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

醫訊/痛風飲食知多少?

醫訊/痛風飲食知多少?#痛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痛風是體內尿酸濃度過高時形成結晶堆積在關節,常有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而尿酸的來源為食物中所含的「核蛋白」經消化分解後產生「普林」,普林再經肝臟代謝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排出體外。飲食控制痛風是很重要的課題,本次講座內容,將介紹如何藉由適當的飲食來調控及避免痛風的急性發作,由營養科營養師吳詠如,於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進行「痛風飲食知多少?」講座,內容完整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痛風飲食知多少?時間:105年9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走路卡卡 乾癬性關節炎當痛風

走路卡卡 乾癬性關節炎當痛風#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5歲的張先生高一時常常打電動熬夜到半夜,某天發現他的後腦勺有紅紅的一塊,至診所就醫確診為乾癬,就讀專科2年級時,失戀時的難過情緒加上難以入睡,頭部、小腿及腰間兩旁身體局部乾癬,突然嚴重發作,全身上下除了頭部沒被包圍,其他部位都是乾癬,身體像洋蔥層層脫皮,全身出現脫皮、癢等症狀,經照光治療才將症狀控制住。為遮皮屑 多穿一件衛生衣為了將皮屑蓋住,夏天甚至必須多穿一件衛生衣,有時在大眾交通運輸或在外面座位上離席,旁人可能因為座位上殘留著掉落下來的皮屑而不敢就座,另外,治療乾癬的藥膏塗抹在頭皮上顯得油油的,伴隨乾癬皮屑掉落,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久沒洗頭產生的頭皮屑。關節、腳踝腫痛、行走困難4年前,張先生因工作關係,需要支援輪班,工作時間不固定,讓他的乾癬症狀再度復發,而不只是皮膚上的問題,就連右膝關節,再來是左腳踝部位也感到腫痛,關節活動也開始感到卡卡的不自在,行走困難,由於父親跟弟弟都有痛風症狀,他一度以為自己也是家族性遺傳痛風疾病。嚴重乾癬、皮開肉綻經過3、4個月的中醫治療,以及服用類固醇都沒有好轉,除了全身嚴重乾癬、皮開肉綻外,腳關節的腫痛,讓他根本無法走路去上班,張先生進而轉到大醫院免疫風濕科就醫,經診斷後,確認張先生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經過生物製劑的治療後,張先生很快地感到乾癬關節炎的症狀好轉,發炎指數也被控制下來。可正常走路、活動、游泳經過長效型的生物製劑持續治療後,病情大為改善,發炎指數也大為降低,讓他擺脫先前嚴重時低落的心情,整個人心情都好了起來,不僅身上只剩小腿的10元硬幣大小的一小塊乾癬,平常走路活動也都能跟正常人一般,現在也能游泳,生活品質變得更好。

什麼!豆芽是痛風元兇?

什麼!豆芽是痛風元兇?#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開計程車的姜姓中年男子,季節變化時關節時常酸痛,天冷時還會有尖銳刺痛感,觸碰時會有壓痛感,原以為是長期坐在車裡,肢體久未伸展導致機能退化,發作之後,大約1星期內會痊癒,但是下次又會突然發作,頻率越高,伴隨而來的疼痛指數也越來越高,肢體關節還腫脹如小球,夜晚無法入眠,就醫後確診為痛風關節炎。關節腫脹、移動困難、睡不著姜姓男子平日開計程車,偶爾會喝點小酒,某次夜晚突如其來的痛感造成他無法入睡,緊急吃了止痛藥延緩疼痛,卻在隔日又發生同樣的狀況,且吹到風後疼痛感更加劇,皮膚表面紅腫,關節腫脹、移動困難,整夜翻來覆去。吃食物非食品 多喝水不憋尿痛風性關節炎與飲食有關,攝取過油、過鹹的食物會造成尿酸值太高,形成結晶堆機在關節,好發於中年男性,現代人飲食無肉不歡,有痛風症狀的民眾,應該避免大魚大肉、多吃食物而非食品、大量喝水並不要憋尿對於慢性疾病的患者,含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腎臟疾病等,在食用火鍋時,應盡量避免喝湯,要拿一碗清湯或開水,食用前將煮熟的食物先過水、湯鍋中的油脂先撈掉後再食用,這樣可減少鈉、過多油脂的攝取,另外,火鍋含有高普林,患有慢性病的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內臟、魚、豆芽 含高普林普林是一種細胞核中的物質,DNA、RNA的原料,也是造成尿酸結晶的主要成份,許多食物都含有高普林,動物內臟、魚類、豆芽菜等,食用過多會導致身體的負擔,1/5的普林來自食物,4/5的普林來自代謝後的產物,因此,代謝功能差的民眾,應該要避免攝取,並且在飲食方面,作好自我調整,避免落入慢性關節炎風險。

