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長者吞嚥困難恐致命 食物增稠吃不愁

長者吞嚥困難恐致命 食物增稠吃不愁#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白筱婕/綜合報導)由行政院主計處公布數據,台灣已在107年3月底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長照已成為不可忽視的議題。國健署亦公布了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有12.8%、逾40萬的老年人口有吞嚥困難的狀況。而民眾對於吞嚥困難的認知度低,不僅容易造成長者營養不良,甚至恐因反覆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影響患者與照護者的生活品質。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副理事長王亭貴醫師表示,長輩在進餐中若發生嗆咳、明顯的流涎、食物卡在喉嚨等現象,可能是吞嚥障礙的前兆。吞嚥困難者中有近萬人一餐需花費超過2小時,逾3成患者會因進食時間過長感到不耐煩,甚至發脾氣。尤其年節將至,吞嚥困難患者面對整桌豐盛年菜卻無法享用,成為圍爐中的一大缺憾。「嚼不爛」、「吞抹落」竟成長照惡夢在為吞嚥困難患者準備飲食上,6成民眾以軟性、流質食物為主,或將既有食物切碎、絞打成泥。不僅食材種類有限、烹調過程繁瑣,多數時候更因改變原有食物外觀而影響風味與食慾。而在食物不美味、進餐時間過長的情況下,逾3成吞嚥困難者更因此降低進食意願,更進一步導致患者有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等狀況發生。對一般人而言開心的進食過程,顯然成為吞嚥困難患者與第一線照顧者的惡夢!王亭貴醫師表示:「正常吞嚥共分為四個階段,許多的年長者吞嚥障礙發生在『口腔準備期』及『口腔期』。口腔準備期是透過咀嚼能力,將入口的食物變成食團。口腔期則是利用舌頭將食團往後推送,以利後續吞嚥。」主因老化時常伴隨牙齒脫落、唾液分泌減少、喉頭軟組織鬆弛等生理現象,長輩因此容易在進食時發現東西「嚼不爛」、「吞抹落」。針對上述狀況,王亭貴醫師表示,只要改變食物的稠度與質地,將食物變成食團,即可幫助長者順利吞嚥,並避免嗆咳風險。日推「介護飲食」 助長者增食慾呷百二日本近年來也推動「介護飲食」(Universal Design Foods),為了讓樂齡長者能維持營養均衡的健康體態,研發適合咀嚼吞嚥困難族群的食材處理方式,除了讓食物軟化易於食用,並兼顧高營養密度,也同時能維持食物外形,經由視覺與嗅覺刺激長者增進食慾,重拾進食的意願與樂趣。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王雪珮指出,「吞嚥復健」與「改善進食狀況」最為關鍵。除了控制每餐進食時間小於1小時外,為了改善食物難以吞嚥的狀況,必須注意進食姿勢、食團大小與食物質地,同時保留食物原有風味,進而提升長輩食慾,確保每日能攝取足夠的營養。為了讓長輩吞得更好、更安全,食物的「均質」、「穩定」亦是關鍵。部分照護者運用廚房常見的太白粉、番薯粉當作增稠劑勾芡,但王雪珮提醒,太白粉需在食物加熱過程使用,冷卻後容易結塊,反而不利於吞嚥。目前市面上也推出了介護飲食相關產品,針對吞嚥困難需求開發的商業配方,不僅無色無味、不受冷熱溫度影響,也可在不改變食物外觀及風味的前提下,顧及食團的軟嫩度及黏稠度。

