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心血管疾病

過去幾年來,臨床神經科醫師總不斷對患者耳提面命,告訴他們規律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除了維持體重、保持身材、增加心血管的耐受力、讓心情愉快外,他們現在又多了一個好理由:“預防失智症”。最近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尼克拉醫師正式在新一期的期刊上發表這樣的研究成果。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神經內科 - 劉議謙醫師表示,這個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這是第一篇經雙盲、隨機分配來証實運動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的研究(之前的研究大多是臨床觀察的結果,證據力稍顯不足)。經過24星期,每星期至少150分鐘的規律運動(因為加入研究的患者年齡層均較高,所以此規律運動以走路為主),參與研究的患者(加入研究的患者均為自覺有記憶問題但仍未達失智症診斷標準者)。在18個月後這些人都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明顯的降低。在其他心智功能,如執行功能、短期記憶、語言等也都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參與研究的患者、家屬、臨床醫師及研究人員都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進步。那究竟運動這件事,到底是如何讓我們的腦子更健康呢?劉議謙醫師指出,腦科學專家們提出以下可能的假說。第一、運動時腦血流量的需求增加,長久以來會刺激腦內血管的增加,在這些側枝循環增加的影響之下就會讓腦子缺血的機會大為減低。第二、動物實驗也證明了運動可以加強神經的再生,也就是增加與失智症息息相關的海馬迴神經元,其他假說還包含讓神經元更為健康,增加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等。對於已經被醫師診斷失智症的患者、或還沒得到失智症但相當憂心未來會得到的人而言,這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但,劉議謙醫師提醒,需注意的是,18個月的觀察期在臨床醫師的角度來說仍然是太短,運動對於失智症的長期影響還待長一點的時間觀察。再者,對於已經被診斷出失智症或失智症中末期的患者而言,運動是不是還能提供這麼優良的成效也還是未知數。此研究採取的運動方式為走路,但是否有更好的運動方式(如很多老人家也很喜歡的晨泳),也能提供相似甚至更好的失智症預防效果呢?這些問題都仍待進一步的研究來告訴我們答案,不過無論如何,在身體負荷允許的前提下,多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絕對是多於壞處的。

運動333、蔬果579 預防心血管疾病

運動333、蔬果579 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一直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三名。血管硬化阻塞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患者年齡層不斷下降,不少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經常外食,蔬果攝取量不足,使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造成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平等院區三樓內科病房-施麗香護理長指出,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從年輕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及正確飲食習慣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常應保持好心情、不隨意動怒;根據研究指出,睡姿採右睡者,心跳會趨於緩慢,全身會容易放鬆,可幫助入睡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需長期規律的運動、不抽煙、健康均衡的飲食。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加速熱量消耗,消除血中脂肪的能力減少動脈膽固醇、脂肪的堆積,如:散步、慢跑、跳舞、打球、健身操、爬樓梯、爬山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施麗香護理長建議,運動方式請遵照三三三法則:(1)每個星期要有三次的運動。(2)每次至少要有三十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3)心跳的速率至少要有130次以上。在飲食方面,要做到三少二多,少鹽、少油、少糖及多新鮮與多蔬果。「蔬果579」是近年來一直被提倡的健康飲食型態,建議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及2份水果,選擇5-9種不同種類與顏色的蔬果。如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甘藍菜、柑橘類水果等,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防止血管的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預防勝於治療,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的運動,讓您遠離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可避免自己年紀尚輕卻有80歲的心血管。

