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

影音/打鼾不只吵人 可能是重病徵兆

影音/打鼾不只吵人 可能是重病徵兆#打鼾

有人睡覺會打鼾,鼾聲還會吵得身邊的人難以入睡,不過會打鼾的人,不只會影響枕邊人,其實最直接的影響,還是自己的健康!長期被抱怨睡覺時很吵的陳先生,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他在睡眠中常常出現呼吸中止的情形。醫師指出,在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會打鼾,男女的比例是二比一。其實打鼾並不是一種症狀,而是一種疾病,有八成以上都跟軟顎有關係,也就是軟顎塌陷,導致空氣被阻塞,如果不處理,最壞的情況、可能造成猝死。目前關於軟顎問題導致打鼾的情形,可以透過止鼾支架植入術來改善,也就是在軟顎打入固定的支架,增加支撐,這樣的治療只需要局部麻醉,手術時間大約20分鐘,不過因為健保不給付,費用大約要四萬元上下。

打鼾也會致命! 新技術治療快又有效

打鼾也會致命! 新技術治療快又有效#打鼾

有些人睡覺的時候都會打鼾,但是醫師則認為打鼾不見得正常,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力博宏醫師表示,打鼾跟睡眠呼吸中止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沒有注意的話,可能會致命,他表示有一位資深廣播就是因為在廣播的時候,突然癱軟在桌上,旁人察覺後將他喚醒,然後才又繼續主持節目,讓他趕緊到醫院求診。力博宏醫師強調,過去對這類患者而言,治療的選擇非常有限,但是自從引進「止鼾支架植入術」後,大大提昇治療的效果。(圖片為新技術的示意圖,來源為振興醫院。)力博宏醫師表示,他的病患當中有一位資深廣播人,晚上已經睡很大,白天還是常常精神不濟,某次現場錄音突然整個人癱倒在桌上,音控師緊急插播音樂並且將他搖醒,嚇得他趕緊求醫。另一位病患是竹科工程師,就算睡再飽還是覺得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到工作,枕邊人還常常被他突然坐起醒來嚇到。力博宏醫師解釋,其實有很多猝死的原因都跟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有關;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人在睡覺的時候,因為呼吸道軟組織塌陷,導致氣流受到阻塞,空氣無法進入肺部,導致血中含氧量急遽下降,這時候為了提高血中的氧氣濃度,大腦會喚醒中樞神經,加強氣道的張力,所以當氣流通過狹窄的氣道時,會使組織間歇性的振動,才會造成鼾聲。力博宏醫師表示,很多患者由於身體長期應付缺氧狀態,所以造成心肺額外負擔,容易引發心血管等問題;除此之外,還很容易讓睡眠品質不佳,白天的精神大打折扣,注意力、反應力都會下降。透過新的「止鼾支架植入術」,只要15分鐘的門診手術,不必住院就可以有效降低鼾聲,支架為永久植入、持久性強,多數患者手術當天就恢復正常飲食和活動,是有效又安全的解決方法。

