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全球預防接種週 打疫苗防疾病

全球預防接種週 打疫苗防疾病#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了響應全球預防接種週活動,台灣將4月24日至30日訂為預防接種週,呼籲按時接種疫苗之重要性。根據疾管局統計,我國3歲以下幼兒各項疫苗全數完成率高達94.1%以上,國小新生入學查卡完成率更達97%以上。疾管局長張峰義表示,目前世界各國積極推動的下一個全球性疾病控制計畫為麻疹消除,我國幼兒三麻一風(小兒麻痺症、麻疹、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新生兒破傷風)各項疫苗接種完成率,100年出生幼兒之五合一疫苗第三劑完成率達97.3%,99年出生幼兒之MMR疫苗第一劑完成率達98.1%。此外,新疫苗或多合一疫苗的使用已成國際趨勢潮流,為降低幼童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之發生率及減少感染後之嚴重併發症,我國與其他歐美國家同步導入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接種計畫,並自3月起全面提供感染率最高的2-5歲幼兒接種,經由大規模的接種使幼童鼻咽帶菌率下降,打斷傳播鏈並得到保護老人的附加擴大效益,疾病管制局特別呼籲家中如有幼兒符合接種資格,應把握機會儘速接種。預防接種為疾病防治三段五級之初段預防策略,為疾病防治上最具成本效益之公共衛生措施,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家均將其視為防疫之重要環節;由於現今全球航空交通及人口移動頻繁,加速了疫病傳播之風險,台灣為地球村一員,應同時負起國際衛生責任,共同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推行之預防接種政策並落實推動各項疫苗接種工作,維護我國防疫網。

陸H7N9疫情持續 我積極研發疫苗

陸H7N9疫情持續 我積極研發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中國大陸H7N9流感病例發生地區有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北京市與河南省。指揮中心經與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查證確認,中國大陸已知累積確定病例數為87例(上海市32例、江蘇省21例、浙江省27例、安徽省3例、北京市1例與河南省3例),其中17例死亡(上海市11例、江蘇省3例、浙江省2例、安徽省1例)。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討論H7N9流感疫苗接種策略,會中決議,目前疫情流行等級維持於第3級,國內已具備疫苗自製能力,建議政府應更積極協助提升國內疫苗研發能力,並進行血清流行病學、臨床試驗等,以掌握台灣民眾接種疫苗之免疫反應。此外,有關H7N9流感疫苗之接種優先順序,倘疫情提升至第4級,以醫事、衛生防疫人員等高風險族群為優先接種對象;倘疫情再提升至第 5級以上,先以98年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疫苗接種優先順序為原則,並視屆時流行病學資料調整。另外,建議評估參考國外做法,採預購疫苗方式,以確保大流行發生時及時取得疫苗。

想等孩子2歲再打「公費」疫苗? 一歲男童罹敗血症

想等孩子2歲再打「公費」疫苗? 一歲男童罹敗血症#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疾管局宣布自3月1日起,全面實施2到5歲幼兒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政策,今年預計可有50萬名2~5歲幼兒受益,平均每年可望減少約百例幼兒罹病案例,對於2至5歲幼童健康將有顯著保護!但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主任卻指出,診間陸續接獲2歲以下幼兒家長詢問可否緩打疫苗,出現「延後施打時程,等滿2歲打公費疫苗」心態。對於家長抱著「等公費」心理,而延緩原定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時程,想等到小朋友滿2歲再補接種一劑公費疫苗的情況,黃立民提醒,疫苗要按接種的建議時程來施打,才能使疫苗產生最佳的保護效果。黃立民表示,幼兒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建議接種時程,是在寶寶滿兩個月即施打第一劑疫苗,滿四、六個月時再各接種一劑,第四劑在一歲半前完成接種,按時程完成施打才可以使疫苗產生最佳的保護效果,提供寶寶足夠的抵抗力保護!父母切勿因不清楚接種時程,而讓小朋友身陷感染危機。日前就有一名一歲多男童,因未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不幸感染血清型19A後併發侵襲性肺炎及敗血症,住院21天才治癒。男童家長事後坦言,若能重來,當初一定會帶孩子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不會為了省小錢而犧牲掉小朋友的寶貴健康。黃立民呼籲,目前血清型19A的感染狀況嚴重;過去舊型疫苗無法預防血清型19A的感染,故政府特別針對2~5歲幼童進行補打一劑有涵蓋血清型19A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期控制感染;家長應讓家中滿兩個月幼兒按時接種4劑涵蓋血清型19A疫苗,一歲半前完成四劑接種,始可獲得完整保護,切勿抱有等待公費疫苗心態。(照片提供/醫療機構)