講座/肌少症的飲食防治

講座/肌少症的飲食防治#老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裡長者吃的量日益減少?擔心老人家營養不夠?身體愈來愈胖或愈來愈瘦卻行走無力,常喊全身痠痛或虛弱,可能有肌少症的狀況。銀髮族常因為牙齒不好或食慾差、食物太硬,能吃的食物有限,常導致營養需求不均衡,加上體力行動不加少外出。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月17日(四)舉辦營養講座,由林郁珊營養師主講「肌少症的飲食防治」,為照顧銀髮族的飲食營養,本課程營養師將與營養科實習生教導如何利用衛生福利部公告建議量,改變食材選擇,均衡飲食、運動讓家人照顧輕鬆,長者健康保有肌肉力。(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肌少症的飲食防治時間:108年1月17日(四)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魚刺竟穿過小腸!老年安全吃魚有撇步

魚刺竟穿過小腸!老年安全吃魚有撇步#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小腸長出一根避雷針?81歲的黃姓老翁有失智症,某日右下腹劇痛就醫。家人也不知怎麼造成,經回想才想到3天前曾吃過魚。因為老翁失智言詞反覆,但X光片看不出明顯異狀,電腦斷層才發現疑似有根異物穿刺小腸,緊急手術果然發現一根魚刺穿破小腸,如直立的避雷針。因為延宕3天才就醫,該處小腸化膿感染,切掉20公分小腸,若再拖延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送命。失智導致進食感知能力較差 吞進4公分魚刺衛福部彰化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明昌表示,異物應是魚刺,穿過小腸引起腸液外漏,還出現腹膜炎症狀,只得緊急手術。打開腹腔,赫然發現小腸被一根約4公分的魚刺穿透,出現如避雷針畫面。該處小腸已化濃,無法局部修補,只好將感染的20公分小腸切除,再進行截斷處重接的吻合手術。小腸全長約400公分,主要對食物進行消化及吸收,少了20公分影響不大。一般若外來異物刺穿小腸,會造成腸液流出,肚子很痛,變成腹膜炎,若不馬上處理,還可能演變成敗血症,有生命危險。上述個案或許2至3天前就開始痛,但病人失智感知能力不足,造成延宕。所幸還能及時手術,黃姓老翁住院12天後出院。老年人吃魚 烹調大塊無魚刺搗碎後再吃如果魚刺細小根本穿不透小腸。但該魚刺長達4公分,照理說進到嘴中不難發現,進入喉部也應該有感覺,但病人完全不知情,應該是年紀大又失智導致嚼食敏感度大幅退化。老年人吃魚,最好烹調大塊無魚刺的魚種,搗碎後再給老人家吃會比較安全。臨床上吞食異物的病人以精神疾病患者和受刑人最多,但老人家因為各項功能退化,誤食異物較嚴重,以魚刺和雞骨頭情況最多。余明昌主任強調,如果異物位置在內視鏡可取出的食道、胃、直腸等處就直接以內視鏡取出,如果已經到了小腸,通常可以從肛門排出。但如果產生腹痛或觀察3天還無法排出,就得要手術取出,不然一旦引發腹膜炎,就有敗血症的可能。