枕邊人翻身又打鼾 調整寢具可解決

枕邊人翻身又打鼾 調整寢具可解決#打鼾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2010年全台離婚對數近6萬對。離婚原因除了婆媳及姻親困擾、女性獨立能力提升以外,與另一半個性不合、溝通不良及生活習慣也是主因;其中,睡眠習慣與身體的自然反應狀況有關,較難透過行為去改變。您是否經歷過,明明隔天有重要事情必須早起,但偏偏枕邊人不是一直翻身,就是鼾聲如雷,吵到無法入眠?專家建議,打鼾可藉由藥物、手術治療或輔助工具,而翻身可藉由寢具來改善。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表示,睡眠時因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不動,容易造成肌肉與脊椎的壓力,長期下來也可能導致身體出現褥瘡,因此身體為降低睡眠造成肌肉與脊椎的傷害或不舒服,才會有不自覺翻身調整姿勢的自然反應。若枕邊人翻身造成睡眠困擾,可以考慮更換干擾性較低的床墊,減少翻身帶來的震動干擾。許雅雯醫師建議,睡眠時盡量平躺並在大腿下墊枕頭或側睡時膝蓋夾枕頭,這樣的睡眠姿勢可以讓身體完全放鬆,對身體的睡眠壓力也最小,而趴著睡對脊椎傷害最大,長久下來將提高長骨刺的機會。另外,許醫師補充,上班族使用電腦頻率過高,肩頸僵硬及痠痛是常見病灶,建議睡覺時枕頭的高度要調整,讓頭跟脖子可以支撐,這樣就可以減緩白天上班造成的肩頸不適。此外,慈濟醫院台北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黃同村指出,打鼾是因為懸壅垂過長、過敏性鼻炎、扁桃腺肥大、軟顎塌陷、舌根肥厚等,造成呼吸道狹窄,當氣流高速通過時,震動會出現低頻率的噪音,也就是俗稱的「打呼」。一般而言,約有2至4成的男性出現過打鼾的情形,比率較女性高。此外,肥胖者因喉嚨狹窄、老人家因肌肉鬆弛使舌根下掉或天生鼻、喉構造異常者都容易打鼾。黃同村主任建議,出現打鼾的情形時,可先調整自己的枕頭。枕頭高度以10至15公分為佳,並且必須挑選軟硬適中的枕頭,枕頭太高或太低、太軟或太硬都會影響呼吸而造成打鼾。除挑選適當的寢具外,側睡也能幫助減少打鼾的情形。寢室精品館行銷總監蔡靖怡表示,每人平均每天躺在床上的時間大約8小時,好的床墊可以釋壓,睡醒不會發生身體痠痛的問題。睡眠較淺的人可以選擇獨立筒床墊,避免旁人翻身影響到自己,而身材較肥胖者則建議使用連結式彈簧床,因為此結構的彈簧床可以分散作用力,翻身跟起身較為容易。另外,環境的改變讓很多人有過敏的現象,建議可選擇歐盟的紡織品Oeko-Tex Standard 100環保認證,若符合Class I等級的床墊被認可為商品內外材料完全無汙染及有害物質,對於2歲以下嬰幼兒都可安全接觸。蔡靖怡總監叮嚀,床的舒適與否非常主觀,民眾在選購床墊時,建議不妨多試躺各種不同材質的床墊,才能選到真正舒服及合適自己的。民眾若有打鼾的困擾,可選擇支撐能力較好的乳膠枕,「乳膠」屬天然材質,原本為車子內胎所使用,後來發現此材質有很好的彈性與支撐力,故開始使用於寢具,有彈性不易變形且具有防過敏與抗菌的功效;而「記憶乳膠」與乳膠的差別在於現代人對彈簧床的反作用力較敏感,記憶乳膠材質可以吸附壓力藉此達到釋壓效果,按照頸椎的弧度所設計出的波浪枕,可以給予頭頸部最好的支撐效果,適合有打鼾困擾的消費者挑選。(資料提供:雙和醫院、慈濟醫院台北院區、思夢軒寢室精品館)

睡眠時呼吸停止!嚴重恐致性無能

睡眠時呼吸停止!嚴重恐致性無能#打鼾

新的一年即將來到,這次農曆春節的連續假期特別多,相信有許多民眾計畫出外散散心,但是一想到晚上睡覺時會發出巨大打鼾聲,有些人只好打消出遊念頭。其實隨著睡眠醫療的進步,打鼾症可以採取適合的治療方式。(圖:口咽部的扁桃腺肥大,導致嚴重打鼾。)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打鼾就是睡覺時呼吸不順暢的表現,若是嚴重到「睡眠時呼吸會停止」的程度,患者巨大的打鼾聲和呼吸動作會突然停止,時間超過10秒以上,一個晚上反覆出現數次,這種嚴重症狀長期表現就會對身體產生傷害,例如:提高罹患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頭痛、性無能的機率。林政佑醫師說,打鼾主因就是上呼吸道塌陷,譬如:口咽部的扁桃腺肥大,空氣在受阻的通道中進出,使得口咽軟腭震動或是磨擦產生的一種惱人噪音。一般先安排「多重睡眠呼吸生理評估」,根據結果,建議最合適的治療方法。醫師給有習慣性打鼾者的旅遊小叮嚀,睡覺採仰臥姿勢,容易導致舌根下墜,加重打鼾,因此建議選擇側臥姿勢。出外旅遊時,建議打鼾者不要服用過量暈車藥,尤其嚴禁吃安眠藥或暈車藥,又同時喝酒,這樣會加重打鼾症狀。

打鼾擾人 微創手術治癒率高

打鼾擾人 微創手術治癒率高#打鼾

打鼾有時單純只是一種噪音,容易影響枕邊人,造成他人的困擾;但有時卻是呼吸中止症候群的表徵,造成白天嗜睡,記憶力變差,夜尿,甚至性無能,另外還可讓高血壓、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相關疾病機率大增。打鼾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包括懸壅垂過長、扁桃腺肥大、軟顎塌陷、舌根肥厚、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等眾多原因,基本上是由於上呼吸道受到阻塞所產生。需經由醫師詳細的檢查,方能判斷是何種原因。若打鼾過於嚴重,且有睡眠呼吸中止的現象,就需要提高警覺,多加觀察留意了。署立台東醫院耳鼻喉科徐英碩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確認打鼾原因後可進行手術改善。署立台東醫院耳鼻喉科引進微創動力式切削機,患者若是由懸壅垂過長、扁桃腺肥大、軟顎塌陷、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所引起,可使用手術切除鼻部及喉部的部份軟組織治療。由於是微創性手術,手術時間短,相較於傳統手術有恢復期較短,傷口面積小,出血量少,治療成功率高達七成到九成的優勢;患者若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則除手術外需搭配睡眠正壓呼吸器的使用,增加體內的血氧濃度,才可有效減緩睡眠時打鼾的困擾。延伸閱讀「微創手術治打鼾」: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403

