!恐不自覺中暑脫水#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時序雖進入立秋,但天氣仍然燠熱。一名6旬婦人平時有高血壓,某次氣溫飆高出外旅行後,出現頭暈、無力、昏沉沉等症狀,就醫發現是脫水中暑所致,而非血壓高。醫師提醒,老年人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者,因為藥物及生理代償系統反應較慢,很容易不知不覺脫水。應避免在日曬下活動,並適時補充水分,預防中暑。低血壓、缺水 高齡婦脫水中暑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整合性門診主任巫慶仁表示,這位女士來就醫時量血壓,跟家人預期的血壓高相反,血壓只有84/46 mmHg(正常為120/70 mmHg),明顯偏低,體溫約攝氏38.7度。另發現舌頭都沒水分,略乾紅、無舌苔,可是並沒有發現其他明顯發炎感染。進一步追問其病史,原來前一天跟國內旅行團去風景區走了一天。加上最近氣溫都在攝氏34度上下,懷疑可能是脫水中暑。在院所中施打點滴觀察近3小時後,共輸注了3瓶500CC 的點滴,血壓略恢復到92/52,病患也覺得頭暈改善、舒服很多,抽血報告出來,沒有感染敗血症跡象,即可回家休息。年輕人忽略喝水 加上熬夜疲倦易暈厥巫慶仁主任表示,今年入夏因為地球暖化,各地氣溫居高不下,鄰國日本比往年同時期溫度高6到8度,到接近40度;歐洲甚至達45度。世界各地發生熱衰竭或中暑的個案有增加的現象。而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心臟病患,因為藥物及生理代償系統反應較慢,所以很容易不知不覺中脫水,但是症狀出現比較緩慢。年輕人跟小孩或老年人的中暑跟熱衰竭症狀不盡相同。以年輕人而言,常常因為耐受力強,忽略喝水,若加上熬夜疲倦,出現類似打瞌睡的症狀就暈厥了。而兒童因為身體小,常常症狀來得很快,而且症狀常會更嚴重,更要預防高溫脫水。預防中暑或熱衰竭 需知7招注意重點但若是老年人,就如上述病例,忽然疲倦低血壓,體溫不一定會上昇很高,但是有時高體溫後還會出現危險的低體溫,表示溫度控制中樞已經完全失調,需要緊急處理。巫慶仁主任提醒預防中暑或熱衰竭的7招注意重點:1)移動到清涼環境,坐下或平躺休息,降低體溫。2)使用微溫水或冷水擦拭身體,協助降溫。3)補充足夠水分,讓體溫下降及維持體液量。4)有慢性病服藥者需注意,中暑脫水可能惡化一些心、腦血管疾病或腎臟疾病。5)兒童應在烈日期間儘量避免戶外劇烈運動。6)了解中暑或是熱衰竭是可能會致命的疾病。7)預防是最重要的,避免在烈日下活動。當已知需要在烈日下行走、活動或費體力工作,必須不斷補充水分,並穿防曬且避免悶濕熱的衣物。

骨盆底肌訓練法 解決長者漏尿、漏便

骨盆底肌訓練法 解決長者漏尿、漏便#老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年人不喜歡出門的原因之一,是容易頻尿。由於使尿液濃縮的荷爾蒙分泌減少,尿液變得較稀,身體為了將廢物毒素排出體外,會使尿量會增加。頻尿也跟儲存尿液的膀胱變硬有關係。膀胱的彈性降低,能儲存的尿量變少,有一點點尿就會想上廁所。老年人無法憋尿超過一小時此外男性若患有攝護腺肥大,尿液所流經的尿道受到壓迫,導致排尿時間拉長、有殘尿感,便會常常跑廁所。至於女性尿道本來就短,肌肉力量較弱,不太能夠憋尿。通常可以憋一小時,但再怎麼忍耐頂多也只能憋一個半小時。