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

失血量超過80c.c 就是經血過多!

失血量超過80c.c 就是經血過多!#月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經期大量出血所造成的不便,嚴重可以影響日常作息以及工作表現。一名29歲的女性患者每次月經來的時候經血量都非常地大,得不斷上洗手間更換衛生棉,連平時最愛的運動都因此被迫停頓,但至婦產科醫療診所求診,所有報告都顯示一切正常,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吳孟興表示,每次月經期間的平均失血量約為35c.c.,若失血量為10-80c.c.可視為正常。但若失血量超過80c.c.的話即可診斷為經血過多。基於根據衛生棉使用量所做的大致估算,衛生棉正常使用量為平均每天4-5片,且每個月經週期不超過20片,如果3包仍然不夠而且幾乎每片衛生棉都浸濕的話,很可能應診斷為經血過多。吳孟興進一步指出,經血過多可由器質性原因,子宮及其組織病變,例如子宫内膜息肉、甲狀腺疾病或血液凝固障碍所引起;但是,相當比例的經血過多是由生殖性内分泌失調所引起,而不是器官或組織病變。雖然這些患者仍然有明確的月經週期和規則的月經期間,但是經血量會在没有明確病變的情况下顯著增加至超過80c.c.。這就稱為無器質性病變的經血過多。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字,約19%的育齡女性有經血過多的情況發生。育齡女性是貧血的高風險群,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月經流失而失鐵。依照統計數字,每3例經血過多的患者中就有2例患有缺鐵性貧血。經血過多可能是導致疲勞、虚弱、食欲不振和身體抵抗力下降的原因。吳孟興表示,若是患者的失血量超過80c.c.的話即可診斷為經血過多,而且確定是否有失鐵過多的情況,醫師可針對患者的病因給與投藥或是手術治療。

常痛經、亂經 當心成「太平公主」!

常痛經、亂經 當心成「太平公主」!#月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初經過後,若常出現痛經和亂經情況,可能影響胸部發育,恐成「太平公主」,千萬別疏忽!最近天氣寒冷,許多女生都手腳冰冷到不行,碰到月經來,更是雪上加霜,又冷又痛的常不知如何是好;根據調查顯示,有高達6成20至29歲女性對於經痛,選擇隱忍不處理。中醫師彭溫雅指出,女性的健康指標,可從每個月的月經看出端倪,若是經常有痛經、亂經等情況,不只是健康狀況欠佳,往往也會影響胸部發育,要將每個月來一次的月經調理好,才能促進身體健康,且也有助於身材的發育。彭溫雅表示,女生會出現痛經,往往體質多虛寒,而在冬天,天氣嚴寒,也會使得月經期出現的經痛更加嚴重,這時可使用行氣活血、活血化瘀的中藥來改善;當歸、川芎、白芍及熟地黃的「四物」可活血補血,還可加點延胡索、香附、甘草等幫助止痛中藥來改善經痛,除了可改善經痛,還可補血,使氣血更順暢、臉色更紅潤。最後彭溫雅強調,對於女性月經不順、亂經或是經痛等問題,選擇中藥治療較溫和,還可兼具調理效果,不要過度使用西藥催經,以免造成女性荷爾蒙分泌異常,進而導致症狀更加惡化。除了服用藥物之外,也可多利用按摩與熱敷來改善不適症狀。(圖片來源:彭溫雅醫師提供)

五歲女童來月經! 竟是卵巢腫瘤導致

五歲女童來月經! 竟是卵巢腫瘤導致#月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什麼!?五歲小女孩來月經! 經醫師診斷,發現小女孩卵巢長了一顆腫瘤,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導致第二性徵提早出現,醫師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小女孩終於找回自己的童年。秀傳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復興指出,從身體外觀可看出小女孩第二性徵已經出現,再進一步以超音波檢查,發現骨盆腔有一顆約五公分的卵巢腫瘤,懷疑是腫瘤影響卵巢荷爾蒙分泌,促使小女孩第二性徵提早出現。果然抽血檢驗荷爾蒙,小女孩的女性荷爾蒙值達到48pg/ml,一般八歲以前女性荷爾蒙正常值應是10pg/ml以下 ,顯然小女孩的女性荷爾蒙升高,引發性早熟的現象。而小女孩切除的腫瘤,取出化驗的結果証實是幼年型顆粒性細胞卵巢瘤。顆粒性細胞卵巢瘤在所有女性卵巢腫瘤中甚少見,此五歲小女孩罹患幼年型顆粒性卵巢瘤,非常罕見。早熟症又名早發性青春期,此症的定義是女性8歲前出現月經或第二性徵,如乳房或陰毛發育,一般正常的女性青春期約在10─11歲出現乳房、陰毛發育、快速長高,12歲初經。提醒家長注意,為小女孩洗澡時如發現乳房鼓起、有陰毛,甚至是月經來潮的跡象,要趕快就醫檢查是否為早熟症;以此小女孩為例 ,如果父母親不注意,由於女性荷爾蒙提早分泌,日後會長不高,更重要的是骨盆腔內的腫瘤有可能變大且病變為惡性,屆時治療更為棘手。