銀髮族小心聽損警訊!及早搶救防聽障

銀髮族小心聽損警訊!及早搶救防聽障#老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聽力出現問題要及早治療,以免變成不可回復的障力障礙。老人則要小心可能有全身性的疾病影響聽力;例如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容易引起周邊循環差,耳朵內以毛細胞為主,微循環差,毛細胞最容易受影響。在什麼狀況下,會顯示聽力出現問題呢?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聽力科主任陳錦國提醒,如果有以下情形,就表示有聽力有喪失的現象:1) 在人多的地方,別人說話要反覆幾次才聽得清楚。2) 聽電話時會覺得吃力。3) 常常覺得背景音太小聲。4) 聽力變差合併頭暈(梅尼爾氏症常合併頭暈)。5) 少數是聽神經瘤引起,常合併頭痛及頭暈。另外,很多人聽力變差時會合併有耳鳴、感覺聽力受到干擾,如果有這類狀況,不管是急性發生,或是慢慢出現,都需要就醫。造成聽力變差最大主因是噪音現代人喪失聽力最主要的問題是噪音,以前只有年輕族群,現在因為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幾乎連中老年等成年人在等公車或搭捷運時都會用耳機聽音樂、用手機追劇、看影片,由於交通工具的背景音大,音樂要開更大聲,久而久之聽力就會受損。另外活動力大的人,也可能會因為運動或車禍撞擊造成耳膜破裂損傷聽力。老人小心有全身性疾病影響耳朵毛細胞老人則要小心可能有全身性的疾病影響聽力;例如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容易引起周邊循環差,耳朵內以毛細胞為主,微循環差,毛細胞最容易受影響。另外還有一些抗生素、降血壓藥等藥物可能有耳毒性,阿司匹靈和某些利尿劑、磺胺類藥物,或是抗癌藥物,甚至連某些中藥也有耳毒性,「聽力是『沉默性衰退』」,陳錦國說,常常發現時,聽力已經嚴重衰退了,可能治療也來不及。聽不清楚就需要助聽器多數人的聽力障礙,並不是完全聽不見,所以常不覺得自己需要助聽器,但其實只要「聽不好」,就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及和環境的協調性。陳錦國說,「話都聽不好」的人需要別人一再重覆說一句話,讓人覺得「反應差、癡呆」,不只說話的人失去耐心;聽不清楚的人,也要很耗心力才能聽懂別人的話,自己也會更暴躁。聽障易引起誤會有敵意 也造成安全問題尤其單側聽力不佳的人更容易被誤會。別人會覺得「有時候說話他聽得到,有時候又聽不到」,會認為他應該是故意不理人吧?而別人為了讓聽力差的人聽得清楚,常需要很大聲說話,也會被誤解為罵或吵架、沒耐心等等。曾有人因為聽障沒跟人打招呼,被誤以為不給面子而被傷害,因此建議只要聽不清楚,最好就求助聽力治療。 有輕微聽力喪失就使用 效果最好陳錦國說,助聽器在聽力輕微喪失時就開始適應的效果最好,助聽器不只是「擴音器」而已,現在的助聽器更像微型電腦,可以針對個人聽力喪失的不同音頻、音域進行調整,所以建議配戴助聽器要給自己一到或三個月的時間來適應,並且回醫院調整助聽器的協調性,調整最舒服的聽感。因為聽力也是有記憶的,剛戴助聽器要讓大腦學習新的聲音並加以反應,很多患者因為常很在聽力喪失很久以後才就醫,早就習慣無聲世界的人突然聽到聲音常覺得「太吵、耳朵很痛」而無法適應。這也是許多老人丟著子女贈送價格昂貴的助聽器不用的原因。所以當老人裝助聽器後,建議家人要有耐心和老人家一起學習使用;聽力喪失往往都從高音頻先發生,所以跟老人說話不要提高音量尖聲說話,反而應該一字一句慢慢壓低說話。尤其女性的音頻高,講得不耐煩提高音線說話反而會讓聽障的老人更聽不清楚,家人有耐心陪伴學習使用助聽器,老人聽力治療的成功率愈高哦!助聽器經驗分享目前有很多種型的助聽器可供選擇,有些人不喜歡讓人發現戴助聽器,可以選擇耳內隱藏式的,非常小巧塞進耳道外表看不出來。特別注意,耳道一定要清乾淨,有些人耳朵容易出油,可能會讓這種微形助聽器的小孔被塞住而影響功能。老人家視力差,手也不精巧,需要家人幫忙,如果家人無法幫忙,最好用其他機型,以免每次都得送修而影響使用效果。這是個人經驗談,我的父親最早就是使用耳內式隱形助聽器,但因為耳垢經常阻塞,每次都要送到原廠修理一兩星期,後來因為固障率太高,就換了透明矽膠機型。透明矽膠機型也算隱形助聽器,掛套在耳朵外露的部份是透明的,所以外觀看不出來,製作時要取患者的耳朵模型訂做,這種兼具隱形又不是塞在耳道內,不易發生阻塞,清潔比較方便,其實非常實用。初期如果發現戴著太緊或太鬆要趕快回去調整,但是必須要經常配戴,因為它是完全貼著耳朵,會隨人體活動而跟著動,患者要習慣這種感覺,有些患者覺得戴久了緊緊的有點痛,就會拔下來。我的父親就是因為常常拔下來放在口袋裡,走動時容易搞丟,先丟了一邊,重做一個以後,又再弄丟,後來就丟著不用,因為是訂製款,所以也不能送人,有點浪費。其實一般外露的助聽器的效果也很好,只要一開始經常配合調整適合的音頻音域,都可以聽得很好。配戴助聽器時初期每天至少戴著幾小時練習正常可以同時聽到環境各種聲音的正常聽覺,覺得累的時候休息。每天延長配戴時間,練習聽到各種聲音的感覺,慢慢的就可以適應正常應有的聽覺。良好的聽力是和他人溝通的橋樑,與入溝通也可以幫助隨時吸取新的資訊,更能察覺環境中各種警訊,保護自己的安全。(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年過五旬危「肌」!量小腿圍揪肌少症

