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年菜食材怎麼買才健康?營養師教「1口訣」吃出免疫力

年菜食材怎麼買才健康?營養師教「1口訣」吃出免疫力#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年關將近,但隨著Omicorn疫情升溫,民眾都非常關心過年要如何吃出健康、提升免疫力,就是希望能平安過好年。台東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課長陳麗如表示,均衡飲食是健康的基礎,記住「口訣」既簡單又容易:「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至於今年年節要怎麼採買怎麼吃,才可以吃到美味,又兼具增強免疫力呢?陳麗如整理出9個參考方向:1. 選擇含乳酸菌的奶製品例如:優格、優酪乳等。乳酸菌可以增加由T細胞釋出的γ干擾素(gamma interfer),進一步增加抗體生成,也會加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動力,對增強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或異物有很大幫助。2. 多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例如:芭樂、奇異果、釋迦等水果。維生素C會刺激身體製造干擾素來破壞病毒, 幫助膠原蛋白生成,讓細胞之間互相緊聚在一起,減少細菌及病毒入侵的機會。3. 吃各種顏色的蔬菜深綠色、紅、橘黃色蔬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B群、C、E、β胡蘿蔔素及各種礦物質,提供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必要養分。黑色的香菇及其他菇類含豐富多醣體,可調節免疫功能。多攝取含硫化合物的蔬菜,例如:蔥、蒜、洋蔥及韭菜等,可作為配料放在料理中,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吃火鍋時也可以多放各種顏色的蔬菜。4. 全榖雜糧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可維持細胞黏膜健康。多選擇纖維質含量高的全榖類及原態食物,例如:玉米、地瓜、糙米、紫米、紅藜、燕麥等,取代白飯和白麵條,年節會準備的油飯也可以加入紫米,增加營養素。5. 豆魚蛋肉類可選擇魚、蛋、肉、奶類及黃豆製品,像豆腐、鯛魚片、蝦、蛤蠣、花枝、蛋、雞胸肉或豬里肌肉等,這些食材皆含豐富且優質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尤其白血球和抗體)的主成分,若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或品質低下,會增加感染細菌、病毒的風險。6. 適量攝取油脂避免食用過量富含飽和脂肪的食材,例如:年節應景的臘肉、蹄膀、香腸、糕點等,吃太多不僅會升高膽固醇,過多的油脂也會抑制體內免疫功能,因此建議淺嚐即可,堅果種子也應控制在一天一湯匙以內。而含Omega-3的油脂有助於降低體內的「慢性發炎」,讓免疫細胞不會過勞、失衡,建議可以多攝取如:鯖魚、秋刀魚、海鱺魚、鮭魚等含魚油高的魚類,及亞麻籽、亞麻仁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油脂。7. 多選擇富含鋅的食物例如:火雞肉、生蠔、小麥胚芽粉及堅果等。鋅具有免疫調節、幫助組織修復、維持生理代謝等作用,有研究顯示當體內鋅不足時,會使免疫細胞如:T淋巴球、B淋巴球、自然殺手細胞、巨噬細胞等功能減弱。8. 曬曬太陽,維持體內維生素D濃度維生素D和呼吸道黏膜的功能息息相關,可以調節免疫力。9. 甜食適量就好甜食會影響人體製造白血球,因而降低了身體對病毒的防禦力。各式各樣的年節糖果、餅乾等營養價值偏低、含糖量高、熱量也高,例如:麻荖吃5個(20公克/個)、牛軋糖吃6顆(15公克/顆)熱量就高達500大卡,吃多了不但會降低免疫也會增加體重喔!陳麗如提醒,想要和親戚好友一起過個平安的好年,可以從選購健康食材開始,吃得健康、注意個人衛生、注射疫苗,同時也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就能安心過好年。