痛風患者有福! 健保放寬用藥規定

痛風患者有福! 健保放寬用藥規定#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痛風是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結晶於關節沉積的一種發炎性疾病,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 7.0 mg/dL)雖然不一定會產生痛風症狀,但其為導致痛風的主要因素,血中尿酸濃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產生痛風的機會就越高,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但臨床醫師也發現,罹患痛風的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有不少大學生就飽受痛風所苦。放寬腎結石用藥 2,500名患者受惠健保署將自105年8月1日起,讓已患有痛風,且合併尿酸性尿路結石,或尿酸性腎結石的患者,放寬使用febuxostat,每顆健保給付價為24元,每日用藥0.5~1顆,每日平均藥費18元、每人每年平均用藥天數為90天計算,費用支出約增加400多萬元,根據健保申報資料分析結果推估,這項放寬給付規定,約有2,500名患者受惠。痛風、心血管、腎臟病 「共病」現象許多臨床證據已證實,高尿酸血症是心肌梗塞危險因子,且痛風與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有高度的「共病」現象,目前國人普遍只注意到血壓、血糖及膽固醇三高的問題,反而忽略尿酸異常所造成的危害,另外,許多民眾誤以為尿酸是要驗尿,其實必須抽血,也有不少尿酸偏高的病患,以為沒有關節腫脹疼痛就不必吃藥,以致延誤病情。減少肉類、海鮮攝取 遠離果糖飲料健保署提醒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平常應做好生活型態的調整,嚴格減少富含普林(purine)的肉類、海鮮、啤酒等食物的攝取,並遠離含果糖飲料,健保已給付能有效控制病情之多種藥物,如在急性發作期使用之秋水仙素(colchicin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慢性不發作時期使用之降尿酸藥物,如allopurinol, benzbromarone等。 

塵爆植物人甦醒 靜脈雷射立功

塵爆植物人甦醒 靜脈雷射立功#痛風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到今年6月底,八仙塵爆剛好發生一年,此次塵爆事件造成死傷人數不少,有的傷患離世、有的成為植物人,不管是哪種情況,對傷患本身與家屬都帶來莫大的壓力。然而,在這樣困苦的氛圍下,仍有好消息,被判定為植物人的楊姓女傷患,透過靜脈雷射(氦氖雷射)的療程,不但甦醒,能開口說話、下床行走,這樣的結果令人為之一震,整形外科張光正醫師表示,其實不只是植物人,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靜脈雷射療程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什麼是靜脈雷射,竟可以使植物人甦醒?究竟靜脈雷射為什麼可以使植物人甦醒,基礎作用原理為何呢?張光正醫師說,靜脈雷射又稱作雷射光纖淨血,是利用雷射光線直接於血管內照射,提升粒線體將能量轉化為維持細胞功能的核甘酸分子,增加紅血球帶氧量、提升血管彈性,透過這樣的原理,來達到血液循環的提升,減少體內容易致癌的自由基的堆積,神經病變修復等目的,這也是為什麼楊姓女傷患能夠慢慢甦醒的原因。哪些狀況適合使用靜脈雷射?張光正醫師說明,目前靜脈雷射廣泛使用在各種疾病上,像是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慢性病,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其他像是免疫力不足、睡眠困擾、自律神經失調、身體不明痠痛、惱人的過敏問題、氣喘、蕁麻疹等,透過低能量的生化雷射作用,都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當然,因為靜脈雷射屬於侵入性治療,所以張光正醫師說,有凝血功能障礙、免疫力低下、體內正在發炎、懷孕、心臟裝有節律器等病患,不適合使用靜脈雷射的療法,若有需要,應跟專業醫師詳細討論。靜脈雷射治療停看聽!靜脈雷射雖有助於改善目前醫療上較為棘手的疾病,不過張光正醫師提醒,民眾在選擇醫療院所、醫師、儀器前,有一些注意事項應該先評估,才能確保安全。1)選擇有執業登記的醫療院所。2)儀器要有衛福部醫療許可證。3)選擇領有執照的專科醫師:張光正醫師說,比如高血壓患者想要透過靜脈雷射來改善病情,就應該選擇心臟內科醫師為佳;而痛風患者則選擇新陳代謝科醫師,如此才能確保療程的安全。民眾除了慎選有衛福部核可之儀器外,所使用的雷射管、雷射光纖針的產地也有所不同,例如有德國進口及其他國家生產的,了解越清楚越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另外,很多民眾進行靜脈雷射療程後,發現病情有改善,就不再注重飲食及其生活習慣,「不要以為靜脈雷射是仙丹妙藥。」張光正醫師提醒,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疾病的首要手段,呼籲民眾不應本末倒置。