年過五旬危「肌」!量小腿圍揪肌少症#老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腿太細,老年生活恐陷危「肌」!研究顯示,50歲以上中老年男女小腿圍一旦小於34、32公分,即有肌肉量不足的風險,將成為老年健康一大隱憂。及早從事「阻抗型」運動,搭配攝取足量優質蛋白質,三管齊下以有效防治肌少症。50歲以上男女小腿圍分別低於34、32公分 肌肉量可能不足據臨床數據顯示,依照亞洲肌少症診斷共識標準,台灣65歲以上長者罹患肌少症的盛行率約達6.8%,相當於全台約超過20萬名老年人正面臨肌少症威脅。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暨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同時也為亞洲肌少症診斷標準主持人的陳亮恭教授說明,肌少症指肌肉量少且肌力不足,若四肢無力則容易跌倒,嚴重導致失能、縮短壽命。現行的肌少症診斷需檢測肌力(握力儀)、活動能力(行走速度)及肌肉量(雙能X光測身體組成分析),其中肌肉量必須到醫院檢測,握力儀也不是人人可接觸得到,較難喚醒預警意識。國際研究都在建立社區化的替代方案,其中以小腿圍來評估肌肉量最簡易且準確。陳亮恭醫師今分享台灣研究成果,資料發現,50歲以上男女小腿圍一旦分別低於34及32公分,肌肉量可能不足,罹患肌少症風險約達6成。肌少症罹患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台灣今年已邁入高齡社會,肌少症可能是人人需面對的重要威脅。民眾50歲起應開始重視肌肉的質與量,可先從居家量小腿圍開始,並搭配飲食及運動等生活型態調整,及早防治肌少症。阻抗型運動越年輕開始做 效果越好儘管肌少症對於老年生活影響甚鉅,但依據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針對全台50歲以上中老年男女的「肌少症曁老年健康意識調查」發現,高達8成熟齡者不了解何謂肌少症。雖有4成中老年人有運動習慣,但多以健走、跑步等有氧運動為主,僅有不到1成從事可幫助肌肉增加的「阻抗型」(負重)運動。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顧問暨台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郭家驊表示,熟齡更該訓練肌力。根據研究結果,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做阻抗型運動能減少死亡率,越早開始做效果越好,年紀大了才開始做也一樣有幫助!肌力訓練應首先強化臀腿部位,降低跌倒風險,例如深蹲就是非常有效的運動,但建議長者最好到運動中心或健身房由專業運動教練指導項目及強度,避免受傷。年長者每日至少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基金會調查還顯示,熟齡者飲食習慣多以飯麵等澱粉類食物為主,8成受測者蛋白質食物攝取食物低於3份,遠低於國健署對於老年人每日5.5至7.5份蛋白質食物的攝取建議。根據國際高齡醫學與營養專家團隊發布文獻顯示,年長者每日至少攝取每公斤體重1.2公克蛋白質才足夠。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補充說明,選擇並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質,例如豆、魚、蛋、肉、奶類,才有助於肌肉合成。郭家驊教授更進一步提醒,優質蛋白質食物應在運動後立即補充,才能發揮增肌作用。有鑑於國人目前對肌少症觀念薄弱,而肌少症又跟年長者衰弱症息息相關,如不及早建立「肌」礎,晚年可能失能臥床生活品質全無。為協助建立更健康的高齡化社會,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也大力響應這項本土小腿圍研究的成果,提出「量小腿圍評估肌肉量」、「優質蛋白質飲食」和「阻抗型運動」3大「轉肌攻略」

