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別以為癌症與自己無關 罹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健檢!

別以為癌症與自己無關 罹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健檢!#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大腸癌或是乳癌高危險群的民眾,可別已為自己與這些癌症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根據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所進行的四大癌症篩檢的統計顯示,不論是大腸癌或是乳癌的篩檢陽性比例,都屬偏高!呼籲民眾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保健康。大腸癌與乳癌 陽性比例偏高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指出,去年共篩檢大腸癌4200人,確診罹患大腸癌有19人,分別為50-55歲6人、56-60歲5人、61-65歲5人、66-70歲3人,平均每一千人約有4.4人罹患大腸癌;另外,乳癌共篩檢4245人,確診罹患乳癌者19人,分別為45-49歲7人、50-59歲5人、60-69歲7人,平均每一千人約有4.4人罹患乳癌。對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副院長黃仁杰表示,從去年該院的四大癌症篩檢的統計結果發現,大腸癌和乳癌的陽性篩檢仍然偏高,但可喜的是被篩檢出來的癌症患者約百分九十以上都是早期癌症,即時接受相關治療後,其預後情況都十分良好,顯示這四種癌症的免費篩檢,已獲得很好的預防效果,呼籲民眾一定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保護自身的健康!

四癌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四癌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現代人因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導致癌症發生率不斷攀高。國民健康署統計,每年大約有近9000人死於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和口腔癌。希望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為鼓勵民眾關心自己及家人健康,於8月14日的午後(下午5:30至8:30)特別結合鐵路局於七堵火車站站前廣場,辦理(乳房攝影檢查.口腔黏膜.大腸糞便篩檢及子宮頸抹片)四大癌症篩檢,並配合8月關愛爸爸長長久久(戒菸.口腔黏膜篩檢.及腸保健康活動)贈送溫馨小禮物,不管是忙碌的上班趕車族,或是家庭主婦們,千萬別放棄這次之機會。

化療採居家治療 大幅降低健保支出

化療採居家治療 大幅降低健保支出#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大腸癌、胃癌、食道癌的標靶藥物「5-FU」,在化療過程中時,病患灌注此藥時,常需住院1-2日、且不開放居家治療,而中央健康保險署昨(7)日公布,於9月1日起,將擴大使用居家化療的「攜帶式輸液器」,不再僅限一種藥物,讓病人不僅可以返家完成治療,也節省住院的醫療支出。攜帶式輸液器 嘉惠7萬病患 大腸癌、胃癌和食道癌等患者常需因注射24小時的化學治療藥物5-FU而住院,目前已有居家化療時使用的輸液器,具有可攜帶性,讓病患不必因為例行療程而入住醫院,一來減少醫療費用,還能讓病患保有居家生活和提升醫療品質;不過患者是否適用「攜帶式輸液器」仍須醫師專業判斷,若病人對於5-FU等化學治療藥物有嚴重副作用者,是不適宜在家治療、仍需在醫院注射觀察為佳,若經醫師診斷可使用,病患可在醫院由醫生裝上輸液器和化療藥物後,返家治療、輸注完成後再回醫院拔除即可。「攜帶式輸液器」(俗稱奶瓶輸注器),原先限制於5-FU藥品使用的居家化療輸液器,99年7月起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每年注射化學治療藥物的病人約有10萬人,其中7成可回家注射,因此健保署擴大使用「攜帶式輸液器」至所有的化療藥品,預計每年約有7萬人次的病患受惠。攜帶式輸液器 提升醫療品質、減少支出據初步統計資料顯示,利用「攜帶式輸液器」居家化療,能大幅減少健保醫療費用的支出:如每次可省下病房費537點、護理費643點和注射費1,676點,扣除攜帶式輸液器997點,每年可節約1.3億點的健保支出,不只嘉惠病患、擁有優良的居家生活,還能減少支出、提升醫療品質。

定期癌篩 早日發現異常

定期癌篩 早日發現異常#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去年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4項癌症篩檢資料,全台罹患比例相當高。疾呼,患者早期癌篩可以即時治療、控制,也呼籲民眾把握篩檢機會,降低癌症威脅。 7月26日國民健康署舉辦「癌症防治績優醫院頒獎暨經驗交流研討會」,署長邱淑媞表示,以早期篩檢發現、積極治療,建立公共衛生三段五級的癌症防治觀,推動癌症篩檢絕對是正確的選擇;民眾也可透過綿密的癌症篩檢網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新竹市衛生局局長洪士奇呼籲為搶救市民生命,唯有透過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異常,把握黃金就醫時機,才能擺脫癌症的威脅;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之早期個案5年存活率皆可達7成以上,因此防堵癌症,首要『戒四害(菸、酒、檳榔、肥胖)』,『行二善(規律運動、天天五蔬果)』外,定期篩檢亦不能少。

樂閱讀/癌症能預防到哪個程度?

