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孩子太常跌倒 扁平足治療把握黃金期

孩子太常跌倒 扁平足治療把握黃金期#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小孩子走路偶爾跌倒看來很正常,然而4歲的張小弟卻常常跌倒,不管平路或山路,兩步就會跌倒。媽媽還覺得奇怪,孩子不像其他小孩喜歡玩一些需要平衡或攀爬的遊戲,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兒子有「扁平足」現象。扁平足成因多 先天遺傳、太早學走路都可能張媽媽表示,在兒子2歲時就發現他走路很容易跌倒,腳的張力好像較弱、容易喊累,像是去爬山才走一兩步,就會跟爸爸撒嬌說要抱抱不要走了,帶他去公園玩,看到平衡木遊戲也會說不要玩。張小弟復健期間約半年多,和復健老師踮腳尖走路、用腳夾沙包遊戲,邊復健邊遊玩,孩子腳的張力也漸漸增強,現在走路比較平穩。豐原醫院復健科主任吳淑娟表示,張小弟的韌帶鬆弛張力低足弓發育不完全,導致台語俗稱「鴨母蹄」的「扁平足」。扁平足成因很多,有些是先天性遺傳、有是太早學走路、或神經病變,甚至是韌帶鬆弛張力低,導致足弓發育不完全。可在3至8歲時 運動增強肌力有扁平足現象的孩子,可以在孩子3歲到8歲足弓發展階段,透過運動加強肌力。像是踮腳尖走路、或是用腳夾沙包,鞋子裡還可以加足弓墊,這些都是可以讓足弓發展得更好的方法。吳淑娟主任表示,扁平足治療如果在發展階段積極治療復健,其實孩子走不穩的情況就有改善的空間,更能重拾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大膽玩任何遊戲,並非無法救治。

不活動癌症易上身!5招通勤也能運動

不活動癌症易上身!5招通勤也能運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歲至64歲成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但調查結果顯示,13歲以上國人46.1%身體活動量,其中30歲至54歲為最不活動族群。國人不運動前3名原因為「沒有時間」、「工作太累」與「懶得運動」。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日常生活通勤或等候的零碎時間,隨時隨處都可進行身體活動或運動,每天累積30分鐘,即可達成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量!每年超過320萬人死亡 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超過320萬死亡人數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大約21至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聯合國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4大危險因子之一。國人十大死因中其中6項疾病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病,占國人十大死因60%,均與運動不足有關。不運動除了增加死亡率,還使肥胖風險加倍。運動可以預防國人最常發生的乳癌及大腸癌,在身、心、社會各層面的健康都有幫助。動動通勤 5招加強姿勢與核心肌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而65歲以上銀髮族每週除了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運動。國民健康署委託物理治療師共同設計「動動通勤」影片,以加強姿勢與核心肌群的小空間運動為主軸,提供5招平常沒時間運動的民眾參考:1) 踏步爬梯/隨處可原地踏步或走樓梯上下樓,可增加心肺耐力,每次進行5至10分鐘,可分段累計至每天30分鐘。2) 踮腳翹腳/墊起腳尖、翹起腳板的動作,可增加平衡力及下肢肌力,每次作10下,1天累計30下。3) 抬頭抬手/不要再作低頭族!拿起手機,左右手輪流,固定10秒,1天累積30下,增加上肢肌力,減少肩頸痠痛。4) 手腳伸展/進行上肢、手腕、腿部肌群伸展,每次作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身體柔軟度。5) 軀幹旋轉/坐姿時,可以進行軀幹左右旋轉,每次作10下,1天累計30下,增加柔軟度,訓練核心肌群改善姿勢。國民健康署表示,民眾可利用45秒的「動動通勤」影片,5招讓自己處處可動,時時都動,促進身心健康。即日起至10月19日間,至國民健康署臉書觀看影片並完成線上問卷填答,還有機會獲得運動毛巾及乾濕兩用運動收納背包。也可邀請家人朋友一起開始樂動,周末假日,和家人朋友一同健走,每次10分鐘,分段累積即有助於健康,若需各縣市健走步道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32查詢。

