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清潔婦腰部疼痛以為單純扭傷 竟是乳癌骨轉移惹禍!

清潔婦腰部疼痛以為單純扭傷 竟是乳癌骨轉移惹禍!#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生活要顧,但身體也要顧,別忽略了身體所發出的警訊,罹癌卻不自知!高雄有一名四十多歲的清潔婦人,因平常的粗重工作,讓她對於平日身體出現的痠痛習以為常,某日她的腰部開始出現疼痛,以為擦擦痠痛藥膏,或是到一般骨科診所拿個藥吃吃就好,沒想到疼痛一日比一日嚴重,只好到大醫院看骨科,經骨科照X光發現婦人的腰部不像一般骨頭會出現的症狀,經過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乳癌末期癌細胞骨轉移惹禍!許多癌症病人 等到癌細胞骨轉移才發現罹癌!收治這名清潔女婦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莊捷翰就指出,當時這名婦人已是乳癌骨轉移,等於是乳癌第四期,發現後經過各種化學治療,過了兩年半還是不幸去世。而像這樣等到癌症骨轉移,因骨頭劇烈疼痛才發現罹癌的案例也不少。 台北榮總醫院邱宗傑醫師也表示,像他的某位親友也是等到骨頭出現劇烈疼痛,且癌細胞已經把頸椎吃到快斷掉時,才驚覺是癌細胞骨轉移。乳癌、攝護腺癌 骨轉移機率高邱宗傑說,乳癌、攝護腺癌與肺癌病人最常發生癌症骨轉移的狀況.根據統計,晚期乳癌與攝護腺癌發生骨轉移的機率可高達七成五,而肺癌的骨轉移機率也可高達三至四成。其中,骨轉移患者有七至八成的病患,會出現劇烈疼痛的現象,甚至要靠嗎啡才能緩和疼痛。莊捷翰也說,通常骨轉移的病患,其疼痛指數滿分是十的話,則疼痛會達到八至九分。雖目前有治療骨轉移的標靶治療新藥癌古瓦通過健保給付,可降低癌細胞骨轉移後對骨頭的傷害,但卻可能產生下顎骨壞死等副作用,因此提醒民眾,身體若出現警訊千萬不要輕忽,如等到癌細胞骨轉移後再來治療,能治癒的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

防子宮頸癌 新竹針對國一女疫苗接種

防子宮頸癌 新竹針對國一女疫苗接種#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每年約有5000人罹患子宮頸癌(含原位癌),每天約有2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為台灣排名第七高的婦女癌症。積極推動「疫苗」加「抹片」的雙重保護觀念,新竹市自民國99年起,全面推動國一女生公費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施打,3年來平均施打率近8成,且逐年升高,截至102年6月止,累計已有約7千名新竹市國一女生完成接種,幫助預防子宮頸癌、生殖器疣、及外陰與陰道癌病變。新竹市衛生局表示,疫苗施打有助於疾病的預防,尤其是對於女性健康威脅甚鉅的子宮頸癌,如果能夠透過施打疫苗預防,並搭配定期抹片檢查與安全性行為,對女性健康及家庭幸福都有相當大的正面效益。

有效延緩化療? 乳癌標靶藥問世

有效延緩化療? 乳癌標靶藥問世#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衛生署已於今年5月核准標靶藥物「口服mTOR抑制劑」,用於治療荷爾蒙接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之晚期乳癌病患,抑制腫瘤生長關鍵因子mTOR的作用,藉以達到抑制癌細胞存活、生長、複製、代謝,以及抗腫瘤血管新生的效果。克服荷爾蒙治療抗藥性、延緩化療時機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曾令民醫師表示,口服mTOR抑制劑問世,經研究證實能克服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的困境,提供荷爾蒙治療失敗患者另一項新的治療選擇,可延緩化療使用時間。精準阻斷腫瘤生長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醫師指出,mTOR位於癌細胞生長的重要訊號傳遞路徑上,會促使癌細胞不斷增生,導致乳癌惡化,是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對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的重要機轉。預計可嘉惠近500個患者家庭陳訓徹表示,全新機轉標靶藥物口服mTOR抑制劑屬於分子標靶治療,便是直接且精準地作用於mTOR訊號上,進行阻斷進而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擴散或促使癌細胞凋亡。預計將可替近500個患者家庭 帶來生命曙光,重新定義晚期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的治療策略,為患者打開重生希望之門,讓生命之旅能夠走得更長更遠。

醫訊/癌症希望電影院

醫訊/癌症希望電影院#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個偏遠的村莊裡,只剩下年邁的長者,村裡的醫療也僅由一位資深的醫生負責,從接生、高血壓、心臟病到老年癡呆症,大病小病一手包辦,高明的醫術讓全村奉為神明。老醫生不僅關心村民的健康,還會陪老人們聊心事,村民都十分喜愛。某日,從外地前來實習的年輕醫生來到村裡,開始鄉野見習的生活,卻意外發現老醫師來到小村莊的秘密……在一個充滿人情味的 小村 莊裡,不尋常的故事帶出導演對普世人文價值的關懷,當現代人因高度開發的社會感到內心深處微微動搖,正是需要這樣的一部電影再度喚醒心中純粹的感動。(《親愛的醫生》劇情)現在,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規劃「希望電影院」電影欣賞座談會,這次將賞析電影《親愛的醫生》,由癌症病友葉北辰(諮商)心理師主講,葉心理師將以一個癌友兼諮商心理師身分,透過電影欣賞及現場分享,深入淺出的提供多元角度觀點,探索生命議題,給予濃厚的祝福。參加對象:癌症病友及其家屬。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希望電影院時間:102年6月22日(六)上午09:30~12:30地點:基金會台北中心(台北中正區臨沂街3巷5號1樓)洽詢:02-3322 6286轉132 羅社工 [email protected]