講座/預防跌倒

講座/預防跌倒#老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因為失去意識、癲癇等原因導致老人跌倒發生率越來越高,常跌倒的老人,應懷疑患者是否有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惡化徵兆。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8(四)舉行用藥安全講座,由莊佳逸藥師分享,針對「預防跌倒」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長者與居家照顧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預防跌倒時間:107年11月8日(四)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假性失智」怎麼分?關鍵在切分時間

「假性失智」怎麼分?關鍵在切分時間#老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雖然在序章曾略為提及,「假性失智」的症狀其實是憂鬱症引起的,但在現實狀況中,憂鬱症老人仍然經常被誤診為失智症。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憂鬱症患者通常都對周圍發生的事不甚關心,注意力也變得散漫,這會讓年輕患者身上少見的「記憶障礙」症狀,在憂鬱症老人身上變得更為明顯。要是再加上原本會做的事突然忘了該怎麼做,或是精神活力顯著衰退、提不起勁,身邊的人往往會先入為主地認定「啊,是老年痴呆了」。如果事先不知道「有些病看起來像失智,其實並不是」,就很容易讓本來可以用藥物治好的疾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事實上,在我診治的病人中,也有「之前被診斷為失智症,其實並不是」的患者。詳情後續會再說明,但如果沒有人發現老人家得的是憂鬱症,還一直被當成是失智症,憂鬱的症狀可能會逐漸惡化、進而變得更難治療。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另外,相較於年輕的憂鬱症患者,憂鬱症老人更常見的狀況是慢慢惡化,因此也更容易被誤認為「該不會是老人痴呆了?」。老年憂鬱症還有一個出乎意料經常發生的症狀,就是「被害妄想」。憂鬱症會引起「假性失智」一般而言,憂鬱症患者經常會說出「大家都討厭我」之類的話,憂鬱症老人更是會反覆述說旁人聽來完全是「想太多」的抱怨或不滿。各種充滿被害妄想的言論,也是他們經常被誤認為失智的重要原因。有時候,可能是太害怕自己被拋棄,憂鬱症老人也會進而產生懷疑配偶出軌的「嫉妒妄想」或「迫害妄想」,由於失智症也會出現這種狀況,的確很難分辨。在這裡希望大家記得的是,失智症很少出現症狀急速惡化的情形,因為這是一種老化現象,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發病。如果狀況急速惡化——特別是突然劇變,比起罹患失智症,通常更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所致。但就像先前所述,比起年輕患者,憂鬱症老人的症狀發展更為和緩,因此有時還是可能被誤診。話雖如此,「假性失智」通常能清楚劃定出「是從○月左右開始變得奇怪」的分界線,從發病到就醫的時間多半也比較短;失智症一般則很難確認是從「何時開始發生的」,從發病到就醫的期間也拉得長。此外,出現「假性失智」症狀的人,有不少在年輕或中壯年時曾罹患憂鬱症,他們通常也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而自發性地到醫院求診。相對於此,失智症患者絕大部分對自己的能力衰退是缺乏自覺的。看起來像失智,其實並不是的疾病就如本節一開始所說的,「假性失智」是由憂鬱症引起,因此使用SSRI類抗鬱劑就可以改善症狀(雖然並非所有憂鬱症都能以藥物改善,但也能以用藥有效與否,來確認是否為假性失智)。不過,即使被診斷為失智症患者,有些人在服用醫生所開立、用以延緩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愛憶欣」時,也會因為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ACh)這種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提高而改善心情低落、失去活力的狀況,這時就有些麻煩,因為它對假性失智的患者也有某種程度的效果。但大多數時候,只要使用少量抗憂鬱藥物,就能明顯改善假性失智意欲低下的症狀,得以迅速好轉,也因此才讓人發現「啊,原來是憂鬱症」。(本文摘自/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仲間出版)

