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

減重20公斤 終結打呼夢魘!

減重20公斤 終結打呼夢魘!#打呼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我老公的打呼聲不見了!!」先生睡著後鼾聲如雷是許多太太的夢魘,然而,減重就是結束夢魘的關鍵!一名長期忍受先生打呼噪音的太太,求助專業醫師並聽從醫師的建議,先將先生的體重控制下來,先生減去20幾公斤的體重後不再鼾聲如雷,不但喚回健康更讓太太的睡眠品質越來越好!體重上升 使睡眠呼吸中止更加嚴重溫青彥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的症狀主要是睡覺時鼾聲如雷,有喘息、嗆到、上氣不接下氣的現象,長期下來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失眠,隔天在工作上則會影響判斷能力及表現,也很容易影響情緒而造成心情起伏不定,因為前面種種因素為了提振精神,往往會攝取一些高熱量食物,可想而知體重就慢慢的往上爬,而總是在這一個循環當中徘徊因而使睡眠呼吸中止更加嚴重。另外根據研究發現呼吸中止症與代謝機能疾病如糖尿病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在睡覺時如果發生缺氧的情形,我們人體的本能反應則會引發阻止胰島素活動,經由一些生理作用後,使得葡萄糖代謝產生缺損,因而被懷疑可能是糖尿病的前身。所以,減重後可以緩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也可以讓我們遠離慢性疾病的纏身。肥胖的通病是因過多的熱量囤積 造成脂肪累積現今社會由於生活工作忙碌緊張,常常攝取較為精緻的美食,加上運動的少,肥胖常常找上門來。溫青彥醫師表示,而在醫學觀點上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型態、內分泌疾病、飲食、心理、運動、藥物及遺傳因素等,最主要肥胖的通病還是因為過多的熱量囤積,造成脂肪累積,因而形成"肥""胖"的體態,同時也會引發其他慢性疾病上身,如代謝症候群的三高,血液中過多的脂肪也會堵塞血管,導致心血管疾病與中風;其他精神官能疾病如憂鬱症;新陳代謝方面使內分泌的改變,有的造成胰島素異常,而引發糖尿病,另一方面則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所以種種慢性疾病的症狀讓我們了解到都與"肥胖"是密不可分的。飲食控制少油少鹽 採用清、煮、拌、燉的方式烹調溫青彥醫師表示,如果要遏止呼吸中止症症狀,我們就要認真實施減重療程。首先我們可以由飲食上控制,少點油膩少點鹽,多採用清、煮、拌、燉的方式烹調食物,且少點高膽固醇食物多點高纖食物,這樣就可以減少腸道膽固醇的吸收了。第二,多做運動,每天的運動量至少維持30~60分鐘,以"有氧"運動為原則,主要為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型態為主,如慢跑、有氧舞蹈、游泳等運動,可以訓練肌耐力強化肌肉,鍛鍊心肺功能,消耗熱量促使脂肪燃燒,增加抵抗力;且在運動過後務必補充足夠的水分,水分攝取不夠只會讓減重的速度不進反退。如果按照以上的方式來減重仍無法順利進行的話,可以尋求專業的減重團隊,以健康安全專業的方式來減重。減重過後不僅降低我們的體重也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更可以預防常見的三大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更重要也讓人變得美麗窈窕有自信,所以好處這麼多,何樂而不為呢? 

