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深入了解睡眠的重要性 運用睡眠衛教技巧 改善睡眠品質 為身心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深入了解睡眠的重要性 運用睡眠衛教技巧 改善睡眠品質 為身心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失眠

春夏交替,正是身體陽氣升發的時機,循環漸漸變快,但是受到氣候忽冷忽熱影響、日夜溫差大,人體易受到濕邪侵犯。如果沒有將濕氣排出去,就會有頭昏欲睡、提不起勁的症狀,即使已經睡了一整晚,白天還是會有「睡不飽」的感覺。「春睏」是身體濕氣重的警訊之一,代表體內循環不良,如果輕忽不理,依濕氣積聚在不同部位產生水腫、便祕、腹瀉、濕疹、長痘痘等影響臟腑功能。再加上春天是過敏的高發生季節,冷熱交替、塵蟎等過敏源增加,許多人會出現過敏症狀,最常抱怨的就是“鼻塞”的症狀。雖然症狀不致命,但可能導致體力下降,增加嗜睡感。此外,過敏引發的發炎反應也會導致身體更加疲憊。 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師表示把握春天養肝排毒,多吃袪濕食物、注意保暖,搭配食療茶飲提升免疫力,為整年健康打下好基礎。 應該在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以前睡,睡眠效果加倍,一小時等於子時後睡兩小時的效果,爾後等午時(中午11~1點)十二經絡中的「心經」運行時,再進行小睡。這個時候「養」的是「剛剛生發起來的陽氣」,如果這個時候不休息,陽氣沒有養住,就會耗散人體最寶貴的生機。早上也不能太早起床。不要早過5點,太早起床可能會「養陰不夠」,特別是早上3~5點剛好走到肺經,若是早於此時起床,容易傷害到肺經的正常運作,而形成中醫所說的「五更嗽」。也以「不晚於早上7點」為準。因為早上7~9點是胃經循行的時候,一來可以在大腸經運行的時間裡排便,又可以在胃經運行的時間裡消化、吸收食物的營養。 莊可鈞中醫師說明以下推薦幫助提升睡眠品質的飲食: 1、富含色胺酸的食物: 牛奶、優格、雞蛋、豬肉、豆腐、小米、魚類等,有助於合成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提升睡眠品質。 2、褪黑激素可以幫助入睡: 建議多吃核桃,核桃含有豐富褪黑激素,對睡眠的品質有一定的幫助。 3、富含鈣與鎂的食物: 像是深綠色蔬菜、堅果、香蕉、柑橘類、全穀雜糧,有助於消除疲勞、安定神經。 4、優質碳水化合物: 如全穀類、糙米等低升糖指數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提升色胺酸吸收率,進而改善睡眠。 5、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 紅肉、內臟、深綠色蔬菜、全穀類、牛奶、蛋黃等,有助於消除疲勞、安定神經,也可吃每天吃維他命B以補充不足。 6、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如黃豆製品、鮭魚、堅果、酪梨等,有助於增加褪黑激素分泌,改善睡眠品質。 7、清心安神的食物: 蓮子(尤其是蓮子芯)、百合、酸棗仁等,具有清熱降火、寧心安神的功效。 注意睡前別吃 辛辣食物 、咖啡因飲料 、高糖食物 莊可鈞中醫師分享除了飲食,以下提供幾招助眠小撇步,讓你輕鬆入睡: 1、阿利腹式呼吸法: 吸氣4秒、摒氣8秒、吐氣8秒,其重點是更強調放慢呼吸速度,當我們減緩呼吸速度,整個人就會放鬆下來,交感神經作用下降,副交感神經作用提升。不妨觀察小嬰兒或大人熟睡時,腹部起伏頻率相當緩慢,由此可見身心放鬆和呼吸速度有極大的關聯。 2、全黑環境: 睡覺時要有全黑環境,避免光線,這樣才能幫助體內分泌褪黑激素,這是由腦內松果體分泌的一種荷爾蒙,扮演調控生理時鐘的重要角色。 3、睡前2小時避免飲食: 睡前2小時不要進食,以免睡眠時身體還需要不斷努力消化,影響睡眠品質,也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的情況發生。 4、睡前不要用3C: 睡覺避免使用3C產品,原因是3C的藍光會透過眼睛,刺激我們的大腦,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5、調整適合的環境溫度: 可以把房間溫度調到自己覺得舒適,過冷或過熱,都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 6、睡前按摩穴道: 風池穴、神門穴、內關穴、三陰交穴、湧泉穴。 7、避免劇烈運動: 盡量避免睡前四小時有劇烈運動,例如跑步、健身等。 失眠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失眠的恐懼。失眠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血壓升高等健康問題。如果您的失眠症狀已經持續超過三個月,應該及時求醫,尋求專業的中醫治療。

