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個男人,連自己的體脂肪都控制不了,還談什麼掌握人生?」日前知名飲料廠商主打體脂肪廣告訊息,減肥界一片群起討論如何降低體脂肪。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真正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對抗白色脂肪細胞可從了解熱量在體內轉換累積過程著手,才能避免脂肪囤積、提升脂肪轉化利用、終能打造夢想追求的「易瘦體質」。脂肪細胞中的白色脂肪細胞,主要負責將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日久累積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大,甚至脂肪細胞出現功能異常等,而造成體型發胖,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也容易找上門。李瑞田醫師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癌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都跟代謝循環相關,而多數的代謝循環不佳與肥胖、高體脂有著密切關係。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   脂肪囤積重要三大環節想「控制」體脂肪,更精準地說是要「控制」白色脂肪細胞,李瑞田醫師強調,坊間流傳著無數的減肥觀念與方法,原理都脫離不了三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環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可透過飲食控制,減少熱量過剩、糖份、油脂吸收;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的方式就是要持續運動,減脂增肌來提升基礎代謝循環,提高既有脂肪被轉化成能量使用。第三環節,活化代謝,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瘦身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體重」方式,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生理自然機制,且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真的再也回不去了。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中風

(撰文/Jen Lin) (專家諮詢/曼都整形外科診所李瑞田院長)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一個男人,連自己的體脂肪都控制不了,還談什麼掌握人生?」日前知名飲料廠商主打體脂肪廣告訊息,減肥界一片群起討論如何減低體脂肪、脂肪管理。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真正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對抗白色脂肪細胞可從了解熱量在體內轉換累積過程著手,才能避免脂肪囤積、提升脂肪轉化利用、終能打造夢想追求的「易瘦體質」 脂肪細胞中的白色脂肪細胞,主要負責將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日久累積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大,甚至脂肪細胞出現功能異常等,而造成體型發胖,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也容易找上門。李瑞田醫師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癌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都跟代謝循環相關,而多數的代謝循環不佳與肥胖、高體脂有著密切關係。 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 打破脂肪囤積三大環節   想「控制」體脂肪,更精準地說是要「控制」白色脂肪細胞,李瑞田醫師強調,坊間流傳著無數的減肥觀念與方法,原理都脫離不了三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環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可透過飲食控制,減少熱量過剩、糖份、油脂吸收;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的方式就是要持續運動,減脂增肌來提升基礎代謝循環,提高既有脂肪被轉化成能量使用。 第三環節,活化代謝,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瘦身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體重」方式,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生理自然機制,且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重視安全性與耐心  脂肪管理唯一之道   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目前的生物科技技術精進,研發提煉出許多可以輔助「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的天然食品,但其成份的配比以及成份是否安全,民眾一定要多留意,才能真正精準「對抗」白色脂肪細胞,管理代謝、減脂瘦身有效安全又健康。 想了解更多白色脂肪細胞: http://www.h-slim.com.tw/slimlife/  關於代謝減脂,網友都在討論: http://mc.marieclaire.com.tw/talk/view/42352/  

