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想消水腫?黑咖啡、紅豆水喝對才有效

想消水腫?黑咖啡、紅豆水喝對才有效#咖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自己下廚時,調味都是有點味道即可,非常清淡。但我大多時候還是以外食為主,無法像女明星一樣,每口餐點都過水再吃,難以避免吃下過多的鹽和糖,造成水分滯留。要如何才能加速腎臟將滯留的水分排出,減少水腫呢?有一些食物可以幫忙,第一個是黑咖啡,它非常利尿。當你睡了整晚沒起床小解,早上起床,臉水腫到不行時,來杯黑咖啡,就能很快把多餘水分排出。但千萬記得別加奶精或糖,因為這些添加物都會提高滲透壓,不利於腎臟排水。如果你胃不好,不適合喝咖啡,那就喝紅豆水,它很溫和,消水腫的效果也非常好。做法很簡單,拿半斤紅豆洗乾淨,加約2000毫升的水,煮滾後,再用小火煮20分鐘,見水有微微呈現紅色即可。如果煮太久紅豆破掉,會讓裡面的澱粉跑出來,那這紅豆水就跟加了糖的咖啡一樣,失去利尿功效。不要吃豆子,只要喝紅豆水即可,喝剩的放冰箱,大約3天內喝完。(如果沒時間自製,市面上也有粉泡式紅豆水)。有人說紅豆水要喝熱的,但我個人覺得不論冷或熱,排水效果都沒有差別。記得別煮到豆子破掉,也別妄想加糖來調味。我第一次煮紅豆水喝,就是為了拍電視廣告,心想怎麼有人能天天喝這個東西。但是相信我,人的味覺會改變,多喝幾次習慣後,就會覺得好喝。再補充一點,很多人運動完,都會大量喝水或運動飲料。但事實上,補進去的水分或鹽分,比運動實際上流失得還要多,結果導致水分滯留而水腫。所以我運動完一定先喝紅豆水,因為多喝進的水,它都會幫我排出來。我喝過市售的紅豆水,效果差不多,但我非常建議自己煮,因為做法很簡單,而且更便宜、衛生、新鮮。薏仁水也有類似的功效,只是處理上比紅豆水麻煩多。冬瓜也可以幫助消水腫,但料理過程中若是為了美味多添加調味料,吸收到人體後增加滲透壓,反而會讓利尿效果大打折扣。(本文摘自/我這樣吃外食,肉鬆醫生變型男/大是文化出版)

每天咖啡不離手 當心是頭痛主因

每天咖啡不離手 當心是頭痛主因#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有偏頭痛問題嗎?每當偏頭痛發作就痛不欲生,只能靠止痛藥暫時舒緩?有些人常會選擇喝咖啡來治療頭痛;不過,醫師指出,咖啡因的止痛作用不是每個人都有效,對於每天咖啡不離手的人,反而可能是飽受頭痛之苦的主因,醫學上稱此為「咖啡因依賴症候群」,一旦缺少咖啡,就會出現頭痛、疲倦、沮喪等症候群。自行亂服止痛藥  恐致成癮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說明,所謂原發性的頭痛,是指這類的病人做了許多檢查都正常。大部分約9成的病人都是屬於此類型頭痛。其實原發性頭痛,包括緊縮性頭痛,偏頭痛,和叢發性頭痛,其中又以緊縮性頭痛佔大多數,有一部份的人則是藥物濫用型頭痛,也就是對止痛藥已經產生成癮性,必須靠藥物才能過活。也有些人則是常常喝咖啡來治療頭痛,一旦缺少咖啡,他們就會出現頭痛、疲倦、沮喪等症候群。衛福部建議,國人成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內。若偶爾才發作一次偏頭痛,限量內的咖啡或許可當作止痛藥的取代品,但習慣性偏頭痛的患者,建議還是慢慢戒掉咖啡。挑錯食物誘發偏頭痛而常見偏頭痛的誘發因子,包括生活型態的情緒壓力、憂鬱、睡眠不足、運動過度、飢餓等;而某些食物也會導致頭痛,如巧克力、堅果、起士、加工醃製食品、味精等,應盡量避免食用。另李建欣醫師也提醒,有些危險性頭痛的症狀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例如突發性的嚴重頭痛、頭痛型態突然改變、50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次發生頭痛、睡眠中突然痛醒、或是伴隨有神經學症狀的頭痛等,萬一有這些頭痛的症狀,建議還是趕緊到大醫院尋求協助。