經常喝酒老的快 毛孔粗大、臉下垂

經常喝酒老的快 毛孔粗大、臉下垂#心血管疾病

雖然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少量的飲酒有助於心血管的健康,但是飲酒過量卻有許多的危險,包括對皮膚的損害。一般人都認為,酒精對皮膚不好,因為酒精會讓我們脫水。人們認為,他們可以大量喝水以抵銷這種情況。補充水分當然很重要,但是酒精會在我們全身造成發炎,其所造成的影響遠比脫水長久。酒精會改變皮膚的血流,長期下來就會讓我們的外表不健康。這會造成皮膚粗糙、毛細孔加大、呈現班點、膚色起紅點、眼睛四周浮腫、臉型走樣、下陷,以及喪失彈性。全球知名皮膚科研究者和科學家尼可拉斯.裴禮康博士表示,之所以會產生這些負面的結果,是因為酒精讓皮膚裡面的細小血管擴大了,讓更多的血液流經皮膚的表面。除了讓膚色泛紅,感覺溫熱外,血管擴張還會破壞臉部的毛細孔。酒精還會造成皮膚脫水,而乾燥的皮膚比水分充足的皮膚更容易留下線條。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免於飲酒過量對身體和外貌所造成的損害,也就是說,我們皮膚的損害不會像老年人那樣的嚴重,因為年輕人的身體比較有彈性。但是這些影響是累積的,總有一天會浮現出來。當我們將酒精和陽光的損害混合在一起時,我們就會加速老化及損傷皮膚,包括維護皮膚堅實與彈性所必須的膠原也會受損。每次飲酒過量後,裴禮康博士建議,可在皮膚上擦一些保養品——例如維他命C酯、二甲氨基乙醇(DMAE)和硫辛酸(ALA)的配方乳液——可以在許多方面增強你的外表:● 保持年輕健康的亮麗、紅潤的臉色● 重新活化粗糙、無生氣的肌膚● 減少眼睛四周的浮腫● 減少臉上的細紋與皺紋● 防止皮膚受到自由基的損害(本文擷取自『無齡美肌細胞回春力』一書,由凱特文化出版社發行)

預防肺癌 建議定期電腦斷層檢查

預防肺癌 建議定期電腦斷層檢查#心血管疾病

日前一位57歲男性,每天吸菸一包以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因為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雖然胸部X光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異常,仍接受了低輻射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了一個2.4公分大小的肺結節,經醫師建議立即手術切除,證實為第一期的肺腺癌,之後很快就康復出院了。該患者對於可以及早篩檢出肺腺癌,並且及早治療感到慶幸。衛生署新竹醫院放射科李孟儒主任表示,胸部X光檢查雖是最方便也最便宜的肺癌篩檢方式,但其實並非百分之百可靠,因為胸部X光攝影時許多組織重疊造成死角,所以敏感度較低,大約有20%的肺癌無法被檢查出來,且大部份看得見的肺癌都已非早期,治療成效不佳;所以肺癌一直高居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平均診斷後之五年存活率只有11%。而利用電腦斷層掃瞄,可以在肺癌高危險群患者中檢測出第一期的小腫瘤,如果立即接受外科手術切除可將患者的十年存活率提高到90%以上。李孟儒主任指出,新竹醫院的立體導航式電腦斷層掃描儀提供了一系列針對心臟血管、腸道疾病、肺臟以及腦部和脊椎等部位的高階影像檢查,與傳統的單張電腦斷層掃描儀相比,立體導航式電腦斷層掃描儀具有掃瞄速度更快、切面更薄、範圍更大的優點,掃瞄一圈僅需0.35秒就可提供64張0.0625公分超薄斷層影像,配合電腦輔助診斷軟體可以找出大於0.1公分以上的肺臟結節病灶;還有專門的軟體用來計算肺臟小腫瘤的成長速度進而判定惡性機率。檢查過程既快速又輕鬆,而且輻射量可以降低為傳統電腦斷層掃描的四分之一左右,非常適合作為肺臟腫瘤高危險群及關心身體健康的現代人健康管理的利器。李孟儒主任表示,正常人罹患肺癌機率是十萬分之一,吸菸者則是十萬分之五十至七十,吸菸的確會增加罹癌風險。除了肺癌,吸菸還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和中風、慢阻肺、易使孕婦流產等。雖然戒菸後三個月就可以明顯改善喉嚨乾澀、咳嗽等不適等症狀,肺功能也開始逐漸恢復;但必須在戒菸的十五至廿年後,肺癌罹患率才會降至和常人相同。所以絕對不能忽視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如果您年齡大於四十歲,長期吸菸、置身在二手菸或油煙環境,或在充斥石棉、鈾等化學物質的環境中工作,就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李孟儒主任建議您除了戒菸之外,別忘了每年接受一次低輻射胸部電腦斷層檢查,以避免肺癌在體內無聲無息地長大!

