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走路」有益健康,走路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最完美運動,但到底該怎麼走才能走得漂亮、走得健康,愈走愈有成就? 動作學研究家木寺英史於《複利走路法》一書中,依據身體狀況及日常生活情境的不同,介紹各式各樣的走路方式,幫助讀者學會正確的走路方式,打造健康身體。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們都知道「走路」有益健康,走路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最完美運動,但到底該怎麼走才能走得漂亮、走得健康,愈走愈有成就? 動作學研究家木寺英史於《複利走路法》一書中,依據身體狀況及日常生活情境的不同,介紹各式各樣的走路方式,幫助讀者學會正確的走路方式,打造健康身體。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是否常聽到人說每天走萬步,常保身體健康呢?然這句話其實一直沒有醫學實證真的有效,因此2019年5月的時候,有篇論文發表在《美國醫學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探討說到底每天應該走多少步,要走多快,才能對身體產生好處,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去吧!
起源自越野滑雪者夏季訓練方式的「北歐式健走」,近年來成了最熱門的健身方式,到底什麼是北歐式健走?它跟一般健走有什麼不同?《優活健康網》特選摘此篇告訴你,北歐式健走不但是種心血管運動,只要掌握好小技巧,甚至還能有效訓練肩部、手臂、核心和腿部肌肉,更改善帕金森氏症、憂鬱症、慢性下背痛⋯等。
許多研究顯示,簡單的「步行」能調適心情、提高睡眠品質,但你知道怎樣走路才對身體好嗎?曾到各國進行背包旅行,旅遊足跡遍布16個國家,韓國英語老師張銀珠於《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一書中,分享如何持續走路、享受走路的秘訣,更在字裡行間透露走路所帶來的正向影響。以下為原書摘文:
人每天都在步行,但你知道「走路」不只讓人身體健康、心情愉快、還可以預防憂鬱嗎?曾到各國進行背包旅行,旅遊足跡遍布16個國家,韓國英語老師張銀珠於《放過那個卡關的自己,先出門走走》一書中,分享如何持續走路、享受走路的秘訣,更在字裡行間透露走路所帶來的正向影響。以下為原書摘文:
這兩年的疫情,我想,大多數的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避免接觸、選擇要打哪一種疫苗,或是確診後該如何照顧自己或是親人,但有一件事情卻悄悄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新冠肥胖。問題不只是體重增加而已,肥胖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起點,像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粥樣化、第二型糖尿病,當然,也包括走沒幾步路就會覺得累與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李先生今年65歲,近月來發現走路不穩且雙下肢力量大不如前,由於一開始症狀好好壞壞,因此不以為意,覺得可能是年紀漸長退化所致。但隨著症狀越來越嚴重,雙手的精細動作受到影響,許多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例如:擰毛巾、開瓶蓋等,都需要旁人協助,到後來必須仰賴輪椅才能移動,因此前往醫院神經外科求診。經過詳細的神經學檢查後發現,李先生四肢的肌腱反射皆有異常,雙下肢的本體感覺也明顯變差。種種神經學表現都暗示著脊髓已經出現不正常的病變。安排頸部核磁共振後發現,李先生的第5至第7節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並且嚴重壓迫脊髓,而脊髓的影像訊號也出現異常,表示此刻的脊髓已經因為壓迫而產生病變。頸椎狹窄壓迫脊髓主因新竹台大分院外科部神經外科醫師徐秋豪表示,頸椎狹窄導致脊髓壓迫,可能因「5大脊椎退化性疾病」因素所導致:1. 椎間盤突出2. 骨刺3. 後縱韌帶鈣化4. 外傷5. 腫瘤頸椎狹窄壓迫脊髓常見症狀 走路不穩 四肢肌張力上升 感覺變遲鈍常聽到病人主訴走路像是走在棉花上,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此外,頸椎狹窄的病人常表示下肢肌肉會無力但緊繃、跨步困難且步伐變小。