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小智慧大健康 三招對付小肚子

小智慧大健康 三招對付小肚子#運動

現在上班族生活比打零工或兼職工作的人還悲慘,天天忠於公司忙碌工作,根本沒時間運動,甚至沒時間好好吃飯,年僅30歲就可能開始培養了中年的中廣身材。如果開始邁入小肚子出現的狀況,這時可能除了運動也沒有其他辦法能解決了,可是硬要上班族擠出時間運動是天難地難,唯一就是教你四招簡單運動對付小肚。(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 BotMultichill)通常到了30歲有小肚子,已經表示從大學畢業或當兵退伍之後,有五六年時間沒有運動了,如果要避免中年嚴重發福,避免出現雙下巴,只有簡單的運動來幫你減緩中廣身材。1.起立蹲下:找不到時間運動,下班回到家洗澡前,來個簡單運動,甚麼樣的運動能讓你達到效果?只要做起立跟蹲下的兩個動作即可,充分讓你的腹肌以及大腿肌肉運動,每天十分鐘的起立蹲下,就能讓你滿身大和消除肚肚。2.躺著屈腿:如果沒有太大體力做仰臥起坐,不用勉強自己,每天睡前在床上,無論多晚睡都可以,平躺床上作屈腿動作,左右輪替彎曲10分鐘,膝蓋盡量貼近腹部,簡單消除腹部贅肉,也讓你睡眠更舒適。3.彎腰:上班族起床別急著上電腦桌,一從床下起身後,讓自己頭腦清醒不再昏昏欲睡後,來的10下大彎腰,能彎多深就多深,還是要對付你的小肚子,讓腹部肌肉不再沉睡,精神氣爽上班去。簡單三招應付肚子,不敢說是很有效的運動,但是對於長年工作不運動的上班族來說,這三招長久下來,不會只有消除小肚子的,男人練出小腹肌,女人美腿小豐胸。

春節顧腸胃/動一動 整年腸胃都健康

春節顧腸胃/動一動 整年腸胃都健康#運動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大腸癌已為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民國97年有1.1萬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幸好,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把握三要原則─「多蔬果、多運動、定期篩檢」,就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因此,國健局建議民眾春節期間除了吃喝玩樂外,也可以在年後幫自己預約個潛血檢查,也預訂一整年的健康。國健局指出,食用過多的肉類,會造成腸道不易吸收,若再加上油炸或是燒烤的處理方式,腸道負擔更是沉重。因此,建議民眾在春節時期的飲食,肉類的攝取上,儘量多以白肉(魚肉、雞肉)代替紅肉(牛肉、豬肉),烹調方式以清淡或水煮方式為佳,少油炸食物。此外,記得多搭配一些蔬菜,飯後食用一些水果,讓蔬果的纖維能夠幫助腸道蠕動,保持腸道的健康。除此之外,運動可以幫助腸道蠕動,讓消化及排便更順暢,減少糞便停留在大腸的時間,就可減低大腸內膜接觸糞便內致癌物的機會。在春節長達9天連續假期中,建議民眾除了聊天、看電視之外,也可以趁著連續假期,安排到戶外走走、活動活動筋骨,除了增進家人情感,還可以幫助腸道運動。研究證實,定期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至3成。因此,國民健康局提供50至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只要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即可獲得該項篩檢服務。國健局也提醒,吃過多的熱量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會使男性得到大腸癌的危險性增為1.6倍、女性增為1.2倍。因此,年菜要健康吃、飲食要適量,並多吃高纖蔬菜,吃完了,也別忘了多動動,可以全家一起散步、運動,除可增進健康,還可培養家人感情。此外,也別忘了善用假期,陪同家人去做大腸癌篩檢,以維護家人健康。

除了打疫苗 還有何方法防流感纏身?

除了打疫苗 還有何方法防流感纏身?#運動

最近隨著天氣變化,寒流強烈來襲,從100年年底開始至今年初,罹患感冒、流行性感冒的人數持續增多,開始進入高峰期。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小兒科劉淩玉醫生呼籲民眾要多加注意保暖、均衡飲食、維持良好運動習慣,以避免感冒、流行性感冒纏身。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表示,一般感冒的致病源是由多種病毒引起,感染後短期可復原,臨床症狀為少見發燒或微燒、偶爾有輕微頭痛,較少出現併發症;而流行性感冒則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容易變異而引起世界大流行,而今年目前流行病毒株則以B型為主。感染後復原時間約需要一至兩週,症狀為持續高燒、肌肉酸痛、頭痛、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常見的併發症有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腦病變等,因此需要多加注意。李佳雯醫師並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9歲以下兒童因抵抗力較青壯年人弱,可施打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流行性感冒的機會。小兒科劉淩玉醫師指出,病患到院診療時,醫師除了從病症判斷為感冒或是流行性感冒之外,也應詢問病患周圍的人是否有類似症狀或是已確定罹患流行性感冒。民眾若出現類流感症狀,如忽然發病、發燒、呼吸道症狀、肌肉酸痛、疲倦感等情形,應盡速至專業醫院診療,避免病情加重及傳染他人。但若出現持續高燒、呼吸急促或困難、發紺、意識改變、血痰、胸痛、低血壓等危險癥兆時,應即時送醫治療,以避免憾事發生。

