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 二至五歲童將開放公費接種

肺炎鏈球菌疫苗 二至五歲童將開放公費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中有2-5歲幼童要注意了!政府將開放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疾管局表示,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嚴重的侵襲性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及敗血症等,為降低2-5歲幼童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之機率,並減少住院率、死亡率,3月1日起政府將提供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以上,且其過去未曾接種或尚未完成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的幼童,接種一劑PCV13。疾管局指出,依據我國監測資料顯示,IPD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及65歲以上老人,幼兒又以2-5歲最多、1-2歲次之。對此,本年將針對2-5歲幼童優先實施,並預定於民國103年起擴至1-2歲幼兒,104年列入常規接種,本項政策實施預估將有50萬名幼童受惠,而社區老人也可望因幼童鼻咽帶菌率下降,打斷傳播鏈而得到保護,平均每年可望減少約100例幼兒感染IPD及挽回約3名幼童的生命。疾管局解釋,PCV13可與其他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後少數的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一般在接種2-3天內恢復;而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幼童接種後如有高燒不退或特殊不良反應,請儘速就醫,並立即通報當地衛生單位,以釐清病因。若有相關疑問或詢問接種院所,可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疾病管制局民眾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亦可至該局網站www.cdc.gov.tw查詢。

「感染」增致癌風險 疫苗預防癌症

「感染」增致癌風險 疫苗預防癌症#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國際抗癌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 )的「預防致癌感染病」報告指出,大約有20%的癌症病例,來自於病毒或細菌感染,除應加強重視感染所引發的癌症威脅,值得慶幸的是,有愈來愈多預防用疫苗,被開發出來。成為癌症治療的關鍵所在,也為與病毒相關的癌症預防帶來新的契機。阮綜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連守揚也表示,從「預防」做起,才是最根本之道;而最為方便可行的方式,則是維持「健康飲食和良好生活形態」。在這份「預防致癌感染病」報告中,列出九種病毒或細菌,和癌症的發生有關:包括B型肝炎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癌、人類乳突病毒( H P V )引起的子宮頸癌、人類  疹病毒第四型(  E B V )引起的伯基特氏淋巴瘤。另外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 I V )引起的卡波西氏肉瘤、幽門桿菌引起的胃癌、肝吸蟲引起的膽管癌、血吸蟲引起的膀胱癌、以及第一型人類 T 細胞白血病病毒所引起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簡單來說,國人常見的子宮頸癌、肝癌、胃癌等,都有可能會因慢性感染而造成罹患癌症的機會增加。但相對之下也代表,人們可以透過疫苗、抗生素、先進的醫學檢查治療等方式來避免感染,從而降低相關癌症發生機率。像是藉由施打 H P V 疫苗,預防特定型別的病毒感染;另外肝癌的部分,台灣從1984年全面施打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迅速降低二十歲以下民眾的 B 肝帶原率,有效降低兒童或青少年肝癌的發生,也證明以疫苗預防癌症的可行性。不過,要提醒的是,目前所用的疫苗都是預防性,而不是治療型的疫苗,一旦有病變,還是要找尋適當的治療方法。事實上,由病毒或細菌性感染所導致癌症,除可以採取接種疫苗、採取安全性行為… 等控制措施,來加以預防,降低罹癌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推動「蔬果彩虹 5 7 9」健康飲食運動,即鼓勵兒童每天攝取五份的新鮮蔬菜水果、女性七份,男性九份,而且不同顏色蔬果都應均衡攝取。在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下,做好日常生活飲食的調整與規範,將會大大地減少癌症的發生。

馬路不是它家 民眾應發揮功德讓垃圾「歸位」!