沒接種流感疫苗?小心「免疫負債」易患新冠肺炎重症

沒接種流感疫苗?小心「免疫負債」易患新冠肺炎重症#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大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不過流感病毒可沒有沉寂,流感會不會出現大反撲,是目前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流感疫情與邊境管制措施有關,隨著政策的調整,流感再流行的機會相當大。因為已經2年沒有流行,加上監視結果顯示,流感病毒株已經改變,所以當流感疫情升溫,可能出現大流行。大家常聽到的「免疫負債」意思就是說,大家為了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所以會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使得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的機會降低,因此一些本來容易得到的傳染病,例如流感、腸病毒等在這2年都少了許多。黃立民解釋,造成的結果就是,一旦解除防疫限制,民眾開始不戴口罩、洗手頻率減少、社交距離拉近,其他病毒就會開始流行。由於已經連續兩年都較少人感染,可以感染的人數就會變多,這個時候就容易爆發流行,把過去兩年沒有爆發的流行補回來,所以叫做「免疫負債」,像是還債的概念。「包括法國、紐西蘭,都有觀察到這個現象,一開放邊界,就馬上大爆發」黃立民提醒,「要解決免疫負債,就是要大家趕緊去打疫苗。冬天需要施打的呼吸道疾病疫苗,最強調的還是流感疫苗。」免疫負債恐讓流感疫情升溫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經由飛沫傳染,感染者的鼻咽部、口腔、還有呼吸道都有病毒,在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把病毒噴到環境裡,黃立民說,如果距離1到2公尺之內,就有機會被飛沫噴到而感染;另外一個模式,叫做媒介物傳染,感染者會污染他的物品,例如杯子、桌面、門把等,如果有人進入這些環境,就可能碰觸病毒而遭到感染。我們生活在城市裡,流感患者可能搭捷運、進餐館,所以扶手、椅子、桌子都可能有病毒,這種傳染模式在大城市相當常見。流感症狀較嚴重,不同於一般感冒呼吸道感染可分成2種,一種叫做一般感冒,一種叫做類流感,黃立民解釋,一般感冒比較輕微,類流感會比較嚴重。類流感的定義,第1個是發燒,第2個是有呼吸道症狀,比如說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類流感跟一般感冒最大的差別就是發燒,成年人得到一般感冒通常不會發燒,如果發燒了,代表狀況比較嚴重,黃立民說,台灣的類流感通常都會伴隨著一些比較不舒服的表現,包括畏寒發燒、全身痠痛、倦怠感、劇烈頭痛、腰酸背痛,這些都是流感的典型症狀。流感除了讓人全身很不舒服外,還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黃立民說,流感病毒會跑到肺部引起肺炎、跑到心臟造成心肌炎、跑到腦部造成腦炎,其中最常見是肺炎。流感病毒還可能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例如在感染肺部以後出現細菌感染。「由於流感病毒會攻擊我們的組織,造成全身發炎,進而導致患者原有的慢性病惡化。」黃立民說:「例如心臟冠狀動脈本來塞了75%,得到流感之後可能就會塞到95%,導致心肌梗塞。無論是慢性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肝臟疾病,都可能會惡化,甚至導致死亡。」預先部屬,預防流感預防流感就跟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一樣,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黃立民說,另一方面可以在每年冬天施打流感疫苗,提升身體的保護力。因為流感病毒會突變,每一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太一樣,而且流感疫苗的保護力持續時間較短,一般認為大概3、4個月之後效果就漸漸變差了,所以每年需要重新施打。呼吸道感染發生時常常是2、3種病原體一起感染,黃立民說,隨著檢驗工具的進步,我們會發現很多人並非只有一種細菌或病毒,而是多重感染。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亦會同時找到兩種病原,流感與新冠肺炎可能同時感染,而且病情還會加重。「研究指出,施打過流感疫苗,比較不會被診斷新冠肺炎COVID-19;而且如果不幸得到新冠肺炎,死亡率也會降低。」黃立民解釋,「因為很多新冠肺炎屬於輕症,如果患者單獨得到新冠肺炎,症狀可能不甚嚴重,而不會就醫。但如果同時得到新冠肺炎和流感,症狀比較嚴重使就醫機率高,也就較容易被診斷出來。」其實不只流感病毒、新冠肺炎,呼吸道本來就是一個開放的環境,還有多種細菌、病毒都混在裡面,同時遭到2、3種感染,是很常有的狀況。因此建議可同時接種呼吸道疾病疫苗,例如流感疫苗、百日咳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都可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約2成至3成。50歲以上,或者是有慢性病,例如心臟病、肝病、癌症、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得到流感時出現重症的機會較高,一定要記得施打流感疫苗,提高保護力。另外,家人之間的傳播是流感病毒很重要的傳染模式,學生是傳播流感病毒的重要族群,所以也需要施打流感疫苗。黃立民強調,接種疫苗後需要一段時間身體才能產生保護力,建議大家要在流感疫情升溫前趕快施打疫苗!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帶狀疱疹每3人就有1人中!全身痛像「螞蟻在皮膚爬」

