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日本腦炎流行季將至 感染致死率可達30%

日本腦炎流行季將至 感染致死率可達30%#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表示,日本腦炎流行季節即將來臨,由於目前日本腦炎疫苗的供貨及交貨數量充足,依據衛生署傳染病防治會預防接種組之決議,提供民眾全年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疾管局呼籲,為提升兒童的免疫力,家中如有符合接種年齡之幼童,請家長儘速帶幼童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醫院診所完成接種,以確保幼童於流行季來臨前獲得保護力。台灣歷年來日本腦炎之流行季節主要在5月至10月間,高峰期常發生在6到7月,疫苗接種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現行幼童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一劑,間隔2週接種第二劑,隔年接種第三劑,滿5歲至國小一年級入學前接種第四劑,請家長儘速帶幼童按時完成疫苗接種。疾管局表示,日本腦炎潛伏期為5至15天,感染後致死率可高達20%至30%,而存活的病患多數導致腦炎及嚴重之神經後遺症。豬是日本腦炎流行最重要的增幅動物,日本腦炎病毒先在豬體內大量繁殖,病毒再經由三斑家蚊為主的病媒蚊傳染給人類,三斑家蚊吸血高峰期為黃昏與黎明時分,呼籲民眾應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並請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

禽流感高危險群 我國將開放公費疫苗

禽流感高危險群 我國將開放公費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防止禽流感人傳人的案例在國內發生,我國開放從事關於禽鳥類養殖、醫護人員等民眾,公費接種H5N1疫苗,特定民眾只要持身份證以及健保卡到各地衛生所,或是行政院之署立醫院,就可施打疫苗。彰化縣衛生局表示,H5N1流感病毒主要感染鳥類,在鳥類間的傳染性高並易致死,H5N1流感病毒通常並不會感染人類,但自2003年底開始,世界衛生組織(WHO)陸續接獲人類H5N1流感之病例報告,且依該組織之統計資料顯示,自2003年起至2013年止,累計發生610例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其中360例死亡,致死率約59%。由此可見,人類罹患H5N1流感對生命威脅甚鉅,為避免H5N1禽流感病毒因病毒重組而造成跨物種傳播風險,我國特地針對可能感染之高風險對象,提供免費人用H5N1流感疫苗接種服務,期藉由保護高風險族群健康,而間接降低全體國人罹病風險。而彰化縣衛生局也指出,102年度公費接種人用H5N1流感疫苗之對象如下,醫事人員,具有執業登記之醫事人員以及醫院值勤之實習學生。防疫人員。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禽畜(雞、鴨、鵝、豬、火雞、鴕鳥)養殖業與前述禽畜之屠宰、運輸、活體屠宰兼販賣、化製業等工作人員(含動物園第一線工作人員)。中央、地方實際參與動物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以及國際機場、港口入境安全檢查、證照查驗及第一線關務人員。前往禽流感發生國家之旅客:依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於2012及2013年所公布資料,目前禽流感發生國家包括,緬甸、香港、中國、伊朗、越南、尼泊爾、以色列、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墨西哥及不丹等,國家別資料將依OIE網站持續更新。對此,彰化縣衛生局呼籲,符合H5N1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儘速攜帶身分證件及健保IC卡前往所在地衛生所或行政院衛生署彰化醫院接種疫苗,以增加疾病抵抗力,保護自己健康,也保護家人健康。

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嚴重 病例數創四年新高

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嚴重 病例數創四年新高#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數持續攀升,已為近四年來同期最高。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未完成接種MMR疫苗之1至6歲學齡前幼兒,以及年齡介於20至50歲、但共同生活或工作活動場所會接觸孕婦及尚未接種疫苗之嬰幼兒者,應於出發前2至4週先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專業評估「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接種需求,做好自我保護。日本因疫苗接種涵蓋率普遍不理想,今年德國麻疹病例數持續增加,今年感染病例男性高於女性,以20至49歲族群為主,多數未接種疫苗或接種史不明;每百萬人口報告數最高者集中於關東地區,由東京都開始,逐漸擴散至鄰近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等地區,且自去年起已有6例因孕婦感染德國痲疹,而導致新生兒出現先天性德國痲疹症候群。德國麻疹病毒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具傳染力,約25%至50%感染者並無明顯的發疹症狀,僅有類似感冒症狀,但部分成年女性感染者會出現關節痛的情況;孕婦若在妊娠首3個月(約懷孕12週前)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並且有25%以上的機會發生CRS,導致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者可能死亡。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MMR疫苗有效預防,近98%至99%的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反應。疾管局提醒,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以及接觸史。

為防罹患禽流感 桃園供公費H5N1疫苗接種

為防罹患禽流感 桃園供公費H5N1疫苗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防止禽畜養殖業者等高風險族群罹患禽流感,桃園縣衛生局自3月1日至8月31日止,開放公費H5N1疫苗接種,符合接種資格之民眾,可攜帶身分證件及健保IC卡至各鄉鎮市衛生所、署立桃園醫院接種H5N1疫苗,以提昇自身免疫力。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自2003年起至2013年,累計有610名人類H5N1流感確定個案,其中360例死亡,累計致死率將近6成;2012年人類H5N1流感病例發生於柬埔寨、印尼、埃及、中國以及孟加拉,下半年在不丹、香港、印度、尼泊爾及越南等國家亦有傳出罹病個案。衛生局表示,目前H5N1疫苗已送至桃園縣內各鄉鎮市衛生所及署立桃園醫院,符合接種資格之對象包含醫事人員、防疫人員、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凡接觸禽畜(雞、鴨、鵝、豬、火雞、鴕鳥)養殖之屠宰、運輸、活體屠宰兼販賣、化製業等工作人員及欲前往禽流感疫區國家之旅客皆可接種疫苗。衛生局呼籲,禽畜養殖業者因工作需要長時間與雞隻接觸,比一般民眾有較高的曝露風險,除工作時應戴口罩穿工作服,應儘快施打H5N1疫苗,如出現高燒等感冒症狀,就醫時應該將主動告知職業,以利醫師評估診斷。

