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女子乳房腫塊以為瘀青 推拿推到癌細胞擴散

女子乳房腫塊以為瘀青 推拿推到癌細胞擴散#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推拿會造成乳癌擴大?日前一名女子不慎跌倒,發現乳房左側出現腫塊,以為是撞傷導致瘀青,跑去按摩想藉由推拿揉散「瘀塊」,不料卻發現腫塊愈按愈大,半年內竟然變成兩倍大。家人覺得可能有其他原因,帶到醫療院所檢查,發現該名婦人竟罹患乳癌,且腫瘤已大到直徑六公分,無法手術切除,必須先做化療。推拿恐助長癌細胞 有腫塊最好先診斷這消息傳出,讓很多有按摩或接受推拿習慣的女性很慌張,擔心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阮綜合醫院乳房中心湯雅涵醫師表示,事實上推拿、洗三溫暖、泡湯等,雖不是導致乳癌發生主因,但卻可能助長癌細胞擴散或轉移。湯雅涵指出,因為瘀塊一般兩週就會化掉,從顏色及消腫程度,都可辨別是否有問題,但若是錯把腫瘤當瘀血,以為只要推拿就能消除硬塊是不正確性,乳房具有豐富的淋巴管和血管,推拿的手勁可能增進乳房血液循環,讓癌細胞的生存環境更好,也更容易擴散。湯雅涵提醒,如果身上有不明的疼痛或腫塊,最好先確定診斷,再決定如何處理,以免延誤治療良機。定期篩檢 早發現早治療湯雅涵表示,乳癌本身較少有疼痛感,若女性在做乳房自我檢查時,發現腫塊、皮膚凹陷、發紅、浮腫潰瘍、疼痛,或乳頭有異常分泌、凹陷等變化,及腋下淋巴腺腫等症狀,一定要就醫檢查,乳癌治療第一步就是要定期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湯雅涵呼籲,要遠離乳癌,四十五歲以上的婦女,每兩年應做一次乳癌篩檢,篩檢的目的是為了找出無症狀的乳癌,因無症狀的乳癌多為早期癌,若發現乳房腫塊,更需要盡早檢查確認原因。

癌症並不可怕 早期診斷治療預後好

癌症並不可怕 早期診斷治療預後好#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疾病發生時,並不一定有臨床症狀。像早期胃癌,完全沒有症狀,但若接受健康檢查,可以透過胃鏡而篩檢出;事實上,癌症雖然近年來已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但癌症並不可怕,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都相當的好,如子宮頸零期癌、早期胃癌,手術治療以後,存活率都相當高。現代人愈來愈強調定期的健康檢查,為何定期健檢這麼重要?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蕭偉成醫師說,台灣的生活的步調、競爭壓力愈來愈大,加上美式、速食食品日盛,高血脂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影響不可忽視,健康檢查因此愈顯重要,而健檢時,醫護人員也會提供保健衛教的常識。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正常作息更重要而什麼時候該做健康檢查?有幾個因素要考慮,包括個人身體狀況、家族病史、地域性的流行病學。個人身體狀況如肥胖、體重減輕、倦怠乏力等;家族病史如有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地域性的流行病學,如台灣的 B 型、 C 型肝炎感染狀況。蕭偉成醫師也表示,要強調一個觀念,健康檢查固然重要,平常的保健更重要,如均衡飲食習慣、持續規律的運動、正常的作息及喜樂的心,加上定期健康檢查,才能隨時掌握身體狀況。

