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專心工作或念書,卻不到10分鐘就打開手機?針對許多人面對壓力越容易恍神,克莉思汀安娜.史妲格(Christiane Stenger)作為蟬聯好幾屆德國記憶力大賽冠軍的記錄保持人,寫下《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想告訴大眾,訓練「覺察」自己當下正處於哪種意識模式,有助於看清個人習慣與思維模式,甚至加以改變。以下為原書摘文:
想專心工作或念書,卻不到10分鐘就打開手機?針對許多人面對壓力越容易恍神,克莉思汀安娜.史妲格(Christiane Stenger)作為蟬聯好幾屆德國記憶力大賽冠軍的記錄保持人,寫下《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想告訴大眾,訓練「覺察」自己當下正處於哪種意識模式,有助於看清個人習慣與思維模式,甚至加以改變。以下為原書摘文:
怎麼睡都睡不飽?睡得太多卻更疲累?也有些人睡眠時間雖短卻精神十足,睡眠會影響大腦發展是個老生常談,睡不飽會加速腦部損傷。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在新書《腦霧》中,想給讀者一個觀念:睡眠品質遠比你睡了多久更重要,並建議大家可以參考4點自我檢視睡眠品質,進而調整。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口難言」有多苦?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就因患上失語症(aphasia)而宣布息影。今年58歲的盧伯伯,日前因出血性腦中風到台北慈濟醫院進行手術,1個半月後出院,卻因為中風傷及腦部語言區,留下無法表達的後遺症,而被轉介給語言治療師蔡得榕進行復健。
蘇小姐於今年5月確診新冠肺炎,雖是輕症,但康復後卻出現嚴重疲憊感、頭痛,更經常斷片,無法思考或正確回答問題,甚至在騎車時因為一時腦袋混亂而自撞大卡車,經診斷後,才確診為「長新冠症侯群」中的腦霧現象,藉由飲食調整及治療輔助後,症狀才逐漸好轉。
關於失智症,究竟吃藥比較好,還是有其他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疾病對生活的衝擊?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在著作《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中分享,藥物治療的效果反而短暫,而且非立即見效,但根據身心狀況,採用適合的非藥物治療,調整影響身心的行為與作息,能有效延緩退化。以下為原書摘文:
許多上班族一到下午就忍不住打哈欠,因此往往習慣在午飯後來杯咖啡提神,撐過辦公時間。但日本職能治療師菅原洋平在《快眠大全》指出,午間精神,仍須仰賴晚間充足的睡眠,單靠咖啡反而讓你夜間更難入睡,影響白天的身心狀態。以下為原書摘文: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年多來,作為後遺症之一的「腦霧」躍入大眾眼簾,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在新書《腦霧》中,詳細解釋了可能成因、症狀,提醒大眾神經性發炎和腦退化風險不是老人專屬現象,應正確理解腦霧,避免錯誤的資訊、網路消息造成的誤解和恐慌。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們的腦部負責掌管全身,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是腦部功能可能會逐漸退化。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凱茗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加快腦部退化的速度,像是大家常聽到過度勞累或高壓的生活,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