臉紅易中風?5大危險膚色要注意

臉紅易中風?5大危險膚色要注意#中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裡所說的膚色當然不是指顏色深淺,而是指皮膚表面的光線反射色澤。仔細觀察膚色在日光下的變化是很重要的。必要時,只需要一面鏡子或是利用身旁的人,就可以解惑。黃色:肝臟的求救訊號當皮膚或眼結膜(大致位於眼白位置)呈黃色,通常表示功能不如以往的肝臟在發出求救訊號。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病毒性肝炎、肝癌、膽管癌、酒精中毒、膽結石,或者較不嚴重的吉伯特氏症候群(血液中膽紅素偏高的一種遺傳性疾病,沒有特殊症狀)。一發現這種狀況,就要盡快安排進行生物性測試與放射檢驗,以找出原因,並且於必要時進行治療。灰色:老菸槍的氣色老菸槍經常呈現如此的臉色,由於體內的血氧濃度較低,因此氣色有如香菸煙霧一般。他們的臉上會過早出現皺紋,而且紋路較深,將氧氣輸送至皮膚的微血管也變得比較狹窄,使得細胞組織含氧較差。香菸是個災難,不但會讓人老得快,還會使人成為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除了香菸,還有其他疾病會造成氣色灰暗,比如一種叫做「愛迪生氏症」的慢性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紅色、白色和橘色:也是危險膚色除了太陽曝曬以外,臉色太紅也可能與許多疾病有關,比如紅血球過多症(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過多)。這種紅血球過多的現象,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為有可能引起中風。臉色也有可能呈現其他顏色。貧血的蒼白,可能意味著因癌症等疾病引發的隱性出血,或是缺乏鐵質或維他命B12造成的貧血。橘色,則表示體內的維他命A含量過多。(本文摘自/不吃藥,激活身體的自癒力/寶瓶文化出版)

放血治中風?醫:把握黃金3小時有得救

放血治中風?醫:把握黃金3小時有得救#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民間偏方常有此一說,中風的人可以放血急救,但醫師認為很多人就因為這樣,錯失中風急救的黃金三小時!一名年約70歲的老爺爺,本身有高血壓病史,家人早上上班前發現老爺爺左手左腳無力,且講話不清楚出現大舌頭的現象,家屬第一時間不是緊急送醫,而是相信民間偏方放血,拖了3小時,直到中午才送醫院,錯過了所謂「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急救黃金期 決定預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陳憲青醫師表示,天氣驟降,低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中風的病患增多。小於3小時內的中風,臨床上是所謂治療中風的黃金時間,及早就醫處置,可決定病人未來預後,應提早就醫。4招辨識中風徵兆而中風易在冬季發生,最近天氣變化大,民眾要注意保暖,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三高問題的患者,須隨時注意血壓、醣化血色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並學習辨識中風徵兆,提高警覺性,把握「急性中風黃金3小時」。陳憲青醫師強調,不要因偏方,而錯失黃金就醫時間,並建議民眾經由學習,以早期觀察自己或身邊親人,因此他也建議民眾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網站,所提供的FAST口訣辨別中風徵兆並及早處理:●「F」就是FACE/觀察患者微笑或是面部表情,如露出牙齒時,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下垂。●「S」就是SPEECH/請患者講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就是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他歷經截肢又中風 復健後竟能「趴趴走」

他歷經截肢又中風 復健後竟能「趴趴走」#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70歲的廖老先生,4年前因為糖尿病足左腳截肢,雖然裝了義肢,卻因為不習慣沒有使用,從此臥床了整整四年不曾再步行走路,去年底他因為中風送醫,病情穩定之後,轉往衛福部豐原醫院接受急性腦中風後期照護,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穿上義肢復健,現在已經能重新站起來,拿著助行器行走。豐原醫院復健科吳淑娟醫師表示,病患剛轉來時身體虛弱,包尿布臥床,因為復健工作及早介入神經復原狀況不錯,加上膝關節沒有攣縮,治療師幫他穿上義肢訓練站立步行,復健過程中情況越來越好,復健起來更有動力。患者因有糖尿病又截肢、中風、長期臥床,復健工作相對困難,物理治療師胡嘉男與廖俊雅老師,經過治療評估後幫他安排課程,復健計劃從簡單的翻身、坐起、到移動位置的訓練。因禍得福?中風讓他再度站起來所幸從臥床到現在,廖先生已能每天穿上義肢加強身體平衡訓練,還有肢體的控制和肌耐力訓練等,現在拿著助行器可以走20公尺。太太陪在旁邊,看到他可以拿著助行器行走,簡直不敢相信。一般患者因為中風行動能力走下坡,廖先生剛好相反,起初因為截肢臥床四年,卻因為中風再度站了起來,家屬說因為復健工作讓情況改觀,讓患者因禍得福,「走」出醫院的心願真的實現了。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對於患有慢性病患者,天氣轉涼必須多加留意。當氣溫驟降,血管也會跟著收縮,這時血壓容易升高,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生腦出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血管因疾病關係,彈性會比較差,面對溫度的改變,血管收縮、擴張的調節能力也不好。如果未控制好,就可能會因血管收縮導致冠狀動脈阻塞,引發心肌梗塞、腦部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併發症 每天奪百命而據衛福部10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5萬1260人,平均每天就有140人病發致死,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合計達40.6%,高出惡性腫瘤的36.5%,比癌症更致命。老人、糖尿病患  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澎湖縣衛生局提醒,寒流來襲期間,三高患者更要注意,自身健康照護,建議定期測量血壓、血糖,遵守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並養成良好生活型態,避免疾病控制不佳,引起心血管併發症。此外,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等血管彈性較差者,天冷時要注意保暖,減少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另外,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血脂肪及膽固醇濃度,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天冷別讓中風來找碴 保暖6要訣預防

