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國人罹癌率上升 每6分鐘就1人罹癌

國人罹癌率上升 每6分鐘就1人罹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每6分02秒即有1人罹癌。依9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增加人數最多前4種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行政院衛生署就公布了98年新發生癌症排名,男性常見癌症依序為肝癌,大腸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食道癌,皮膚癌,膀胱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女性常見癌症依序為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胃癌,皮膚癌,卵巢癌。 大腸癌自民國96年起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之癌症,因此國民健康局於民國99年起將大腸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項目,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提供該項篩檢服務。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後續應接受確診檢查,國民健康局資料分析,發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人中,有一半證實有大腸息肉,將來有轉變為癌症之危險,約每22個陽性者就有1人證實已罹患大腸癌。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所有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民眾,一定要去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發現是否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而大腸息肉只要經切除治療後可避免進展為癌症,且大腸癌第0與第1期經治療後其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目前衛生署已補助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等4種癌症篩檢,但民眾接受乳癌及大腸癌篩檢的比率分別僅為3成左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癌症篩檢的目的,期望能透過篩檢,協助民眾早期發現疑似異常病變,儘早接受診治,因此呼籲民眾善用癌症篩檢資源,並特別提醒符合乳癌及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務必記得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及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畢竟唯有多重防護,才能遠離罹癌噩夢,保住健康。

研究:日飲四杯咖啡 可降低罹癌率?

研究:日飲四杯咖啡 可降低罹癌率?#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根據最新研究,每天喝四杯咖啡,可讓罹患致命口腔癌的機率減半。研究指出,每天喝可以形成一種保護作用,來對抗在口腔和咽喉腫瘤的形成。美國癌症學會的研究人員表示,可能是由於在咖啡裡發現了一些數以百計自然產生的抗氧化劑化學品。而這個研究結果和兩年前不同團隊做的研究很相似,也就是每天四小杯咖啡,可以降低39%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喝太多咖啡可能會導致心跳率和血壓,懷孕婦女尤其要特別限制其攝入量。每年英國六千人裡就有一千六百位被診斷出有口腔癌和死亡疾病,吸菸和過量飲酒為主要的因素。為了要測試咖啡是否對人體有任何保護作用,美國自1982年和近百萬男女簽署了癌症預防研究,當他們研究了患者的飲食習換和與同一時期癌症患者相比,飲用含咖啡因的咖啡,在相當大的數量之下似乎有一個強大的影響。比起喝很少咖啡甚至是不喝咖啡的,每天喝超過四杯咖啡有49%的機率降低罹患腫瘤。研究人員說,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也表現出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涉及的人數不足,所以無法做出確切的結論。研究人員就表示,咖啡裡眾多的健康成分促成了一種人體對腫瘤形成的保護膜,因為咖啡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可幫助降低發展和死於癌症的發展。在動物和細胞培養物中,沒有一個單一的防癌機制是被確定的,但會經由很多途徑去參與防癌作用。

醫訊/抗癌名醫分享罹癌後20年戰勝3癌

醫訊/抗癌名醫分享罹癌後20年戰勝3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衛華醫師自32歲起,20年間先後罹患骨癌、腎臟癌及甲狀腺癌,他曾有過恐懼與自怨自艾的時期,在經歷了近10次開刀手術,他下定決心找出致癌因素,也領悟到「健康不在,一切歸零」的道理。為了讓民眾防治癌症,「2012素食養生健康產業博覽會與佛教文物展&茶文化展」大會特邀請宏信診所內科陳衛華醫師主講「輕鬆吃出健康~飲食與癌症」,他當天將分享自身抗癌過程經驗,以及預防癌症的生活習慣與飲食,及治療注意事項、五大抗癌策略等。他曾在大馬舉辦講座暨簽名會,會後有許多癌友寫信感謝陳醫師,陳醫師更榮獲馬國抗癌拹會邀請參加世界抗癌大會,並獲頒『抗癌勇士獎』。他以『中西結合與自然醫學抗癌』為題,與20位中西醫及自然醫學家,以及千位民眾,分享食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及其他輔助食品的經驗。本活動參加對象為社會大眾。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輕鬆吃出健康~飲食與癌症時間:101年12月9日(日)下午13:00~14:00地點:台中世貿(台中市西屯區天保街60號)舞台區洽詢:02-2759 7167免費索票

4癌篩檢人數破50萬 早發現、早治療

4癌篩檢人數破50萬 早發現、早治療#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癌症常年高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是去年新北市民癌症死因的第3、4、7及第10位。新北市今年截至11月30日止,已免費篩檢54萬5565人次,超過去年49萬1774總人次,經確診為癌症有1430人。新北市衛生局長林雪蓉強調,臺灣醫學科技進步,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很多癌症是可以治癒的,呼籲民眾參加4癌免費篩檢。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使得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大腸癌及乳癌的罹患率近年更鉅幅攀升,分別高居男女性的第1名;口腔癌患者則是每10人,就有1人是檳榔的愛好者。其實,癌症並不可怕,怕的是錯失治療黃金時間,以目前醫學的進步,癌症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加以治療,通常可獲得控制甚至治癒。 因此,衛生局特協調新北市1226家醫療院所,免費為民眾篩檢4大癌症,以及建構社區藥局當市民的健康好鄰居,協助轉介檢驗。今年1月至11月30日共服務54萬5565人次,超過去年49萬1774總人次,共發現3萬5971位陽性個案,經確診為癌症的個案有1430人,都由專人通知轉介做進一步治療。 衛生局呼籲今年還沒有接受大腸直腸癌(50~69歲2年1次)、口腔癌(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者,2年1次)、乳癌(45~69歲婦女,2年1次)及子宮頸癌(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免費篩檢的民眾,儘快至各轄區院所接受篩檢,及早發現,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罹口腔癌比例攀升 健保局供免費篩檢