揮別惱人脂肪肝 從「黃金三角」改善

揮別惱人脂肪肝 從「黃金三角」改善#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西化、缺乏運動,不只延伸出肥胖、三高慢性疾病及代謝症候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更值得重視,目前已逐漸成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療金三角:運動、減重、飲食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蔡珮瀅表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指未過量飲酒:男性每天酒精攝取<30克,女性<20克,及沒有肝炎、藥物所造成的肝臟脂肪病變,肝臟脂肪堆積5%以上,可能使得肝硬化與肝癌風險大幅增加。根據統計,西方國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盛行率20至40%,亞太地區有5至40%,而台灣則為11.4至41%。隨著肥胖、三高慢性疾病及代謝症候群人口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也日益嚴重,可能與胰島素阻抗有關。有別於用藥物治療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療處方是「運動」、「減重」與「飲食」的生活型態改變。對於體重過重及肥胖者,這個黃金三角治療處方尤其扮演重要角色。2017年歐洲肝臟研究學會提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療,運動有助減少20至30%肝臟脂肪、減重有助減少80%肝臟脂肪,而地中海飲食有助降低35%肝臟脂肪。地中海飲食7要點 降低脂肪肝風險蔡珮瀅營養師表示,運動目的在降低胰島素阻抗、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提升好的膽固醇。建議運動強度至少是中等強度的有氧或阻力運動,每天30分、每週≧5次,每週至少達150分鐘,如健走、慢跑、游泳、有氧舞蹈、爬階梯、跳繩等。體重管理部分,體重下降5%可改善肝臟脂肪病變,下降7至10%可改善肝臟脂肪發炎及纖維化。建議減重速率每週下降0.5至1公斤為宜。飲食型態建議以低熱量的地中海飲食為主,可降低胰島素阻抗、改善脂肪病變及纖維化。以新鮮食物為主,減少加工製品,搭配天然香草調味減少鹽分使用,特色如下:1)包括多樣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等,富含類黃酮、類胡蘿蔔素、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可抗氧化、抗發炎、減少肝臟脂肪堆積。2)全穀雜糧類為低升糖指數、可抗發炎、調整腸道菌叢、增加胰島素敏感度。3)動物性蛋白質以魚類、海鮮為主,富含ω-3脂肪酸,可降低肝臟發炎及脂肪生成。4)適量家禽類(白肉)、蛋及低脂乳製品,可減少脂肪攝取。5)以初榨萃取的橄欖油及堅果為油脂來源,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抗發炎、抗氧化、減少胰島素阻抗及增加胰島素敏感度。6)建議減少攝取含飽和及反式脂肪酸的紅肉及精緻甜點,也避免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及肝臟脂肪堆積的果糖攝取。7)紅酒雖含多酚、白藜蘆醇等抗氧化物,但合併肝硬化者不建議使用。

運動如良藥 防病7大好處

運動如良藥 防病7大好處#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天我都告訴病患:「運動就是你的良藥。每天要運動30分鐘,冥想30分鐘。同時進行還能節省時間。」跑步不僅預防疾病,同時還能治療病症:1)抗老化/統計數據告訴我們,身體強健者的壽命就是比懶惰的人長,而且他們的外表看起來更年輕。看看你的周圍!運動甚至能讓你遠離阿滋海默症和老人癡呆。不相信的話,請問問旁人的經驗。2)消除倦怠/所有人都會說自己感到疲倦,只有跑步的人不會。每天跑步30分鐘能培養抗壓性。3)抗憂鬱/運動能平衡混亂的大腦,比抗憂鬱藥物更有效。4)預防乳癌/每九名女性就有一人罹患乳癌。拜託、拜託、拜託各位,去跑步!儘快開始你的健身計畫!運動能降低至少30%的罹癌風險,拯救你的生命。這也適用於其他種類的癌症。5)防止骨質疏鬆/跑步比起任何藥物更能防止骨骼萎縮和斷裂。6)預防糖尿病/定期運動能為你省下幾針胰島素,而且更能津津有味的享受低碳水化合物與健康的餐飲,後者是預防糖尿病的第二良方。7)預防心肌梗塞/跑步能暢通血管,減少動脈硬化,預防梗塞。適度的運動就是最好的搭橋手術。(本文摘自/輕鬆跑出健康/健行文化出版)

30歲後肌肉開始流失 每年降1%!

