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醫訊/腸癌病友體適能帶領運動

醫訊/腸癌病友體適能帶領運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衛生署估計,大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致死第三名,初期沒有明顯前兆,往往發現時已經進入2~3期以上,延誤黃金治療期。有鑑於此,亞東醫院辦理講座「2012向陽屋-腸癌運動支持團體」活動,邀請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徐佩意帶領與指導,運用用其專業健康體適能技術與理論,針對病友需求,教導合適之體適能活動,增強體力與持續運動之習慣,於活動後有病友同樂會,由社工詹佳蓉與個管師游靜潔主持,活動名額十五位,對象以亞東腸癌病友為主。名稱:2012腸癌運動支持團體-向陽屋之活動時間:101年10月4日~11月8日 週四上午10:00~11:30地點:亞東醫院14樓員工休閒中心(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14樓)洽詢:02-7728-2176

25萬大學生感到憂鬱 一起用運動趕走壞心情!

25萬大學生感到憂鬱 一起用運動趕走壞心情!#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經濟不景氣、物價攀升,感情、家庭問題,讓你很憂鬱嗎?原來全台「25萬」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包括諮商、醫療),這是根據董氏基金會今年最新「全國大學生憂鬱情緒與運動習慣之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調查於今年5到6月進行,在全國抽取58所大學,發出6,96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5,515份。受訪者中,男生佔45.8%,女生佔54.2%。調查當中18.7%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等於約每5人就有1人。若以教育部100學年度全國大學生人數約135萬人來換算,全國近25萬名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調查也發現62.4%的男性在運動過後覺得心情會變好,高於女性的49.5%,且達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只有23.3%的受訪者較常因情緒不佳而運動;但當中有87.4%認為運動後心情會變好,可見運動紓壓確有其功效性。葉雅馨認為,從調查結果來看,台灣大學生的想法與實際執行(有運動習慣)雖然有落差,但從調查中發現,當受訪者要好的同學朋友常運動的話,受訪者每周運動的次數較高。且有94.1%的大學生表示,如果有人邀請,願意一起運動。顯見同儕對大學生運動習慣的影響力不可小覷。鼓勵大學生培養運動紓壓習慣,我們可以針對不同性別、甚至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運動的主因與喜愛的運動來設計規劃,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運動,政府、學校方面,則可多舉辦競爭性較低但富團體性、有樂趣的體育活動,營造豐富而有趣的環境,讓他們喜歡運動,願意參與運動,並鼓勵大學生參與或創立相關體育性社團,讓同學們共同建立運動習慣。

預防失智症 多運動

預防失智症 多運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配合國際失智症日,署立基隆醫院舉辦「記憶九九團圓久久」健走活動。呼籲記憶對人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功能,要生活有品質即要預防失智症。署立基隆醫院王文彥院長說,預防失智症除了飲食控制之外,最好的措施就是運動,要活就要動。家中若有老人家出現近期記憶衰退,且有明顯的記憶力衰退症狀,即可至醫院進行失智症篩檢。藉由藥物、飲食及運動控制失智症。基隆醫院舉辦健走活動,邀請社區好朋友一同走出戶外享受陽光,藉此宣導要活就要動、運動預防失智的觀念。民眾攜老扶幼一同自基隆醫院出發,繞行既定的田寮河路線進行健走,基隆醫院也在田寮河畔設置闖關關卡,民眾沿途完成7個健康問題諮詢關卡即可參加抽獎活動。除了鼓勵全家扶老攜幼一起走出戶外,注重健康及體能外,並藉由健康及有趣的闖關活動來宣導加強推廣菸害、個人衛生、用藥安全及減碳等相關議題,期讓大家一起更健康。今年的活動藉由復健科及營養室規劃的肢體運動講座及中秋節飲食指導,也希望大家能過一個記憶九九、平安圓滿的中秋佳節。

每天走路30分鐘 落實健康運動生活化

每天走路30分鐘 落實健康運動生活化#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沒有時間運動,也無法隨便運動,要運動,既要找場地,又要揪同伴,還要協調家人時間,才能決定運動長度,種種因素考量完,最後的決定就是,放假時運動吧!等到假期到了,又想先睡飽了再說,運動的意志力,就這樣一層層變得稀薄,唯一可行可持續的運動方法,就是讓「走路」運動生活化,即日常行事,做一些設定安排,就可以享受「走路」運動。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提供民眾「落實健康走路運動」的方法如下:找一個步行來回30分鐘可抵達的早餐店,步行30分鐘,暖和筋骨,甦醒大腦,然後再開始吃早餐,用餐後再乘(騎)車去上班。提早二個捷運站或公車站下車,一個站步行約15分鐘,每日有來回各30分鐘的步行量,至少就有一個小時的規律運動,一個月下來,能得到塑形下半身的效果,也能緩和血壓參加每週固定的運動社團,能發起自組社團也不錯,一群人一起運動,有團隊的的熱情與動力,在激發牽引你,更容易因堅定的參與,達到5至10年的運動記錄,如基隆市暖暖區的暖曦健走隊,每週一、三、五上午7點30分從暖暖福興宮出發,走到西勢水庫後欣賞美麗的風景吸收天然的芬多精後再折返回福興宮。當然,所有期待的健康效果,隨著不斷地堅持,健康也就隨之而來。

