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賣力不「賣命」 別讓工作賠了健康

賣力不「賣命」 別讓工作賠了健康#心血管疾病

英國倫敦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從1985到1999十四年間,針對一萬多名35至55歲職場人士,進行長期有關工作壓力與新陳代謝疾病的相關性研究。研究結果證實:不分性別,長期處於高度工作壓力下的工作者,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研究人員提出可能的解釋:第一、從事工作壓力大行業的人,較不容易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因此容易有吸煙、過度飲酒、運動不足、營養攝取失衡…等行為產生。其次是長期累積的壓力會導致心跳速率加速,加重心臟的負擔。最後,長期的工作壓力會影響神經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因為身體為了應付壓力情境,必須分泌壓力賀爾蒙以保持警戒,卻導致其他賀爾蒙分泌功能(如組織再生)被抑制。主持此一研究的Chandora博士表示「工作壓力與心跳加速以及心律變異(每次心跳之間的細微變化)降低有關。經常處於工作壓力下的人們,身體中有著較高濃度的壓力賀爾蒙,以致於身體其他正常的功能無法正常發揮。」這是不是表示為了自己的健康,就必須辭掉工作呢?其實不然!邱永林醫師表示,細數所有的行業中,警察可能算是工作壓力最高的其中一個族群。一項研究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郡警察執勤時身心壓力的報告指出,當一位身體健康的警察看見歹徒手上持有槍械時,瞬間的心跳速率平均高達每分鐘230下!即使當任務已經結束,在恢復期間的心跳仍高達每分鐘130下以上。但另外一群警員,之前已經學習過由醫師以及心理師指導的「生理回饋壓力管理」課程,在任務完成後立即練習這些疏壓技巧,幾乎可以馬上恢復每分鐘70到80下的正常心跳速率。邱醫師表示,對於公司以及企業而言,除了提供員工具有科學實証效果的壓力管理課程之外,還可以考慮以下幾項建議:將工作環境重新設計,提供員工充分的疏壓設備以及課程。對於明顯壓力過大的員工,應聘請心理師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對於個人而言,除了積極參加專業的壓力管理課程之外,平日應多注意以下幾項建議:偵測情緒的生理警訊養成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至少要有一個人能傾聽你的困擾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每天讓至少頭腦「放空」半小時持續探索紓壓技巧

世界高血壓日 邀您品嚐低鈉健康牛肉麵

世界高血壓日 邀您品嚐低鈉健康牛肉麵#心血管疾病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學會暨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於5月17日(星期日)上午在國父紀念館西側廣場舉行「世界高血壓日活動」,提供低鈉衛教觀念闖關,包括:血壓風險計算機、血壓安穩急急棒、找找鈉在哪、低鈉牛肉麵品嚐及健康樂透抽獎站等活動,歡迎市民踴躍參加。高血壓是國人最常見的疾患之一,是腦溢血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據衛生署的統計,96年台灣地區高血壓死因排名,仍居十大死因之內第10名,其死亡百分比佔1.4。而96年臺北市死因統計中高血壓疾病,居死因別第11名,其死亡百分比佔0.97。隨著年齡的增加,罹患高血壓者越多,這些高血壓患者中,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者僅一半左右,而其中能好好加以控制的人也僅約半數而已。高血壓治療是長期性的,若不好好控制五年或十年後的合併症,將會引起腦中風、心臟衰竭及腎臟疾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提升民眾對高血壓疾病的認知,積極推展北市40歲以上民眾接受「血壓、血糖及血膽固醇」三高篩檢,希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高血壓的預防著重於日常生活自我健康管理,其預防及非藥物控制方法有:定期檢查血壓,最好自己與家人也學會量血壓。控制食鹽使用量。控制脂肪的攝取量,少吃肝、豬油等高脂肪食物。不要吃的太飽﹐忌暴飲暴食。戒菸、少喝酒。控制體重,適量運動,以保持心臟強健。應養成習慣維持輕鬆開朗的心情,凡事不急不躁,心平氣和。今年的「世界高血壓日」為5月17日,主題是「Salt and High Blood Pressure:Two silent killers」,當日活動現場將舉辦低鈉飲食教學以及名人趣味競賽,透過現場民眾投票,選出最有低鈉飲食創意與健康觀念的「低鈉飲食達人」。以互動遊戲宣導減鹽低鈉、以及血壓安穩之觀念,設置血壓相關檢查、血壓量測示範、服務及自我測量區。需養成日常三餐低鈉飲食的習慣,才能保持血壓正常健康的狀態。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共襄盛舉!

