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發燒誤當感冒 肝膿瘍恐致死

發燒誤當感冒 肝膿瘍恐致死#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50歲患有糖尿病的婦女多日發燒不退,另外還伴有疲倦、喘症狀,一直認為感冒沒有好,就醫後發現是細菌引起的「肝膿瘍」,並已經引發敗血症,進行肝膿瘍超音波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療後,患者症狀已明顯改善。肝臟左葉有一顆約3x3公分片狀病灶衛部南投醫院感染科醫師廖嘉宏表示,這名婦女在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及發炎指數等異常上升,經肝臟超音波檢視後發現肝臟左葉有一顆約3x3公分葉片狀病灶,經電腦斷層檢查確定為肝膿瘍。肝臟無法清除病菌 病菌在肝臟內增長肝膽腸胃科醫師賴馨吾表示,肝膿瘍就是細菌引起肝臟感染而化膿,經常發生在免疫力不佳以及糖尿病患者身上,患者的肝臟無法自行清除病菌,導致病菌在肝臟內增長,而產生肝膿瘍。而且近日天氣冷熱溫差大,免疫力下降,病菌容易趁虛而入。肝膿瘍未適當治療 可能引發敗血症因細菌感染導致的肝膿瘍,其治療方式主要是針對致病的細菌給予抗生素治療,並視患者的疾病狀況,安排引流管將膿液引流至體外。肝膿瘍若未適當治療,可能會引發菌血症、敗血症,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不容小覷。洪院長並呼籲民眾,若有不明原因發燒不退等症狀,不要自己吃成藥治療,也不應該以為是普通感冒而拖延就醫時間,建議盡早至醫院尋求專業醫師就診,以利診斷並給予有效的治療。

女童染麻疹 醫:自主管理18天

女童染麻疹 醫:自主管理18天#發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北部1歲女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檢查後經證實感染麻疹。該名女童於去年10月底隨家人前往中國大陸廣東,卻因為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在上月26日出疹, 3日感染麻疹。疾管署呼籲,曾於2月28日出入與個案相關場所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出現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疫情建議 這些國列為第一級注意疾管署表示,個案可傳染期間的活動史以中國大陸為主,同齡弟弟2月中曾因感染麻疹於中國大陸當地就醫,其餘接觸者皆未出現症狀,衛生單位針對符合免疫球蛋白及疫苗接種條件者陸續安排接種,所有接觸者也會持續追蹤觀察至3月18日。我國今年截至目前共1例麻疹確定病例(自中國大陸移入);去年共14例確定病例,其中6例國內感染、8例境外感染。鄰近國家以中國大陸病例數最多,今年1月病例數較去年12月呈增加情形。目前疾管署將中國大陸、印度、哈薩克、羅馬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獅子山及奈及利亞共7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疾管署呼籲,麻疹傳染力強,冬末及春季為好發期,約5至10%的患者可產生中耳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患者出疹前後4天最具傳染力,民眾自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等流行地區返國,請留意自身及家中嬰幼兒健康,一旦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入境時應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攜往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疫苗,未滿1歲及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嬰幼兒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喝水就吐 小心病毒型腸胃炎

喝水就吐 小心病毒型腸胃炎#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歲的小白在春節的某天中午不舒服,只要一吃東西或喝水就吐,根本無法進食,到了晚上又出現發燒和腹瀉症狀,有輕微脫水現象,醫師詢問後發現,小白的哥哥和媽媽也有同樣症狀,醫生診斷為病毒性腸胃炎。醫師表示,從10月開始一直到隔年的4月左右都是病毒性腸胃炎的高峰期,做好消毒才能真正遠離病毒。高濃度的漂白水才能確實殺死病毒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醫師陳德慶表示,今年是暖冬,加上流感疫苗的接種率提高,今年流感疫情與去年相比減緩很多。但這些病毒在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很強,所以病毒性腸胃炎常常會一人得病,全家遭殃。病毒性腸胃炎是典型的病從口入,要預防病毒性腸胃炎就是做好手部清潔和環境清毒,避免手部接觸到病毒後再送進嘴巴裡。有一點必須特別注意,酒精對病毒性腸胃炎的預防效果不好,應該要使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才能確實殺死病毒。嘴唇皮膚乾燥、哭沒有眼淚、沒有小便病毒性腸胃炎的傳染力很強,只需少量病毒就足以致病。此外,病人在還沒有症狀前就可能會傳染病毒。目前沒有殺死病毒的特效藥,因此治療病毒性腸胃炎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適當地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同時給予藥物來緩解症狀。如果沒有併發症,多數病人會在2-3天內好轉。除非病人因為持續嘔吐或疼痛不適等原因而無法或不願進食,或是有脫水的徵兆,例如嘴唇皮膚乾燥、哭卻沒有眼淚、沒有小便等,這時就要到急診室打點滴,否則只需以口服電解液的方式補充水分即可。要認真消毒和暫時隔離病患陳德慶醫師提醒,雖然大部分患者的情況都不會太嚴重,也都能自行痊癒,但某些病毒例如諾羅病毒和輪狀病毒,還是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和大規模的疫情,尤其是對於5歲以下和有特殊疾病的孩子,家長更要小心,一旦有人生病了,全家都要認真消毒和暫時隔離生病的小朋友,以免疫情在家中擴散開來。 