運動有助趕走憂鬱 九把刀鼓勵學子跑步紓壓

運動有助趕走憂鬱 九把刀鼓勵學子跑步紓壓#運動

多多運動,好處多多!董氏基金會去年起主辦的「樂動少年養成計畫」,日前在成果發表會請來平時愛好運動的知名作家九把刀擔任代言人,鼓勵青年學子在用功念書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多動一動身體,將運動當作紓解讀書壓力的方法之一。根據美國過去的研究發現,運動的確能幫助改善心理功能與狀態。隨著社會的競爭力愈來愈高,學歷的證明似乎可說是進入職場的第一門檻,因此念書帶給學生的壓力日漸增加。董氏基金會為讓學子以健康方式解壓,自去年9月起舉辦為期一學期的「樂動少年養成計畫」,讓20所學校的學生完成累計跑完600萬圈操場的記錄,而代言人九把刀以自己在寫作前會跑步醒腦為例,鼓勵青少年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幫助紓壓也有助於維持身材。董氏基金會也表示,不僅美國杜克大學曾做調查發現,憂鬱症病患若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未來症狀復發機率不到10%,遠遠低於缺乏運動者的38%,證實運動確實能讓人的心情放鬆也不易有低落情緒。此外,持續的運動不僅對於身心靈有益處,甚至也能幫助民眾的荷包滿滿。美國俄亥俄州克立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近期針對1萬多名民眾的薪水調漲幅度做調查,發現一週原有運動3天以上的人,薪資成長達6至9%,調查員Vasilios Kosteas博士認為平時常運動者,能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雇主自然會較中意這種員工。

運動不但有益身心 還能讓荷包滿滿!

運動不但有益身心 還能讓荷包滿滿!#運動

不運動的人要注意了,你的薪水可能會一直「原地踏步」喔,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指出,美國俄亥俄州克立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的柯思堤斯博士(Vasilios Kosteas),特別針對1萬2千人的運動習慣,跟他們的薪水成長幅度進行統計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到一個禮拜有3次以上運動習慣的受訪者,薪水的成長幅度會增加6%到9%,就算是一個月只運動1到3次的受訪者,薪水成長幅度也會達5%。(圖片翻攝自台中衛生局健走衛教單張。)柯思堤斯博士認為,會有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當你有持續運動習慣的時候,會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相對的在心理上會更能夠適應壓力,因此老闆會認為這樣的人可以耐操、拼第一,也比較能夠委以重任,相對的薪水的成長也會比較好。柯思堤斯博士也表示,其實運動不但可以改善心臟健康、體重或是其他身體健康問題,也有其他的研究發現到,運動還可以改善心理功能與心理狀況,所以他鼓勵人們應該多運動,不管是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還是為了自己的荷包著想,運動都是利多於弊。