捍“胃”健康 九成五民眾失守

捍“胃”健康 九成五民眾失守#心血管疾病

2008年,廖風德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趙寧因膽囊癌病逝令人感到惋惜;藝人徐華鳳長期胃痛,警覺有異時已罹患胃癌第三期,所幸即時開刀處理、抗癌成功,讓她深刻體驗到定期檢查的重要性。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根據聯安2008年針對5,114位受檢者的健診數據統計顯示,腸胃及心血管危險因子出現異常的比例高,是威脅國人健康的兩大因素。前十大健康異常排名分別為:痔瘡、胃部異常、體重過重、脂肪肝、飯前血糖、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GPT(肝功能)、尿酸及低密度膽固醇偏高。  ■ 胃腸問題 位居健康異常之首鄭乃源院長表示,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加上經常外食、熬夜及吃宵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出現腹脹、胃痛、便秘或腹瀉等不適症狀卻不以為意。5仟多位受檢者當中,高達九成五的受檢者檢查出發炎、潰瘍等異常,但卻僅有一成的受檢者在健檢前有主訴腸胃狀況不佳,顯見腸胃問題很容易被忽視,長時間下來,即可能發展成痔瘡、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疾病,甚至錯過早期篩檢腸、胃癌的可能性。■ 七項心血管危險因子檢測異常比例高鄭乃源院長進一步指出,除了腸胃問題之外,十大健康異常排行中,即有高達六項與心血管危險因子相關,包括超過五成的受檢者體重過重、近五成有脂肪肝、約兩至三成有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等異常現象,顯示除了腸胃問題外,心血管問題成為第二大的健康殺手,若不加以控制,即可能導致血脂代謝異常、血管阻塞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嚴重者甚至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及腦中風。建議民眾平時應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再透過運動,做好體重及血脂的控制,改善異常狀況以遠離疾病威脅。■ 健康異常的潛在危機--癌症鄭乃源院長表示,透過健康檢查除可及時掌握健康狀況,更能預防重大疾病或及時攔截致命的危機—癌症。根據聯安2008年統計,共篩檢出36位受檢者罹患癌症,其中女性罹患乳癌比例最高(7位)、男性罹患肝癌次居(6位),其他包括腸、胃、肺、鼻咽、子宮頸癌等;罹癌男性年齡集中在50~60歲,女性集中在40~50歲,但仍發現年僅33歲的受檢者,沒有家族病史也無不適症狀,卻罹患卵巢癌的案例,顯示罹癌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且不一定有徵兆可循。從聯安2008年受檢者的十大健康異常統計可反應出國人健康狀況,但許多民眾習慣自己當醫生,因而錯失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良機。鄭乃源院長建議,民眾應透過專業人員的諮詢,依據年齡、性別、個人及家族病史等因素,量身訂做符合需求的健診項目,透過定期做健檢了解身體發出的警訊,進而依循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改善作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高品質的健康人生!前往焦點企劃 》預防醫學院

