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新冠症狀更重?醫揭確診者「喉嚨痛到不敢吞口水」快做1事預防

這波新冠症狀更重?醫揭確診者「喉嚨痛到不敢吞口水」快做1事預防

2025/5/21(2025/5/21 14:51更新)
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第19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人次達2025年新高點,預估6月將至高峰。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接種新冠JN.1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若等到疫情高峰才決定接種,往往已來不及建立足夠保護力,建議本身患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儘快接種疫苗。

本篇文章目錄

根據疾管署疫情週報統計,2025年第19週(5/4~5/10)新冠門急診就診計人次近萬人,且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9成以上重症及死亡病例未接種本季新冠JN.1疫苗

延伸閱讀:
新冠夏季恐升溫!莊人祥憂疫情大爆發「關鍵原因」3類人最危險

每10人有將近一半確診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指出,近幾週新冠肺炎門診人數明顯增加,每10位有將近一半確診新冠,共同經歷為「喉嚨痛到不敢吞口水」、「發燒」、「全身痠痛無力」,除了喉嚨痛外,發燒、全身痠痛以及咳嗽為常見症狀,也有不少確診者出現腸胃道的症狀,且普遍反映「症狀嚴重很不舒服」。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委員會吳至行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天氣熱,呼吸道疾病病毒比較不活躍就不會有感染的風險。事實上,新冠病毒持續變異,每年秋冬與夏季都曾有流行高峰,且夏季天氣好民眾戶外活動與群聚多更增加感染風險,千萬不可以輕忽。

延伸閱讀:
夏季新冠肺炎疫情恐再反撲,醫籲:這些族群儘速補打第二劑!

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偏低

黃振國說明,造成此波新冠疫情流行起來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偏低,尤其這波疫情對年輕人的威脅也大,甚至日前有11個月大的小寶寶因確診而住進加護病房的案例。

黃振國進一步補充,台灣慢性疾病有年輕化的現象,像是50~64歲的民眾7成有慢性疾病,但這群人不屬於新冠抗病毒藥物的公費使用對象,無法在第一時間抑制病毒複製,更應該要及早透過疫苗保護自己;若年長與慢性疾病患者若還以為之前確診過就不會再得,或幾年前打過新冠疫苗就不用再打,就是拿自己的健康當賭注。

2族群儘快接種JN.1疫苗

吳至行說明,目前全球同時存在多個由JN.1病毒衍生的強勢新冠病毒株,疫情恐持續延燒,民眾不可以掉以輕心,應盡快可以透過施打JN.1新冠疫苗來提升免疫保護力。

JN.1新冠疫苗有副作用嗎?吳至行強調,這幾年來疫苗持續進步,在安全性方面,明顯觀察到在台灣與韓國近來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皆大幅下降,且JN.1新冠疫苗製成不僅降低劑量,還更新了注射劑型,大幅降低接種後的不適反應。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若等到疫情高峰才決定接種,往往已來不及建立足夠保護力,建議本身患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儘快接種疫苗;而65歲以上長者、55至64歲原住民以及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及低下者,只要距離第一劑JN.1疫苗接種時間滿6個月,應儘速接種第2劑,避免置身新冠重症與死亡風險中。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