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身體質量指數超標 你的心受得了嗎?

身體質量指數超標 你的心受得了嗎?#運動

針對國民健康局於2002年完成的「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調查」6,600名15歲以上個案,於5年後(2007年)追蹤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但無心臟病之民眾,每1千人會有68.4人發生心臟病!但如果這群體重過重及肥胖的民眾能夠減輕體重,將BMI下降至正常範圍,就可以減少23.3%的人發生心臟病。上述追蹤調查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造成心臟病發生的可歸因危險達3成,亦即表示15歲以上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國人發生心臟病的原因有3成是因過重及肥胖所造成的。肥胖是一個世界性的議題,依據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20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為42.7%(男性:51.8%,女性:33.5%);其中20~64歲過重及肥胖者中,只有將近3成(27.9%)執行減重,近半數 (44.5%)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尤以男性較為明顯,而沒有做任何體重控制的百分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另對於已經患有心臟病之民眾,是否會因此而進行體重控制呢?根據前項調查結果顯示,20~64歲有過重及肥胖情形之心臟病民眾,採取控制體重者僅有6成多,仍有進步的空間。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已被證實是控制體重的有效方式,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三民眾以飲食自我控制為主要方法,半數以上民眾透過多運動來控制體重。

什麼是得舒飲食?高血壓患者注意囉

什麼是得舒飲食?高血壓患者注意囉#運動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詹淑雲營養師表示,高血壓疾病出現於無形,害人於不備,可說是沉默的殺手,50歲以上的人口高血壓盛行率為38.5%,也就是說人到50歲後,有近八成民眾不是有高血壓就是有高血壓的風險,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強調高鉀、高鎂、高鈣、高纖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及限制飽和脂肪酸飲食,建議高血壓人應多選擇的食物,而不只是一味的限制,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藉著多種營養素的搭配,全方位的改善健康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1.選擇全穀根莖類:在主食部份,至少要有2/3以上選用未精緻的全穀類,或以根莖類取代精緻過的白飯、白麵製品,若一開始無法適應,可先以一半白米加上一半的全穀米、豆類或根莖類,等到口感上逐漸適應後再慢慢增加全穀根莖類,例如:糙米、小麥、薏仁、馬鈴薯、山藥、地瓜、豆類等的比例。 2.每天5+5蔬果:每天需攝取5份以上的蔬菜及5份以上的水果,並多選用含鉀豐富的食物,包括:菠菜、空心菜、韭菜、青花菜、金針菇、竹筍、香瓜、哈密瓜、芭樂、香蕉、木瓜、奇異果等。3.選擇低脂乳:以低脂乳取代全脂乳,建議每天兩份低脂或脫脂乳品,包括:鮮乳、保久乳、優酪乳、優格等,可於三餐或點心時食用。4.紅肉換白肉:以豆製品或去皮的白肉(魚肉、雞肉、鴨肉、鵝肉),來取代紅肉(豬肉、牛肉、羊肉、內臟),且一天不要吃超過半顆蛋。5.吃堅果用好油:堅果類包括榛果、杏仁、松子、核桃、花生等,這些堅果都有養生的效果,建議選擇原味的,不要吃經過油炸、調味的,否則養分可能流失,熱量也會增加,烹調時選用不飽和油脂(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沙拉油等),來取代飽和油脂(奶油、豬油等)。得舒飲食的五項原則可有效幫助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有益於民眾預防高血壓,但慢性腎病變病患在採納得舒飲食前,應先經過醫師和營養師的評估,再給予適當的建議。