月經變日經?小心子宮內膜癌上身

月經變日經?小心子宮內膜癌上身#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一名34歲的余小姐子宮持續不正常出血,導致每個月的月經變成每天不間斷出血,有一天出血過多在家昏倒,送醫檢查後發現余小姐為子宮內膜癌!經過2次開刀與1階段的放射線治療,終於控制子宮內膜癌,讓余小姐回復正常的生活。余小姐第一次發生昏倒時,血紅素數僅剩下2.5,正常女性血紅素指數約12-16,大千綜合醫院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說,經檢查後發現子宮腔內有一超過8公分的腫瘤,因未婚未生育,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替她進行了保留子宮的子宮腫瘤摘除手術,但術後腫瘤的病理報告竟是子宮內膜癌,卻因種種原因,時她並未積極回院追蹤。不幸的是2011年她又再次因大量子宮出血導致嚴重貧血被送進本院急診,血紅素又掉到僅3.1,檢查發現同樣位置的子宮內膜癌又復發了,經過放射腫瘤科主任李必忍醫師為她進行了放射線治療後,子宮出血量明顯減少,腫瘤也逐漸萎縮變小,為杜絕子宮內膜癌有再次復發的機會,她終於願意接受手術,由林敬旺醫師再度操刀摘除了子宮、卵巢及骨盆腔淋巴結等完整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目前情況穩定,並持續回診追蹤。大千綜合醫院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更年期、停經後或未生育過女性,近年來因為飲食習慣西化及生活型態改變,發生率有日益年輕化的趨勢。如果民眾有停經一年以上發生出血、更年期婦女月經一個月來兩次以上,或持續出血超過一週,都應進行進一步檢查。放射腫瘤科李必忍醫師說,子宮內膜癌治療率高,不像卵巢癌難以在早期發現,在癌症早期會有明顯出血及異常分泌物的症狀,可在初期有症狀時,藉由子宮內膜切片化驗及子宮內視鏡診斷,確診罹患子宮內膜癌時,應積極面對疾病,與醫療團隊共同協力擊退癌症。

月經來狂吃甜食 小心過量還是會發胖

月經來狂吃甜食 小心過量還是會發胖#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女生都喜歡趁經期吃甜食,尤其是吃巧克力,因為巧克力會誘發腦內釋出一種讓人心情愉快的腦內啡,且每公克巧克力約含1毫克的鎂,但巧克力也含有咖啡因,所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黃伊寧建議吃適量就好。此外,經期吃甜食會不會變胖呢?當然會!月經時消耗熱量,且排除部分水分,當時體重可能不易增加,但是物質不滅,過多熱量之後還是會胖,所以還是要節制。黃伊寧醫師進一步分析台灣女性經痛的狀況。根據調查,女性「每次經期來都會痛」的有23%,「經常痛」占30%,「偶而才痛」占40%,「完全沒有此困擾」的女性比例只有7%,可見經痛是相當普遍的經驗,38%的人會「喝熱飲」來紓解,依序是「甚麼事情都不做」、「吃巧克力」、「喝溫開水」、「吃止痛劑」、「熱敷」等。由此可見,女性喜好透過飲食方式來舒緩疼痛,不喜歡使用藥物。不過有哪些方法可以舒緩經痛呢?黃伊寧醫師表示,藥物療效還是最佳,一是非類固醇性止痛藥,另一是避孕藥,還可調整月經週期,但她提醒,以上方法最好透過醫師處方。由於台灣女性多偏好非藥物方法,因此黃伊寧醫師也提出其他輔助治療,例如:針灸、每天服用400到800毫克的維生素E,可改善子宮肌肉的血液循環。在下腹部以熱水袋或電毯熱敷。另外像是減少肉類、乳製品等飽合脂肪酸攝取,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含ω-3的食物)代替,以上都被証實有效果。其他有部分文獻支持的還包括:經期間多攝取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鎂。全麥穀類纖維豐富且含大量的鎂,可多食用。適度的運動,像是瑜珈、冥想、慢跑等也有幫助。另外要注意減少咖啡因攝取、身體保暖,勿食生冷包括涼拌生菜、西瓜、冰的食物及飲料,以免腹腔血管收縮疼痛加劇。