您喝的水安心嗎?當心砷中毒引發致癌

您喝的水安心嗎?當心砷中毒引發致癌#心血管疾病

自古以來砷即被人類廣泛使用,早在中古時代砷即被當成藥物使用,而砷中毒的報告在文獻上也可以被追溯到幾世紀之前。隨著文明的進步,砷被廣泛的使用如化學工業、殺蟲劑及除草劑的製造、玻璃工業、醫藥工業及電子業上。使得砷中毒的機會隨之增加。砷進入人體的型態可以分成有機砷及無機砷。有機砷主要是存在於海產類,經由食入進入人體。奇美醫院神經內科 鄭天浚醫師表示,由於有機砷的毒性極低,至今仍未發現來自有機砷中毒的案例,而且其代謝和無機砷代謝不同,因此,有機砷被視為無害而且是可以忽略的物質。相反的,無機砷則會造成人體的傷害。鄭天浚醫師指出,長期過量的無機砷進入人體後會引發慢性中毒而導致人類多種器官發生的疾病。其中包括(1)癌症:包括肺癌、皮膚癌、膀胱癌,肝血管惡性瘤等;(2)皮膚病如皮膚炎,色素沉澱及皮膚角質化等;(3)肝臟疾病如肝腫大及肝硬化;(4)血管疾病,如雷諾氏症候群,血管阻塞炎如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的烏腳病;(5)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由於慢性無機砷中毒已在流行病學的研究中証實,會引發人類癌症產生,因此國際癌症研究組織(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已把砷歸類為第一類(Group 1)致癌物質,即為確定人類致癌物。因此世界各國對於環境中無機砷含量,進行評估與管制。人類暴露無機砷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來自於職業及工作場所的暴露。常見的中毒來自於採礦業、冶煉業工人以及農藥的使用者。已有許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些從業人員經過長期的無機砷暴露,造成上述的一些健康效應而必須加以改善與保護。而一般大眾對於無機砷暴露則主要來自於環境暴露,而且是以飲水為主要暴露來源。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如嘉義縣的義竹鄉、布袋鎮、台南縣的學甲鎮、北門鄉、鹽水鎮地區,以前長期飲用高無機砷含量的地下深井水而導致當地居民出現肢體末端變黑壞死的現象,被稱為「烏腳病」。該地區也就被公共衛生稱為「烏腳病流行區」。後來經過政府大力改善該地區的飲用水來源為自來水後,此疾病在當地已幾乎無新病例再發生。但是該地區的癌症發生率,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的盛行率均仍較台灣其他地區高。有鑑於此,世界各國針對飲水中含量均有嚴格的標準。鄭天浚醫師說,世界衛生組織在1984年針對飲水的建議安全標準為0.05毫克/公升(1毫克=10-3)公克,在1993年下修成0.01 毫克/公升,美國環保署在2001年將水中砷法定最高濃度訂在0.01毫克/公升,更建議安全含量定為0毫克。台灣自來水中砷含量的最大限值在民國89年12月1日起下修為0.01毫克/公升而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由此我們可知,只要我們避免使用深井水或來源不明之水作為飲用水,而使用自來水為飲用水源,應無砷中毒之機會。然而隨著工業及電子業的發達,無機砷的使用也隨之發展,未來在職業暴露的安全性仍是環境職業衛生專家所必須注意的重要目標之一。