過輕、過重都不好 易有骨質疏鬆問題

過輕、過重都不好 易有骨質疏鬆問題#運動

國民健康局98年針對20,927名15歲以上國人所做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有7.6%經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男、女比率分別為4.6%、10.5%,女性明顯高於男性,並隨著年齡而增加。前述調查結果亦發現,在骨質高峰期(30歲以前)的骨質疏鬆情形,男、女均低於1%;但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將近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比率亦高達20%~35%。骨質疏鬆症患者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會造成骨折,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過去一年跌倒次數平均都在2次以上,比沒有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跌倒次數來得多,在骨鬆和跌倒的加成效應下,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住院、失能等不良預後,不僅增加整體醫療耗費與社會公共健康照護體系之負擔,骨折的老人長期臥床的結果經常併發感染而造成死亡。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民國99年年底,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為2,487,893人,佔全國總人口數10.74%,以20%的老人骨質疏鬆盛行率估計,約有50萬左右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會減少雌激素分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過重、肥胖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根據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相較於正常體位的民眾,過輕、過重、肥胖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比率。健康局建議民眾,維持理想體重,不但可以減少骨質疏鬆問題,同時也可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當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方式=(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公尺)2] <18.5或BMI≧24,就要注意維持及控制自己的體重了!民眾一旦證實罹患骨質疏鬆,仍需養成正確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以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應提高警覺,慎防跌倒,以降低骨折發生的機會。

公寓無電梯老人活動量減 老人運動該注意?

公寓無電梯老人活動量減 老人運動該注意?#運動

根據網路媒體報導,人口老化已為全球趨勢,台灣人口高齡化程度更高居亞洲第二,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市區長鍾彥彬昨日(29)指出,由於老公寓缺乏電梯,因此四、五年沒下過樓,或過年才下一次樓的老年人比比皆是,鍾彥彬區長表示,考量經濟因素,老公寓住戶不一定能購置爬梯設備,如果巡迴性提供的爬梯機設備,讓年長者有更多機會下樓活動,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助益。根據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衛教文章中表示,老年人因身體機能逐漸退化,運動前應慎選自己身體所能負載的運動類型、運動量並依照個人喜好、環境因素、身體健康狀況等,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項目持之以恆,像是糖尿病患要注意避免早上空腹未進食就運動,或者是參與激烈運動,易導致低血糖問題;高血壓病患應注意避免於早晚溫差大時出門運動,且需注意保暖,血壓穩定問題等;心臟病患運動量應循序漸進,以運動、休息、再運動的間斷方式、慢慢增加運動量,並避免於寒冷天氣外出運動;患有骨質疏鬆症的長者,應從事溫和且負重狀態的運動;患有膝退化性關節炎的長者,可選擇無負重狀態的運動等,另外關於運動持續時間,衛教文章中提到,要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每週至少需運動3至4次,每次至少持續20至30分鐘,對剛開始運動的老人,可採「短暫運動、休息、再運動」,運動時間的總和要超過20分鐘以上,並依個人體能程度持續增加。老年人的運動http://www.uho.com.tw/sex.asp?aid=6966簡易防跌運動 幫助老人健康樂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276健口操運動 助老人有健康口腔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42

女性腰圍超過31吋 小心糖尿病風險

女性腰圍超過31吋 小心糖尿病風險#運動

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者,由1993-1996年的20.2%上升至33.6%,女性過重及肥胖比率達36.9%,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判斷肥胖的標準,除了BMI以外,腰圍能反應腹部肥胖的多寡,也是判斷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的一種方法。成年女性腰圍超過「3」1吋或「8」0公分,則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脂肪不是一天養成的,肥胖的形成與飲食習慣及運動行為有密切關連,高熱量低營養的飲食行為及缺乏運動的靜態生活,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呼籲,成年女性腰圍不可超過「3」1吋或「8」0公分,建議每週減重不可超過1公斤,維持健康體重(18.5<=BMI<24),並提供健康體重管理小秘訣:每天實踐少糖少鹽少脂肪,多蔬多果多健康。每天規律運動至少30分鐘;或每次運動10分鐘,每日累積至少30分鐘以上,沒有機會固定運動者,平時留意增加身體活動量。可隨時提醒自己維持健康的體重。※更多精彩內容請看:http://www.uho.com.tw/plasty.asp?aid=13816