30歲後肌肉開始流失 每年降1%!#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信讀者已經明白肌肉對健康與抗老非常重要,不過我要先公布一個關於肌肉的壞消息:人體肌肉在30歲以後,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到了50歲以後,流失的速度加快,嚴重者可高達3%!有些人到了70歲,肌肉只剩下年輕時的一半,也難怪年紀大的人體力衰退、活動力變差、平衡協調也不好,因為肌肉萎縮了,沒力氣了。這真是大家不想面對的事實。別沮喪,讓我接著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不論年紀大小,任何人都可以經由鍛鍊肌肉,讓肌肉量增加、肌力增強。也就是說,只要方法正確,任何年紀的人都能長出肌肉,變成健美先生或健美小姐。長肌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身體最需要蛋白質的時候,補充蛋白質。肌肉激烈收縮、拉扯之後需要修補,這時補充高蛋白質食物,肌肉就會長大。反之,長肥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身體最不需要熱量的時候,補充精製澱粉或糖分。如睡前吃飯、吃麵、吃麵包、吃餅乾、吃冰淇淋、喝含糖飲料,最容易發胖,而且是腰腹肥胖。一樣是吃東西,吃一樣的卡路里,只要吃不同食物比例、在不同時機吃,效果完全不同。一個可以塑身、強身,一個愈吃愈肥、愈吃愈沒力。(本文摘自/做對3件事,年輕20歲/天下文化)

上班族必看!2個簡單小動作護肝放鬆

上班族必看!2個簡單小動作護肝放鬆#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辦公室一族經常對著電腦,加上久坐,時間長了可損傷肝,身體也就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了。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一定要動起來,只有動起來,才能精氣神十足,才能養肝護肝。辦公室一族在辦公室養肝只需要一些伸展四肢,練一些養肝的小動作就能達到目的。我們長時間坐著,不起來活動,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物質,氣血失和會導致多種疾病。對此,《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因此,我們就需要運動起來,養肝增強肝的生理功能,以補肝血,促進肝主疏泄的功能。肝血充盈,肝氣正常疏泄,則身心就能健康。因此,建議辦公室一族,不要經常對著電腦,最好抽出時間進行適當運動,以養肝名目,舒筋活絡促進氣血的循行,維持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的人說自己也想運動,可是工作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對辦公室一族來講,因為每天都要忙於工作,回到家裡還要操持家務,留給自己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那麼,這些人該如何養肝護肝呢?我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不要什麼事情都回家做,你在辦公室就可以了。呵護肝一樣,也能在公司裡面完成。諸如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出去曬曬太陽,經常站起來活動一樣,經常揉揉眼部穴位,多喝水等,這些舉措都能對肝達到良好的呵護功效。除掉上面這些實用小方法之外,你還可以在辦公室伸伸胳膊伸伸腿,將身體好好舒展一下。下面我介紹幾種辦公室養肝運動法,希望能幫助辦公室一族緩解壓力,放鬆身心。1)頭部轉動,呼吸/直立,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側平舉。頭部輕柔地向右側傾斜,將右耳輕放於右肩上,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然後,再將頭部輕柔地向左側轉動,在這個過程中呼氣,保持一會兒,吐氣,恢復到起始狀態。可做三至五分鐘。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閉上眼睛試想自己正置身於優美的自然環境中,效果自然更佳。經常練習此動作,不僅有助於養肝,對預防頸椎病也比較有幫助。2)肩膀轉圈、聳肩/曲肘,將小臂放到身體前面,拳心相對。然後肩膀往前轉圈,注意肩膀朝後移動時,胸脯就往前擴張,做二分鐘。然後肩膀往後轉圈,堅持二分鐘。然後放下兩臂,朝耳朵聳肩。在這個過程中,頭部要盡可能向上延伸,手臂要盡可能向下延伸。可堅持二分鐘。做完後,閉上眼,放鬆,體會脖子、肩膀、手臂等處有一股柔和、輕盈的能量。上述運動方法都比較簡單,比較適宜在辦公室練習。總之辦公室一族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這樣才可能增強體質,防範疾病發生。(本文摘自/養生一定要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沒時間運動?增加日常活動量的9妙招

