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在10月1日起開放接種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並鼓勵採取「左流右新」,即左手打流感、右手接種新冠,以降低感染的重症率與死亡率。肺炎是流感最常見併發症,而肺炎鏈球菌則是導致肺炎的主因。因此專家呼籲,在流感疫情前,65歲以上長者及19-64歲易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疾管署在10月1日起開放接種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並鼓勵採取「左流右新」,即左手打流感、右手接種新冠,以降低感染的重症率與死亡率。肺炎是流感最常見併發症,而肺炎鏈球菌則是導致肺炎的主因。因此專家呼籲,在流感疫情前,65歲以上長者及19-64歲易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衛福部將推出「健康幣」!為提高民眾對健康的重視,衛福部長石崇良宣布將推出健康幣,未來包括打疫苗、篩檢、健檢等,無論公費或自費都能獲得點數,有了這些點數就能做兌換,可以跟民間如運動業者、連鎖藥局等合作,折抵入場費、健康食品等,最快2026年第1季上路。
近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加上氣候變遷等因素,流感疫情逐漸走向全年化,不再區分淡旺季。對此,醫師示警,若2025年A型流感H3N2捲土重來,強碰H1N1雙重流行,重症跟死亡風險高,免疫較弱的兒少更需警覺,鼓勵學齡前兒童、學生、65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都該接種疫苗。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日表示,國內新增5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創下近5年來單週最高紀錄,個案皆居住中南部地區,居住地附近均有水稻田、鴿舍等高風險場域,皆在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呼籲,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民眾應按時攜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再度升溫,接種疫苗是防疫關鍵,但台灣民眾近年對於COVID-19疫苗接種率漸低。醫界指出,目前每劑疫苗接種處置費僅新台幣100元,難反映成本,盼調高補助。對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正積極爭取財源挹注。
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第19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人次達2025年新高點,預估6月將至高峰。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接種新冠JN.1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若等到疫情高峰才決定接種,往往已來不及建立足夠保護力,建議本身患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儘快接種疫苗。
隨著時序進入春季,腸病毒好發季節即將到來。醫界人士示警,兒童殺手「腸病毒71型」恐捲土重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打亂腸病毒流行週期,導致台灣逾10年未流行腸病毒71型,隨時可能爆發大流行,期重症率和死亡率仍相當高,鼓勵家長帶著孩子接種疫苗獲得保護力。
東南亞旅遊注意了!東南亞國家潑水節慶典活動將至,將吸引世界各國遊客聚集狂歡。疾管署19日提醒,泰國近期出現3例「M痘Ib變異株」確診病例,民眾出遊前如預期有風險行為,應提早至少6週前接種M痘疫苗,且M痘疫苗需接種2劑,2劑間隔至少4週,才能提升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