除了疫苗 運動、飲食均衡也助防流感

除了疫苗 運動、飲食均衡也助防流感#運動

氣候逐漸轉涼,流感病毒蓄勢待發,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今年流感季7月至11月已確診16例流感併發症病例,雖較99年同期(37例)減少,但歷年來流感疫情自11月下旬始開始升溫,並持續至農曆春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不可輕忽,每年應接種流感疫苗。北市衛生局統計本年度流感疫苗使用率截至11月24日止已達八成五,65歲以上長者計有10萬5千人接種,滿6個月以上至學齡前兒童計有2萬5仟人接種,北市目前成人劑型(0.5mL)僅餘3萬劑,幼兒劑型(0.25ml)僅餘9千劑,該局呼籲符合計畫接種資格的民眾,請攜帶身分證、健保卡等儘速至臺北市合約醫療院所完成流感疫苗接種。為避免遭受流行性感冒病毒侵襲,衛生局提醒民眾除了接種疫苗外,平時應注意攝取均衡飲食、定時運動、足夠休息及減少出入公共場合,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並隨時做好勤洗手、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咳嗽、流鼻水或發燒等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並就醫。●注重衛生禮節 流感免上身!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9984●秋冬來臨打流感疫苗 但到底有沒有副作用?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3329●益生菌可提高流感抵抗力?北歐最新研究顯示可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54

瘋狂運動加上飲食改變 百斤胖男甩肉36公斤

瘋狂運動加上飲食改變 百斤胖男甩肉36公斤#運動

因為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近年來國民健康局一直推動肥胖防治,希望能夠透過降低民眾的體重,減少慢性疾病發生。日前國民健康局與高雄市衛生局發表「全國職場體重控制成果」,其中以大樹區衛生所輔導的林志忠最令人驚豔,因為他靠著規律的運動與健康飲食,在三個月內狂瘦36公斤,從大胖哥變成型男,勇奪全高雄市瘦身比賽第一名。今年40歲的林志忠是學校交通車的司機,從30歲開始體重就直線成長,到了38歲的時候甚至高達100公斤,同時也發生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需要服用降血壓藥物,才能將血壓控制在正常值。直到今年七月高雄市衛生局辦了減重比賽,林志忠毅然決然參賽,每天至少運動6小時,飲食則是以蔬菜水果、麥片等健康食物為主,甚至放棄了他最喜歡吃的肉類食物,三個月之後,體重從97公斤變成61公斤,不但贏了身材,還抱走了1萬8千元的獎金。林志忠表示,瘦身之後最大的好處,是身體變得更健康,不但不需要吃控制血壓的藥物,連睡覺打呼的習慣也消失了,最後他發現,原來肥胖不是福,而會帶來更多的疾病,所以他也呼籲那些肥胖的人,一定要減重、運動,才能讓身體更健康。高雄市衛生局表示,今年全市有7.14萬人參加減重,達到107.6公噸的亮麗成績,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活動,宣導減重的觀念,讓市民能夠更健康。腦傷男神智不清 高壓氧治療恢復意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7忍受3秒鐘乳房攝影不適 換來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56愛吃生魚片、活蝦 小心染沙門氏桿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8

5成上班族擔心無薪假效應 透過運動可紓解壓力

5成上班族擔心無薪假效應 透過運動可紓解壓力#運動

根據國內人力銀行統計,目前有將近3萬人在放無薪價,有49.2%的上班族擔心總統大選後,政府將會放任企業裁員,深怕自己會是其中的一份子,除此之外,從「不景氣的焦慮指數」可以發現到,有約40%的上班族感受到不景氣的壓力,34%的人沒有安全感,有28%的人因為不景氣而悶悶不樂。日前也有報導指出,上班族因為無薪假壓力,讓精神科門診暴增兩成。根據勞委會勞工紓壓健康網引用心理師邱永林的文章表示,無薪假、金融局勢差、總統選舉等所帶來的是一種「不確定的焦慮」,讓大家處在一種莫名的壓力下,像者種探不到底的未知感,很容易會讓人產生一種不確定的焦慮與不安。很容易伴隨著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甚至引起身心相關的症狀,像是胸悶、頭痛、呼吸不順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的網站上,建議有憂鬱、焦慮症狀的民眾,可以透過運動的方式來紓解自己的壓力,過去董氏基金會曾經做過調查,發現到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不容易產生憂鬱的情緒。因此如果需要紓解壓力的民眾,可以透過運動來緩和自己心中焦慮的情緒,不但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又能促使心理健康,可以說是一石二鳥的好方法。瘋狂運動加上飲食改變 百斤胖男甩肉36公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98腦傷男神智不清 高壓氧治療恢復意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7忍受3秒鐘乳房攝影不適 換來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5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