樂閱讀/癌症能預防到哪個程度?#癌症

癌症的預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為預防罹癌的「一次性預防」,另一種是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期及早發現,避免英年早逝的「二次性預防」。此處僅探討「一次性預防」。從結論來說,非常遺憾地,直到今日仍沒有百分之百能保證不會罹癌的因應對策,不對,正確來說其實有一個,就是「在罹癌之前就死了」。以下是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早期提倡的「防癌十二原則」。1)攝取均衡的營養。2)每天的飲食生活要有變化。3)避免過食及攝取過多脂肪。4)不飲酒過度。5)不抽菸。6)從食物攝取適量的維他命及大量纖維質。7)少吃重鹹及燙舌食物。8)不吃焦掉的食物。9)小心發霉的食物。10)不過度曬太陽。11)適度做運動。12)保持身體清潔。以下則是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最新提倡的「就現狀來說,值得向日本人推薦,具有科學根據的防癌法」,共有六個項目。1)抽菸/自己不抽菸同時避免吸他人的二手菸。2)喝酒/要喝酒就要適度。3)飲食/營養要均衡絕不偏食。• 鹽漬食品及食鹽的攝取量應控制在最低極限。• 攝取足量的蔬菜及水果。• 不過度攝取加工肉及紅肉(牛、豬、羊等)。• 不攝取會燙舌的飲食物。4)身體活動/盡量在日常生活裡活動身體。5)體型/進入成年期後要維持適當的體重(不過胖或過瘦)。6)感染/隨時注意自己若已感染肝炎病毒就要接受治療。從上述內容來看,除了最後一項的肝炎病毒外,幾乎都和一般的生活習慣病預防法一樣。儘管冠冕堂皇地宣示「具有科學根據」,但其實並非獨特的防癌法。對這種主張只要謹守這些原則,就能預防癌症的說法,我只能用力聳肩,也難怪癌症已經惡化的病患,看到這些主張會怒髮衝冠了。尤其若明白罹癌的最大危險因子,其實就是老化,那才叫人噴飯。因為誰有辦法預防自己增長年歲?(本文作者/中村仁一)(摘自/大往生/三采文化出版)

癌友治療路艱辛 一同響應頭巾大募集

癌友治療路艱辛 一同響應頭巾大募集#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台灣每年有近4萬名癌症病友面臨化療後掉髮問題,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兩百名癌友的問卷調查發現,癌友在頭巾選擇上面臨困擾,包含難買到舒服材質、適合的版型等。癌症希望基金會長期發放頭巾,至今年七月底頭巾庫存數量僅剩221條,兩個月後恐面臨無頭巾可發放的窘境。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與GO care癌症護理專家今年首度聯合發起「GO care for HOPE癌友千條頭巾募集活動」,號召全台大眾愛心響應,一同陪伴、鼓勵更多癌友勇敢抗癌!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癌症病友在治療過程中,除需克服生理的不舒服外,治療過程所造成外觀的改變,對於心理的衝擊影響更是不容忽視,過去就曾遇到病友因為害怕副作用的掉髮問題,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反而造成遺憾。」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調查發現,9成癌友深受掉髮所苦,目前基金會提供的免費頭巾,因資源有限,再加上癌友日常頭巾有替換的需求,因此許多癌友反映市面上頭巾選擇樣式少、包覆差、買不到等三大困擾,除突顯癌友們難以取得適合的頭巾問題外,更反映頭巾數量也面臨供不應求的窘境。主辦單位的GO care癌症護理專家業務處長江政起也表示,GO care癌症護理專家一直以來致力提供癌友相關護理產品,希望能協助癌友在抗癌過程中,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擁有好的生活品質。因此,也希望能藉此活動號召民眾一同用行動關懷癌友!「GO care for HOPE」癌友頭巾募集創金氏世界紀錄活動即日起開跑,募集時間由7/29 (一)至8/27(三)為期30天,民眾可在家中下載頭巾版型後進行製作,並將完成品寄回活動小組,期盼能一個月內全台能募集到千條頭巾幫助更多癌友!歡迎有興趣響應募集活動的民眾可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http://www.ecancer.org.tw/ )或上網搜尋「GO care for HOPE」,查詢相關資訊及下載頭巾版型。活動專線02-8768-2603。

女生長的高易罹癌?每高十公分罹癌風險恐增一成

女生長的高易罹癌?每高十公分罹癌風險恐增一成#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生長的高,罹癌風險竟然也跟著升高?!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停經後的婦女,每高十公分,婦女罹癌的風險就會提高百分之十三。身高較高 器官較大所以較易罹癌?女生長的高也有問題?根據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發行的「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50至79歲的停經後婦女,發現身高每高10公分,婦女罹癌風險就升高13%。身高較高的婦女也可能比較容易罹患乳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卵巢癌、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及黑色素瘤。對此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可能是因為身高較高的人器官較大,皮膚面積也較大,有較多細胞可能轉化成惡性細胞。另外,研究主筆也說,根本上,癌症是與生長過程有關的疾病,所以荷爾蒙或其他影響身高的生長因子也可能影響罹癌風險。但研究人員還是提醒,別忘了身體質量指數、吸菸等因素,才是造成癌症的主要原因!

早期發現早治療 八成癌症「不是絕症」

早期發現早治療 八成癌症「不是絕症」#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沒有症狀為什麼叫我檢查?」這是國人對癌症最大的迷思之一。事實是大腸癌早期並沒有症狀,卻可以透過採便管在家做糞便潛血檢查進行篩檢,但若是等到排便習慣改變、血便,往往已經進入二到三期。另「我自己會摸乳房有沒有硬塊,不用給醫師檢查」也是許多婦女錯誤的觀念,事實上自我檢查很難發現初期2公分以下的腫瘤,等到摸得出來,往往已經是二到三期了。國民健康局表示,乳房攝影檢查儀器可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惡性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與一期乳癌,是目前科學上證實能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的篩檢方法。所以45-69歲的女性朋友們每二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請大家務必定期受檢,別再盲信自我檢查,冤枉錯失早期發現的黃金時機。事實上,目前對乳房超音波用於篩檢乳癌是否利大於弊,仍缺乏足夠證據支持。婦女朋友只要忍受10秒鐘的不適感就可換來乳房的健康,非常值得。 此外很多人仍誤以為癌症是不治之症,有「萬一罹患癌症,寧可不知道的好」的鴕鳥心態,但以國人常見的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為例,早期篩檢有助於提升存活率,像乳癌早期之存活率可高達9成,甚至接近100%,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早期之存活率也都達8成以上,而且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還可以經由篩檢發現癌前病變,經簡單治療即可預防其轉變成癌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