罹口腔癌比例攀升 健保局供免費篩檢#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口腔癌是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罹患人數及死亡人數上升最快的癌症,也是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有鑒於此,國民健康局這幾年也加強呼籲口腔癌的防治,以及提供30歲以上有吃檳榔或抽菸習慣者每兩年一次免費的口腔粘膜篩檢。在台灣,口腔癌患者8成以上的確有吃檳榔的習慣,但嚼食檳榔卻不是罹患口腔癌的唯一因素,抽菸、喝酒與口腔癌也是息息相關。康聯預防醫學口腔健檢中心主任蔡志孟醫師表示,由於刻板印象的長久累積,讓國人誤以為只有吃檳榔的人才會得到口腔癌。其實,若家族有罹癌病史、或有基因突變等,通常較一般人罹患機率相對高。而口腔常接觸致癌物質,也是罹患口腔癌的原因,蔡志孟醫師進一步強調,有吃檳榔、抽菸、喝酒習慣的人,能夠立刻戒除,就馬上減少接觸致癌物質的機會。若一時無法改變長年習慣,至少每3個月至半年作一次口腔黏膜篩檢,早期發現與還能早期治療。另外,口腔太常有傷口,造成口腔表皮破損,破壞口腔黏膜的保護功能,增加致癌物質進入體內的機會,也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一旦口腔粘膜潰瘍持續2周以上、拔牙後傷口久久不癒合,或口腔表面有異狀或異物感時,一定要盡速至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就診。千萬不要小看口腔內的問題,因為口腔問題,輕者影響個人生活品質,若丟著不管任其長久累積,也可能變成致命的危機,輕忽不得。

定期乳癌篩檢 及早發現治療率增

定期乳癌篩檢 及早發現治療率增#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你穿的衣服安全嗎?小心,若服裝內含有毒化學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所產生的環境賀爾蒙,進入人體後干擾內分泌,長久累積後恐引發癌症,而乳癌更是女性頭號殺手,更要小心預防,定期到醫院做乳癌篩檢。童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于家珩指出,不是所有罹患乳癌的病患,都要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醫師要評估腫瘤的大小、是否轉移等各種情況,再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目前依病情許可,盡量都做乳房保留手術,及前哨淋巴結摘除,就是將部份乳房切除,再接受放射治療的方法,同時可免除不必要的腋下淋巴結清除,這樣不但可以保存乳房外觀,並且效果接近於全乳房切除,又可避免手臂水腫。于家珩呼籲,乳癌只要能及早發現,治癒率與存活率並不低,除了每個月的自我檢查外,還須定期到醫院接受乳房檢查,而為了打造友善且具隱私的醫療環境,童綜合醫院特別開設乳房醫學中心,中心內設有乳房健康門診,及乳房外科門診,專為女性服務。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可減少副作用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可減少副作用#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了提供癌症患者更佳的服務品質,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引進了具備強度調控系統的直線加速器。直線加速器有了這套強度調控計劃系統,可以在維持住腫瘤高劑量的同時,降低相鄰重要器官的放射損傷。換言之,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可減少放射的副作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醫師楊英傑表示,以鼻咽癌為例,以傳統二維技術照射後,長期存活的病患往往有明顯放射治療後的副作用,像是頸部肌肉僵硬纖維化、口乾、不能張口等等。而以強度調控技術照射後的病患,長期存活的機率比較高,副作用的程度也較輕微。以口乾的副作用為例,程度嚴重的病患會因為缺乏口水潤滑而嘴巴很難打開,沒有足夠的口水,不能吃乾飯,只能吃茶泡飯或者湯泡飯。相較於強度調控治療的病患,一年之後大部份可以吃乾飯,生活品質當然不同。單獨使用放射治療對早期鼻咽癌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對於局部晚期鼻咽癌來說仍然達不到高治癒率,若同步加上化學治療可以提升治癒率,但是也會增加副作用,而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剛好就可以解決這一個兩難。

台灣500萬人難入睡 你也失眠了嗎?

台灣500萬人難入睡 你也失眠了嗎?#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夜晚看著時針已經走到了半夜時分,心想明天還要上班上課,但在床上怎麼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相信許多民眾都有這樣的經驗。根據長庚醫院調查,在台灣17歲以上的民眾,有將近500萬人有睡眠障礙,等於近四成之民眾,都有半夜難入眠的傾向。然而,你知道每天如果睡不到四個小時,可能會致癌嗎?據《加拿大醫學期刊》研究顯示,成年人如果每天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可能會影響人體免疫系統運作,嚴重更可能致癌。陳濘宏教授則指出,成年人若每天睡眠時間少於4個小時,易影響免疫系統對抗發炎、毒素能力,嚴重恐致癌。雖該研究沒明指是易罹患何種癌症,但長期睡眠不足,確可能降低人體免疫力,讓人易疲累與生病。因此,民眾若一周內有3天以上有難以入睡、無法熟睡或常提早醒來等睡眠障礙,持續1個月都無改善,就應就醫。而一般成年人每天最好有6-7個小時睡眠。其中,聯合醫院營養師黃允臻則建議,如果半夜真的睡不著,也可以借助熱牛奶助眠,不僅可以補鈣,更能幫助情緒穩定,神經放鬆,改善睡眠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