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醫訊/乳癌病友分享會

醫訊/乳癌病友分享會#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乳癌,是所有女性的天敵。但它卻總是出現十大死因排行榜中,而且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所以,我們除了要定期接受檢查外,還要對它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由亞東醫院婦產部孫序東醫師、王昱鈞營養師來幫助大家了解得到乳癌後該如何照顧,不僅如此,還有人與您分享「她」是如何走過來的。名稱:乳癌、婦癌病友自我照護時間:2月24日(一)上午10:00~12:00地點:亞東醫院9樓第4會議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7728-2176

姊妹皆患乳癌 仍堅持信念勵病友

姊妹皆患乳癌 仍堅持信念勵病友#乳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的乳癌病友會-花木蘭俱樂部的病友,有對羅姓姊妹兩人皆是在40多歲前後罹患乳癌。其中羅姐姐表示,抗癌的路程非常艱辛,除了透過完整的家庭系統支持外,還要能保有堅定的信念來走過這段路程。羅姓姊妹希望能透過自己的抗癌歷程來鼓勵更多罹癌病友。乳癌的發生目前並沒有確切的原因,大多的民眾在被診斷罹癌時除震驚不已外,更甚者會聯想到死亡,其實台灣目前乳癌的治療水準已與先進國家同步,越早發現疾病治療效果越好。不該忽略乳房健康 以免錯失治療良機豐原醫院癌症資源中心個案管理師楊瑋婷表示,八成的乳癌病友年齡層介於50歲至60歲,在台灣乳癌患者好發年齡約在45歲至55歲間,但40歲以下的女性朋友也不能輕忽乳房健康的重要性,應定期檢查以避免錯失早期發現的良機。乳房外科吳建廷主任叮嚀,台灣乳癌發生率持續增長,大部分病人都是自己摸到腫塊或接受篩檢發現,而家族史也是乳癌危險因子之一,提醒家中若有祖母、外祖母、母親、姊妹、女兒曾經罹患乳癌者,應提早接受乳癌篩檢及定期檢查,越早發現疾病治療效果越好,依據病理檢查報告的不同,乳癌病人的治療計畫也會個別化,鼓勵乳癌姊妹站起來勇於治療,接受醫療團隊完善且全面性的照護。 

輔大成立乳癌基金會 將補助弱勢患者治療救助金

輔大成立乳癌基金會 將補助弱勢患者治療救助金#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不只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從1995年起,15年內發生率大幅成長110%,平均每54分鐘即新增一位乳癌患者,而對於罹患乳癌的患者,不僅要忍受多種治療所帶來的不適,與心靈上所受的打擊,若病患又是弱勢家庭的話,對於乳癌的治療簡直是難上加難,為此,尚在興建中的輔大醫院,成立第一個乳癌基金會「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希望罹患乳癌的婦女都能安心治療。乳癌治療是長期抗戰,突如其來的醫藥費與生病後的生活改變,常常讓罹癌的婦女以及家屬備感壓力,有鑑於此,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2014年的重點工作目標將針對Her2基因型、生活救助、乳房重建等三個項目的急難救助金,並與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共同籌備推動乳癌學校,結合醫院與教育專業,落實天主教在醫療領域的社會責任。為此,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即日起至12月30日,將舉辦集讚活動民眾只要上臉書,參與「勇源愛妳.永遠美麗」按讚做公益活動,給予「勇源輔大乳癌基金會」粉絲團按讚,基金會將化作祝福捐款50元,與每位民眾共同關懷乳癌病友,若民眾上傳愛心主手勢照片,更有機會得到電影票2張。