狩獵型飲食、不運動 大腸癌發生人數四度居首

狩獵型飲食、不運動 大腸癌發生人數四度居首#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台灣劇場大師李國修先生,於2010年在全身健康檢查中發現腸道有瘜肉,化驗已是癌症第三期,儘管已放下手邊工作努力調養身體,但仍在2012年下旬出現器官轉移的情形,於今年7月2日凌晨病逝,享年58歲,消息震驚了演藝圈,也喚醒社會大眾對「大腸癌」的重視。根據衛生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癌症新發人數突破9萬大關,每5分48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狩獵型飲食,卻不運動,讓大腸癌發生人數四度居首,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個案者,每2人就會發現1人有大腸瘜肉,每22人就有1人確診為大腸癌。戒四害、行二善 防堵大腸癌新竹市衛生局表示,由於大腸癌早期個案5年存活率可達7成以上,因此防堵癌症首要「戒四害(菸、酒、檳榔、肥胖)」、「行二善(規律運動、天天五蔬果)」外,另外定期篩檢亦不能少。預防勝於治療 定期篩檢大腸癌隨著菸品健康捐的調漲,國民健康局也將此部分用於擴癌症篩檢,自102年6月1日起大腸癌篩檢資格調為50至75歲,每2年1次免費篩檢(27至52年次,101年未做過糞便潛血檢查者)。新竹市衛生局局長洪士奇呼籲,凡符合資格者應儘早作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已完成篩檢若報告為「陽性」者,也應儘早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萬不可認為沒症狀就不需再複檢(初期大腸癌並不會有症狀),以免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期。

醫訊/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醫訊/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癌症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基礎是均衡飲食,維持良好的營養及適度活動,以保持體重,增強抵抗力。癌症治療會造成不同的副作用,應隨時依症狀需求調整飲食或營養供應方式,以免造成營養不良。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營養科特規劃衛教講座,此次主題為「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邀請蘇筱媛營養師主講,本堂課針對癌症化放療治療期間飲食相關副作用,包括食慾不振、味覺或嗅覺改變 、口乾、黏膜發炎、口腔疼痛 等不適給予飲食對策,期望病患在接受治療時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以保持良好營養狀態。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時間:102年7月5日(五)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出口3,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新大樓B1放射腫瘤科門診候診處洽詢:02-7728 1001

醫訊/認識頭頸部癌治療及營養

醫訊/認識頭頸部癌治療及營養#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部腫瘤有良性及惡性,區域為顏面、口腔、鼻腔、咽喉、鼻咽腔、頸部。民眾若發現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現象,可以去耳鼻喉頭頸外科檢查。。對此,台大醫院總院癌症資源中心特規劃醫衛教講座,這次主題為「頭頸部癌症系列講座」,特邀請到口腔顎面外科鄭世榮醫師主講「頭頸部癌症治療前後之口腔面面觀」;營養部陳慧君營養師主講「頭頸部癌症營養面面觀」;康復癌友主講「頭頸部癌友心路分享」。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頭頸部癌症治療前後之口腔面面觀\頭頸部癌症營養面面觀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上午8:45~12:3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兒醫大樓(台北中山南路8號,台北車站M8出口或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B1 講堂洽詢:02-2312 2098

