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

枕邊人翻身又打鼾 調整寢具可解決

枕邊人翻身又打鼾 調整寢具可解決#打鼾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2010年全台離婚對數近6萬對。離婚原因除了婆媳及姻親困擾、女性獨立能力提升以外,與另一半個性不合、溝通不良及生活習慣也是主因;其中,睡眠習慣與身體的自然反應狀況有關,較難透過行為去改變。您是否經歷過,明明隔天有重要事情必須早起,但偏偏枕邊人不是一直翻身,就是鼾聲如雷,吵到無法入眠?專家建議,打鼾可藉由藥物、手術治療或輔助工具,而翻身可藉由寢具來改善。署立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表示,睡眠時因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不動,容易造成肌肉與脊椎的壓力,長期下來也可能導致身體出現褥瘡,因此身體為降低睡眠造成肌肉與脊椎的傷害或不舒服,才會有不自覺翻身調整姿勢的自然反應。若枕邊人翻身造成睡眠困擾,可以考慮更換干擾性較低的床墊,減少翻身帶來的震動干擾。許雅雯醫師建議,睡眠時盡量平躺並在大腿下墊枕頭或側睡時膝蓋夾枕頭,這樣的睡眠姿勢可以讓身體完全放鬆,對身體的睡眠壓力也最小,而趴著睡對脊椎傷害最大,長久下來將提高長骨刺的機會。另外,許醫師補充,上班族使用電腦頻率過高,肩頸僵硬及痠痛是常見病灶,建議睡覺時枕頭的高度要調整,讓頭跟脖子可以支撐,這樣就可以減緩白天上班造成的肩頸不適。此外,慈濟醫院台北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黃同村指出,打鼾是因為懸壅垂過長、過敏性鼻炎、扁桃腺肥大、軟顎塌陷、舌根肥厚等,造成呼吸道狹窄,當氣流高速通過時,震動會出現低頻率的噪音,也就是俗稱的「打呼」。一般而言,約有2至4成的男性出現過打鼾的情形,比率較女性高。此外,肥胖者因喉嚨狹窄、老人家因肌肉鬆弛使舌根下掉或天生鼻、喉構造異常者都容易打鼾。黃同村主任建議,出現打鼾的情形時,可先調整自己的枕頭。枕頭高度以10至15公分為佳,並且必須挑選軟硬適中的枕頭,枕頭太高或太低、太軟或太硬都會影響呼吸而造成打鼾。除挑選適當的寢具外,側睡也能幫助減少打鼾的情形。寢室精品館行銷總監蔡靖怡表示,每人平均每天躺在床上的時間大約8小時,好的床墊可以釋壓,睡醒不會發生身體痠痛的問題。睡眠較淺的人可以選擇獨立筒床墊,避免旁人翻身影響到自己,而身材較肥胖者則建議使用連結式彈簧床,因為此結構的彈簧床可以分散作用力,翻身跟起身較為容易。另外,環境的改變讓很多人有過敏的現象,建議可選擇歐盟的紡織品Oeko-Tex Standard 100環保認證,若符合Class I等級的床墊被認可為商品內外材料完全無汙染及有害物質,對於2歲以下嬰幼兒都可安全接觸。蔡靖怡總監叮嚀,床的舒適與否非常主觀,民眾在選購床墊時,建議不妨多試躺各種不同材質的床墊,才能選到真正舒服及合適自己的。民眾若有打鼾的困擾,可選擇支撐能力較好的乳膠枕,「乳膠」屬天然材質,原本為車子內胎所使用,後來發現此材質有很好的彈性與支撐力,故開始使用於寢具,有彈性不易變形且具有防過敏與抗菌的功效;而「記憶乳膠」與乳膠的差別在於現代人對彈簧床的反作用力較敏感,記憶乳膠材質可以吸附壓力藉此達到釋壓效果,按照頸椎的弧度所設計出的波浪枕,可以給予頭頸部最好的支撐效果,適合有打鼾困擾的消費者挑選。(資料提供:雙和醫院、慈濟醫院台北院區、思夢軒寢室精品館)