降低幼童肺炎感染 公費疫苗三月開打

降低幼童肺炎感染 公費疫苗三月開打#疫苗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3月1日起,政府開放97年以後出生(5歲以下)幼童接種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維護幼童的衛生安全。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嚴重的侵襲性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及敗血症等,為降低2~5歲幼童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之機率,並減少住院率、死亡率,3月1日起政府將提供民國97年以後出生滿2歲以上,且其過去未曾接種或尚未完成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13PCV)接種時程的幼童,接種一劑13PCV。102年3月1日起增列97年以後出生(5歲以下)之幼童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13PCV)接種計畫,即使孩子過去已完成接種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7PCV),只要從未曾接種13PCV之幼童皆可接種1劑,最遲應於6歲(不含)以前完成。13PCV可與其他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後少數的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在接種2~3天內恢復;而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幼童接種後如有高燒不退或特殊不良反應,請儘速就醫,並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單位,以釐清病因。

肺炎鏈球菌感染 嚴重可致腦膜炎、敗血症

肺炎鏈球菌感染 嚴重可致腦膜炎、敗血症#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自3月1日起,民國97-100年出生,年滿2-5歲,且其過去未曾接種或尚未完成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接種時程的幼童,可免費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由於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幼童嚴重的侵襲性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及敗血症等,為降低幼童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導致嚴重合併症,家長可帶著符合上述接種資格的幼童並備妥兒童健康手冊、健保IC卡,至衛生所或本市280家合約之醫院診所施打疫苗。該項疫苗免費提供,而醫療院所可酌收掛號費、診察費等相關費用。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後少數的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在接種2-3天內恢復;而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幼童接種後如有高燒不退或特殊不良反應,請儘速就醫,並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單位,以釐清病因。

肺炎鏈球菌感染 好發於幼兒、老年

肺炎鏈球菌感染 好發於幼兒、老年#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於102年3月1日起實施滿2-5歲(97年至100年出生)幼童免費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符合公費接種對象,包含過去未曾接種PCV13的幼童,應於年滿2歲後,儘早接種1劑,南投縣估計約有1萬名幼童受惠。 依據我國監測資料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幼兒又以2-5歲為最多,因此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建議,優先於今年3月1日起提供2-5歲幼兒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並規劃自103年起分階段提供1-2歲及2歲以下幼兒接種,預計 105年起列為常規接種。為降低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機率,南投縣衛生局呼籲,符合接種條件幼童之家長,可於今年3月1日起攜帶幼兒併同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至各地衛生所或指定醫院診所完成接種。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後少數人可能會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幼童接種後如有高燒不退或特殊不良反應,請儘速就醫,並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單位,以釐清病因。

預防疾病 幼童三歲前疫苗需打25劑

預防疾病 幼童三歲前疫苗需打25劑#疫苗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寶寶三歲前需要接種多少疫苗?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指出,小孩子從出生到三歲之前,公費的疫苗共有13劑,再加上每年的流感疫苗、自費輪狀病毒、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到三歲前共有多達23至25劑疫苗。疫苗該怎麼打?潘俊伸表示,施打疫苗時會盡量避開有神經及血管的部位,通常嬰幼兒會建議打在大腿外側的股外側肌。注射方式會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活性減毒疫苗一般以皮下注射會有較好的免疫效果,像是麻疹、水痘、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等。不活化疫苗如B型肝炎疫苗、五合一疫苗、流感疫苗、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因顧慮其局部腫痛及炎症反應,必須採肌肉注射。如果一次需要打三針,可以在一天內打完嗎?潘俊伸說明,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寶寶六個月時,公費加自費疫苗需同時打三針,建議一次打兩針,另一針間隔一、二週後再施打,避免寶寶負擔過重,而且寶寶也只有二隻大腿可以施打。潘俊伸表示,在打針時,請家長協助固定寶寶,以無尾熊抱樹的姿勢,先抱著寶寶,將寶寶側身,讓寶寶一手放置父母背後,家長一手固定嬰兒手臂,另一手固定嬰兒膝關節,再以雙腿緊夾嬰兒雙腿以利醫護人員施打,這樣一來家長們也不用慌亂急著抓緊寶寶了。打針後須注意什麼?潘俊伸提到,常見會出現的症狀有發紅、腫痛、硬塊、發燒,在少部分的孩童身上,大腿或上臂的腫脹甚至可以長達四天,但這些反應都是可以自癒的。當出現發紅、腫痛時,在注射後兩天內可冰敷,兩天後若仍有腫痛則可熱敷按摩,若有必要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止痛藥緩解疼痛。因疫苗引起的發燒通常溫度不會太高(38度多,低於39度),時間不會太久(不超過24小時),若超過38度半時可給予退燒藥,緩解因發燒造成的不適,但如果發燒症狀持續,且服用退燒藥後仍有發燒,建議就醫檢查。潘俊伸提醒,預防接種可以提供幼童對特定疾病的保護力,當需要接種時,建議家長先與醫師溝通討論,對於注射方式及部位事前詳細瞭解,注射後若有出現任何異常現象時,請盡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