好好睡一覺就能延緩老化!芳療師教「精油保養術」簡單按摩抗老化

好好睡一覺就能延緩老化!芳療師教「精油保養術」簡單按摩抗老化#失眠

隨著身體自然老化,進而影響睡眠與身心健康狀態,該如何保持睡眠品質呢?英國IFA國際芳療協會認證校長鄭雅文於《好眠芳療》一書中,從長年芳療教學授課以及照護長者的臨床經驗中,整理出不同族群的睡眠困擾以及背後隱含的身心狀況,進一步結合芳療照護、生活習慣調整、紓壓排解,幫助讀者重回良好睡眠。以下為原書摘文:

 睡不好、肌肉緊繃⋯以為身體出問題?醫揭:恐是「廣泛性焦慮症」作祟

睡不好、肌肉緊繃⋯以為身體出問題?醫揭:恐是「廣泛性焦慮症」作祟#失眠

一名45歲上班族,最近頻繁感到莫名的不安與壓力,並且出現頭痛、胸悶,甚至食慾不振的狀況,在朋友建議下至台大分院生醫竹北院區家庭醫學部門診就診。經專科醫師的詳細評估,個案被診斷為「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這讓他不禁感到驚訝,原來長期困擾他的問題並非身體疾病,而是心理健康問題。

躺床半小時還睡不著,該繼續躺還是起床?醫解答「睡眠障礙6大QA」

躺床半小時還睡不著,該繼續躺還是起床?醫解答「睡眠障礙6大QA」#失眠

睡不好是大事!每天花超過30分鐘才能入睡,夜間頻繁醒來,或醒後難以再次入睡,一早起來覺得沒睡好,又累又疲倦⋯⋯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睡眠障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毛衛中解答睡眠相關「6大問題」,並建議若躺床很久睡不著,就應該起床適度活動。

焦慮、失眠、疲倦⋯孩子開學難收心?精神科醫教「開學收心操」5步驟

焦慮、失眠、疲倦⋯孩子開學難收心?精神科醫教「開學收心操」5步驟#失眠

寒假進入尾聲,明天就要開學了!孩子在假期接近尾聲,通常會出現「收假症候群」的症狀,包括失眠、疲倦、昏昏欲睡⋯⋯等,甚至極度抗拒開學。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收假症候群雖然不是疾病,但家長及老師仍須注意,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瞭解假期和非假期生活的差異,陪伴孩子調整作息。

過年熬夜嗨翻,孩子作息大亂?醫教「5招」調養身體:年紀小更要謹慎

過年熬夜嗨翻,孩子作息大亂?醫教「5招」調養身體:年紀小更要謹慎#失眠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守歲、打牌、看電視、通宵熬夜是大人們習以為常的年節活動,如果再配上各式零嘴跟飲料,就更具有年味。然而,若家中有嬰幼兒或國小學童,幾天下來可能導致孩子作息大亂、腸胃不適,進而影響生活。醫師也特別針對睡眠、飲食、出遊等面向進行提醒,讓家有小孩的家庭也能安心過好年。