睡眠時呼吸停止!嚴重恐致性無能

睡眠時呼吸停止!嚴重恐致性無能#打鼾

新的一年即將來到,這次農曆春節的連續假期特別多,相信有許多民眾計畫出外散散心,但是一想到晚上睡覺時會發出巨大打鼾聲,有些人只好打消出遊念頭。其實隨著睡眠醫療的進步,打鼾症可以採取適合的治療方式。(圖:口咽部的扁桃腺肥大,導致嚴重打鼾。)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打鼾就是睡覺時呼吸不順暢的表現,若是嚴重到「睡眠時呼吸會停止」的程度,患者巨大的打鼾聲和呼吸動作會突然停止,時間超過10秒以上,一個晚上反覆出現數次,這種嚴重症狀長期表現就會對身體產生傷害,例如:提高罹患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頭痛、性無能的機率。林政佑醫師說,打鼾主因就是上呼吸道塌陷,譬如:口咽部的扁桃腺肥大,空氣在受阻的通道中進出,使得口咽軟腭震動或是磨擦產生的一種惱人噪音。一般先安排「多重睡眠呼吸生理評估」,根據結果,建議最合適的治療方法。醫師給有習慣性打鼾者的旅遊小叮嚀,睡覺採仰臥姿勢,容易導致舌根下墜,加重打鼾,因此建議選擇側臥姿勢。出外旅遊時,建議打鼾者不要服用過量暈車藥,尤其嚴禁吃安眠藥或暈車藥,又同時喝酒,這樣會加重打鼾症狀。

打鼾擾人 微創手術治癒率高

打鼾擾人 微創手術治癒率高#打鼾

打鼾有時單純只是一種噪音,容易影響枕邊人,造成他人的困擾;但有時卻是呼吸中止症候群的表徵,造成白天嗜睡,記憶力變差,夜尿,甚至性無能,另外還可讓高血壓、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相關疾病機率大增。打鼾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包括懸壅垂過長、扁桃腺肥大、軟顎塌陷、舌根肥厚、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等眾多原因,基本上是由於上呼吸道受到阻塞所產生。需經由醫師詳細的檢查,方能判斷是何種原因。若打鼾過於嚴重,且有睡眠呼吸中止的現象,就需要提高警覺,多加觀察留意了。署立台東醫院耳鼻喉科徐英碩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確認打鼾原因後可進行手術改善。署立台東醫院耳鼻喉科引進微創動力式切削機,患者若是由懸壅垂過長、扁桃腺肥大、軟顎塌陷、腺樣體肥大、過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所引起,可使用手術切除鼻部及喉部的部份軟組織治療。由於是微創性手術,手術時間短,相較於傳統手術有恢復期較短,傷口面積小,出血量少,治療成功率高達七成到九成的優勢;患者若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則除手術外需搭配睡眠正壓呼吸器的使用,增加體內的血氧濃度,才可有效減緩睡眠時打鼾的困擾。延伸閱讀「微創手術治打鼾」: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403

長期睡眠障礙 恐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長期睡眠障礙 恐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打鼾