慢性病患怎健康過新年?把握幾項原則

慢性病患怎健康過新年?把握幾項原則#運動

「過年」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歡樂時分,家家戶戶都快樂的準備迎接新年,傳統市場、年貨商場,到處擠滿人潮,各種應景食物供不應求,春節期間,家家桌上免不了大魚大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除了注意飲食外,仍應把握幾個重要原則:規律服藥、定期監測、規律生活與運動,才能將慢性病控制好,以便輕鬆過好年。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國人高血壓、高血糖控制率,分別為29.2%、30.4%,顯示罹病者對疾病的控制情形仍需加強,因此,衛生署邱署長文達在農曆過年前呼籲慢性病患者遵守下列幾個原則,加強疾病控制。規律服藥春節期間慢性病患者仍須按照醫囑規律服藥,尤其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不可因過年而忘記服藥或自行停藥。再過幾天就要過年,慢性病患者應該趕快檢視自己的用藥,看看是否有欠缺,若發覺有藥物不足夠的情形,需於過年前準備足夠藥量,避免過年期間醫院放假,自己用藥也跟者放假。定期監測定期監測對慢性病患者非常重要,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在家應自行量血壓,糖尿病患者也應在家自行監測血糖,並做記錄,若發現劇烈變化或異常,應即刻就醫。注意飲食春節假期,親朋好友相聚一堂,豐盛筵席無可避免,享受美食的同時,不要過度攝入高油脂、高鹽、高糖的食物,尤其是,火鍋湯頭、醬料、丸子等,因含鹽高,所以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患者,不宜食用過多。另外,過年期間不管是自己準備食物,或一起出外用餐,蔬菜、水果類之食物最易被忽略,提醒天天五蔬果的原則,最後謹記「健康飲食要少油、少糖、少鹽、高纖及多蔬果」。規律生活與運動過年聚會打牌或打麻將常久坐或日以繼夜,這種生活型態對身體代謝造成很大影響,記得要定時起來動一動且不要玩樂過度,也不要憋尿造成膀胱負擔;建議仍要保持規律生活、避免熬夜。春節期間也不要擱下平日規律進行的運動,規律運動可以改善身體組成及維持良好的基礎代謝率,並增加免疫系統的功能;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建議成人每週運動五次,每次累積30 分鐘以上的中等費力活動,如健走、游泳、打球等,達到「動動150、健康一定行」,也就是儘量每天依自己的體能情況,達到「微喘但仍可交談」的運動強度,以「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為原則,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掌握上述控制慢性病的幾個原則,相信全國民眾都可以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新年。

有汽車與電視 心臟病風險高出27%

有汽車與電視 心臟病風險高出27%#運動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若是你同時擁有汽車與電視,可能就是一個致命的組合,因為這兩樣東西,導致久坐行為,因而提高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因此研究人員實驗指出,同時擁有汽車與電視的人,心臟病風險比沒有汽車與電視的人高出27%,此篇研究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這份研究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赫爾德(Claes Held)教授領導,涵蓋了52個國家,近3萬多人參與此研究,赫爾德(Claes Held)教授表示,以前很少人研究,工作與休閒活動上的心臟病的風險關係,接著他指出,若自工作時從事輕度至中度活動,或在閒暇時從事任何程度的運動,會減少心臟病發風險,像是輕度活動能使心臟病風險降低13%,中度或劇烈運動則心臟病風險會降低24%,但工作上的勞力運動,則沒有降低心臟病風險的作用。汽車與電視促使人們形成久坐的生活模式,因而造成心臟病風險提高,研究人員也指出,較窮困與中低所得國家中有1/4受訪者擁有1輛車和1台電視,在富裕國家則是2/3,這些人『心臟病發作風險較高』。因此英國心臟基金會(BHF),提醒民眾,每周至少運動5天,每次至少30分鐘,從這些微小的變化開始,就可以幫助心臟免於罹患心臟病,對健康的影響甚大,且鼓勵民眾盡量走路而非開車,盡量從事運動休閒活動而非在家看運動頻道。

糖尿病友過年怎吃?記住三少八分飽

糖尿病友過年怎吃?記住三少八分飽#運動

在春節過年前後當中,伴隨著許多親友聚餐、公司尾牙以及年菜等的美食佳餚,在如此歡欣的氣氛當中還得完全堅守飲食控制的原則並不容易。(圖:醫師呼籲過年期間飲食的原則)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主治醫師嚴逢杰表示,「少糖、少鹽、少油、八分飽,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嚴逢杰醫師耳提面命著,「並且,若能遵守一些簡單重要的用藥飲食原則,糖尿病友也可以健康快樂過好年。」飲食原則方面:●年貨餅乾的部分要盡量少吃。超高熱量的年貨包括巧克力、各式糖果、花生、瓜子、開心果、腰果、核桃、杏仁、鳳梨酥、蛋捲等,這些零嘴含有大量的糖份或油脂,吃上一些血糖就容易破表;豬肉乾、牛肉乾、魷魚絲等零嘴也屬中高熱量食物,也是盡量少吃為宜。●甜年糕、紅龜粿等糕點類食物,含有大量的糖份,適量的減少攝取最重要。鹹年糕煎煮盡量不放油,甚至以蒸煮的方式更佳。●香腸、臘肉、鴨賞等醃製食物,含有高量的鹽分,會影響血壓等的升高,合併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亦請盡量少吃。●火鍋的湯底盡可能以清湯取代高湯。多放些蔬菜,減少餃類等加工食品。●雞鴨魚肉的烹煮,要避開油炸、油煎等方式,多用清蒸或水煮方式會較為清淡。且肉類的成分也要避免過多油脂成分的五花肉、絞肉,而以瘦肉成分較多的里肌肉為主。●佛跳牆等勾芡羹類的湯,內含許多的太白粉等澱粉溶解於湯汁中,喝湯等於攝取許多的澱粉熱量,也應盡量避免。●高纖維的蔬菜可以多攝取,健康又可以提供適量的飽足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