老年族群減重 切記補充鈣質

老年族群減重 切記補充鈣質#心血管疾病

隨著年齡增加、能量消耗減少及賀爾蒙改變,人體脂肪組織逐年增加,特別是腹部及內臟脂肪,據統計,身體質量指數(BMI: body mass index)也在50-59歲達到高峰,而肥胖症與許多疾病相關,特別是心血管疾病、中風、癌症與許多老年行動不便也密切相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陳揚卿說,在門診常有老人家抱怨『醫師,我膝蓋不好、行動不便,要怎麼運動減重?』這的確是很實際問題,到底老年族群減重策略應為如何呢?陳揚卿指出,體重控制不外乎飲食和運動控制,每日少攝取500大卡,兩週可瘦一公斤,對於關節不便長者也可以考慮運動前吃一下止痛藥,運動時才會較無防礙。根據許多大型研究指出,老年人不宜過瘦,維持體重在身體質量指數25-27之間,長期下來致死率最低,太過快速體重減輕也會造成大量骨質流失,因此切記補充夠多鈣質。陳揚卿表示,老年族群對於體重控制比起年輕族群更有恆心和毅力,除非不得已,減重藥物不要輕易嘗試,效果不如年輕族群來的好。

「牛」轉健康福袋-健康六招過好年

「牛」轉健康福袋-健康六招過好年#心血管疾病

農曆春節將至,各式美味年菜紛紛出爐,容易讓人攝取過多食物熱量,加上天氣冷運動少,容易使心血管疾病復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在春節期間,注意「二多三少」的飲食原則,即以多蔬果、多高纖、低油脂、少調味品、少加工食品為原則。多從事戶外運動,若在團圓飯後來個摸八圈、撿紅點,也要常起來走動,避免造成過年跑急診的窘境。糖尿病防治沒有假期,要天天預防復發,過年服藥別懈怠-過年期間大多數醫療院所休診,臨時生病要找醫生並不容易,有些患者芥蒂過年吃藥不吉利,而自行停藥,但是一不注意飲食或病情控制不佳,很容易就發生血壓升高、血脂異常、血糖偏高等情形。其實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爆發,首重藥物治療,高血脂患者要定時服用降血脂藥,以防突發性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定期監測血壓、血糖,除了留意是否保持在醫師建議的數值之內,更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避免數值高高低低,至於是否可以減藥或者停藥,都須與專科醫師討論,切忌自行停藥或用藥減量,且無論何時有症狀時,也不要諱疾忌醫。傳統過年,除了吃年菜,有些人會來個摸八圈、撿紅點,有些人太過於專注,常常一坐就是好幾小時,忘記起身動動,所以每到年後,就傳出許多麻將症候群,有的痛到手臂舉不起來,過完年趕忙到醫院就診,但酸痛還是小事,可怕的是引起血栓,打麻將打到喪命,這絕不是玩笑話而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大家,為了您的健康,定時起來走動一下,且應盡量避免盤腿而坐,每打完一圈或一輪後,就起身做些腰部及頸部的伸展操,讓肌肉得到適當的舒緩,以免長期專注牌局,低頭前傾、久坐的姿勢,造成肩頸、腰酸背痛。過年期間,不管是天候變化、家中清潔工作、假期出遊,都可能誘發氣喘復發,過敏兒的影響是多樣性的,不是像一般人認為的只要多帶件衣服保暖即可避免。衛生局提醒該注意下列事項:1.家中要適當除濕,控制相對濕度在50-60%之間,以減少黴菌和塵蹣的孳生。2.氣溫驟降時,應避免戶外活動,出門時盡量穿戴口罩及足夠衣服。3.食物用完要密封,門窗破洞應修補,適度、正確使用滅蟑餌劑,可減少家中的蟑螂。4.對花粉過敏的人,應避免在草叢花海中奔跑嬉戲。由於春節過年期間氣溫較低,加上因酗酒、抽菸,以及加上容易暴飲暴食、生活作息紊亂,是中風的高風險期,因此提醒相關慢性病患者要備妥用藥、正常飲食以及保持心情平靜,天冷還要注意洗澡熱水溫度,才是預防中風根本之道;衛生局更提醒三高患者及一般民眾注意,一旦出現中風跡象,如:身體單側突然麻木或軟弱無力,視力突然模糊或減弱、突然無法正常說話或聽不懂別人說的話、突然感到暈眩或無法正常走路、突然嚴重頭痛並伴隨嘔吐等症狀,應立即送醫。照顧身體健康沒有假期,休假不忘運動,經常活動一下筋骨,衛生局提供健康六招,讓您牛年運氣、福氣、健康,通通發!發!發!★「牛」轉健康福袋-健康六招 ★第一招:健康飲食每日蔬果五七九(兒童5份、成年女性7份、成年男性9份),少油、少鹽、少糖、高纖、定時定量五原則;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與膽固醇,控制體重,輕盈一生。 第二招:健康運動每日健走一萬步,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與血管彈性,減少血管阻塞機會。配合生活作息,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種類及運動量,最好(1)在飯後1小時,每週至少3次,(2)每次至少30分鐘,覺得有點喘、累、出汗(或心跳約130下);(3)規律及持續運動,效果較佳。  第三招:健康生活菸、酒是許多慢性病症的危險因子,減少飲酒,拒絕抽菸及吸二手菸,身體零負擔,健康沒煩惱。 第四招:健康體位「腰圍上限八九十,遠離代謝症候群」,知道自己的腰圍數值,定期測量血壓,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中老年慢性病不上身。 第五招:健康分享親友聯誼,架起友誼支持網絡,彼此分享與扶持;培養休閒娛樂生活,及幽默風趣的生活態度;情緒穩定,是提升身體免疫力的良藥。 第六招:健康久久健康長壽之道,貴在先關心自己的健康,不是等到生病的時候才開始注意。平時多吸收健康知識,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以段練「百病不侵」的健康身體,請上衛生局網站(網址:http://www.health.gov.tw)提供正確健康資訊。