睡不好竟會誘發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於30日完成第1000例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並邀請林口長庚耳鼻喉部部長李學禹現場分享,對於21世紀文明病的睡眠呼吸障礙治療新趨勢,除了為睡不好的人帶來一大福音,更提醒及早診治是處理新時代文明病的重點之一,而整合性治療才能克服惱人的睡眠呼吸障礙。 李學禹醫師在演講中指出,睡眠呼吸障礙所產生的阻塞與缺氧,會造成發炎、代謝失調、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和血管內皮受損,因而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而睡眠呼吸障礙的治療計畫,是需要因病人情況不同而制訂,而療程必須是多階段與多方式的「整合性治療」,包括內、外科醫療團隊的共同合作,以達到病人最想要的治療方式。 李學禹醫師表示,在治療上將病患區分為年輕人及老年人,年紀約60至65歲以上的病患,因合併的疾病較多,且治療手術風險性較高、持續的治療效果較短,同時年紀大的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症狀與老化症狀重疊,不易區分,所以通常以內科療法為主,以戴呼吸器為主要治療方式,若病人強烈希望改善,則可利用微創手術。年輕患者若呼吸中斷很嚴重,在青壯年時很可能就因睡眠呼吸障礙,而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建議以積極的手術治療為主。 延伸閱讀「擺脫睡眠障礙」: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27

打鼾聲如雷 肥胖者、鼻過敏者當心

打鼾聲如雷 肥胖者、鼻過敏者當心#打鼾

如果家人或是枕邊人睡覺時打鼾聲「如雷」,真的會擾人清夢;根據統計指出,年齡在30歲到35歲之間有20%的男性與5%的女性會有打鼾的情形。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有打鼾情況的民眾,以肥胖者、中老年人與鼻過敏患者最容易發生。」通常打鼾的病患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肥胖患者,因為頸部累積過多的脂肪,引發呼吸道狹窄因而出現打鼾的情況;第二類型的病人是由於咽喉腔狹小、扁桃腺體肥大所造成的;第三類則是由於鼻腔黏膜過於腫大造成鼻塞,呼吸不順暢所引起。李宏信醫師指出,治療打鼾問題中,最棘手也較困難的部分,就是因鼻過敏所引起的「鼻黏膜肥大阻塞咽喉腔」,有嚴重鼻過敏的患者尤其深受其苦,常常一躺下鼻子就塞住,不僅睡覺時會打鼾,有時鼾聲的間隔時間過長,還容易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上述鼻過敏的患者,臨床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般開刀、紅外線、雷射、冷凍、電刀熱灼及微創等治療方式,而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術則是其中有效、安全的治療法。李宏信表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實行的技術已逐年改良,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且不太會傷害到黏膜外表,因而不致引發流血危險,且傷口小、安全、便利,成效不錯。

打鼾者日常保健 醫師:維持體重、睡前不喝酒

打鼾者日常保健 醫師:維持體重、睡前不喝酒#打鼾

晚上睡覺打鼾聲很大的民眾,確實會造成旁人困擾,像是有配偶受不了而分房睡,或是宿舍室友受不了打鼾聲而要求換寢室。打鼾除了醫學治療方法,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指出,「打鼾者的日常生活保健,包括維持體重、不抽菸、避辛辣食物、睡前不喝酒等。」根據統計指出,年齡在30歲到35歲之間有20%的男性與5%的女性會有打鼾的情形;到了60歲以後,打鼾的人口比例有增加的趨勢,其中尤其好發於肥胖者。李宏信醫師說,通常打鼾的病患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肥胖患者,因為頸部累積過多的脂肪,引發呼吸道狹窄因而出現打鼾的情況;第二類型的病人是由於咽喉腔狹小、扁桃腺體肥大所造成的;第三類則是由於鼻腔黏膜過於腫大造成鼻塞,呼吸不順暢所引起。對於肥胖所引起的打鼾問題,李宏信醫師說,「體重方面必須加以控制,睡覺時建議可採取側睡,可以降低打鼾的機率」;他表示,至於年紀較大的打鼾患者,由於其軟顎鬆弛造成咽喉附近的肌肉組織失去彈性而下垂,造成咽喉空間狹小引起打鼾,可採取電刀、雷射或射頻電波刀等方式進行熱灼切除,以解決打鼾問題。打鼾者在日常保健方面,也有一些細節必須去注意,李宏信表示,「打鼾者必須注意維持體重、不抽菸、避辛辣食物、睡前不喝酒等;而有嚴重打鼾的人,可能會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應儘速找醫師治療」。根據研究,只要體重減少3到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此外睡前應避免飲酒、吃安眠藥,以免造成肌肉鬆弛,讓打鼾的情況更嚴重;而規律的運動,可維持全身與頭頸部的肌肉張力,避免鬆弛的呼吸道造成震動而產生打鼾聲。