帶狀疱疹每3人就有1人中!全身痛像「螞蟻在皮膚爬」#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終其一生,每3人就有1人會得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HZ),雖然此病大部分不會致命,但其後遺症卻可能會讓人痛到鬱卒。神經內科醫師表示,帶狀疱疹會發病,多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免疫力低下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第一次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時,體內會產生細胞免疫以抑制背根神經節內潛伏的病毒,一但免疫力降低(如HIV、使用免疫抑制劑、年紀增加),潛伏的病毒便會再度活躍;當潛伏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再次活化時,破壞背根神經節內的神經細胞,就會引起帶狀疱疹。85歲後帶狀疱疹盛行率增至50%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部長吳尚德表示,到了85歲,約有50%的人會出現至少1次的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年發生率約為千分之3~6,小於20歲的健康人年發生率約千分之1~2.5,而隨著年齡增加,大於80歲的年長者發生率每年則躍升至千分之5~20,85歲以上更有一半可能曾罹患帶狀疱疹。吳尚德說明,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HN)是帶狀疱疹最常見的併發症,目前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原因不明,但極可能與周邊神經、感覺背根神經髓鞘脫失、或軸突破壞有關。神經痛的形式多樣化,不同的患者,其疼痛感覺也不一樣,從燒灼感、錐心刺痛感、紮刺感等不適症狀開始,甚至會極度怕冷、麻木、或有「螞蟻在皮膚上爬」的感覺,都是病患常見的感受。最常見的併發症: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吳尚德進一步指出,「年齡」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發生率增加的主要危險因子。除了年齡之外,免疫力低下的程度、帶狀疱疹的嚴重度、病灶周圍感覺神經的分佈,甚至病患的精神狀態也會影響其發病嚴重程度。且依時間點與年齡不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盛行率差異相當大,疼痛期間超過30天,40歲以下病患30%,60歲及以上病患74%,疼痛期間超過90天,40歲以下病患6%,60歲及以上病患12%。在治療方面,吳尚德表示,帶狀疱疹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通常需要多面性治療方針。急性帶狀疱疹的抗病毒治療應在皮膚出疹後的72小時內進行,抗病毒療法可以減緩皮膚出疹,但無法顯著降低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發病率。然而,通常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並不容易治療,因此預防更顯重要。吳尚德也呼籲一般民眾,不論之前是否有水痘或帶狀疱疹病史,皆應至少接種1劑皮下注射帶狀疱疹疫苗,疫苗效果可維持至少7~10年,才是預防與降低帶狀疱疹發病最好的方式。疫苗目的在於提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的特異性免疫能力、提增細胞免疫力且免於掉到低於閾值的機會,尤其對中老年人這些皮蛇高危險群來說,可明顯降低帶狀疱疹的發病率。

B肝患者「這2族群」當心免疫下降、病毒量升高

B肝患者「這2族群」當心免疫下降、病毒量升高#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B型肝炎者若接受癌症治療時,應特別留意肝功能指數的變化!醫師表示,約每4名B肝患者就有1名可能因癌症的化療藥物影響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下降,讓B肝病毒復發,為此健保已針對此類對象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做為預防性投藥。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表示,除了化療的B肝患者,我們還會特別注意免疫風濕疾病的B肝患者,在長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下,雖然可有效控制風濕病程,卻可能使B肝再次復發。2族群要當心,B肝復發所幸,2021年3月健保再擴大B型肝炎給付對象,新增非肝臟之器官移植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並放寬肝纖維化程度F3以上者之使用條件。其中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包含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使用調節免疫的B細胞生物製劑,長期高劑量類固醇,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產生B肝發作者,都可給予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不會因B肝引起肝炎,嚴重甚至肝衰竭而死亡。治療化繁為簡,不依腎功能調整劑量使患者服藥意願提高黃怡翔表示,癌症患者在進行化學治療時,腎功能可能會隨著化療藥物的進行有所波動,因此建議患者可選擇不需依照腎功能調整劑量的口服抗病毒藥物,一天服用1次,醫師不用因患者的腎功能改變而需調藥費心,患者也因用藥固定且方便,服藥順從性也提高。預防性投藥可幫助患者避免B肝發作,進而被迫中斷原先治療,而面臨疾病雪上加霜的處境。醫籲民眾驗B肝,免疫抑制劑治療前更要檢查!縱使國內實施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後,B型肝炎盛行率明顯下降,但在35歲以上的成年人或帶有B肝高病毒量的母親所生下的寶寶,即使出生後立即打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還是有近10%垂直傳染的風險。別讓B肝傷害您因此黃怡翔建議民眾都要主動篩檢B肝,也提醒風濕病友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也務必先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若B肝帶原者必須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作為預防性投藥,以確保風濕病友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安全性。(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腸道也會影響情緒!掌握2個飲食習慣維持大腦健康