幼童感染血清型19A人數 台灣五年暴增5倍

幼童感染血清型19A人數 台灣五年暴增5倍#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過去五年,幼童血清型19A感染率暴增五倍,疾管局為防止蔓延,自今年三月一日起,已開始實施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接種,呼籲2~5歲幼兒家長積極補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讓孩子獲得完整的保護。根據疾管局近五年統計數據,2008到2012年全年5歲以下幼童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血清型別分析中發現,血清型19A感染率從2008年的12.2%,一路飆升至2013年3月的61.4%,5年暴增5倍之多,顯示血清型19A已成為目前防疫最大威脅,且因血清型19A具有高盛行率、高侵襲性、高抗藥性等特性,若小朋友不幸感染後,症狀通常較為嚴重。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醫師表示,造成血清型19A持續攀升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雖然台灣已於2011年引進可預防血清型19A的結合型疫苗,但因為疫苗接種率平均只有四成左右,無法有效形成群體保護。第二,因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和過去的結合型疫苗並沒有涵蓋血清型19A,故感染狀況才會日趨嚴重。第三,家長不清楚正確的接種時程,以為稍微延遲施打應該沒關係,而未讓小朋友按建議時程完成接種;但實際上,延遲疫苗的施打會使體內的抗體濃度下降,造成免疫空窗期,以致無法有效抵抗肺炎鏈球菌入侵。黃立民指出,美國自2000年全面進行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施打,於2011年更將舊型疫苗轉換為有涵蓋血清型19A之新型結合性疫苗,研究顯示美國嬰幼兒全面接種涵蓋血清型19A的新型結合型疫苗後,全年紀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人數皆大幅下降,其中2歲以下幼兒感染血清型19A比率更是下降近9成5。美國研究也顯示,若疫苗整體接種率達七成時,有接種及未接種疫苗之幼兒鼻腔帶菌率將趨於相同,顯示若整體接種率達七成以上,即可有效產生群體保護力。黃醫師呼籲,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應盡快孩子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不僅增加孩子自身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風險,更可提升台灣全體幼兒群聚保護效果,幫助更多孩子免於肺炎鏈球菌感染之苦。(照片提供/醫療機構)

克流感對H7N9仍有效 苗縣備5萬疫苗

克流感對H7N9仍有效 苗縣備5萬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中國大陸H7N9禽流感疫情持續升溫,縣府今8日上午成立疫情指揮中心,苗栗縣縣長劉政鴻指示,現階段應強化疫情通報監測及醫療整備、提升民眾自我保護認知,縣府各局處應將防疫視同作戰,務必做到「滴水不漏」。苗栗縣衛生表示,目前克流感對H7N9是有用的,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還是可以有效預防;衛生局目前全縣流感抗病毒藥劑儲存量達50097顆。   苗栗縣府各單位依據「苗栗縣政府因應流感大流行整備計畫」進行相關整備工作,如:農業處加強督導禽畜養殖、販賣業者防範高原性家禽防治措施;動物防疫所辦理檢驗、採驗、運送、清潔消毒防疫工作等;消防局將配合醫院病患轉診緊急救通報救護車調度;文化觀光局辦理旅(宿)業及各景點張貼相關資料,並提醒旅客勿接觸禽鳥等相關防疫措施。苗縣衛生局局長羅財樟提醒各醫療院所應提高警覺,務必詳查問診,了解病患的旅遊史、職業史等資料,提升通報警覺,將有助於整體防疫工作的推展。縣長劉政鴻也提醒民眾,前往中國大陸,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含蛋類)需注意完全熟食;請落實洗手。返國後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訴醫師旅遊史,醫師才能提供適切的醫療診治服務。苗栗縣政府呼籲民眾務必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政策,民眾若有相關疑惑可至苗栗縣政府衛生局首頁/熱門資訊/H7N9流感專區查詢相關最新資訊,亦可撥打苗栗縣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諮詢。