年後食慾差 恐為肝癌前兆!

年後食慾差 恐為肝癌前兆!#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節大魚大肉,年後食慾突然變差,恐為肝癌前兆!80歲的黃先生近來覺得上腹部悶痛不舒服,到院就診後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的肝臟有一個約5公分腫瘤,後來黃先生接受了部分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體力改善不少,醫師提醒民眾,小病也能導致大問題,切勿輕忽身體所帶來的警訊,並且呼籲定期健康檢查、癌症篩檢的重要性。酗酒、肝硬化是引發肝癌的危險因子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洪弘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沈默的器官,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肝臟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只餘下一小部份能夠工作,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如果遭受侵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肝惡性腫瘤就需要更積極的治療,長期酗酒、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及肝硬化、血色素沉著症、黃曲霉毒素、某些避孕藥、潰瘍性結腸炎、膽管反覆發炎及結石等皆是引發肝癌或膽管細胞癌的的危險因子。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恐為前兆李博彰主任提醒,肝癌並無明顯症狀,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噁心或嘔吐,發燒,觸摸到腫大的肝臟,觸摸到腫大的脾臟,腹部或靠近右肩胛骨部位感覺疼痛,腹水,皮膚瘙癢,應該儘快就醫。洪弘昌院長表示,對於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大部分都會建議每6個月到12個月做甲胎蛋白檢測(Alpha-fetoprotein /AFP)和超音波查,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並遠離誘發因子。

想預防流感 情緒平和是重點

想預防流感 情緒平和是重點#發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才打過流感疫苗,怎麼還是得到流感呢?50歲的王太太感冒5天,初起有鼻咽部微熱感,接著有流鼻水、發燒、頭痛、咽喉腫脹疼痛、聲音沙啞、全身性肌肉痠痛無力感等感冒症狀,本想自然痊癒,沒料到症狀持續加重,來到門診後,沒想到醫師竟評估為類流感症狀。出現發燒、全身性痠痛與疲倦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勇璋表示,流感的高峰期在11月下旬開始到隔年春節前後,一般感冒與類流感症狀的差異,主要是會出現發燒、全身性痠痛與疲倦感,此時若未就醫,容易往重症發展,演變為肺炎或其他危重疾病。未有保護力前被感染 仍會得流感想要防範流感,施打疫苗是最快的方法,流感疫苗接種後約2週可產生保護力,但若在接種前就已經有流感病毒潛伏在體內,或是未產生保護力前被感染,都可能造成接種疫苗後仍然得到流感的困擾。吳勇璋醫師表示,感冒通常都在溫差很大或是溫度驟降的時候發生,再加上今年冬天不太冷,甚至還有點熱,現在正是需要特別小心感冒的時刻。情緒保持平和、不過度緊張可防流感在中醫角度看流感的預防,吳勇璋表示,若有受寒狀況,沖熱水澡可減少寒邪的影響,另外,情緒保持平和、不過度緊張都是基本防流感的撇步,機車族要特別注意頸部頭面的保護,圍巾口罩可減少頭面持續接觸風寒邪氣。有感冒症狀時忌諱吃補另外,減少出入公眾場合,必要時使用口罩,勤洗手,有感冒症狀時忌諱吃補,特別是在冬天民眾喜歡吃薑母鴨或羊肉爐,裡頭的配方藥材多屬溫燥,雖可暖活身體,但若已有風寒邪氣潛伏體內時,會讓感冒加重更難痊癒。