腸道也會影響情緒!掌握2個飲食習慣維持大腦健康#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吃飯隨便吃吃就好?其實吃不好不只是人體的腸道會出狀況,連大腦也會被影響,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腸道內微生物能影響大腦功能及情緒。醫師指出,腸胃道跟大腦有連結,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憂鬱、焦慮、自閉症、帕金森氏症都跟腸道微生物狀況有關。若想調整腸道微生物的話,擁有健康飲食習慣、良好作息才是關鍵!腸道健康與精神疾病大有關聯大腦跟腸道看似兩個不同部位竟然也有關聯性?主要是腸道微生物群在腸道發揮著重要作用,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解釋:「腸胃道跟大腦本來就有連結,是雙向溝通,腸腦軸線的概念,是人體內大腦、腸道和腸道菌共同構成的系統。」你一定有過緊張到胃痛、壓力大拉肚子、心情不好想大吃,其實這就是「大腦」跟「腸道」互相影響,兩者互相傳導訊號。加上腸道掌控重要的消化功能,擁有一套獨立自主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被譽為人類「第二大腦」,腸道微生物可透過代謝物如︰短鏈脂肪酸、色胺酸、血清素等,及迷走神經與腦部做溝通、影響腸道神經敏感性、蠕動及荷爾蒙的分泌。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這樣的論點,科學家指出許多「消化性疾病」與「腦部疾病」是有密切關聯性,鄭乃源舉例,帕金森氏症主要病理就是α-突觸核蛋白,科學家發現來源就是腸道,當腸道如果有發炎,微生物會去製造α-突觸核蛋白,它便會一路從迷走神經跑到大腦,造成帕金森氏症。此外,研究學者也發現帕金森氏症患者常常有腸胃症狀,且這些症狀是在患者被確診帕金森氏症之前就有了,也再次證實大腦跟腸道的密切性。許多腸胃道疾病患者,像是胃潰瘍、腸躁症者,也同時有大腦功能失調、記憶力下降、睡眠品質不良等問題。腸道微生物功用百百種好的腸道環境影響著大腦的健康,那就不能不了解腸道內的微生物,過往科學家對於微生物了解並不多,直到近年才發現,人類的胃腸內有上百兆個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大多分布在大腸中。好的微生物對於人體是非常有貢獻,會幫助人體處理食物、代謝藥物、訓練免疫系統、抵禦致病病原、分泌傳導物質像是血清素等重要的功能。因此不管是想要有好的健康狀態、清晰的大腦,還是穩定的情緒,都需要顧好自己的腸道菌,而腸道菌的影響關鍵則在於飲食。鄭乃源表示:「腸道菌種類非常多,要以生態系的概念去看,而生態系生長的樣態會跟腸道得到的養分相關,常吃纖維、蔬食對腸道生態較為有利。」挑選對的食物、正確的飲食方式有很大幫助,可分成兩種方式進行:*健康飲食習慣:從飲食上做調整,多吃天然蔬食、纖維類,避免加工類的食品。容易有腸胃道症狀的人,建議從飲食中找出哪些食物較易引起不適,可採取低FODMAP飲食原則。「FODMAP」是指存在於天然食材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及糖醇,屬於益生質的一種,這類食物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對於某些人會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腹痛,比較敏感族群可以避開這類食物。*補充益生菌:不同的益生菌株有各自功能,像是格氏乳桿菌可以幫助腸胃消化、保護腸黏膜;雷特氏雙歧桿菌有效改善便秘、降血壓、膽固醇等,民眾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腸道微生物有生理時鐘 良好生活作息不能少除了飲食之外,生活型態也會影響腸道微生物,鄭乃源提醒。腸道微生物也有生理時鐘,熬夜、失眠也都會連帶會影響,包含壓力過大也是。不良生活的習慣,抽菸、喝酒、環境毒素、除草劑、殺蟲劑不利於培養好的腸道環境。