樂閱讀/「及早發現的不幸」抑或「為時已晚的幸福」

樂閱讀/「及早發現的不幸」抑或「為時已晚的幸福」#癌症

癌症是老化的結果,「癌症篩檢」則是避免英年早逝的手段。既然如此,已經結束生殖機制,也已過了生物的賞味期限,目前正在「歸去」途中的老人家,就沒有所謂英年早逝的問題。所以極力不去碰觸「癌症篩檢」等醫療活動,才是上策。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好幾位70歲左右的知名人物,為了證明自己還很健康,沒事跑去做「健康檢查」,結果被發現罹癌,在極盡全力與癌症拚死後,最終敗下陣來,以悲慘的姿態收場。這些人應該都沒有自覺症狀,所以如果沒做「健康檢查」的話,應該還能活躍在第一線裡,只要想到這一點,就替他們覺得惋惜。即使被告知是癌症初期,因此切除,之後仍需在一定的期間裡,反覆接受痛苦的檢查。即使能平安活過五年,之後的餘生,也會活得戰戰兢兢,就怕「復發」,因為只要身體有點微恙,腦海裡就一定會閃過這個念頭。這種心理上的壓力是相當痛苦的,所以就算知道是「初期」,也不見得能讓人因此安心,何況檢查的賞味期限,都只限當天,很有可能只是恰巧沒有被發現到而已。活著的餘生,都得持續過這樣的日子下去,所以我將這種情形稱為「及早發現的不幸」。那麼如果沒有接受「癌症篩檢」和「健康檢查」的話,又會如何?很多人都說癌症會痛,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都沒有更早發現呢?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倒是有一種情形比較常聽到,就是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過著和平常一樣的生活,卻莫名其妙愈吃愈少,因此逐漸消瘦、臉色也愈來愈差,讓周遭的人開始擔心,強烈建議去看醫師後,才發現已經是癌症末期。再重申一次,為什麼這樣的人,沒有及早到醫院去,一直拖到這麼嚴重的地步?答案當然是因為不痛。看來發現得晚,才是終極的幸福。所以請再仔細想想看,這樣的人在發現癌症前,始終過著自由又充實的每一天,既然沒有疼痛的情形,只要不管它,就能繼續過著平常的生活,直到體力衰退,無法自由活動身體為止。長壽當然不是什麼壞事,問題出在不是只要活著就好,重要的是以什麼形態活著。我自己就絕不接受在癡呆的狀態下,或什麼時候死也不知道的癱瘓狀態下,或是在植物人的狀態下,持續活著。既然都活過了完成生殖任務的時期,不是已經很足夠了嗎?所以能在自己的意志下,為自己的人生拉上劇終布幕的「癌死」,絕對是最棒的死法,這就是「為時已晚的幸福」。(本文作者/中村仁一)(摘自/大往生/三采文化出版)

北市10大死因 卵巢癌首次進榜

北市10大死因 卵巢癌首次進榜#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01年臺北市「十大死因」出爐了,仍以惡性腫瘤居首,北市主計處統計,與100年相比僅排名順序異動,高血壓性疾病上升至第8名。十大主要癌症仍以肺癌繼續蟬聯第一,「卵巢癌」首次進榜擠進第8名。十大主要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成7,惡性腫瘤仍居首位,其餘依序為2.心臟疾病3.腦血管疾病4.肺炎5.糖尿病6.慢性下呼吸道疾病7.敗血症8. 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事故傷害;與100年比較,僅排名順序異動,高血壓性疾病前進1名為第8名、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退至第9名。兩性10大癌症死因之首均為肺癌依性別觀察,男女十大主要死因第1至第3名順序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101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4,981人,占總死亡人數約3成,平均約每1小時46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而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1.肺癌、2.肝癌、3.結腸直腸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胃癌、7.胰臟癌、8.卵巢癌、9.口腔癌、1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0年比較,卵巢癌擠進第8名,子宮頸癌落入第12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降低市民死亡率,辦理了多種疾病篩檢與服務,希望民眾藉由服務及措施,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檢」回美好人生 不錯過治癌黃金期

「檢」回美好人生 不錯過治癌黃金期#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癌症不再是絕症!新北市衛生局建立「健康好鄰居」服務網絡,就近提供民眾癌症篩檢服務。民眾對此服務響應熱烈,截至今年五月底,以有逾28萬人次使用癌症免費篩檢服務。把握治療黃金期 癌症非絕症連續31年,癌症高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大家聞「癌」色變。然而,新北市衛生局長林雪蓉表示,癌症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錯失治療黃金期。若能早期發現並治療,通常能夠控制病情,甚至治癒。國人易得癌症種類 免費篩檢「健康好鄰居」癌症篩檢服務提供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的免費篩檢,篩檢場所分布在新北市各區域,共有超過1千家以上的醫療院所提供此服務。民眾可以不必跑大醫院,在家附近便可輕鬆篩檢。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在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三項篩檢上表現卓越,獲衛生局表揚。亞東紀念醫院執行效果亦顯著,篩檢大腸癌與口腔癌篩檢人數為全新北市最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