醫訊/乳癌病友座談會

醫訊/乳癌病友座談會#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罹患乳癌的妳,有些什麼樣的心情?是恐懼?是悲傷?還是積極的應變,勇於面對?癌症治療所帶來的壓力,往往非常人所能體會,為增進乳癌病友日常生活保健,提供乳癌病友及家屬情緒支持管道,嘉義長庚醫院於12月11日舉辦「乳癌病友座談會暨微笑關懷聯誼會成立大會」,將邀請中醫師、一般外科醫師針對乳癌患者得淋巴水腫及骨質保健等議題進行演講,一同關懷乳癌病友及家屬。名稱:乳癌病友座談會暨微笑關懷聯誼會成立大會時間:102年12月11日(三)上午8:30 ~ 12:00地點:嘉義長庚醫院第二國際會議廳洽詢:社會服務課-鍾宛諭社工 05-3621000轉2179

日女罹乳癌免化療!4招教妳及早揪出

日女罹乳癌免化療!4招教妳及早揪出#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嗎?台灣每年有近一萬名女性,不幸罹患乳癌,無疑是在人生道路上,砸下了一顆巨大的絆腳石,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治療乳癌的過程,越來越顯得容易,且五年存活率也大幅的提高,而許多女性認為,只要罹患乳癌,就必須接受化學治療,不但得忍受噁心、嘔吐等各種副作用,就連呵護的頭髮也會掉光,但其實,一部分的乳癌透過手術及荷爾蒙治療,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乳癌不一定要接受化療就有一名30歲在台求學的日籍女病患,因為在童綜合醫院檢查發現左邊乳房有1.8公分的腫瘤切片,證實為乳癌,與家人商量後返回日本就醫,經評估不用接受化學治療,只需要進行內分泌治療,消除因恐懼抗拒治療的心態;在日本接受手術治療後,目前回到台灣繼續求學,並由乳房中心于家珩醫師彙整日本醫院轉診的資料,以國際接力方式繼續治療這名患者,讓病人的療程不受中斷。乳癌分四種 治療方式大不同于家珩表示,隨著分子生物學突飛猛進的發展,乳癌的治療也有不一樣的思維。傳統只將乳癌分為原位癌與侵襲性癌,不但未細分類並且多以化學治療為主;而目前的治療方法是以乳癌的分子分型為依據,來判斷乳癌的生物學特性,以做為臨床診斷及治療的依據,不同分子分型的乳癌具有不同的基因表現,而且對各類治療的反應及預後均不相同。目前利用乳癌基因表現的差異可把乳癌分成4種分子分型,管狀A型、管狀B型、Her-2過度表現型、類基底細胞型又稱為三陰性乳癌。于家珩解釋,目前以管狀A型乳癌的預後最佳,除了手術之外以內分泌治療為主,這名日籍女病患就是管狀A型乳癌,因此不需要化學治療;管狀B型乳癌預後次佳,除了手術之外再加化學治療與內分泌治療合併使用,有時還要再加上標靶治療;Her-2過度表現型的乳癌為高惡性度,分化不好,轉移到腋下淋巴結之機率較高,以化學治療加上標靶治療為主;類基底細胞型乳癌易早期轉移,預後極差,無法做內分泌治療及標靶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四招助妳及早揪乳癌 讓治療變輕鬆于家珩葉也提醒,各種癌症若能及早發現,癒後一定是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婦女們可在日常生活中,經由以下四招,來檢測自己的乳房是否有出現問題,若有發現異常,則要及早就醫:1) 民眾可自我檢查在鏡子前,兩手抬高檢查乳房是否有高低、大小、變形、隆腫、凹陷等異樣,並注意乳頭有無變形、潰爛。2) 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或腫瘤,並輕輕擠壓乳頭,注意是否有分泌物排出。3) 乳房自我檢查可在每個月月經過後2天進行,如有發現上述任何癥狀,就應該盡速就醫。4) 除自我檢查外,也可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或超音波檢查,以保自身健康。 