北市老人健康檢查 3/2開始現場預約

北市老人健康檢查 3/2開始現場預約#心血管疾病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42,777名老人健康檢查服務,3月開始現場預約,4月增加電話預約服務,長者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查詢特約醫院。凡設籍於臺北市今年年滿65歲以上老人(民國33年12月31日前出生)或55歲以上之原住民(民國43年12月31日前出生),皆可參加,請北市長者多加利用,以保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近年未曾接受老人健康檢查之長者,關注自身的健康,踴躍受檢。惟每位長者參加健康檢查次數以每年1次為限,若重複、超次或自行要求增加檢查項目者,其費用由受檢者自行負擔。衛生局提供A、B兩套健檢方案,供長者任選一套,但97年已選擇含腹部超音波(B套)方案之檢查者,今(98)年只能做A套,需間隔1年(即99年)才可再選擇B套。臺北市老人健康檢查服務,凡符合資格的長者(或委託代理人)可持健保卡與相關身分證件(原住民長者請加多攜帶戶口名簿或證明文件),至鄰近住家或方便就醫的臺北市老人健康檢查特約醫院,辦理現場預約登記。若要瞭解各特約醫院登記預約情形,可洽詢臺北市市民當家熱線(電話:1999轉9)、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各特約醫院(如表2)、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或上網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資訊公告/老人健檢或各特約醫院網站,查詢各項老人健康檢查資訊。

定期動脈硬化檢測 預防下肢動脈阻塞

定期動脈硬化檢測 預防下肢動脈阻塞#心血管疾病

六十五歲的王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十年、伴有高血壓。每月抽一包菸的他,已有卅年菸齡,平日易有下肢冰冷及偶有夜間足部痙攣現象。最近走上坡路段或快步行走時,腿部有脹痛及不適感,休息時則稍為緩解。接受「動脈硬化檢測儀」的檢側後,發現有下肢動脈阻塞的情形,目前正規律的接受醫師治療中。下肢動脈阻塞的病因是下肢動脈硬化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這種疾病不但會減低生活品質與造成殘障,更容易合併心血管疾病引發嚴重的健康威脅。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信揚指出:「超過一半以上的下肢動脈阻塞病患不會有症狀。」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是下肢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每吸一根菸就減少七分鐘壽命,而且吸菸會導致第2型糖尿病、中風、周邊血管阻塞等疾病,根據統計,25%心臟病是吸菸造成,超過80%的下肢動脈疾病患者都有抽菸習慣或曾經抽菸。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每年約有5~7%的患者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機率增加二至六倍;而且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患者同時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所以下肢動脈疾病患者即等同曾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或腦中風患者,因為再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相當高。遠離下肢動脈阻塞的威脅,除了平常保健,早期發現與治療也非常重要。下肢動脈疾病該如何預防呢?黃信揚醫師建議:「就是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肪。此外,患者也需禁止吸菸,當足部傷口潰瘍或間歇性跛行時,必須立即就醫。」有鑑於此,東基引進「動脈硬化檢測儀」,針對五十歲以上的糖尿病患或吸菸者,偵測下肢動脈阻塞及全身性動脈硬化的程度。只要掛家庭醫學科、內科門診,經醫師初步檢查後開立檢查單安排檢查時間。檢測時,護理人員會分別在受檢者的四肢綁上壓脈帶、胸口貼上監測器,費時十分鐘即完成檢測,接著再由醫師判讀報告上的數值資料,即可了解受檢者的心血管健康狀況。