研究:常喝咖啡 可降低肝癌發生率

研究:常喝咖啡 可降低肝癌發生率#咖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關肝癌罹患率,男性有減少的趨勢,女性則持平。但是肝癌值得注意之處,在於罹癌後的生存率低。在日本,罹患肝癌的原因有九成是C型肝炎或B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C型肝炎占八成、B型肝炎占一成,而酒精性肝硬化等因素則占一成。咖啡防癌的效果中,被認定最具功效的就是肝癌。針對咖啡攝取與肝癌的研究,日本有一項多目的世代研究,以居住在全日本各地區的人為對象,考察其生活習慣與癌症等生活習慣病的關聯,進行長時間且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咖啡與肝臟多目的世代研究的結果,最初在2005年發表。該研究報告提及,它也是讓我對咖啡產生興趣的契機。該調查以居住在全日本40歲至69歲的男女、共計九萬人為對象,至2001年為止追蹤了七至九年,並分析其追蹤結果。調查開始時,依據調查對象當時攝取的咖啡量而分成六組,比較其結果後。調查期間內罹患肝癌者有334人(男性250人、女性84人),並已去除飲酒、抽菸、蔬菜攝取等與肝癌發生有關的影響因子。該結果可得知,和幾乎不喝咖啡的人相較之下,喝咖啡者的肝癌罹患風險相對地減少。在該研究裡,一天喝五杯以上咖啡的人,其肝癌罹患機率是幾乎不喝咖啡者的1/4。而這項結果在日本其他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宮城世代研究,及三府縣世代研究的分析結果中亦獲確認。2013年,世界各地針對咖啡消費與肝癌為對象進行新研究,而後將之做了後設分析,其結果也顯示出咖啡消費量愈多者,其肝癌發生風險降得愈低。從這些研究結果來看──「咖啡喝得愈多,愈不容易得到肝癌」應該是千真萬確。報告指出,飲用咖啡能降低發生肝癌的風險。(本文摘自/1天喝3杯咖啡會健康:如何喝?怎麼喝?/天下雜誌出版)

研究:咖啡可防大腸癌復發

研究:咖啡可防大腸癌復發#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不知從哪時開始,喝咖啡成了一項全民運動!早上來杯溫醇濃郁的咖啡,做為一天的開端;下午昏昏欲睡時,來杯咖啡提振精神;晚上加班、熬夜更少不了咖啡助陣,所以,對於現代人而言,一天喝三杯根本不足為奇。雖然大家常喝咖啡的主要原因在於提振精神,但據日前國外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飲用4杯或4杯以上咖啡者,可幅降低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者的復發率。每天喝1杯以下者 保護效果不大該研究主要是由波士頓達納法博癌症中心,在1991~2001年間針對1,000名曾經罹患過第三期大腸癌的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每天飲用4杯或4杯以上咖啡(約460克的咖啡因)者,癌症復發的機率較沒有飲用咖啡者低了42%,因癌症或其他因素而死亡的機率也低了33%。至於每天喝1到2杯者,所感受到的益處較輕微;每天只喝1杯或不到1杯者,保護效果則不大,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咖啡之所以可預防大腸癌復發,可能與咖啡因有關,只不過,詳細的作用機制尚未不清楚,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腫瘤學期刊》。

研究:經常喝咖啡 有助預防便秘

研究:經常喝咖啡 有助預防便秘#咖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人不把便祕當一回事,不過便祕與健康息息相關。腸道裡存在著與免疫有關的七成細胞,並分泌了所有荷爾蒙,其中包含了消化道荷爾蒙,還有被稱為快樂荷爾蒙的血清素,故腸道也被稱為第二個腦,它是身體的司令塔。傳染病、過敏、腦部機能及老化、代謝症候群,另外還有糖尿病、癌症等等,要說腸道環境與這些疾病都有關係,其實一點也不誇張。近年來已得知,腸道內的細菌型態有肥胖型與纖瘦型。最近也開始認為,肥胖的原因或許不只是吃得多、動得少,腸道內的細菌型態失衡等因素似乎也有所影響。便祕的狀態下,腐敗的食物囤積在腸道內,故使腸道內的壞菌增生,成為腸道環境惡化的最大原因。為使身體的代謝順利進行、塑造容易瘦下來的身體環境,消除便祕問題具重大意義。有幾項以女性為對象的研究指出咖啡與便祕的關係。據研究報告所示,經常攝取咖啡的人,比較沒有便祕問題。在美國,以36歲至61歲的女性為對象、總人數超過六萬人的大規模研究報告指出,一天喝一至五杯咖啡的人,和完全不喝的人比起來,便祕的情形要來得少。但是在這項研究中,一天喝六杯以上咖啡的話,便祕的人又增多了,故可謂適度飲用能預防便祕,過度飲用則將造成便祕。而日本也進行了相同的調查。以全日本18至20歲的女性、總計一千零五人為對象所做的調查,提出了攝取咖啡較多者,便祕的情形較少的報告。在這項調查中,同時也對日本茶與中國茶進行了調查。但是該報告指稱,攝取日本茶和中國茶較多者,便祕的情形也較多。無論是哪一項調查,全都考量了身體活動量、抽菸、飲酒習慣、食物纖維攝取量等可能與便祕有關之影響因子。此外,還有研究針對同一人,比較喝咖啡時與未喝咖啡時的排便次數。熊本大學以19至22歲的46位女性為對象所做的調查,利用「一週內連續七天喝咖啡」與「一週內未喝咖啡」進行排便比較,得到有喝咖啡者一週的排便次數比較多的結果。為什麼咖啡具有預防便祕的效果呢?可以說因為咖啡具有刺激腸道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這是促使腸道功能活化的原因之一。除了咖啡因之外,其他的成分也被認為有活化副交感神經的功用。此外,咖啡香氣中所含的成分可使心情放鬆,或許也與預防便祕有關。(本文摘自/1天喝3杯咖啡會健康:如何喝?怎麼喝?/天下雜誌出版)