拿出毅力來 打擊體內脂肪肥肉

拿出毅力來 打擊體內脂肪肥肉#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要帥,女要美,如要顧及身材的苗條維持健美的體態,除要多多運動之外,還要節制口腹之慾,才能順利達陣!為響應國健局提倡的「臺灣101 躍動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童綜合醫院舉辦「揪團健康減重活動」,由院長室的許弘毅副院長與童瑞文副院長帶頭相邀院內同仁與民眾揪團一起減重,希望能讓大家都能健康美麗。童綜合醫院許弘毅副院長表示,減重方式除了控制三餐,不吃油炸食物、澱粉類、不喝珍奶等,避免高熱量食物嚴格的控制口慾,每日再搭配運動方式,大量消耗熱量,燃燒脂肪才能達到瘦身效果。 而29歲,身高153公分體重59公斤的楊小姐,從小身材就屬圓胖,但長輩常說胖就是福氣,因此並不自覺胖有什麼不好。但出社會之後,卻被同事譏為「年紀輕輕的穿著像歐巴桑」,更被前男友嫌棄因為太胖而不敢帶出門,所以開始下定決心進行減重計畫。楊小姐說,從去年的10月開始減重,經過八個月的努力,減下了13公斤,現在46公斤,成為一位身材勻稱的正妹,充滿著自信,走到哪都被稱讚,終擺脫被譏笑的陰影。 楊小姐表示,為了瘦身,幾乎不碰澱粉類與不喝飲料,早餐喝無糖豆漿,午餐以生菜沙拉為主,晚上過6點不食,每天使用跑步機消耗300卡路里,瘦下來後身體變得更健康。往年健檢報告都是體重過重,今年終於擺脫這個名詞了。瘦身後,還交到新男友,桃花更旺且容易被搭訕,同事的評價也大大的改觀,現在不再給人感覺是歐巴桑,而是超級正妹。 

好懶惰!台灣學生僅兩成二規律運動

好懶惰!台灣學生僅兩成二規律運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學生愈來愈懶惰了!根據教育部統計:學生規律運動的比例只有22%;15歲以上人口,平均每天運動的時間只有19分鐘;顯示台灣學生沒有規律生活的習慣。有鑒於此,教育部推動健康體能333;不過新竹市府教育處表示,期望突破教育部健康體能333,首創達成每週運動4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130下的計畫目標。根據教育部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新竹市10-18歲學童體適能四項檢測,由98學年度的41.82%居全國各縣市6名,99學年度42.87%居各縣市第5名,100學年度更成長至44.91%,躍居各縣市第1名。教育處表示,新竹市試辦課後運動班計畫,希望藉由放學後的1小時運動時間,增加學生運動頻率及次數,進而養成喜好運動及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學生壓力大 多運動可紓壓

學生壓力大 多運動可紓壓#運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藝人小鬼也愛運動!董氏基金會和維他露基金會共同舉辦「樂動少年養成計劃」,並邀請黃鴻升(小鬼)代言此活動;活動9月13日開跑,於全台12所高中職推廣運動紓壓,目的為了讓青少年能夠養成運動習慣,紓解平時壓力,不讓憂鬱變成病。董氏基金會於1999年、2002年、2010年及2011年針對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青少年壓力源前三名為「課業、考試成績不佳」、「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人際關係」,經過10年時間,課業仍是現在青少年主要的壓力來源。另多項研究指出,定期運動對緩解憂鬱情緒及紓解壓力有效。吳佑佑醫師表示,青少年面臨課業壓力,時常會出現胸悶、頭痛、沒有耐心、脾氣差容易與父母和師長們起衝突,若不解決時常會出現惡性循環。因此她提醒青少年們可以多運動,除了有紓解壓力的好處外,更可以分泌腦內啡、正腎上腺素等激素,提高注意力、記憶力。吳佑佑解釋,配帶計步器更能激發運動動機,就像小時候都會玩的電子寵物,帶在身上與他互動,就會長大。而「樂動少年養成計劃」高三加強班的計步器累積步數競賽,讓青少年配戴計步器計算累積步數,將更增加學生們想運動的動機。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自2010年起在全國高中職推廣樂動少年養成計劃,至今已三階段,很多的青少年因此建立了運動紓壓習慣,而第四階段全新企劃,特別針對高三同學,設計樂動高三加強班推廣活動。姚思遠強調,家長除了注意念書狀況外,更需要注意孩子們的心理壓力,並教導他們如何紓解,鼓勵他們多運動 。

規律運動聰明吃 遠離慢性病根源

規律運動聰明吃 遠離慢性病根源#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在人普遍運動量不足,「代謝症候群」成為21世紀慢性病最重要的疾病根源,與糖尿病、腦中風等都有關,其中肥胖是主要的徵兆。造成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原因與現代人生活、飲食型態的改變有很大的關連,這些變化,導致肥胖者日漸增多;腰圍過大的腹部肥胖,代表著內臟脂肪堆積過多,進而造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聚集。 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為20歲以上成人,下面5項危險因子中,若有1項的稱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若符合3項(含)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分別是:腰圍粗: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高血壓: 收縮血壓 ≧ 130 mmHg舒張血壓 ≧ 85 mmHg、高血糖: 空腹血糖 ≧100 mg/dl、高血脂: ≧150 mg/dl、高密度膽固醇: 男性 <40 mg/dl ;女性 <50 mg/dl。若未滿三項也需注意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危害。 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提醒民眾,預防代謝症候群4大原則包括:健康飲食聰明吃、不偏食,飲食6大類(五穀根莖類3~6碗、蔬菜3碟、蛋豆魚肉4份、水果2個、奶類1~2杯、油脂2至3匙)要均衡攝取;維持健康體位、保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拒絕菸、酒的誘惑。有了健康飲食知識加上規律的運動還要積極實踐健康生活化,才能讓家人吃出健康動出活力,遠離新陳代謝症候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