“犇“走年貨大街 善用小技巧、健康買到手

“犇“走年貨大街 善用小技巧、健康買到手#心血管疾病

下星期就要過新年,許多民眾已經開始採買年貨,為了不讓黑心食品壞了過年的興致,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民眾,在採買年貨的時候,除了要注意新鮮衛生原則外,還要謹記採買年貨的「四不原則」:一、包裝不良不買:儘量選購包裝食品,包裝食品的合格率比散裝食品高,比較衛生,也比較有保障。 二、標示不全不買:清楚的食品標示是負責的廠商對產品品質保障的誠意,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的規定,應標示:品名、內容物的名稱及重量、添加物名稱、保存期限、廠商的地址和聯絡電話。 三、色澤鮮豔不買:許多外觀鮮豔動人的產品為了賣相好、保存方便,而添加了過多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例如防腐劑、漂白劑、增豔劑、色素等,吃下肚輕則引發腹瀉、嘔吐、頭痛、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重則還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四、保存方式不對不買:有些商家為了展示貨品,將該冷凍或冷藏的食品擺在常溫下販售(例如新鮮水產),造成消費者買到了解凍的食品。溫度不同,保存期限就有異,甚至會造成食物腐敗。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購買保存方式不對的食品。 此外,若習慣至傳統市場或年貨大街採買散裝年貨的民眾,則可善用「望、聞、問、切」的技巧。§ 望:看顏色是否自然,太過鮮豔、太過雪白的食品,可能是增豔、漂白後的結果。看外形是否完整,破碎的食品可能較不新鮮。長霉的食品則應丟棄,千萬不要以為削去霉斑、烹煮過後就可食用。 § 聞:嗆鼻的藥水味、特殊腥味、霉味、怪味,都可能是添加過多化學藥劑、香料或不新鮮的劣質品。 § 問:問問商家不同產地貨品的比較(價格、品質、處理方式),可以增進年貨的知識,也判斷商家的專業度及可信度。 § 切:用手感覺食品的質感,新鮮肉品與水產類肉質應有彈性,按壓之後應馬上彈起。乾貨的乾燥度則是食物品質辨別重點,如果有受潮的跡象,千萬不要購買。 採買年貨的時候,除了要注意新鮮衛生原則外,還要份量的控制,千萬不要購買囤積太多,可以選擇多樣化,但要避免多量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