讀書壓力大? 16歲突然停經長達4年

讀書壓力大? 16歲突然停經長達4年#月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女大生日前由父母陪同至婦產科求診,這名大學二年級的女生自從國二初經來到高二都正常,奇怪的是,從16歲之後到現在竟都沒有月經。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通常續發停經要看有沒有正常的第二性徵,例如乳房發育或陰毛生長及分布。患者媽媽表示一切都正常,而且從13到16歲這3年有正常的月經來,16歲那年卻突然停經!這名女大生表示因為之前要準備考試,課業壓力大,導致月經沒來,但這一沒來竟是4年之久,才驚覺不對勁,由父母陪同就醫。蔡鋒博醫師說,從她的病史來看,應該是在16歲那年發生自體免疫疾病,而這自體免疫疾病抗體攻擊卵巢導致卵巢早衰,才會原來有月經,後來沒有月經,而且因為16歲就停經,導致女大生會有所有停經後婦女的症狀,像是臉潮紅、骨質疏鬆、手心冒汗。蔡鋒博醫師認為,壓力大導致停經的可能性的確存在,但機率不大,通常跟自體免疫疾病有關,例如亞急性甲狀腺發炎,導致本來要攻擊甲狀腺的抗體攻擊到卵巢,16歲就停經,也是蔡醫師遇過卵巢早衰最年輕的個案。不過只要找到原因就不難治療,比如說是免疫疾病引起,使用免疫治療就可以讓她恢復正常月經;蔡鋒博醫師也建議,當女性月經週期縮短量少便要警覺速就醫。

超級愛健康/生理期迷思大解惑 小心補錯更傷身!

超級愛健康/生理期迷思大解惑 小心補錯更傷身!#月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女性從第一次的初經來潮,到進入更年期後的停經,平均一生中會有高達約500至600次不等的月經。經期不適往往又會進一步造成心情低落、易怒、影響睡眠品質等;更甚者還會影響工作效率!婦產科陳保仁醫師說到,大多數女性都有過經痛經驗,瑞典曾經做過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有75%的女人答稱「有過經痛」,也就是說,每4個來月經的女性,就有3個會經痛。因為生理痛,可能是很多疾病的徵兆!而關於有經痛問題的女性來說,許多人會選擇吃止痛藥,但到底該何時服用才能舒緩不適?陳保仁醫師表示,止痛藥不是在生理痛發作時才吃,止痛藥最好在痛之前就開始服用。月經來臨之前,大約是一個禮拜之前,由於黃體素的影響,女性的身體會累積較多的水分,有些人會有下肢水腫現象,看起來有可能較胖,月經來了之後,體內的黃體素降低,水腫會有改善,會有變瘦的感覺,因此並不是生理期吃甜食不會胖。女孩子們口耳相傳月經來的時候,要多吃巧克力,到底是為什麼?陳保仁醫師也回應,其實是因為巧克力會誘發腦內釋出一種讓人心情愉快的「腦內啡」,而且每1公克巧克力約含有1毫克的鎂(鎂能控制食慾、穩定情緒、幫助動情激素的濃度調節)。再加上生理期的後半段因為代謝比較快,所以養份和熱量能在短時間內排出,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來月經的女生,可以違反「物質不滅」的定律,最好還是注意不要吃太多,高熱量的甜食容易讓人發胖,而且還會害妳長痘痘。那生理期時,多吃四物可以幫助身體活絡氣血,有助於預防生理痛?中醫師羅珮琳說,對於罹患巧克力囊腫會元氣大傷,要用四物、十全大補湯等來補身體的說法,並非正確。經血是造成囊腫增大的因素,而四物、人蔘、十全大補湯等中藥有補血作用,會讓經血變多,相對也加速囊腫變大,甚至可能讓它爆掉,所以要謹慎,別補過頭。值得注意的是,生理期吃麻油雞容易促進子宮收縮,造成經血量大增,或者血流不止的情況,不過如果生理期快結束時,其實可以吃麻油雞讓經血排乾淨,這也是為什麼做月子的媽媽們,要吃麻油雞幫助惡露排出的原因。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15

月經來好痛!究竟為什麼會經痛?

月經來好痛!究竟為什麼會經痛?#月經

當發現女同學、女同事今天看來氣色不佳、臉色不對或請假,就會想她是不是小紅或大姨媽來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黃伊寧指出,臨床上在急診室也常可見到17、18歲女性抱著肚子,身體蜷曲像蝦米一樣縮在床上,甚至冒冷汗、打滾,經過檢查後原來是經痛,不過也一定有人很好奇為什麼月經會痛?黃伊寧醫師說,經痛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原發性經痛,指的是骨盆腔和子宮沒有病理原因,通常初經後1~2年開始經痛,疼痛性質類似生產時的陣痛,但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只覺得下腹悶悶的,或是腰痠,有的人則是劇烈疼痛。可能與前列腺素造成子宮收縮與缺血有關。其他像心理因素、體質、內分泌因素也有影響,國外研究發現,社經地位愈高的女性經痛情形愈嚴重,可見心理壓力與經痛的關聯,第二類是續發性經痛,因為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細菌感染、子宮肌瘤等病理問題所造成的疼痛。黃伊寧進一步分析台灣女性經痛的狀況。根據調查,女性「每次經期來都會痛」的有23%,「經常痛」占30%,「偶而才痛」占40%,「完全沒有此困擾」的女性比例只有7%,可見經痛是相當普遍的經驗。不過什麼樣的經痛,是需要注意及看醫生呢?黃伊寧醫師表示,試過各種方法以後,仍然有嚴重經痛,甚至影響正常作息、經血量過多或過少、不規則的出血、有嚴重的經前症候群都需要特別注意,最好能就醫仔細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