6招改善打呼 降低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

6招改善打呼 降低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打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說到呼吸,一般正常人是用鼻子呼吸,當用鼻子呼吸時,空氣中的髒東西、細菌、病毒等大部分會先在鼻腔中過濾,再經由咽頭淋巴輪做最後的清除,才使乾淨、舒適的空氣進入體內。但是你是不是也常不自覺得用口呼吸呢?尤其是張口熟睡時,若只覺得睡覺時用口呼吸看起來不美觀,那可就低估口呼吸對身體的影響,特別是鼻過敏與鼻塞患者,睡覺口呼吸的問題較一般人來的嚴重。呼吸道阻塞勿輕忽 連帶影響身體健康黃奇卿醫師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牙醫師參與睡眠有關的呼吸障礙治療,呼吸道阻塞會引起呼吸障礙,以孩童來說,上呼吸道阻塞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大不了,但長期下來,可能造成瀰漫性蛀牙、行為障礙,發育遲緩,睡眠障礙、肺心病及日後呼吸道阻塞所引發的相關牙周病問題。研究顯示,當呼吸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顱面畸形,齒顎不正、下顎變形、顳顎關症候群與磨牙症等。而顱面形成異常會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障礙,鼻呼吸受損,口呼吸等症狀。而長期口呼吸也易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障礙情形,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睡覺時呼吸會中止、大聲打呼等,也是引發心臟疾病、中風猝死的原因之一。口呼吸影響大 易有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黃奇卿醫師說,口呼吸對身體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時也會影響臉部生長、牙齒排列、口腔健康等問題,當用口呼吸時,口腔肌肉鬆弛無力,會讓舌頭無法隨時頂到上顎處,使舌根下沉,當空氣通過狹窄的上呼吸道時,就會有打呼現象產生,甚至引起暫時停止呼吸,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體兩面的,幾乎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人都會打呼,而也有一部份會打呼的人本身也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口呼吸不只有成人會發生,就連孩童也可能出現,而長期口呼吸容易造成孩童口呼吸症和口顎功能障礙,進而引發呼吸道發育異常、發音異常、舌頭功能異常、吞嚥異常、鼻塞、鼻子過敏、扁桃腺腫大、呼吸道阻塞、缺氧、過動、注意力不集中、顎骨發育異常、咬合不正、中臉發育不足等問題。6點改善打呼及呼吸道阻塞打呼及呼吸道阻塞,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甚大,又有哪些方式可以協助改善呢?黃奇卿醫師提出以下6點供民眾參考:1)高能量二極體雷射:可以使用在縮小軟腭與懸雍垂上,使鬆弛的軟組織變得緊緻。2)物理方式:可以戴上止鼾牙套,幫助下顎前移,或是阻止舌頭向呼吸道方向移動。3)舌頭與呼吸方式的復健:舌頭運動可以加強舌頭收縮力,減少舌頭體積和強化鼻道呼吸功能等。4)行為改變:像是藉由運動減肥或改採側睡姿勢,來減少打鼾的情形。 5)止息位置維持器:是藉由下顎前移與垂直高度的增加,加大呼吸道空間來改善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6)上顎擴骨:對於上顎狹窄所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病人,可以經由上顎擴骨來增加鼻腔的空間。提醒民眾,當出現打呼不規則、打呼聲如雷、半夜嗆醒、夜尿以及白天精神不濟等症狀,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到醫院做詳細檢查。不然長期下來,睡眠不斷被干擾,導致夜間無法進入熟睡期,白天疲勞嗜睡,容易造成工安方面的危害及交通意外發生,不可不慎。

孩子睡覺狂打呼 影響白天情緒、學習

孩子睡覺狂打呼 影響白天情緒、學習#打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人會覺得小朋友打呼很可愛,或是覺得打呼代表睡得很熟,但其實打呼可能暗示著小朋友睡不好,或甚至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因此醫師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睡眠常中斷、打呼,早上不易叫醒,白天精神情緒不好或有學習問題等,都要注意是否有睡眠問題需要處理。打呼≠熟睡 恐是睡眠呼吸終止症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張詠森醫師表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在兒童盛行率約1~4%,主要是因為睡眠時,上呼吸道間斷性的完全或部分阻塞造成。症狀包括經常性打呼、睡眠中呼吸突然暫停又恢復、睡得不安穩或夜間會醒來、鼻塞或張口呼吸、早上不易叫醒等。別忽視!長期恐造成心血管疾病若不治療可能導致孩童情緒起伏大、易怒、沒耐心、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及學習問題等,長期還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異常。通常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需要到睡眠檢查中心睡一晚,做多層次睡眠檢查才可確定診斷;至於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手術及使用呼吸器等。另外,張詠森醫師強調,要讓小朋友睡得好,平時的睡眠保健也很重要,例如固定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時數、適度運動、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保持安靜幽暗的睡眠環境等,而睡前2~3小時也應避免使用3C產品。也提醒家長,若發現小朋友仍有睡眠問題,則應即時帶小朋友至專門的兒童睡眠門診就醫。