天冷別讓中風來找碴 保暖6要訣預防#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受到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逐漸下降,國健署邱淑媞署長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清晨5~6時,以及晚上8~9時避免外出,尤其是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曾中風、心絞痛等民眾,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帽子、圍巾不可少,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也要記得穿戴。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規律服藥來控制病情,同時提供「護心、保暖」6要訣,幫助民眾遠離低溫的威脅:1) 監測血壓及控制病情/面臨氣溫變化起伏,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2) 夜間與清晨起床及出門要注意保暖/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除了注意手腳保暖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帽子和圍巾也不可少。3) 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清晨外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4) 泡湯注意事項/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湯溫度勿超過40℃,並且避免泡太長時間,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5) 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除了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更應多喝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6) 出現心臟病及中風徵兆,應立即就醫/心臟病徵兆包括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另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4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19歲男大生洗澡半身癱 竟是中風造成

19歲男大生洗澡半身癱 竟是中風造成#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壓力大竟導致男19歲就中風!王同學目前就讀大學二年級,近日在宿舍準備洗澡時,發現右側上肢沒有力氣,只能依靠左手來穿脫衣服與洗澡,隔天早上起床症狀仍未改善,嚇得他趕緊就醫,經檢查證實是左側大腦小洞性腦梗塞,經藥物及復健治療,住院5天後已返家休養。突然無力、口齒不清 當心是中風警訊收治個案的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自強醫師表示,近年來因為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腦中風有逐漸年輕化趨勢。這名19歲男學生,身高170公分,體重90多公斤,而且還有高血脂,本身就存在危險因子,再加上學業及生活的壓力,因此出現突發的中風狀況。楊自強醫師指出,中風發生前常會出現單側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突然出現口齒不清或聽不懂話語、視力突然模糊、忽然覺得昏眩或失去平衡與協調等症狀;有些症狀非常輕微或很快就消失,常常被民眾忽略認為只是小毛病,但卻可能是引發中風的一個警訊,因此有任何疑似症狀就應就醫做進一步檢查。他同時提醒,小中風或中風的預防方式有以下7點:1) 保持情緒的穩定,心情常保愉快。2) 避免煙、酒、應酬等不良嗜好。3) 定期健康檢查/40歲以上的民眾,最好能每年至醫院作一次全身健康檢查。4) 常量血壓/血壓高於130/85mmHg者,每星期至少量一次血壓。5) 均衡的飲食/少吃鹽、糖、油,多補充水份,定食定量、多吃蔬果、少吃動物性油脂及動物內臟。6) 規律的運動/適當而確實的暖身運動、在體能能忍受的限制內運動、慢慢地停止運動、運動後應等待流汗停止後再沐浴,且最好採用溫水。7) 遵照醫生指示,悉心配合/患有長期性疾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需遵照醫生囑咐,長期治療控制,以防腦中風的發生。另外,國民健康署與美國都曾有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及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24)造成中風的機率更大,因此維持良好的體重也能夠預防中風的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