餐餐吃好吃滿想提升免疫力 半年就得糖尿病

餐餐吃好吃滿想提升免疫力 半年就得糖尿病#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建築工王先生常爬上爬下、滿身大汗、消耗大量體力,平時用餐量大,因認為身強體壯可提升免疫力,自COVID-19疫情以來,日日加餐加量,中餐買便當加大份量及喝全糖飲料,下午再吃、3個麵包,晚餐水餃一次吃30顆,餐費爆增還認為能吃就是福,這樣吃了逾半年反而變瘦了,日前出現頭暈、想吐、視力些微模糊,經抽血檢查發現血糖高達400mg/dl,診斷為糖尿病。 血糖超標4倍 有視力模糊、皮膚搔癢、傷口癒合慢等症狀應警覺衛福部臺北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洪泊儒表示,由於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多半不會有自覺,通常在例行健康檢查驗血時才被診斷,而當身體出現糖尿病常見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通常檢驗出的血糖已超標正常值許多。一般正常血糖在100mg/dl,王先生血糖高達400mg/dl已是一般人的4倍。洪泊儒建議,可透過定期健檢發現身體的警訊,例如國健署提供的免費成人健檢,提供年滿40歲至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檢查,其中就包含血糖檢測。早期發現危險因子、降低罹患疾病機率,以利治療並防止疾病惡化,平時更要多留意身體變化,例如視力模糊、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容易倦怠,都有可能和糖尿病相關,如能早期發現、治療,透過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規律服藥及自我血糖監測,越快開始調整生活型態就越能順利控糖,並減少急性、慢性併發症發生的機會。正餐改全穀雜糧搭配瘦肉、魚肉及蛋白質 自榨果汁也要控糖營養科主任李佩霓表示,飲食是影響血糖變化主因,正確的飲食控制不是少吃就好,而是選擇吃、適量吃,建議以適量全穀雜糧為正餐,如糙米飯、地瓜飯、麥片及薏仁等富含纖維質的未精製榖類,搭配瘦肉、魚肉、蛋或豆腐的蛋白質,可增加飽足感及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為減少過多油脂熱量攝取,也可將主餐中的炸雞腿改以滷雞腿替代。李佩霓提醒,一杯240ml的果汁約需2至3份水果量製成,因此即使是自榨果汁,不加糖也會攝取過多糖份,建議將一杯果汁改為一份水果,一份約為一個拳頭大小,一天限2份以內,若糖尿病友無法控制想喝果汁的欲望,可自榨一份水果加入蔬菜製成蔬果汁現打現喝,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功用,並補充攝取不足的蔬果量。外食族應依照活動量選擇便當,高活動量可選擇800大卡以內的便當,低活動量者選擇600大卡以內較為合適,避免攝取過多的醣份與油脂,讓營養攝取更加均衡,也可透過營養諮詢評估身體狀況與營養攝取。

海洋性貧血不敢吃肉補血 免疫力亮紅燈

海洋性貧血不敢吃肉補血 免疫力亮紅燈#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紅素一路狂掉,小心拉低免疫力!一名曾被診斷為輕度海洋性貧血的36歲女性,最近幾個月來,不但常感到頭暈虛弱,連感冒的頻率也有增加,外人看來皮膚、手指、眼結膜都有蒼白的現象,幾次檢查血紅素濃度持續在下降,她卻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不以為意,最後才發現其實合併有缺鐵性貧血。合併缺鐵性貧血 血紅素狂掉女子先前血液檢查血紅素濃度在11.8至12.5 g/dl之間(正常值為12至16 g/dl),5個月前健檢發現血紅素濃度降至11.3 g/dl,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而不以為意,近期追蹤時又降至9.8 g/dl,這才覺得不太對勁。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表示,這名女子聽說海洋性貧血患者體內鐵質易聚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想到有人說肉類補鐵,因此很少吃肉類,想減少鐵的攝取,沒想到卻忽略輕度海洋性貧血可能合併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檢驗發現,女子身體鐵質指標鐵蛋白(ferritin)只有3.6 ng/ml(正常值10至200ng/ml),有缺鐵性貧血,糞便潛血檢查陰性並無腸胃道或其他器官慢性出血的問題。經給予鐵劑服用,血紅素濃度與身體症狀逐漸改善。長期貧血 也會影響學習能力何一成指出,貧血會引起頭昏、虛弱、皮膚蒼白等症狀,長期可能對心臟功能、免疫力、學習能力等造成影響;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增加各種病毒侵襲的機會。貧血形態多樣,其中缺鐵性貧血是因缺鐵所引起,海洋性貧血以前稱為地中海貧血,台灣帶因者約佔人口5到6%。醫學研究指出,海洋性貧血為遺傳性貧血,重症者需接受定期輸血等治療;輕度者血紅素正常或輕微下降不需特殊治療,要均衡飲食勿攝取過多鐵質,並注意保健。鐵攝取過多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何一成提醒,輕度海洋性貧血患者可能合併缺鐵性貧血,近年門診看到許多同時合併有兩種貧血者,缺鐵性貧血未及早治療,血紅素會持續下降。他提醒,貧血種類很多,治療方式不同,海洋性貧血的血紅素偏低是持續維持偏低的數值,不會一直往下降,如果出現持續下降時,應留意可能合併其他類別貧血,應就醫治療,不可隨意自行服用鐵劑,體內鐵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會對肝臟、心臟、胰臟等造成傷害,不可不慎。