小兒打鼾勿輕忽 以免影響生長發育、學習

小兒打鼾勿輕忽 以免影響生長發育、學習#打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兒童也有睡眠障礙!但是家長常忽視這樣的問題,殊不知某些睡眠障礙若沒有早期處置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所影響。一名男童小志,才6歲體重就已42公斤,BMI值29.1,屬於過胖;加上有過敏性鼻炎體質,每晚睡覺都會打呼已經2、3年,而入睡時,總是要打開嘴巴呼吸,睡姿也翻來覆去,每天早上都很難叫起床,且媽媽也發現小志在睡覺時好像會忘記呼吸幾秒鐘,帶孩子就診發現是患有阻塞型呼吸中止症。6歲童睡不好、打鼾   禍首竟是呼吸中止症收至此病患的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小兒科黃正憲醫師指出,替小志安排一系列的治療與衛教,包括減重、治療過敏性鼻炎、扁桃腺切除術等,半年後追蹤,媽媽表示打呼幾乎消失,睡眠品質也改善。黃正憲醫師也說,約30個孩子中會有1位孩子患有阻塞型呼吸中止症候群,這些孩子除了睡覺會打呼之外,家長也會注意到孩子在睡覺時會突然停止呼吸一段時間,然後會深吸一口氣,嗆到或醒過來。打呼是睡眠呼吸中止警訊    減重助緩解症狀阻塞型呼吸中止症候群的成因是睡覺時,呼吸道因為某些原因而讓空氣無法進入肺部,使得體內血氧降低、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和一連串的生理反應。常見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扁桃腺/腺樣體腫大、神經肌肉疾病、顱顏發育異常等。和成人不同的是,長期未治療的阻塞型呼吸中止症候群會影響小孩的生長,造成發育遲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反應,因此早期診斷治療是十分重要的。而睡眠生理性多項分析因屬於非侵入性,且可以得知阻塞型呼吸中止症候群的嚴重度,是診斷的利器。針對發展正常的兒童族群,首要的就是減重,而主要治療方式包括扁桃腺/腺樣體切除術。其他還包括口腔牙科矯正、顱顏手術、抗發炎療法等。

超傷腦!全台七百萬人會打呼 久了恐失憶、中風

超傷腦!全台七百萬人會打呼 久了恐失憶、中風#打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打呼聲傳得震天價響,最高音量還能一舉突破八十分貝,宛如一台台公車從床邊呼嘯而過,若你的枕邊人,倒頭入睡,無時無刻都在打呼,打呼頻率超乎異常,除了於深夜賞他耳光,好停止持續性的噪音之外,更重要的是,請力勸就醫,以免大腦長期陷入缺氧狀態,誘發一堆慢性疾病!睡到一半停止呼吸 全台約占一成左右探討打呼主因,主要為呼吸道張力降低,亦或肌肉鬆弛,阻塞呼吸道所致,整體而言,粗估全台約有百分之三十,約七百多萬人,都有打呼的症狀,其中,嚴重型打呼,因呼吸道遭超乎想像的阻塞,所以睡到一半很可能「停止呼吸」,又叫睡眠呼吸中止症,占全台比例大約一成上下。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就是,睡到一半沒辦法呼吸,彷彿有隻無形雙手掐住脖子一般,直到腦部發出警訊,甚至是驚醒過來,才能恢復正常吸吐氣。而過胖、舌頭較大、下巴內縮、臉太長等,都是打呼的高風險。大腦長期缺氧 記憶力下降、情緒會不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嚴重型打呼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會使大腦長期缺氧,大腦若長期缺氧,將使記憶力下降、情緒起伏變大、躁鬱、個性丕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產生。除此之外,根據美國美國神經醫學會《神經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長期打呼不止,會讓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提升,記憶力更會提早二十年變差,這些都是腦部缺氧惹的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杭良文指出,打呼與許多慢性疾病都息息相關,然而國人對於打呼的症狀,往往都視而不見,當成是尋常之事,但倘若過於嚴重,大腦缺氧,會影響心血管的正常運作,進而讓中風、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悄悄上身。怎麼睡都睡不飽?務必趕緊就醫治療他接著說,根據過去的研究,同樣也顯示打呼與糖尿病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原因是當體內缺氧會產生自由基,會間接影響到胰島素的分泌與運作,使罹糖尿病風險提高。然而,雖然打呼問題事關重大,但幾乎所有的打呼族群,因無感聽不到,所以常將之忽略,杭良文呼籲,如果長期打呼的族群,自覺白天老是精神不濟,怎麼睡都睡不飽,記憶力下降常常忘東忘西,正表示事態嚴重,務必尋求睡眠專科就診,針對打呼情況進行治療,才能一覺好眠,遠離疾病。

打呼聲像公車壓境!超過80分貝 為什麼自己聽不到?

