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5歲OL近期工作壓力大又睡不好,某日早上盥洗漱口時竟發現水含不住會從嘴角漏出,一照鏡子驚覺自己嘴巴歪且左眼也無法閉起來,擔心自己是中風趕緊到急診就醫,經診斷為「貝爾氏麻痺」,服用類固醇搭配中醫針灸治療後,後續恢復良好。
一名35歲OL近期工作壓力大又睡不好,某日早上盥洗漱口時竟發現水含不住會從嘴角漏出,一照鏡子驚覺自己嘴巴歪且左眼也無法閉起來,擔心自己是中風趕緊到急診就醫,經診斷為「貝爾氏麻痺」,服用類固醇搭配中醫針灸治療後,後續恢復良好。
一名男大生日前在家如廁突昏倒,母親聽到碰撞聲推門一看發現兒子橫躺在地板,緊急拍打他臉頰後才稍稍恢復意識,醒來一臉矇問:「怎會躺在地上?」送醫後,醫師研判應是「迷走神經性昏厥」,儘管這病症多數情況都會自然恢復,但要注意可能延伸的頭部撞擊問題。
腦壓高可能會頭痛,但「低腦壓頭痛」你聽過嗎?其實神經科診間,因低腦壓引發頭痛的患者並不罕見,且醫師提醒,可能有腦血腫、腦中風等嚴重併發症。
60歲黃先生中風後便謹慎控制血壓,也按時服用降血壓藥物,將收縮壓控制在約140毫米汞柱,舒張壓約90毫米汞柱,但近幾個月收縮壓上升至150毫米汞柱,為求血壓不再上升、維持穩定避免二次中風,同時期盼能改善中風後受傷的語言功能與肢體活動,因此到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門診求助治療。
69歲郭女士某日與友人聚餐,突然重複數10次「今天是幾號?我為什麼會在這邊?」,經診斷為暫時性失憶症,合併大腦皮質萎縮及陳舊性腦缺氧病變,開始服用藥物再搭配4週共20次的高壓氧治療,才逐漸好轉。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醫師牛柯琪提醒三高患者、有腦中風及巴金森氏症家族史的人,必須特別留意腦病變。
50多歲陳先生,由於中風,導致右側癱瘓無法行走,生活起居也都需仰賴他人照顧,為能夠儘快恢復日常生活,十分積極復健,從一開始只能勉強在床上抬起手腳,半年多後已進步到可以拿拐杖行走了。然而,右側肌肉因中風後張力過強,導致其右側前臂無法伸直,5隻手指也一直緊握而無法張開。
「有口難言」有多苦?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就因患上失語症(aphasia)而宣布息影。今年58歲的盧伯伯,日前因出血性腦中風到台北慈濟醫院進行手術,1個半月後出院,卻因為中風傷及腦部語言區,留下無法表達的後遺症,而被轉介給語言治療師蔡得榕進行復健。
平日健康的張先生,在某天發覺自己單側指尖麻木、抓握也變得較為無力,經過一夜觀察卻不見好轉,次日決定到神經科門診諮詢。由於「突發性神經學症狀」可能有急性腦中風的疑慮,神經科醫師將張先生轉介至急診。經過急診、住院一連串檢查,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中風原因來由於「心房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