醫訊/罹病後如何與家人溝通

醫訊/罹病後如何與家人溝通#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罹患癌症後,不知道如何與家人啟齒或溝通,面對未來慢慢治療過程中,這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家屬往往在這過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與家人溝通就相對重要了。生病時,身體不舒服,情緒難免不好,您在困擾不知道怎麼讓家人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嗎?或者正煩惱不知道怎麼化解低氣壓的溝通方式嗎?現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規劃「罹病後如何與家人溝通」高雄中心週末講座,特邀請高醫大附醫院王春雅社工師,王社工師將分享,如何不因生病而影響家人之間的互動。參加對象:癌症病友及其家屬。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罹病後如何與家人溝通時間:102年6月22日(六)上午10:00~11:30地點:基金會高雄中心(高雄左營區翠峰路22號)洽詢:07-581 0661 轉113陳社工

防癌要及早 癌篩擴大服務保健康

防癌要及早 癌篩擴大服務保健康#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癌症連續31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衛生署統計99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及101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口腔癌都是第5名,而且呈上升趨勢。而基隆市安樂區102年截至5月底計有1057人接受口腔粘膜篩檢,確診為口腔癌的已有4人,衛生署運用菸捐財源,自今年6月1日起擴大辦理大腸癌及口腔癌免費篩檢,預計77萬名以上民眾受惠。依國健局發佈資料,原住民18歲以上男性嚼檳率為41.2%,是全國18歲以上男性嚼檳率的3倍,且原住民青少年男性嚼檳率高達15.6%,使得他們成為口腔癌的高危險群。因此,原本提供一般有吸菸或嚼檳榔民眾自30歲開始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自今年6月1日起讓原住民提早自18歲開始篩檢。6月起公費4大癌症篩檢對象:1. 乳房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親曾有乳癌家族史的 婦女,每2年1次。2.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每年可做1次,建議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1次。3. 糞便潛血檢查:50-74歲民眾,每2年1次。4. 口腔黏膜檢查:18歲以上嚼檳榔原住民、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者,每2年1次。

可怕! 癌症每12分鐘奪1命

可怕! 癌症每12分鐘奪1命#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衛生署102年6月6日發布101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第31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100名死者中,28人死於癌症。但好消息是國人平均壽命創下79.5歲新高,其中女性平均壽命83歲,較男性76.2歲足足多了6.8歲。每天有4百多人因為癌症,向世界說再見依衛生署統計資料101年國人死亡人數計153,823人,平均每3分25秒一人死亡,「死亡時鐘」較前一年平均每3分27秒一人死亡快了兩秒,每天有421人要向世界說再見。101年國人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在癌症部分,101年計有43,665人痛失寶貴生命,換算每「12分鐘」就有一人死亡,再度刷新紀錄。101年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及子宮頸癌;其中光是肺癌、肝癌、大腸癌三大癌症殺手造成的生命損失占十大癌症死亡人數的51%。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呼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對抗癌症不二法門,目前基隆市衛生局已開始辦理免費社區闔家歡健康篩檢,只要設籍基隆市年滿20歲之民眾,均可參加。

不懼病魔!乳癌第四期 她勇敢面對

不懼病魔!乳癌第四期 她勇敢面對#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36歲彭小姐,三年半前發現乳房有硬塊,但不以為意,直到出現呼吸困難才趕緊求診,經診斷已罹患乳癌第四期,且轉移到肺臟,但她不放棄任何治療方式,為了換取未來的每一天,她把握每個治療機會。彭小姐表示,接受化療控制癌細胞,伴隨而來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及疲倦感等,讓她每天都感到不適,加上當時還併發肺積水,每五天必須去醫院一次抽肺水,造成體力透支,連爬一層樓梯都有困難,甚至最後必須留職停薪三個月。在一次又一次的化療過程中,彭小姐表示,心裡總是會想要加油不能被擊倒,但化療一年多後,被告知癌細胞惡化時,還是很沮喪,甚至覺得自己還這麼年輕,得病的怎麼會是我?儘管沮喪,但彭小姐仍不放棄,持續接受藥物治療,現在她腫瘤已逐漸縮小且病情穩定,早已重返工作崗列並能出門運動,也能自行就醫。彭小姐以過來人的經驗呼籲,乳癌病友要勇敢抗癌,接受它、面對它,才會讓副作用減到最小,她也勉勵乳癌姊妹們,不要恐懼或排斥任何治療,應放開心胸,跟醫師諮詢討論,並配合治療,多給自己一個機會,相信未來的人生就可能因此改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