德國麻疹疫苗接種 近99%可產生抗體

德國麻疹疫苗接種 近99%可產生抗體#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疫情資料顯示,日本目前德國麻疹疫情嚴重,累計通報病例為去年同期的22倍。因正值日本賞櫻季節,4月4日至7日又適逢我國春假連續假期,疾管局呼籲,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若計劃前往日本賞櫻或旅遊的民眾,如未完成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之1至6歲學齡前幼兒,以及回國後會接觸到孕婦及1歲以下嬰兒的20至50歲民眾,建議於出發前2至4週,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德國麻疹係由德國麻疹病毒所引起,可經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具傳染力,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疾病。一般人感染此症,通常只持續一到三天,會出現輕度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孕婦若在懷孕1至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MMR疫苗有效預防,近98%至99%的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反應。再次提醒民眾,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有發燒、疲倦、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及接觸史。

預防子宮頸癌 疫苗、抹片雙重保護

預防子宮頸癌 疫苗、抹片雙重保護#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的健康殺手,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每年約有5000人罹患子宮頸癌(含原位癌),每天約有2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為台灣排名第二高的婦女癌症。新竹市政府近年落實國際抗癌聯盟(UICC)呼籲,積極推動「疫苗」加「抹片」的雙重保護觀念。新竹市衛生局預計自4月23日起,陸續於校園實施第三劑疫苗接種。自民國99年起,針對國一女生全面推動公費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施打,3年以來的平均施打率近8成,且逐年升高,截至102年1月止,累計已有約6千名新竹市國一女生完成接種,有助於預防子宮頸癌、生殖器疣、及外陰與陰道癌病變。 疫苗施打有助於疾病的預防,尤其是對於女性健康威脅甚鉅的子宮頸癌,如果能夠透過施打疫苗預防,並搭配定期抹片檢查與安全性行為,對女性健康及家庭幸福都有相當大的正面效益。新竹市政府表示,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此政策,希望更多女性受到保護。 現就讀新竹市國一女生 HPV疫苗第一劑及第二劑已分別於101年11月8日及102年1月3日施打完成,而HPV疫苗共需接種三劑,建議須於6個月內完成三劑接種,才會獲得最佳疫苗保護效果。如有任何與子宮頸癌疫苗施打政策相關問題,請撥打24小時免付費諮詢專線,新竹市衛生局提供不打烊的衛生諮詢服務,亦可電洽新竹市衛生局健康促進科。

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嚴重 病例較去年增22倍

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嚴重 病例較去年增22倍#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疫情資料顯示,日本目前德國麻疹疫情嚴重,累計通報病例為去年同期的22倍。因正值日本賞櫻季節,4月4日至7日又適逢我國春假連續假期,該局呼籲,1歲以下嬰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應避免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另計劃前往日本賞櫻或旅遊的民眾,如為未完成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之1至6歲學齡前幼兒,以及回國後會接觸到孕婦及1歲以下嬰兒的20至50歲民眾,建議於出發前2至4週,至國內12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日本德國麻疹自去年以來的大規模流行,延續迄今,截至今年第10週,累計通報1,656例德國麻疹病例,感染病例以20至49歲族群居多,多數為未接種疫苗或疫苗接種史不明,以關東地區通報數最多,包含東京、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等,並擴及關西地區的兵庫縣。德國麻疹又稱風疹,由德國麻疹病毒所引起,可經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發疹前1週至發疹後至少4天具傳染力,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疾病。一般人感染此症,通常只持續一到三天,會出現輕度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約有一半的感染者並不會有明顯的出疹情形,故常感染而不自知。但孕婦若在懷孕1至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胎兒有高達90%的機會受到感染,25%以上的機會發生先天性耳聾、青光眼、白內障、小腦症、智能不足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統稱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CRS)。德國麻疹可透過接種MMR疫苗有效預防,近99%的易感性宿主可經由預防接種產生明顯的抗體反應。現行疫苗接種政策為出生後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時各接種一劑MMR疫苗。該局提醒民眾,對於家中已達接種年齡而尚未完成接種者,應儘速攜帶幼童前往接種;目前接種政策,國內育齡婦女,如經檢驗不具德國麻疹抗體,可檢具德國麻疹抗體陰性報告證明,至各縣市衛生所免費接種1劑MMR疫苗,以避免感染。疾管局再次提醒,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及接觸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