馬路不是它家 民眾應發揮功德讓垃圾「歸位」!#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期間,民眾開心出遊時,也應不忘發揮公德心,讓手上的垃圾能好好的待在垃圾桶裡頭,而別隨意幫垃圾搬遷到馬路、草地等,以免破壞環境的整潔!環保署表示,馬路不是垃圾的家,民眾外出旅遊時要發揮公德心,可自備環保餐具與環保袋,少用免洗筷、免洗湯匙、免洗碗盤等一次性餐具,不要亂丟廚餘果皮、食品包裝紙、飲料瓶罐等廢棄物,避免食物殘渣污染環境。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避免棄置積水容器致成為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對此,環保署呼籲,希望民眾發能揮公德心,外出旅遊不亂丟垃圾,共同維護春節假期環境的清潔,而地方環保機關也會督促轄區風景遊樂區加強環境清潔維護,並加強執行亂丟垃圾等污染環境行為的稽查,讓國人能享有清淨、亮麗又和樂團圓的春節假期。

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攀升 較去年增13倍

日本德國麻疹病例攀升 較去年增13倍#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日本2013年初德國麻疹病例數迅速攀升,已為近四年來同期最高。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呼籲,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未完成接種MMR疫苗之1-6歲學齡前幼兒,以及年齡介於20至50歲、但共同生活或工作活動場所會接觸孕婦及尚未接種MMR疫苗之嬰幼兒者,應於出發前2-4週先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專業評估接種需求,做好自我保護。日本今年德國麻疹病例數自第2週迅速上升,截至1月30日已報告254例德國麻疹感染病例,為去年同期的13倍,超過近四年來同期平均人數224例。今年感染病例男性高於女性,以20-40歲族群居多,多數為未接種疫苗或接種史不明;每百萬人口報告數以東京都最高。德國麻疹病毒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具傳染力,約25%-50%感染者並無明顯的發疹症狀,僅有類似感冒症狀,但部分成年女性感染者會出現關節痛的情況;孕婦若在妊娠首3個月,約懷孕12週前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並且有25%以上的機會發生CRS,導致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者可能死亡。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MMR疫苗有效預防,近98%-99%的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反應。疾管局提醒,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並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相關旅遊史以及接觸史。

流感併發死亡再添2例 疾管局籲加強防範

流感併發死亡再添2例 疾管局籲加強防範#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衛生署公布新增2例流感併發症死亡病例,分別為63歲女性及86歲女性,2名個案分別有腦中風及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史,於就醫後分別因敗血性休克及肺炎死亡;2名個案皆未接種流感疫苗,其感染之病毒型別均為A型H3N2。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流感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流感疫情處於中低度流行,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仍較上個流感季同期低,近兩週呈現持平;本年流感季(自2012年7月1日起至今)累計共311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其中27例死亡。 由於年假期間門診休診,春節連續假期是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次的高峰,往年多在大年初二達到單日高峰。疾管局呼籲家中若有發生流感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具慢性疾病患者,於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儘速就醫治療,避免併發嚴重併發症,並須特別注意是否出現流感危險徵兆(如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等),如有上述病徵應即刻前往適當醫院,掌握複雜疾病之黃金治療時間。春節返鄉及旅遊人潮眾多,民眾互動及接觸頻繁,疾管局再次呼籲有咳嗽症狀的民眾,請務必戴上口罩,盡可能與旁人保持適當距離,咳嗽時請用手帕/衛生紙摀住口鼻,遇緊急打噴嚏時,請用衣袖掩口鼻,使用過的衛生紙請丟入加蓋的垃圾桶,並養成勤洗手習慣。另請生病民眾一定要在家多休息,此時個人抵抗力較差,若前往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極可能增加被其他病菌感染的機會,也會讓自己成為病毒的散播者。

