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孩子的「叛逆」可能是「無聲的求救」 亞東醫院呼籲,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孩子的「叛逆」可能是「無聲的求救」 亞東醫院呼籲,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視#焦慮

「我最近莫名想哭,甚至好想死。」、「孩子越來越少去學校,不願出門,甚至拒學,怎麼辦?」近年來,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門診中,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求助人數逐年增加。憂鬱、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自我傷害,甚至出現自殺念頭,這些問題正悄悄成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無聲痛楚」。 根據台灣2015-2017年「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台灣兒童青少年罹患任一精神疾病的終生盛行率高達32.3%,幾乎每三位孩子,就有一位曾遭遇心理健康問題。最常見的疾病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0.5%)、焦慮症(10.4%)、以及自閉症類群障礙(1%)。兒福聯盟2023年調查也指出,高達17%的國高中生屬於重度憂鬱傾向,21.1%的高中生曾認真想過自殺。青少年面臨的心理壓力,除了學業、同儕關係、家庭衝突,還包括網路霸凌等新興挑戰。 情緒困擾不是「叛逆期」,及早覺察、適時陪伴至關重要 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林竺君醫師表示,孩子在龐大壓力下,若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統與情緒出口,可能封閉自我、甚至走向極端。她提醒,當孩子出現日常生活功能下降、社交退縮、負面言論等警訊時,家長與師長應敏銳覺察,給予陪伴與支持,避免否定或責備,並及時尋求專業協助。 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常與環境壓力息息相關,常見疾病包括: ◆ 焦慮症(如社交焦慮、恐慌症):焦慮、煩躁、易身體不適等。 ◆ 憂鬱症:情緒低落、易怒、失眠、食慾變化,自傷風險高。 ◆ 躁鬱症:情緒起伏劇烈,躁期有精力旺盛、睡眠減少等表現。 ◆ 其他問題:如厭食、暴食、拒學、睡眠障礙與適應障礙等。 很多時候,孩子並非叛逆,而是無法表達痛苦。林竺君醫師強調,透過專業心理評估,能更準確釐清問題來源,並對症下藥,協助孩子重新找回生活平衡。 建立完整支持網絡 亞東醫院陪伴孩子走過風雨 為全面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亞東醫院自2022年起啟動「青少年精神與心理健康支持計畫」,整合精神科醫師、臨床與諮商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等,提供多元且完整的服務,包括: ◆ 精神科評估及治療,包含門診、住院 ◆ 青少年個別心理諮商 ◆ 各類主題的團體治療 ◆ 家長參與的親職團體課程 及早發現與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林竺君醫師提醒,青少年的情緒困擾往往藏匿於沉默之中,不易被察覺,也常被誤解為「想太多」而遭忽略。她呼籲社會大眾多一分理解與陪伴,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平安地度過青春期,當他們在人生的海上遇到風浪,我們就是那座燈塔。 亞東醫院將持續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照護,串連起社會的支持力量,為孩子和家庭打造一個能安心靠岸的港灣。讓每一位年輕人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從來不是孤單一人,總有人在燈塔下,靜靜等著他們回來。 圖/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 林竺君醫師

綠慘了!台股重挫超焦慮?醫估未來2週湧就醫潮:有「1現象」快就醫

綠慘了!台股重挫超焦慮?醫估未來2週湧就醫潮:有「1現象」快就醫#焦慮

對等關稅風暴來襲!因應美國總統川普(Trump)所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台灣股市在7日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重挫,最終下跌2065.87點,創下多項紀錄,包括創台股史上最大跌點和跌幅。精神科醫師提醒,投資人若越看越心慌,就要避免接觸相關訊息,若連續3、4天失眠或淺眠,出現焦慮、憂鬱症狀,就要尋求專業援助。

常感緊繃壓力,可能是鎂不夠!營養師列20種「高鎂食物」吃對能減壓

常感緊繃壓力,可能是鎂不夠!營養師列20種「高鎂食物」吃對能減壓#焦慮

時序入冬,是否常常覺得心情悶悶的,胃口變差、失眠、疲倦?每個人都會心情低落,不論是學生面對課業、上班族面對工作、家長管教小孩,做什麼事情都有覺得「提不起勁」的時刻。營養師說,其實壓力大、焦慮等症狀,可藉由飲食及日常生活保養得到改善。《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好食課營養師張宜臻與李宜樺,特別分享「緩解焦慮食物」,並整理「高鎂食物排行榜」,教你在灰濛濛的冬季,也能吃出好心情。

新手媽媽如何預防產後憂鬱?研究揭「產後●●個月」開始運動最有效

新手媽媽如何預防產後憂鬱?研究揭「產後●●個月」開始運動最有效#焦慮

迎接新生命是令人高興的事,孕產期間可能有身體不適或擔憂胎兒健康等各種狀況,使許多新手媽媽有產後憂鬱的困擾,產後承受身體的不適照顧新生兒、母親角色轉換的焦慮及壓力,嚴重可能造成身心症狀。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並降低產後憂鬱風險,建議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躺床半小時還睡不著,該繼續躺還是起床?醫解答「睡眠障礙6大QA」

躺床半小時還睡不著,該繼續躺還是起床?醫解答「睡眠障礙6大QA」#焦慮

睡不好是大事!每天花超過30分鐘才能入睡,夜間頻繁醒來,或醒後難以再次入睡,一早起來覺得沒睡好,又累又疲倦⋯⋯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睡眠障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毛衛中解答睡眠相關「6大問題」,並建議若躺床很久睡不著,就應該起床適度活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