長期失眠恐誘發失智症  中醫辯證助改善

長期失眠恐誘發失智症 中醫辯證助改善#失眠

現代人因為生活、工作、家庭等壓力,影響到睡眠品質,然而你知道良好的睡眠品質,除了跟健康有密切有關,甚至對失智也存有關聯嗎?睡眠不良、不足,不但白天精神不濟、償還睡眠債,也存有失智風險,為此,不要小看睡眠這動作。 翰鳴堂中醫診所莊可鈞中醫師表示目前已知大腦類澱粉斑的大量沈積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的主要病變 而且出現失智症狀的前20年左右就開始慢慢堆積,直到堆積量大到讓大腦無法負荷才發病。根據研究統計,睡眠和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對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等都具有影響,而充足的睡眠能夠調節自律神經,對新記憶的形成和保留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大腦整體功能退化,患有失智症的長者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生理時鐘的混亂進而導致長者出現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卻精神充沛的情況,不僅對失智長者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也使得同住的家人或照顧者無法好好休息。 莊可鈞中醫師說失智症屬於中醫「呆病」、 「癡呆」、 「健忘」的範疇。其類似病證,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 血並於下,氣並於上,曰之善忘」。 「癡呆」這一病名是明末醫學大家張介賓首次提出,其言:「癡呆證,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或以疑貳,或以驚恐,而漸至癡呆」。隨著年紀越大,人體衰老,逐漸氣血陰陽失調。在中醫生理學觀點中,腎為先天之本,與人類基因遺傳因素有關。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故腎與大腦功能密切相關。腎虛精虧導致腦髓空虛,脾失健運使水濕凝聚成痰濕,也無法化生氣血,痰濕又阻遏氣血運行,氣虛血瘀導致腦絡阻滯則使腦髓失養、神明失用,又心藏神、主神明,所以腎、心、腦、脾等臟腑虛衰與失智症的發生相關聯。針對失智症病人腦部的實質病變與功能異常,中醫多從心腎為主軸,以活血化瘀、祛痰開竅、寧心安神的中藥和針灸穴位治療。而依失智症的病程進展,會因為症狀和嚴重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目標。 總體上失智症屬於本虛標實的一種病症,其中多以腎虛為本,痰濁、瘀血為標。因此從“腎”防治失智症是一種中醫的處置方式。因為腎中精氣與腦髓、祌智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依據中醫的理論「腎藏精,主骨生髓通腦」,因此腎精足時,腦髓充足,耳聰目明;反之腎精虧虛時,則腦髓失養,筋脈失濡養容易導致善忘,拘急痙攣、震顫抖動等症,日久則骨枯腦髓空減,經脈阻滯不暢,導致氣血不行,而出現失智、肌肉強直、活動障礙等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類似的症狀和體徵。 中醫治失智「專病專藥」依以下常見體質分型 清代著名醫家汪昂所編寫的《醫方集解》提到:「人之精與志,皆藏於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於心,故迷惑善忘也。」認為心腎兩氣與本病有密切相關。在清代名醫程國彭所著的綜合性醫書《醫學心悟》則說:「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說明腎精虧損,髓海漸空,是主要病機。 莊可鈞中醫治療會按照常見的證型分類來對此病辨證論治,下面是常見的體質分型: 1. 髓海不足型:症見頭暈耳鳴,懈怠思臥,齒枯髮焦,步行艱難,舌體瘦而色淡,脈象細弱。治療上以滋養肝腎,填精補髓為主。 2. 脾腎兩虛型:症見表情呆滯,氣短懶言,口涎外溢,食少那呆,大便稀溏。治療上以補益脾腎,化濕開竅為主。 3. 肝風內動型:症見頭痛眩暈,心煩少寐,舌強言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治療上以滋陰降火,平肝息風為主。 4. 心火亢盛型:症見心煩意亂,多夢少寐,面紅目赤,語言錯亂,尿黃短赤,大便乾,舌質紅苔黃,脈弦而數。治療上以清熱瀉火,鎮靜安神為主。 5. 濕痰阻竅型:症見頭重如裹,表情呆滯,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腹脹不食,口多痰濁,舌苔膩,脈沉滑。治療上以化濕降濁,益氣開竅為主。 莊可鈞中醫治療失智症的措施除了中藥治療外還可利用「針灸穴位」治療。「針灸」具有疏通經絡, 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對老年病具有較好療。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督脈位於背後中脊,統管諸陽經脈,與六陽經有聯繫,是「陽脈之海」,故謂之「督」。「督脈」與腦、髓、骨息息相關,所謂「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腦為髓之海」。以「督脈」-腦系統為物質基礎 , 運用「通督」為治療失智手段,可以運用「百會」、「印堂」、「風府」等穴位以達到通督啟神的作用。 推薦茶飲 : 舒眠健腦茶 材料:浮小麥5g、炙甘草3g、紅棗2g、百合3g、天麻3g 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1000cc的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味道清淡、香甜、性質溫和,可幫助緩解情緒入睡。

失眠睡不好,假日補眠就能消除疲勞?醫揭3大迷思:平常睡午覺更好

失眠睡不好,假日補眠就能消除疲勞?醫揭3大迷思:平常睡午覺更好#失眠

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飽,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身心科醫師指出,失眠睡不好想正確補眠,可留意3大重點,且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同,不用追求一定要睡滿8小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