長期睡眠障礙 恐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長期睡眠障礙 恐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打鼾

睡不好竟會誘發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於30日完成第1000例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並邀請林口長庚耳鼻喉部部長李學禹現場分享,對於21世紀文明病的睡眠呼吸障礙治療新趨勢,除了為睡不好的人帶來一大福音,更提醒及早診治是處理新時代文明病的重點之一,而整合性治療才能克服惱人的睡眠呼吸障礙。 李學禹醫師在演講中指出,睡眠呼吸障礙所產生的阻塞與缺氧,會造成發炎、代謝失調、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和血管內皮受損,因而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而睡眠呼吸障礙的治療計畫,是需要因病人情況不同而制訂,而療程必須是多階段與多方式的「整合性治療」,包括內、外科醫療團隊的共同合作,以達到病人最想要的治療方式。 李學禹醫師表示,在治療上將病患區分為年輕人及老年人,年紀約60至65歲以上的病患,因合併的疾病較多,且治療手術風險性較高、持續的治療效果較短,同時年紀大的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症狀與老化症狀重疊,不易區分,所以通常以內科療法為主,以戴呼吸器為主要治療方式,若病人強烈希望改善,則可利用微創手術。年輕患者若呼吸中斷很嚴重,在青壯年時很可能就因睡眠呼吸障礙,而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建議以積極的手術治療為主。 延伸閱讀「擺脫睡眠障礙」: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27

打鼾聲如雷 肥胖者、鼻過敏者當心

打鼾聲如雷 肥胖者、鼻過敏者當心#打鼾

如果家人或是枕邊人睡覺時打鼾聲「如雷」,真的會擾人清夢;根據統計指出,年齡在30歲到35歲之間有20%的男性與5%的女性會有打鼾的情形。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有打鼾情況的民眾,以肥胖者、中老年人與鼻過敏患者最容易發生。」通常打鼾的病患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肥胖患者,因為頸部累積過多的脂肪,引發呼吸道狹窄因而出現打鼾的情況;第二類型的病人是由於咽喉腔狹小、扁桃腺體肥大所造成的;第三類則是由於鼻腔黏膜過於腫大造成鼻塞,呼吸不順暢所引起。李宏信醫師指出,治療打鼾問題中,最棘手也較困難的部分,就是因鼻過敏所引起的「鼻黏膜肥大阻塞咽喉腔」,有嚴重鼻過敏的患者尤其深受其苦,常常一躺下鼻子就塞住,不僅睡覺時會打鼾,有時鼾聲的間隔時間過長,還容易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上述鼻過敏的患者,臨床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般開刀、紅外線、雷射、冷凍、電刀熱灼及微創等治療方式,而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術則是其中有效、安全的治療法。李宏信表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實行的技術已逐年改良,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且不太會傷害到黏膜外表,因而不致引發流血危險,且傷口小、安全、便利,成效不錯。

打鼾者日常保健 醫師:維持體重、睡前不喝酒

打鼾者日常保健 醫師:維持體重、睡前不喝酒#打鼾

晚上睡覺打鼾聲很大的民眾,確實會造成旁人困擾,像是有配偶受不了而分房睡,或是宿舍室友受不了打鼾聲而要求換寢室。打鼾除了醫學治療方法,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指出,「打鼾者的日常生活保健,包括維持體重、不抽菸、避辛辣食物、睡前不喝酒等。」根據統計指出,年齡在30歲到35歲之間有20%的男性與5%的女性會有打鼾的情形;到了60歲以後,打鼾的人口比例有增加的趨勢,其中尤其好發於肥胖者。李宏信醫師說,通常打鼾的病患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肥胖患者,因為頸部累積過多的脂肪,引發呼吸道狹窄因而出現打鼾的情況;第二類型的病人是由於咽喉腔狹小、扁桃腺體肥大所造成的;第三類則是由於鼻腔黏膜過於腫大造成鼻塞,呼吸不順暢所引起。對於肥胖所引起的打鼾問題,李宏信醫師說,「體重方面必須加以控制,睡覺時建議可採取側睡,可以降低打鼾的機率」;他表示,至於年紀較大的打鼾患者,由於其軟顎鬆弛造成咽喉附近的肌肉組織失去彈性而下垂,造成咽喉空間狹小引起打鼾,可採取電刀、雷射或射頻電波刀等方式進行熱灼切除,以解決打鼾問題。打鼾者在日常保健方面,也有一些細節必須去注意,李宏信表示,「打鼾者必須注意維持體重、不抽菸、避辛辣食物、睡前不喝酒等;而有嚴重打鼾的人,可能會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應儘速找醫師治療」。根據研究,只要體重減少3到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此外睡前應避免飲酒、吃安眠藥,以免造成肌肉鬆弛,讓打鼾的情況更嚴重;而規律的運動,可維持全身與頭頸部的肌肉張力,避免鬆弛的呼吸道造成震動而產生打鼾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