防發燒出疹 異地旅遊快穿長袖

防發燒出疹 異地旅遊快穿長袖#發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北部一對夫妻,太太自峇里島旅遊返台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醫師診斷為屈公病,這對夫妻表示曾於當地被蚊子叮咬,疾管署呼籲,印尼於去年12月進入雨季,若需前往疾病流行區或蚊蟲量多地區,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另也請民眾持續落實戶內外孳生源清除,降低疫情風險。屈公病會藉由蚊子叮咬傳染給人類疾管署表示,病患的丈夫返台後曾短暫出現發燒症狀,但就醫時醫師診斷為流感,衛生單位22日採檢,29日確認感染屈公病,目前2人症狀均已改善,其他同行者和同住家人無明顯症狀。全球屈公病流行區域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亞洲及南美熱帶、亞熱帶為主,屈公病為蚊子夾帶的一種特殊病毒,藉由叮咬傳染給人類,被叮咬後人類會出現頭痛、噁心、肌肉痠痛等類似登革熱的症狀,與登革熱不同的是,感染屈公病的患者會有持續數周的倦怠、骨頭痠痛感。落實防蚊措施、著淺色長袖衣褲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病媒蚊流行地區旅遊、探親或經商,應落實個人防蚊措施,於身體裸露處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並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居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以免病媒蚊叮咬,旅遊期間或回國後身體有異狀,應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等,以利醫師及早診斷治療。 

高燒3天併肺炎 流感在作怪

高燒3天併肺炎 流感在作怪#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2歲的男性病人相當健康,無任何慢性疾病,突然因發燒三天,有頭暈、咳嗽有痰、全身痠痛症狀,前往急診就醫,急診室測量發燒高達攝氏39.6度,每分鐘心跳126下,白血球輕微升高,住院觀察3天後肺炎惡化,轉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檢驗報告顯示為流感A型。以老年人口為主要侵襲對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控科主任王登鶴表示,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急性爆發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每年均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的死亡人數,其中又以老年人口為主要侵襲對象,目前共有A、B及C三型,其中A型及B型都可造成人類典型的流行性感冒發作,但C型流感病毒只造成輕微感冒的症狀。有高燒、寒顫、頭痛、肌肉酸痛症狀王登鶴醫師說明,流感主要是藉由飛沫,接觸傳染,潛伏期約1至3天,症狀發作較突然,一開始會有高燒溫度由38℃~40℃,甚至可高達41℃出現、寒顫、頭痛、肌肉酸痛等現象,痊癒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有時會引起併發症,如肺炎、中耳炎、鼻竇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腦炎、慢性心肺疾病惡化等,甚至導致死亡。這些多發生在高危險群的人,包括65歲以上老人、罹患心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腎疾病、免疫抑制的病人、孕婦或安養/養護機構對象,這些都是必須施打流感的對象。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可達70~90%王登鶴醫師提醒,在流感流行季節每年10月開始至次年3月,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方法,一般而言,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可達70~90%之間,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0~60%罹患流感的嚴重性及其併發症,並可減少80%的死亡率。流感疫苗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但接種前仍必須先經醫師詳細評估診察,再行決定可否接種。 

發燒咳嗽 遠離MERS別碰駱駝!

發燒咳嗽 遠離MERS別碰駱駝!#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期中東地區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病例持續發生,除沙烏地阿拉伯病例數增加外,阿曼亦新增1例病例,鑒於該地區全年均有散發病例發生風險,且元旦連續假期將至,提醒民眾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儘量避免至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避免前往當地農場、接觸駱駝及生飲駱駝奶等製品。近3成個案具駱駝接觸史依據沙烏地阿拉伯衛生部公布資料顯示, 11月迄今,該國MERS病例數累計逾30例,其中1例為家居接觸者,近3成個案具駱駝接觸史,另世界衛生組織(WHO)12月8日公布阿曼新增1例MERS病例,為中北部代蓋赫利耶(Dakhlia)省67歲男性,具糖尿病史,曾接觸駱駝、山羊及牛隻等動物,該國自2012年迄今累計8例,3例死亡。WHO12月8日最新統計,全球累計1,842例確診病例,652例死亡,共27國曾通報病例,主要集中於中東地區,以沙烏地阿拉伯占約8成最多,而中東地區以外國家之確診病例發病前多具中東地區工作或旅遊史,預期未來可能持續有病例來自中東地區。發燒、咳嗽、呼吸急促 死亡率約為4成MERS為呼吸道感染疾病,潛伏期約2至14天,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多數出現肺炎,死亡率約為4成,由於感染者初期症狀不明顯,建議醫療人員應隨時提高警覺,針對國際間MERS旅遊疫情建議,目前將沙烏地阿拉伯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卡達、伊朗、阿曼、科威特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