少喝咖啡、不穿緊身衣 11招防胃食道逆流

少喝咖啡、不穿緊身衣 11招防胃食道逆流#咖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生活繁忙,壓力大,常常忽略飲食,加上飲食不規律造成的生活緊張、腸胃狀況,胃食道逆流漸漸成為文明病,其實這樣的疾病出現,是一種警訊,告訴民眾務必要注意自身的飲食習慣,避免病情嚴重,造成其他無可挽回的問題。胃食道逆流常與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改變相關,下食道括約肌位於食道下方,正常情況下可以防止胃酸逆流,胃食道逆流患者常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降低,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因此,飲食上應避免一些容易降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的食物種類,在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下,也要避免過度刺激的食物,減少刺激粘膜。預防胃食道逆流飲食原則1)維持適當合理的體重/肥胖會增加腹壓、導致胃部排空緩慢,容易加重症狀,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計算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Index;BMI)=體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理想 BMI 數值為18.5~24。2)三餐定時不過飽、少吃宵夜/一次吃太多食物胃部壓力會增加,另外,研究發現,長時間未進食,會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因此定時定量很重要,吃的時候也不能過飽,僅量維持每餐七~八分飽。3)適量的蛋白質食物攝取/胃酸主要消化蛋白質,蛋白質食物過多,易刺激胃酸分泌,建議維持適當蛋白質攝取(4~5份的豆、魚、肉、蛋類)。雖然研究指出富含蛋白質食物可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但過多蛋白質,刺激胃酸分泌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患者不適。4)避免高油食物攝取/高油食物會減低下食道括約肌壓力,拉長胃排空時間,也就是增加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甜食或是蛋糕大多為高油、高糖食物,應該避免,再者簡單醣類也就是高甜味的食物直接刺激胃酸分泌。精緻糖類食物須看個人接受程度選擇,若吃甜食易感到脹氣或胃酸者,則應少吃。5)減少茶鹼攝取/研究指出茶鹼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且刺激胃酸分泌,可可粉、巧克力、濃茶、咖啡、可樂等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都有較高的茶鹼含量,若有為食道逆流者,須酌量攝取。6)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取/嚴重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會有黏膜組織發炎,應避免辣椒、咖哩、胡椒等辛辣的食物及調味料,有些酸味較重的水果,如檸檬、柳橙汁等,尤其要避免酒精性飲料及碳酸汽水飲料等。7)戒除菸、酒/吸菸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增加胃酸逆流的風險,有胃食道逆流者也會加重症狀;酒精在身體中會優先代謝,反而減少胃的排空,增加食物停留在胃的時間,加上酒精直接刺激胃酸分泌,戒除菸、酒則是較理想的方式。8)維持適當的排便習慣/便秘者因如廁習慣,易瞬間增加腹壓,也會加重胃食道逆流,每天適當飲水1500~2000cc以上,可減少便秘的機會。9)每日三蔬二果/每天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一份蔬菜為100g重,煮熟約半碗的量,一天加起來,理想為1.5碗,水果平平的兩碗,視為兩份,或是以棒球大小計算,每天兩顆,不建議空腹攝取水果,因水果的簡單糖類會直接刺激胃酸分泌。10)維持適當的運動/運動能有效增加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消除壓力及疲勞,但過度運動可能降低食道收縮的能力,因此適當合理的活動即可。11)勿穿過緊的衣服/有些女性因為愛美,常穿著緊身衣物,緊身衣會增加腹部壓力,造成胃酸難往下排空,也會相對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會。(本文摘自/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二魚文化出版)