越常跑廁所就會越想上要解決頻尿問題,首先請勿喝太多茶或咖啡這類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尤其半夜容易醒來上廁所的人,請注意這一點。另外緊張也會引發尿意。一想到「從現在開始不能去廁所了。」就會立刻想去。因此請保持隨時都可以如廁的輕鬆心情,就不需要跑廁所。可能會想說「那就多去廁所解尿吧!」令人意外的是,這樣反而會產生反效果。常常跑廁所,會養成只有一點尿意就要去廁所的習慣。一般是建議老年人自我訓練,多少忍一下再去解尿比較好。骨盆底肌是控制憋尿的肌肉群。骨盆底肌一旦衰弱,連笑也會導致尿液外漏,只要一點點小動作就會漏尿。因此,鍛鍊骨盆底肌是很重要的。骨盆底肌的訓練法如下:首先仰躺,膝蓋彎曲。一邊吐氣,一邊使力收縮睪丸或陰道、肛門附近的肌肉五秒鐘,接著放鬆,吸氣五秒鐘。接著像貓一樣採趴跪姿勢,用手肘、膝蓋撐起身體,一樣一邊吐氣一邊收縮睪丸或陰道、肛門附近的肌肉五秒鐘,然後放鬆吸氣五秒。請注意使力的不是身體外側的肌肉,而是內側的肌肉。如此一來,不只能改善漏尿,也可改善漏便。上了年紀後也容易產生排便的問題,因此我非常推薦這個訓練。搞錯食物纖維的攝取方式會導致便秘接下來,我想談談老年人的排便問題。老年人不僅容易漏便,也容易便秘。便秘的原因跟食量或運動量減少、腸子蠕動變慢有關。對年輕人來說也是一樣。有些年輕人住院之後感到「以前每天排便都很順,住院後卻解不出來」。這也許是因為住院時的食量,大多比平常少的緣故。盡量多運動、好好進食,是順利排便的祕訣。大便排不乾淨的話,屁也會很臭。要使排便順暢,攝取食物纖維和油份非常重要。說到要攝取食物纖維,大家可能會就同一種食物吃個不停,但是您知道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和不溶性兩種嗎?若沒有兩者都攝取,便秘會惡化。不溶性膳食纖維很有名。竹筍、蔬菜都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它可以刺激腸道,增加糞便量。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儲藏於海藻類或有黏性的食物裡。它是腸道菌的食物,能令腸道菌增加活力,促進腸道蠕動。許多人習慣只攝取不溶性纖維,所以請多食用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海藻類食物。(本文摘自/老後行為說明書:解讀父母最需要你了解的16種行為,讓相處和照顧更順利/商周出版)

長者來不及過馬路 2運動簡單增肌力

長者來不及過馬路 2運動簡單增肌力#老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美國,行人只要在綠燈還亮著的時候走上斑馬線,仍可在紅燈前順利過完斑馬線。而英國則是能感應路面上是否有行人,沒有行人時燈號才會變化。但在日本,綠燈閃爍時行人必須要用跑的才過得去(或退回原處),因此對老年人來說並不方便。老年人難以在時限內過完馬路燈號變換的時間,是依據一秒一公尺的步行速度設置。然而超過八十五歲的老年人,男性一秒只能走○.七公尺,女性為○.六公尺,也就是說一秒走不完一公尺的距離。原因之一是老年人步伐變小。跨大步可以走快一點,但身體會跟著上下晃動導致步伐不穩,反而容易跌倒。此時若被旁人催促「有夠慢!」、「走快一點!」老年人不是很可憐嗎?老年人盡量不要在綠燈亮了一陣子後才開始過馬路。最好是等下一次綠燈亮時再過馬路。這樣比較有可能在紅燈之前走完斑馬線。另外也請確認老年人走路的速度,也就是一秒可以走多遠。