吃太補又喝甜 含糖果汁害醫師媽痛風發作

吃太補又喝甜 含糖果汁害醫師媽痛風發作#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老婦高齡88歲,向來身體健康,日前和家人聚餐吃得比較豐盛,又喝了一瓶果汁飲料,半夜竟引發痛風發作,她的兒子正好是風濕免疫科醫師,原本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仔細查看飲料成分,發現果糖含量太高,研判自己母親第一次痛風發作,應該是豐盛晚餐加上含高果糖飲料引發的。原有輕微高血壓 竟因含糖飲料惹痛風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胡宗慶醫師的母親因為喝了果汁引發痛風,他表示母親無痛風病史,無糖尿病、無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只有輕微的高血壓,飲食也沒有特別禁忌,家族聚餐當天有魚有肉,還有火鍋,不過平常也有機會這樣吃,這次喝了一杯果汁之後,她覺得甜甜的很好喝,跟孫子又要了一瓶喝,當天晚上睡到半夜,左膝蓋腫脹寸步難行,兩個小時走不到隔壁房間。胡主任幫母親治療,總共抽出了35cc的關節液,給止痛藥緩解,兩天之後疼痛才完全解除,之後她再也不敢喝含糖飲料。只注意高普林 忽略果糖攝取也會引發痛風痛風是因為體內普林代謝異常,血中尿酸過高,造成尿酸結晶鹽堆積在關節腔內,引發關節發炎、疼痛、腫脹。胡醫師表示,痛風患者一般都會注意少吃高普林食物,例如動物內臟、海鮮、高湯等等,但是往往忽略果糖攝取太多也會引發痛風急性發作,因為果糖代謝的時候會間接地增加尿酸的產生。胡宗慶醫師提醒民眾,罐裝飲料或手搖飲料,含糖成分高對身體就不好,果糖在含糖飲料中悄悄下肚,對痛風的影響可不小於冬天火鍋進補,尤其天氣變暖,民眾愛喝飲料解渴得要小心,而且痛風患者要多喝水,使每天尿量在2000cc以上來幫助尿酸排泄,千萬別用含糖飲料代替開水。