咖啡工廠衛生近半數不合格 統一、金車都中鏢

咖啡工廠衛生近半數不合格 統一、金車都中鏢#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民眾嗜喝咖啡,早餐、下午茶等,一天可以喝上好幾杯,這更帶動了咖啡產業的銷量逐年提升,為確保市售包裝咖啡飲料其原料及製程之安全衛生,食藥署鎖定26家市售包裝咖啡飲料工廠,啟動「市售包裝咖啡飲料工廠稽查專案」,抽驗顯示,金車宜蘭廠有病媒出沒、中壢廠牆壁空調出口未保持整潔,統一楊梅廠冷藏庫外排水孔堆置廢棄物等,衛生堪慮。12間環境衛生堪憂 灰塵多、蚊蟲出沒食藥署本次針對「咖啡飲料原料來源」、「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及「食品添加物使用情形」等項目進行查核,同時抽驗咖啡豆原料,檢驗其赭麴毒素及農藥殘留情形,另針對低咖啡因豆製程會使用之加工助劑-二氯甲烷進行殘留量檢驗,檢驗結果大部分均符合規定。然而,其中近半數工廠GHP不符合標準,包括金車、馥餘實業(西雅圖極品咖啡)、拉瑞亞、福達、開元、統一等共12間,不合格項目有防蟲簾未完整掛放、病媒出沒、牆壁空調出口未保持整潔、廠區灰塵過多、生豆原料未覆蓋、冷藏庫外排水孔堆置廢棄物等,經輔導改善,目前所有工廠已全數通過衛生單位複查。食藥署呼籲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並依追溯管理原則,做好原料來源管控;在採購過程中,應建立完善之採購評選制度,並落實原料驗收管理,以維護食品衛生安全及品質。

綠茶、咖啡降血糖 6種飲品最適合糖尿病患喝

綠茶、咖啡降血糖 6種飲品最適合糖尿病患喝#咖啡

1)白開水多飲多尿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狀之一,有的糖尿病患者誤認為多尿是由於多飲所造成的,所以為了控制好糖尿病,在控制飲食的同時,也應該控制飲水。這種觀點是不對的,而且有害於健康。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過高時排尿量就必須增加,以便藉由尿液把糖分排出體外。由於尿量增多,體內的水分也大量流失,因而會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口渴,促使患者大量飲水。也就是說,患者喝水多,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糖尿病患者如果故意少喝水,會造成血液濃度增加,過多的血糖和血液中其他含氮廢物無法排出體外,這樣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至於腎功能不全,伴有水腫的患者則需要控制喝水的量。2)綠茶綠茶對人體的保健功效已經是眾所周知,但你可能不知道,綠茶還具有控制糖尿病的特殊功用。綠茶之所以能控制糖尿病,是因為綠茶中所含的兒茶素能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的作用。因此,多喝綠茶是防止糖尿病最好也最簡單的方法。提示/用冷開水來浸泡綠茶,可以使降血糖的成分不被破壞,另外,以喝淡茶為宜,因為濃茶容易導致骨質疏鬆。3)鮮茶葉不但喝綠茶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茶葉也有同樣的功效,方法是將剛採的茶葉,用冷水洗淨晾乾,切不可烤、烘、炒。然後取這種茶葉十克,用五百CC的冷開水浸泡5~6小時後飲用,最後將茶葉一次吃掉。提示/服藥後不要喝茶,如要喝茶應安排在4~6小時後。喝完茶後如果會感到胃部不適,就不宜用此方法。容易失眠的人,則要避免在睡前2~3小時喝茶。4)咖啡每天喝幾杯咖啡,也可以預防糖尿病。如果每天喝六杯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並持續12~18年,男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會減少一半,女性的患病機率更可以降低百分之70。這可能是因為咖啡中含有鉀和鎂,可以影響人體內醣類的轉換,促進新陳代謝。另外,研究發現,咖啡中含有一種叫做綠原酸的成分,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能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提示/每天固定喝咖啡不僅對於預防糖尿病有好處,對那些過度肥胖的人也十分有益。5)牛奶牛奶是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飲用的一種飲品,含有大量的水分,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適量的脂肪,能提供糖尿病患者多種營養成分,但對血糖、血脂的影響又不大。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東方人普遍缺鈣,進入中、老年後鈣質流失的情況更加嚴重,得了糖尿病後缺鈣的問題更加顯著。老年糖尿病患者罹患骨質疏鬆,造成骨折的情況也相當普遍,所以補充鈣質是糖尿病人所必需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鹽,每天喝兩瓶200毫升的牛奶,對鈣質的補充有很大的幫助。提示/雖然糖尿病患者應該喝牛奶,但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喝牛奶時不能加糖,當然加人工代糖還是可以的。也可以喝無糖的優酪乳。6)綠豆湯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三多一少的現象(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相當普遍。醫生從臨床治療中發現,有些糖尿病患者喝綠豆湯能緩解煩渴、多尿的症狀。患者每人每天飲水的量也大為減少,同時多尿症狀也明顯減輕或消失,對於控制病情的發展非常有效。提示/綠豆湯食療法:每次一碗,每天兩次(上午九點及下午三點),持續食用有益身體健康。(本文摘自/輕鬆駕馭糖尿病/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