打呼聲像公車壓境!超過80分貝 為什麼自己聽不到?#打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ㄍㄡˊㄍㄡˊㄍㄡˊ」,打呼到底有多大聲?若用分貝計算形容的話,打呼聲大約落在60~80分貝左右,而60分貝大約手機鈴聲音量三分之二的聲量,80分貝,則彷彿一台又一台的公車從房間呼嘯而過;既然打呼聲那麼震耳欲聾,枕邊人也總是被吵得快要崩潰,怎麼自己卻聽都聽不到呢?最佳答案,很可能是「腦子正在缺氧」!大腦正在缺氧 所以聽不到打呼聲音每次打呼,都要旁人提點,才可能知道自己有打呼症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杭良文指出,打呼是因為呼吸道肌肉過於鬆弛,氣流受阻所發出的聲音,就因為氣流受阻,所以身體所吸入的氧氣就會減少,大腦就會因此缺氧,導致腦神經會變得遲緩,進而呈現什麼聲音都聽不見的狀況。他說,大腦缺氧,會對周遭環境所發出的光、聲音亦或觸覺等,不容易接收到,所以這正是為什麼自己打呼都聽不到的原因。打呼影響多 務必正視嚴重性值得注意的是,大腦若因呼吸道嚴重受到阻塞,而處於夜夜缺氧的話,久而久之會讓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大幅增加,包括,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糖尿病等;腦神經部分,則有失智症、躁鬱、易怒、情緒起伏大、失憶、注意力不集中。杭良文提醒,尤其肥胖者,BMI超過三十的族群,是嚴重型打呼的高危險群,倘若自覺晚上睡都睡不好甚至是白天老是精神不繼,可要趕緊就醫治療。

研究:睡覺會打呼 老了恐罹失智症

研究:睡覺會打呼 老了恐罹失智症#打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夜晚睡覺,呼吸不順,鼾聲如雷鬧得整間房間轟轟作響,如果你曾被說「你打呼超大聲」那可要正視此件事情,提高警覺心,因為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每夜睡覺容易打呼,久而久之會影響睡眠,恐讓記憶力衰退,提早罹患阿茲海默症!打呼沒關係?容易有輕度認知障礙此研究來自美國神經醫學會《神經醫學》期刊。研究針對兩千餘人,年齡層介於五十五歲至九十歲的年長者,分析他們的就醫紀錄,並且觀察打呼與記憶、認知的關聯性。日日夜夜都打呼 記憶衰退提早二十年研究發現,睡覺時容易打呼的族群,往往年紀輕輕就有輕度的認知障礙,研究進一步指出,以平均數來看,打呼族群七十七歲就會產生認知功能異常,但睡眠一切安好的組別,九十歲以上,才可能有記憶衰退認知問題的產生。研究人員指出,在美國約有百分之五十二的年長男性與百分之二十六的年長女性,睡覺時都會打呼,恐怕要正視打呼問題,改善睡眠品質,才能減少罹患腦部衰退的風險。

兒童睡覺會打呼 當心影響生長發育

兒童睡覺會打呼 當心影響生長發育#打呼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指出,3到12歲的小孩中,約有四分之一有打鼾的問題,近十分之一有阻塞性睡眠中止症,由此可見,兒童睡眠呼吸障礙其實比想像中來得普遍。對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郭彥麟醫師表示,打呼俗稱打鼾,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相同,都算是睡眠呼吸障礙的一種,但唯獨和上呼吸道疾病最大的區別在於,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都是在睡眠時期症狀才明顯,且可能會影響到睡眠品質。部分呼吸道受到阻塞 恐引發打鼾問題打鼾的原因來自呼吸道部分阻塞,導致氣流從鼻子、口咽、喉往氣管、肺的過程因為受阻,產生亂流振動上呼吸道結構造成雜音,郭彥麟醫師表示,從臨床上的定義為一週內有4個晚上,可觀察到此現象才算是打鼾。而打鼾本身只是上呼吸道部分阻塞,並不會造成呼吸停止,反之,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同時有呼吸道阻塞及窒息的現象產生,因此,若兩者成因類似,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則屬於較嚴重的情況。最新研究指出 呼吸中止症可能會引發小兒高血壓睡眠對於內分泌的控制有重大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生長激素的調節,舉例來說:小孩子如果睡不好,不止生長發育會受影響,對學齡兒童還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是情緒的問題。醫師表示,目前已知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在小孩可能引起生長遲緩、瘦弱、矮小、白天嗜睡、早上無法按時起床、注意力差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情緒不穩、脾氣暴躁、夜晚驚醒、尿床等。根據過去台灣的研究發現,有高達4成的過動兒有睡眠呼吸障礙;而目前最新的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引發小兒高血壓,長大後也會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障礙即早治療 可有效改善睡眠與生活最後,郭彥麟醫師提醒,兒童睡呼吸眠障礙雖然是常見的疾病,但可能帶來的併發症也相當多,且小朋友本身對於疾病都是不自覺的,所以,家長若不留心,常常覺得是一般打呼而忽略的話,可能就會引發些潛藏的危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睡眠呼吸障礙的原因多半明確且可以治療,因此,若能及時診斷、治療,對睡眠跟生活品質而言,都能獲得顯著的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