枕邊人打鼾連連?當心睡眠呼吸中止造成心臟負荷

枕邊人打鼾連連?當心睡眠呼吸中止造成心臟負荷#打鼾

由於睡眠醫學會的推廣,漸漸讓民眾認識睡眠的問題,但大部分民眾還不認為打鼾是種需要找醫師的現象,就醫診斷率普遍偏低,研究指出在台灣約有1.7-4.3%比例的人口(兩千三百萬人口當中,至少有40萬到100萬人)有打鼾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至今已經診斷並得到適當治療的人數,估計不超過五千人。當規律的鼾聲中斷,一段沉默後隨之而來大聲的鼾聲或吸氣聲,病患在睡夢中會感覺胸前有壓力,民間說法像鬼壓床,或是半睡半醒間手腳不能動,要費好大一個勁才能翻身等,這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表現。這類病患通常好睡的很,而且覺得自己一覺到天亮,一般都是由枕邊人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簡單來說就是在睡眠中氣道無氣流通過超過10秒鐘,也就是病患睡覺睡到一半會忘記呼吸。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睡眠中心及胸腔內科陳基宏醫師解釋,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因素,一部份是由於上呼吸道解剖位置的狹窄,另一部份是由於喉部肌肉張力不足。【睡眠呼吸中止症危險因子】1.性別:男性得病的機會約為女性的二至八倍。 2.肥胖:大於理想體重的120%以上者,較有危險性。 3.頸圍:男大於十七英吋(43公分),女性大於十五英吋(38公分)者。 4.扁桃腺肥大5.鼻中膈彎曲6.下顎後縮或下顎過小7.特殊基因疾病8.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 9.酒精、鎮定劑及安眠藥陳基宏醫師表示,此病長期下來會出現兩大方面的後遺症:一、對心臟血管方面的影響:由於夜間長期缺氧造成週邊及肺部血管收縮,使得病患出現高血壓及肺動脈壓力升高,日積月累心臟負荷增加而造成心臟衰竭,夜間睡眠呼吸中止次數多寡和血壓有極大關係,而根據國外統計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發生腦血管病變的機率是正常人的二至三倍。二、造成精神認知的偏差:此類病患時常處於疲累狀態,甚至開車時都容易在短短幾分鐘內打瞌睡,警覺性及注意力下降而造成交通事故,根據美國統計睡眠中止症的病患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四倍以上。 對於有類似現象者特別是專業駕駛人,陳基宏醫師建議進一步睡眠檢測,方便您盡快了解睡眠問題。不要輕忽您睡眠的品質,找出問題您可以睡的像寶寶一樣香甜!

農曆春節期間,呼吸道感染求診比例高

農曆春節期間,呼吸道感染求診比例高#打鼾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長達九天,為了服務大眾,羅東博愛醫院急診24小時服務,根據院方的統計,今年九天年假,就醫的民眾多達3577人次,一天就醫人次為397.4人次,較去年一天293 人次,多出35.6%。羅東博愛醫院指出,今年農曆春節期間,以呼吸道感染、腸胃疾病及跌倒/意外傷害,仍位居求診項目的前三名,其中,呼吸道感染就診人數多達1479人次,佔41.35%,與去年6天年假之中,有395人次呼吸道感染,佔22.47%,高出許多。急診醫學科張啟宏主任表示,農曆過年前,流感就醫人數逐漸攀升,過年期間氣候變化大,加上民眾南來北往,以致於呼吸道感染就醫人口增加,他叮嚀病患前往醫院接受治療,並記得多休息,補充水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