日本斑馬線白線部分寬約四十五至五十公分,白線之間的間隔也大致相同。因此,把白線與間隔當成一組來看,每一組大概一公尺寬。也就是說,您的父母或家人若能在一秒內走完這一組的寬度,就沒有問題。若無法走過,則需特別留意。超簡單深蹲運動&四輪助行購物車讓長者走得更快為了能每秒走一公尺,必須鍛鍊雙腿肌肉,深蹲是個很好的運動。我們要練習的不是摔角選手那種正式深蹲,是比較簡單的深蹲。一、坐在椅子上,雙腳打開約三十度。二、手扶著前方的桌子,站起來,再坐下。如此重複五、六次。其實就是坐在椅子上,然後站起來。「深蹲」聽起來很困難,但若說從椅子上站起來就很簡單了吧!就算做不到簡單的深蹲也有方法解決。那就是使用四輪助行購物車。在日本可常見到老年人推著這種助行購物車走路,既可以放隨身物品,又可以當成椅子坐。平常在門診,有些銀髮患者步履蹣跚,連坐下時也必須慢慢改變姿勢才能坐到椅子上,他們使用助行購物車時卻能輕鬆地移動。研究顯示,使用助行購物車的走路速度,比起拄柺杖快上十八%。因為使用助行車走路時重心穩定,而且助行車有輪子,老年人扶著它走比拄柺杖省力。身高矮的長者容易撞到重要的臟器隨著年齡增加,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嚴重程度也跟著大增。這與老年人身體較弱有關,跟身高也有直接關係。身高較矮的人,比較不容易被駕駛注意到。此外,身高較矮,骨盆的位置就比較低。骨盆位於腰間,這個部位有許多重要的臟器。因此如果遇到令骨盆骨折的重大車禍,會有生命危險。個子高的人若被一般的車子(如轎車)撞到,受撞擊的部位大約在腿的高度,因此多是腿骨折,撞到骨盆的例子很少。但老年人身高變矮,出車禍時會被車撞到腰部,因此重傷的比率提高。根據厚生勞動省的「厚生統計要覽」(二○一六年),日本三十歲男性的平均身高是一七一.五公分,女性是一五八.三公分。而老年人的平均身高,男性是一六一.九公分,女性是一四八.三公分。老年人打從一開始就看不見紅綠燈您知道老年人過馬路時,眼睛看著什麼地方嗎?其實老年人並沒有看紅綠燈。因為怕跌倒,他們走路時是盯著自己的腳,因此就變成彎腰走路。所以他們要抬頭看燈號,其實是很辛苦的。如果不停下腳步,挺起腰往上看,根本看不到。而且很多老年人有眼瞼下垂的狀況。原本看得見上方四十五度的範圍,眼瞼一下垂,視野上方就被遮住,讓他們看不見紅綠燈。看得見遠的東西,卻看不見近的。隨著年齡增長,眼瞼下垂愈來愈嚴重,視野就愈來愈狹窄。如果只看得見上方三十度的範圍,要距離七公尺以上才看得見紅綠燈。降到二十度時,則要距離一○.五公尺以上才看得見。如果是較窄的道路,老年人就會看不見紅燈。如果老年人把平常使用的物品改放到較低的地方,就要懷疑他是否有眼瞼下垂的現象。若老年人已經眼瞼下垂,可以試著幫他把眼瞼抬起來,他會覺得很感動:「哇!看得好清楚!」此外,不只眼瞼下垂會造成視野狹隘,肩膀僵硬或疲勞也是造成看不到上方的原因。眼瞼下垂這種毛病,可以掛眼科處理。患者若經歷過看不到紅燈的經驗,就會明白它的危險性。許多眼瞼下垂的患者在動過手術之後,都異口同聲地說:「眼睛開了,看得好清楚。」眼瞼下垂造成看不見上方、看不見紅綠燈,這種情形不只發生在走路時,開車時也會發生。若不處理眼瞼下垂,開車時也可能因沒看到紅燈而發生車禍。車禍會波及許多無辜的人,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本文摘自/老後行為說明書:解讀父母最需要你了解的16種行為,讓相處和照顧更順利/商周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