防疫不休假 過年期間仍供公費克流感

防疫不休假 過年期間仍供公費克流感#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因應流感季節高峰期的來臨及農曆春節期間可能發生之流感疫情,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適用對象,並且擴大使用期間,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除原有適用對象外,再增加「高燒持續48小時之類流感患者」及「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二類對象。苗栗縣衛生局共備約57,720顆公費克流感藥劑,並已配發至56家合約醫療院所。只要民眾符合用藥條件並至公費藥劑配置點的醫療院所就醫,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藥劑。苗栗縣政府衛生局局長羅財樟呼籲,民眾勿輕忽流感的嚴重性,尤其符合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資格之高危險群,應儘速接種。但無論接種與否,都應養成正確勤洗手、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生病在家休息、維持正常作息,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傳播。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小時以上等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口罩儘速至適當醫院就醫,掌握複雜疾病之黃金治療時間。

B肝婦產新生兒 疫苗後終身免疫?

B肝婦產新生兒 疫苗後終身免疫?#疫苗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嬰兒期打過B型肝炎疫苗,是不是可以終身免疫,跟B肝說拜拜?國內一項研究發現,若產婦為B型肝炎e抗原陽性或表面抗原高濃度者,其新生兒則為「B型肝炎帶原高危險族群」,應於出生24小時內施打B肝免疫球蛋白。不過,即使分娩的寶寶掌握施打時間,還是可能失去免疫記憶,而使B型肝炎病毒再度活化而成為B肝帶原者。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王豊裕表示,經過長達10年8900人參與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在全面性嬰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下,親生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陽性或表面抗原高濃度,其子女之表面抗原陽性率達15%,是一般陽性率的12.5倍。這類型孕婦分娩出的新生兒,若未能在出生24小時內即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則表面抗原陽性率將飆升至19%;而產婦為e抗原陽性者,則新生兒的表面抗原陽性率更高達29%。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施壽全表示,自民國75年起政府推廣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免疫球蛋白及疫苗以來,新生兒因垂直感染成為B肝帶原者的比例已由90%大幅降為10%。而這十分之一無法獲得保護者,推斷可能是母親病毒量較高所致;此外,若母親為e抗原陰性者,其子女因而未於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也可能發展成B肝帶原者,則推論為母親表面抗原濃度較高之關係。臨床亦發現,B肝表面抗原濃度高,將來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比例相對偏高,而這些人在治療時,也會比原本濃度低者的治療癒後效果較差。由於過去對B肝帶原者多採取抽血檢查,了解表面抗原是否為陽性,研究團隊建議,未來亦應重視表面抗原濃度,增加因應措施以期進一步降低高危險族群帶原率。

春節寒假流感旺季 速施打疫苗保健康

春節寒假流感旺季 速施打疫苗保健康#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寒假期間,國內外旅遊交流頻繁,除美國流感疫情正流行,歐洲、中國北方、日本等國亦遭流感病毒侵襲中,且農曆春節將近,急診的類流感人數極有可能會上升,故請市民多多鼓勵家人或親友,凡符合接種公費季節流感疫苗資格且有接種意願的民眾動作要快,以免向隅。 公費流感疫苗自今年1月1日起開放50歲至64歲具有慢性病者為候補對象,與目前原有計畫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機構對象、重大傷病、罕見疾病患者及滿6個月至入學前幼兒、國小學童等對象共同施打,至疫苗用罄為止。依據疾管局及衛生局102年1月21日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一致表示,本年所購買的流感疫苗成分與世界各地流行病毒株吻合度相當高,故在此呼籲高危險群患者、幼兒等族群應速接種流感疫苗以保護自己與最愛的人的健康。肺炎是老年疾病最常見的一種,隨著年齡的增加,風險也越高,以公共衛生三段五級的預防概念角度來看,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屬於初段預防中的特殊保護,它可以減少老年人肺炎發生機率。在台灣地區社區感染性肺炎中20~22%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而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感染此肺炎鏈球菌死亡率高達42.5%。衛生局呼籲,流感病毒每年都在變異,天冷病毒活躍,疫苗數量有限,身為兒女的您,關心父母的健康,趕快帶著父母去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及23價成人型肺炎鏈球菌疫苗,達到雙重保護,健康長壽之路,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