破除健康檢查的三大迷思

破除健康檢查的三大迷思#心血管疾病

一般民眾因過年期間大魚大肉,擔心健診數字滿江紅而逃避做健康檢查,但隨著健康觀念的提升,春節後安排健康檢查的民眾有增加的趨勢,但是,究竟要如何挑選「對」的健診機構呢?許多民眾經常會陷入迷思,包括「價格高低等於品質好壞嗎?」、「健診項目愈多愈划算嗎?」及「到底是選擇醫院還是健診中心比較好?」。面對包裝華麗的「健診說帖」,多數民眾往往不知如何選擇。事實上,只要破除迷思、釐清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健診機構並不難。                                                      ■迷思一、健診收費一分錢一分貨?                                                                             健診收費從數千元到數萬元都有,若加上高階影像檢查,費用高達六、七萬元,但不能只用收費標準來衡量健診機構的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指出,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醫療服務,除了基本的篩檢項目外,必須仰賴專業的醫護人員依照每位受檢者不舒服的主訴,並考量家族病史、生活型態與年齡性別等,來為受檢者規劃符合個人需求的健診項目。即使收費便宜,但無法量身訂作,而是一套健診套餐適用於所有人的陽春型健診服務,完整性不足,自然無法滿足受檢者的需求除了檢查項目之外,不少健診中心引進價格不斐的檢查設備,加上營造舒適且注重受檢者個人隱私的健診環境,例如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就擁有1,000坪的健診空間,除了從各大醫學中心聘請各科專業醫師專職服務,光是護理人員就多達50名,平均1.3位護理人員服務一位受檢者,這種高規格的健診服務,可能就無法用幾千元的收費去衡量了。                                                                          ■迷思二、健診項目愈多就愈好?                           健診絕不是「俗擱大碗就好」。有些人認為健診項目一定要愈多愈好,如果價格差不多,A健診中心的檢查項目是75項,B健診中心則有80項,就認為B健診中心是最好的,這種心態並非正確。即使健診項目多,但多半不是自己需要的,這樣健康檢查項目再多、再便宜都沒用。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大部份的受檢者並非醫護背景,面對林林總總的健診項目時,常常不知該如何選擇合適且必要的項目,因此健診前一定要與健診中心進行項目的討論。專業的健診中心懂得尊重個體的獨特性,並有能力因應受檢者的需求進行個人化的規劃,不會要求所有受檢者選擇相同健診套餐。此外,不少民眾認為「高階影像」納入健診項目,才是最「高檔」的健康檢查。曾碧娟指出,高階影像檢查並非人人都需要,除非有嚴重的不適情形,或有癌症、心臟病等家族遺傳史,才建議將高階影像檢查納入。                                                              正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服務,民眾在選擇時,就不能用價格與檢查項目多寡去衡量了,而應懂得考量健診中心的專業規劃能力。                                                                          ■ 迷思三、在醫院檢查發現異常轉診較方便        轉診的便利性亦是一般人考量到底要在醫院亦或是健診中心檢查的因素。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在醫院健診強調一旦檢查出異常,可立即在醫院內安排治療,但健診中心則強調,每位受檢者的健康異常及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專業的健診中心可與受檢者進行深度溝通,考量治療專業性、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為受檢者推薦適合的醫師,並協助受檢者跟醫師溝通治療方式。                                                      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為例,特別設置一個健康管理中心,一旦受檢者出現健康異常狀況,健康管理師就會立即與受檢者溝通,安排轉診治療,聯安醫護人員也會事先與轉診醫院作好溝通,協助受檢者獲得最好的治療,儘早恢復健康。曾碧娟建議,新的一年才剛開始,此時為自己和家人安排健康檢查,有助奠

敏盛醫院心血管中心挑戰國際認證

敏盛醫院心血管中心挑戰國際認證#心血管疾病

繼榮獲JCI國際醫院評鑑後,桃園敏盛綜合醫院心血管醫學部日前正式挑戰JCDSC(Joint Commission Disease Specific Certificate-AMI)疾病認證,展開為期兩天嚴峻的評鑑審查,成為國內首家挑戰單一疾病國際認證的醫院,進一步將敏盛醫院急性心肌梗塞處置模式躋身世界級之列。    院方表示,正式評鑑結果預定於二月底公告。敏盛醫院近年來以國際視野、創新手法、積極參與各式評鑑,作為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的發展策略,在台大醫院柯文哲教授的指導下,帶領優秀的台大醫師團隊及發展核心科別心血管醫學部,強調「Total solution under one roof」,結合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團隊,提供全方位照護醫療,病人數在桃竹苗地區獨占鰲頭,至今運用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服務已超過13,000個家庭。評鑑當天,由李威傑執行副院長、周治華總監及康志森主任帶領下,歡迎委員Dr.Nathan Erteschik揭開序幕,隨即展開為期兩天的實地審查工作。重點評鑑項目為24項品質指標及臨床照護,包括心血管醫療品質的簡報呈現、書面資料審查、各單位實地審查及病患訪查等等,藉由國際性的客觀外部稽核制度,以最嚴格標準來監督本院醫療品質之精進。心血管醫學部主任康志森表示,急重症團隊平日即以最高標準檢視每個處置及治療環節,尤其是面對急性心肌梗塞這個心血管疾病的殺手,更不能掉以輕心。前一年成立工作小組,著手規劃,歷經二十多次小組檢討會議,讓每個治療環節的小缺失趨近於零。全員腦力激盪,找出照護的最優模式。以實證醫學的精神及美國最新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治療指引,建立此次疾病認證處置最佳臨床路徑。全體工作人員發揮團隊合作並全力以赴,共同為提升心臟血管醫療照護品質而努力。    敏盛醫院心血管醫療團隊24小時待命,讓病患到達急診,經診斷確定後送入導管室進行血管擴張術並在90分鐘內完成,以達黃金時間內搶救心肌壞死,成為桃園地區心臟血管病患就診首選。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指出,此次挑戰特定疾病的國際醫療認證是敏盛及台灣醫界的另一重要里程碑,若能順利通過,除了可躋身台灣最頂尖的心臟血管團隊,並持續朝晉升國際級的整合性心臟血管醫學中心邁進。醫院評鑑為病患服務把關,JCDSC是特定疾病的國際認證,更進一步把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治要求達到世界第一流的境界,目的是為展現醫療機構能以優異的服務品質,提供特定疾病照顧的承諾,敏盛醫院指出,挑戰「JCDSC-AMI」除了為台灣重症醫療創新服務,更期許為「病患第一、台灣第一」奉獻心力。