沒時間運動?增加日常活動量的9妙招#運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下的建議主要來自梅約診所,也就是吉姆.勒文教授工作的地方。1)站著講電話。你不但可以燃燒卡路里,語氣也會更堅定。2)如果你長時間坐在桌子前工作,不妨考慮換成立式辦公桌。這種桌子一如其名,你得站在前面工作。丘吉爾有些著名的演講,顯然就是在立式辦公桌前寫的。3)如果你必須坐著,改用沒有椅背的椅子,甚至換成超大顆的健身球。這可強化核心肌肉,預防駝背(進而防範背痛)。4)與其發電子郵件給同事,不如起身去見同事。5)開會時請大家別窩在會議室裡,出去繞幾圈,一邊開會。6)多喝水。不但可保持你的水分,也提高你上洗手間的需求,也就是更多簡短的輕快步行。7)休息時間別喝咖啡或吃零食,改成出去散步,或上下爬樓梯。8)如果你平常都搭公車或火車上班,就提前下車,剩餘的路用走的。9)如果你開車上班,把車停在停車場最遠的那一側。(本文摘自/速效運動/三采文化出版)

運動後只補充蛋白質 恐影響肝醣儲存

運動後只補充蛋白質 恐影響肝醣儲存#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許多人想要鍛鍊六塊肌或馬甲線,運動或重訓後會補充乳清蛋白或支鏈胺基酸(BCAA)來增加肌肉量,但完美的型單靠高蛋白就能達成嗎?營養師提醒,蛋白質雖是構成肌肉主要原料,但只補充高蛋白質而不攝取醣類食物,反而使運動功效減半!運動消耗較多的能量是醣類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說明,運動期間消耗較多的能量是醣類,蛋白質僅提供少量能量,當醣類提供的能量不足時,才會仰賴較多蛋白質做為能量來源。蛋白質是構成肌肉主要原料,長時間高強度運動期間,人體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分解也會隨之增加,此時如果由飲食中提供足夠且完整的蛋白質,可以有效促進肌肉生長。支鏈型胺基酸提供較多能量 乳清蛋白是較快速吸收的蛋白質蛋白質進入人體必須轉換成小分子胺基酸才能被身體吸收,胺基酸多半是由肝臟代謝,但是支鏈型胺基酸是在肌肉中代謝,也因為這種特性,在長時間的耐力型運動時,當身體醣類消耗殆盡,便開始消耗脂肪、蛋白質。而支鏈型胺基酸提供的能量比率也會增高,可以避免大量運動時肌肉被分解。另一種民眾最喜愛補充的乳清蛋白是甚麼呢?黃淑敏營養師表示,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質為乳清蛋白(20%)及酪蛋白(80%)。與酪蛋白相比,乳清蛋白比較容易消化吸收,可以很快速進入血液循環,讓身體蛋白質合成速率增加,就可以生成更多的肌肉組織。只補充高蛋白質食物 可能使肝醣儲存減少充足的醣類可以避免身體消耗蛋白質,讓蛋白質保留在體內不被消耗,更能合成肌肉組織。正確的運動飲食方式,應該是足夠醣類食物、適量脂肪及蛋白質。最重要的是,不能只補充高蛋白。醣類及蛋白質食物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運動後如果能同時補充醣類及蛋白質,也會促進蛋白質合成及肝醣儲存。如果只有補充高蛋白質食物,而不攝取醣類食物,則可能使肝醣儲存減少,更有可能因為高蛋白食物相對油脂及熱量偏高,使體脂肪增加,使運動功效減半。黃淑敏營養師建議,民眾想要健身運動時,最好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並接受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評估後再使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