想養好腸道 只補益生菌不夠!搭配這7種食物才有效

想養好腸道 只補益生菌不夠!搭配這7種食物才有效#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打從出生那天開始,我們的腸道就會布滿著共生菌叢,嬰兒會由媽媽的產道及母乳獲得這些益生菌種,長大以後,我們則可以從發酵食物或額外補充益生菌,攝取這些重要的菌株。而這些益生菌則影響著我們的腸道健康,換句話說,也就影響著我們身體的免疫力。聯欣診所營養師劉語潔表示,益生菌的功能很多,它除了負責將膳食纖維轉換成可被吸收利用的短鏈脂肪酸,還協助製造維生素,及調適免疫功能。每個人的腸道菌叢組合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腸道內的菌群有多種不同屬種的益生菌,分成益生菌群、中性菌群、有害菌群三種。益生菌的好處就是,可以抑制「壞菌」在腸道中的產生。如何以好菌取代壞菌?科學家發現,益生菌菌株與益生質結合,提供充分的食物給益生菌,增加腸胃道益生菌的繁衍,才能有效增加腸道中益生菌的存活數目與時間。如果是腸道健康的人,可直接攝取天然益生菌食品,如無糖優酪乳、無糖優格、乳酪、泡菜、味增、納豆等發酵食物;若是外食族或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者,因為較容易重複食用同類食物或吃進過多加工食品,可透過保健品適量補充益生菌保養腸胃,讓腸道好菌增加,並維持菌叢種類的多樣性。最重要的是,補充益生菌的同時,要多攝取天然「益生質」,提供益生菌足夠的養分。「益生質」又稱益生源,或益菌生,它是益生菌的養分,培養良好的腸道環境,增加腸胃道益生菌的繁衍。在2017年的《Nature report》中定義,益生質是「不被宿主消化,但能選擇性地與宿主共生的微生物利用,因而促進宿主健康的物質」。市面上最普遍的益生質為果寡糖及菊糖,若要從天然食物攝取,可選擇不易消化的膳食纖維來補充益生質。富含益生質的食物有哪些?通常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或天然發酵食品,都含有大量的益生質,可參考以下7大類︰全穀根莖類:糙米、燕麥、紫米、藜麥、薏仁、地瓜、小麥、玉米、芋頭、山藥、馬鈴薯等。豆類: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等。蔬菜類:蘆筍、花椰菜、紅蘿蔔、地瓜葉、高麗菜等葉菜類。水果:蘋果、木瓜、香蕉等。堅果種子:杏仁、核桃、腰果、南瓜子等。海藻類:紫菜、海帶等。蕈菇類:木耳、香菇、金針菇等。膳食纖維涵蓋豐富益生質膳食纖維中富含益生質,衛福部建議每日攝取25~35克的膳食纖維。以常見的高麗菜、青江菜、小白菜、萵苣來說,每100g平均含1.4g的膳食纖維;水果如珍珠芭樂、黃金奇異果、香吉士、香蕉,每100g平均含2.5g的膳食纖維。其他含量相對高的食物還包含糙米、燕麥片、堅果、酪梨、筍等,建議每日多食用五穀雜糧,並搭配5~7份青菜及2~3份水果,就能提高膳食纖維攝取量,也能獲取足夠的益生質唷!要維護好腸道,平常就應該多攝取益生質食物,才能與益生菌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