降血壓、抗疲勞 黑巧克力健康又營養

降血壓、抗疲勞 黑巧克力健康又營養#心血管疾病

上周末是西洋情人節,想對心上人表達愛意,最具代表性的禮物非玫瑰花、巧克力莫屬;尤其巧克力的香甜濃郁,讓人吃在口中、幸福在心頭,的確就像戀愛的滋味,只是這一口吃下的是健康還是危害身體?不能不留心。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 - 張嘉玲營養師表示,巧克力之所以令人著迷,除了獨特的滋味口感,更因其中的色胺酸有助合成血清素,這是一種能帶來喜悅感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僅可以增加浪漫情趣,也可幫助女性緩解經期症候群的不適;而且巧克力富含鈣、鎂、鋅及維生素B6,同樣有助於減緩經期症候群,近來還被發現能對抗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巧克力的營養成分不低,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E、鈣、磷、鎂、銅、鐵、咖啡因、可可鹼及多種多酚,最近更有研究發現,黑巧克力中含有豐富的黃烷醇(flavanol),可以降低血壓,減少胰島素阻抗,具有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進而達到保護心血管與預防心臟病的效用。不過,黃烷醇帶有苦味,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其苦味可能讓人卻,因此有些廠商會加工去除可可的苦味,如此將損失大量的黃烷醇;而加工過程也會讓可可的顏色變深,所以光憑巧克力顏色深淺,並無法判斷黃烷醇含量的多寡。張嘉玲營養師指出,市售巧克力因可可粉、奶粉、糖的調和比例不同而有成分上的差異,有些巧克力會加上糖衣、奶油、核果、花生、米果等,雖然使口感豐富多變,卻讓巧克力變成高熱量、高油脂、高糖份的食品,不但大大減低了巧克力原有的好處,反而容易傷害心臟血管的健康。至於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營養成份更是遠不及黑巧克力。特別是白巧克力,其實只是由可可油、糖、牛奶、香料調製而成,幾乎不含可可粉,當然黃烷醇的含量極低,也就沒有上述各種巧克力的健康益處了。張嘉玲營養師建議,選購時應注意營養標示,最好是可可含量在65%以上、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黑巧克力,而各種黑巧克力產品中,又以苦味者為佳,太過甜蜜的雖容易入口,卻不利健康。此外,必須注意,即使是黑巧克力,仍含有糖份、可可油,熱量不低,因此建議每天攝取黑巧克力不要超過40公克,其熱量約200大卡,且記得要減少當天其他飲食中的脂肪、糖份攝取,以維持熱量平衡,避免體重增加。如果擔心市售巧克力熱量都太高,不妨自製水果巧克力。取適量黑巧克力磚隔水加熱融化,再將草莓、蕃茄、蘋果等水果洗淨切塊,以竹籤串成一串,沾上巧克力外衣,待巧克力凝固即可包裝,這樣一串水果巧克力熱量約50大卡,不但能吃出濃情蜜意,也多了一分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