老年自殺高危險!背後有2大因子

老年自殺高危險!背後有2大因子#老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關於老年憂鬱症的問題,我覺得最需要重視的還是老年人的高自殺率。自殺率會隨著年齡升高,在世界各國是共通的現象。或許是受到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減少的影響,憂鬱症老人也更容易想不開,而選擇輕生。實際上,我曾經有過一次慘痛的經歷。那應該是我剛到浴風會醫院任職一、兩個月的事,在當時的住院患者中, 有一位出現疑病症症狀的老媽媽,因為狀況改善而一度出院。之後她再次住院,我按照先前的治療方針為她診治,但是當天她就在住院大樓裡上吊自殺了。發現此事的護理師心想不能隨便移動遺體,就一直保持原狀。由於我是她的主治醫師,所以直接被叫到了現場,由我親手將她的遺體放下來。這對我來說是極為衝擊的體驗,我的情緒陷入谷底,甚至想著「乾脆辭掉精神科算了」。之後,院內開了一場類似反省會的討論會,資深的前輩給了我許多建議。「面對老年患者時,首要之務就是不能忽視憂鬱症的可能性。」——這是我從切身體會中學到的教訓。自此之後二十三年,我再也沒有讓任何一個患者自殺身亡,這是我身為醫師最大的驕傲。老年人是自殺的高風險族群一般來說,「精神科醫師會經歷多少患者自殺」,可以從統計數據中大致得出。全日本一年間三萬三千名自殺人口中,約有七千名是憂鬱症患者,其實根據研究,自殺人口中罹患憂鬱症的應該有二萬五千人,這七千名是已就醫卻仍然自殺的人。另一方面,日本國內的精神科醫師約有一萬二千名,這樣計算下來,等於一名醫師每兩年就要經歷一次患者的自殺。回首過往,其實我會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的原因,是我以為這是患者最不會死亡的醫療科別。讀者中應該有不少人知道,我在就讀醫學院的六年內,曾經做過補習業、學生寫手、拍過電影,還當過偶像的製作人。當時,我覺得這麼不務正業的自己要是成為直接左右患者生命的內科或外科醫師,那可就糟糕了,因此才選了感覺最無害的精神科。然而,就算是專業精神科醫師,還是每兩年就要經歷一次患者的自殺。當然,這其中有許多複雜的因素,不能全歸因於醫療上的缺失,但醫生是否認真地診治病患,仍然會使結果大有差異。在那次悔憾的經驗之後,這二十三年來我的患者再也沒有人自殺,而當我以此為傲時,總會有人揶揄:「那是因為你只看老年患者吧?」老年和憂鬱,是導致自殺的重要因子別說傻話了,只要看看統計就知道,在三萬三千名自殺人口中,有將近四成、約一萬二千人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編註: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二○一六年的自殺人口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而憂鬱傾向是造成自殺的首要原因。】由數據可知,老年人真的很容易自殺。然而,旁人卻以為「只看老年患者就不會碰上自殺」,實在與我的本意背道而馳。能有這樣的成果,是因為我非常認真、盡責地去理解和治療患者,才使他們免於自殺的危險。(本文摘自/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仲間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