幫弱勢乳癌患者積極治療 最高補助15萬

幫弱勢乳癌患者積極治療 最高補助15萬#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根據統計,乳癌患者每4位就有1人是HER2陽性,且研究顯示使用抗HER2標靶藥物的效果良好,4年無復發存活率高達86%,4年整體存活率更達93%。但因健保資源有限,目前淋巴未轉移的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使用術後輔助抗HER2標靶藥物仍須自費,龐大的醫藥費對弱勢族群來說是一項沉重的負擔。為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別籌募經費,期望可以幫助乳癌病友獲得最完整的治療,提升存活率。早期積極治療自費負擔高HER2是乳癌的一種特殊腫瘤標記,每4位中就有1位是HER2陽性,其中約4成是「淋巴轉移」的早期乳癌患者,健保已針對此族群給付術後輔助抗HER2標靶藥物。但仍有5成「淋巴未轉移」的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須自費使用抗HER2標靶藥物,每月支出費用約7~8萬元。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因多數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淋巴並未轉移,為了提升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降低復發,也避免因自費標靶藥物的龐大費用,讓患者中斷治療,基金會特別籌募經費,進行「第三波Care HER2補助計劃」,並放寬申請條件,讓弱勢患者可免於經濟因素限制、順利接受治療。賴基銘醫師說,這次補助計畫針對第一次(時間在10/15~12/31)接受乳癌標靶藥物使用,且符合中低收入戶,或家戶年所得在120萬元以下的患者,都可提出申請。只要通過審核,治療費用補助金額最高可提撥15萬5仟元。「Care HER2補助計劃」共有60位名額,額滿截止。詳情可洽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查詢。

乳癌女性切除雙乳 1/4罹患憂鬱症

乳癌女性切除雙乳 1/4罹患憂鬱症#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乳癌已是大眾較瞭解且能控制的疾病,死亡威脅已大為降低,但對於因乳癌切除乳房的女性而言,其身體與以往不同,容易造成心靈上的損傷,這時若能有更妥善的治療,讓身體更加完整,可能會讓女性較為舒坦,乳房重建或許是值得考慮的選擇。根據調查,乳房全切除的女性,4個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覺得自己不再完整。因乳癌導致乳房全切除的羅小姐就表示,她每天哭到睡著、睡到哭醒,不敢游泳、洗溫泉、跳韻律舞,甚至不敢讓先生看到赤裸的身體。台灣近幾年乳癌罹患人數不斷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比歐美好發年齡還年輕10歲,已高居國內女性癌症第一名。但因缺少正確觀念,使得因乳癌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者,只有5.6%的人接受乳房重建,整整落後美國8倍之多。捍衛身體完整性 可考慮重建乳房為此,澄清醫院整形外科魏經岳醫師表示,乳癌患者要有正確的認知,因為身體病了,所以要更加寵愛自己、捍衛自己身體的完整性,有權利要求最完整的治療、拒絕療法所帶來的殘缺身體和破碎心靈。黃建國醫師也表示,乳房重建手術時機因人而異,可分為立即手術或延遲手術,但他們認為立即手術是最理想的,因為在乳房切除同時立即重建,不但可減少另一次手術,減少疼痛、費用,更重要的是效果最好,因為在乳房切除時可保留較多皮膚,讓重建後更能接近原來乳房。乳房重建手術是希望透過迅速修補組織的缺損,進而恢復心理上的信心,這僅是其中一項治療方法,病患可依本身狀況與期望,與醫師作瞭解溝通,讓術後生活品質更佳。

醫訊/乳癌防治講座

醫訊/乳癌防治講座#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國健署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新光醫院特規劃「乳癌病友團體活動」,邀請外科鄭翠芬醫師與陸小芬芳療師主講,主講內容包含得乳癌後,妳該知道的事;如何以芳療照顧自己。活動內容時地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名稱:乳癌病友團體活動時間:102年12月7日(六)下午14:00~16:30 活動請事先報名地點:新光(近捷運紅線士林站1號出口,台北士林區文昌路95號)洽詢:02-2833 2211轉2583社會服務課 王則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