痛風錯當扭到腳 讓他關節反覆腫痛10年

痛風錯當扭到腳 讓他關節反覆腫痛10年#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6歲的林先生,從大學開始就會不定期發生關節腫痛的情況,且發作時非常的痛,就像被狗咬到一樣,不僅不能走路、碰一下就痛得要命。好在吃止痛藥或去診所打個針,幾天就會改善了,但是過一陣子又會再發作一次。原以為是打籃球扭到腳,但常每幾個月就會不定期反覆發作。林先生發現這疼痛跟運動傷害關係不大。加上有類似經驗的朋友告訴他:「應該是痛風」。但他自認相當重視身體健康,喜歡運動、不喝酒也不暴飲暴食,怎麼會得痛風,而且發作頻率還很高。檢查後發現林先生,尿酸明顯偏高,確診是痛風。急性期下肢劇痛 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斗六成大醫院風濕免疫科薛亘佑醫師表示,痛風若簡單用兩句話形容, 就是「來如風、去如風」和「風吹來都會痛」。在上述的案例中,林先生描述了很多「典型」的痛風症狀:急性發作、下肢為主、極度疼痛、會恢復正常、但又會反覆發生。其實要診斷,除了上述這些症狀,風濕免疫科醫師同時還會注意病人是否有痛風結石、抽血檢查尿酸、視情況需要抽關節液確診。薛醫師說,痛風常被稱為「帝王病」,因為過去多是天天吃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的國王們比較容易發生痛風。也應證痛風是血中「高尿酸」造成,而尿酸這種正常人體存在的普林代謝產物,一旦濃度過高、在關節發生沉澱、進而引發「免疫反應」造成「結晶性關節炎」,就會讓人痛得哀哀叫了。然而,近年的新觀念已不能單純就飲食解釋「高尿酸血症」的發生了,事實上本身身體排除不足、製造太多等「體質」因素,藥物的使用,其他疾病,都可以是造成高尿酸和痛風的遠因。尿酸不控制 痛風不會好而痛風治療是不是吃止痛藥就好? 薛醫師指出,止痛藥對痛風的反應非常好,卻也因此讓病人忘了後面高尿酸的影響。痛風病人若能好好控制尿酸,有機會在數個月到數年之內減少痛風的反覆的糾纏。甚至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長期高尿酸對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有不利的影響。然而尿酸的控制,仍須注意數個相關的因子及藥物可能的副作用,且服藥須有毅力,擅自停藥常會功虧一簣。

天天喝苦藤茶治痛風 他肝衰竭險送命

天天喝苦藤茶治痛風 他肝衰竭險送命#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生病就要看醫生,千萬別誤信偏方而延誤治療!彰化縣溪湖鎮一名37歲胡先生患有痛風,長期受痛風引起的腳痛所苦,聽信朋友說一天喝1杯苦藤茶可以治痛風,2個月後竟引起全身黃疸,且有厭食症狀、常感疲倦,就醫診斷為藥物性急性肝炎。誤信偏方害他肝指數飆升 引起全身黃疸收治個案的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陳詩典醫師表示,胡先生就醫時,出現全身黃疸情形,安排心電圖、血液、尿液、超音波檢查,發現膽紅素數值達到25.8(正常指數1.3以內),且肝指數飆高,達到爆肝程度,嚴重肝臟發炎、黃疸,診斷為藥物性急性肝炎,合併肝衰竭,經住院給予口服及注射保肝藥物治療,幸逐漸好轉,恢復食慾與體力,才回到工作崗位。 民間傳說苦藤可清熱解毒、袪風除濕及舒筋活絡,主治筋骨痛、跌打損傷、痛風及保肝,然而陳詩典醫師說,今年已發現兩位苦藤茶引發肝炎,提醒民眾服用草藥飲品要小心。目前苦藤導致毒性肝炎的原因不明,但如果本身體質較為虛弱,或是慢性肝炎的病患,最好不要輕易嘗試,而且不宜長期大量飲用,一旦出現倦怠、噁心、嘔吐、茶色尿、皮膚及眼白變黃等症狀,應馬上停藥並就醫檢查,尤其不可過量使用,並應監測肝功能變化。若未及時就醫 恐致肝細胞壞死陳詩典醫師表示,藥物性急性肝炎一般就醫後立即停掉這些傷肝藥物,是可以慢慢痊癒,但是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很可能會有藥物造成肝細胞大量壞死,引發肝衰竭,導致須換肝才能保住性命。肝病初期大多無症狀,所以常常容易被忽略,等到症狀出現時,通常非常嚴重,陳詩典呼籲民眾應更戒慎小心,時時注意肝臟健康,特別提醒,勿信偏方,應尋求正常中西醫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