由於此類病人通常不會出現雙手雙腳的酸、麻、痛等大家所熟知因脊椎退化所造成的神經症狀,往往會誤以為只是單純年紀增長、功能退化,進而延後了就醫以及診治的時間。手術治療目標:神經減壓徐秋豪指出,根據國際脊椎學術組織(AO Spine Foundation)建議,當頸椎狹窄合併有脊髓壓迫的臨床表徵時,手術是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如果是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等退化疾病,可透過微創手術的方式,在顯微鏡的輔助下,從頸部前方將壓迫的軟骨及骨刺移除,以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若是後縱韌帶鈣化,則有頸部前方直接減壓或後方間接減壓等兩者不同的手術方式,必須評估病灶的節數長短及影響範圍,來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徐秋豪也建議民眾,年紀漸長,如出現上述的症狀時,應當儘早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尋求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調查顯示,每天步行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會降低15%。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白明奇理事長說明,人類是先學會了走路才開始發展智慧,走路能刺激血管增加流動量,維持大腦的認知功能、減少失智症的發生,顯示走路對於大腦、血管有著極大的幫助!有鑑於此,白明奇理事長喊出「三筋好 舒適老」的口號。為鼓勵民眾與失智症患者多走路促進腦部與血管健康,於3/20(日)上午8:30~12:00舉辦「Z之細道健走活動」。近幾年積極推廣健康走路的阿瘦集團,以及深耕腦部健康的日本大廠衛采公司也一同響應,提供足壓檢測及腦年齡測驗,期望民眾開始認識三筋(腦筋、腳筋、血筋)的重要性,並開始為自身的健康行動!這「三筋」你認識了嗎?醫預:顧好才能優雅、快樂年老!腦筋、腳筋、血筋這3者間若能有效維持或管理,有機會降低10%的失智症發病風險。白明奇理事長解釋,已知有12個失智症的風險因子,其中5項與三筋有關。第1步顧好腳筋,就可以正常的運動、與人互動,有助於維持腦部的認知,減少失智的風險與家庭後續照顧辛勞、經濟負擔等。除此之外,腳筋與血筋間也有很大的關聯。白明奇理事長表示,走路可以改善與預防心血管疾病,當每天走的步數越多,自然血筋就會通了。若發現走路不太對勁時,如一跛一跛、肢體不協調等,就要注意是否血筋(三高、大小腦中風)出了問題。30歲後腦力開始下降!腦年齡若比實際年齡高就要注意熱蘭遮失智症協會已成立17周年,今年為鼓勵民眾維持走路習慣以及認識三筋之重要,特別於3/20(日)上午8:30舉辦Z之細道健走活動。白明奇理事長說明,Z之細道緣由來自日本的奧之細道,特別在協會會址(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297號)與互助家園據點(林森路二段500號)間規劃出一路條線。其路線結合台南當地文化、傳統體驗及觀光景點等,期望在健走的同時,民眾也可以觀賞文化景觀、體驗台南文化風味,不僅動腳也動腦!阿瘦皮鞋與衛采也一同響應Z之細道健走活動,並提供足壓及腦年齡測驗。白明奇理事長解釋,腦年齡代表腦部功能的年紀,30歲後每個人的記憶力、計算能力、空間定向感等都會開始下降。因此若測驗出腦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可以先審視自身的生活狀態,是否處於高壓的生活、過度勞累、睡眠不足及飲食不均衡等。如果想進一步釐清原因,也可以洽專科醫師進行完整的諮詢。15分鐘就可以知道你的腦年齡!全民一起「三筋好、優雅老」台灣即將上市一個測驗腦年齡的工具,只需透過平板或是手機就可以測驗,透過簡單的腦年齡測驗,除了可以了解自己的腦部健康,也可提醒自己去審視目前的生活狀態。白明奇理事長也說,想走得更久更舒服的路,要先知道步行的時候姿勢與壓力的釋放是否正確。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的阿瘦皮鞋,全台109間門市都有提供足壓檢測,未來腦年齡測驗工具也有機會在阿瘦門市導入,以後只要在阿瘦門市就可以一次了解自我的腦部及足部健康。白明奇理事長呼籲,顧好三筋並非長者專利,所有人都應該提前認識三筋的重要並付諸行動,不要等到身體素質開始變差或出現不可能逆的傷害後,才來感嘆!(圖:白明奇理事長)(圖:3/20(日)上午8:30~12:00舉辦Z之細道健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