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趕走癌症 快樂賀爾蒙很有效

趕走癌症 快樂賀爾蒙很有效#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像一下,癌細胞有如生長在低溫、低氧與陰暗環境的黴菌,這類環境會促其增生和惡化,相反地,具有良好日照、循環和氧氣供給時,會提升溫度與免疫力,癌細胞就容易凋亡。生理時鐘恢復正常 大大改善慢性發炎首先要有規律充足的睡眠(7小時左右),一旦生理時鐘恢復正常,能大大地改善慢性發炎,讓自癒力或免疫力走向回升趨勢,這也是改善便秘或肥胖的第一關鍵步驟。過度激烈的運動會導致免疫細胞活性降低每日快步健走2回,每回38分鐘以上,走到會流汗,不要忘了,有氧運動永遠是最簡單可行、最佳的抗癌與抗老化良藥!切記每次健走以30~38分鐘最佳,太長(>2小時)或過度激烈的運動會釋放過量活性氧,導致自然殺手細胞與其它免疫細胞的活性降低!騎腳踏車亦可與快步健走交替施行,這類腿部肌肉運動除了能促進分泌多種肌肉素,又能順便到郊外觀景,是紓壓良方。每日平甩功至少3回 每回至少500甩每日平甩功至少3回,每回至少500甩,這會讓全身氣血循環順暢,改善免疫細胞功能,同時矯正有利於癌細胞生長的低溫與缺氧環境,活化線粒體與葡萄糖之燃燒,促進癌細胞凋亡。每天30~60分鐘的紓壓活動,包括輕柔瑜伽、禪修或聽喜歡的音樂或影視節目,這可安定心神,有助於紓解發炎,促成免疫力的改善,如果能參與每週1小時的小組支持聚會,更能提高執行力與毅力。聽喜歡的音樂 抗癌效果好聽喜歡的音樂是所有抗癌活動中最輕鬆,而且效果不凡的,選擇音樂時不必拘泥於傳統或教條,應該根據自己的感覺或喜好作決定,讓自己紓壓最重要,千萬不能低估音樂治療的潛能。其它能活化免疫力(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動,上面提到的適度的有氧運動、氣功或平甩功、瑜伽、禪修、良好睡眠品質可以讓全身氣血循環順暢,並改善低溫與缺氧的環境或,有利於活化自然殺手細胞,或有效地放鬆,並從而減少全身發炎,增強自然殺手細胞活性,促進抗癌免疫力,或能讓大腦創造「快樂賀爾蒙」,活化自然殺手細胞。大笑瑜伽 能使大腦分泌快樂賀爾蒙另外笑口常開或「大笑瑜伽」特別值得一提,即使是故意大笑或硬擠出來的笑,也能誘導出愉快的身心,由於自然殺手細胞表面有不少快樂賀爾蒙「腦內啡」的受體,能被快樂給活化,而且笑開來之後,能把歡樂感染給旁人或癌友。「大笑瑜伽」則是結合笑的動作、伸展與瑜伽呼吸,能在短短30分鐘內讓人流汗紓壓、提升快樂情緒、增強自信心,能使大腦分泌快樂賀爾蒙,其它如使用遠紅外線療法所產生的溫熱效果有助於活化自然殺手細胞,負離子產生器產生的負離子能中和自由基、活化自然殺手細胞。(本文摘自/抗癌就像減肥/天下雜誌出版) 

小兵立大功 褐藻醣膠助抗癌

小兵立大功 褐藻醣膠助抗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癌症一直是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首,一般認為,癌症是正常細胞的DNA發生突變所致,與遺傳及環境因子有關。而癌症的發生,也讓抗癌產品跟著大紅,其中「褐藻醣膠」更是著名抗癌幫手,不僅研究成功,還獲得海洋藥物文獻獎,究竟褐藻醣膠是什麼?據說當年秦始皇派徐福尋找的長生不老藥,就是褐藻醣膠,褐藻醣膠是一種水溶性食物纖維,只來自褐色海藻中的黏滑成份,如:昆布、裙帶菜等褐藻,內含大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被視為高營養價值的食材,尤其台灣四面環海,目前所知大約有80多種的褐藻,而這種藻類除了可以食用,近來醫學研究發現,從裡面提煉出的褐藻醣膠,有抑制癌細胞發生,降低癌症的血管新生能力。褐藻醣膠營養豐富 助抗癌、抗發炎、降血脂營養師余朱青指出,在許多科學研究文獻上指出褐藻醣膠有調節免疫、抗發炎、降低血脂等功能,同時還能改善肝、腎功能異常及胃潰瘍等症狀,不過還是要建議民眾養成日常均衡的飲食及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勝於治療才是根本之道!另外,余營養師提醒,褐藻醣膠會增加抗凝血功能,要避免與抗凝血劑並用。成年人補肝 老年人延緩老化靠它褐藻醣膠對於成年人跟老年人來說幫助不同,成年人較容易有飲食不均、胃潰瘍及工作壓力大導致肝臟負擔過大的情況,褐藻醣膠中的多醣體能提升肝功能,而老年人免疫系統及腎功能較低,適度的補充有助於改善。目前市面上褐藻醣膠保健產品種類眾多,有膠囊狀、錠狀、玻璃瓶裝飲品及沖泡式等多種形式,在人體吸收上會建議選擇哪一種?余營養師表示,若以消化角度來看,液狀對人體來說吸收速度最快,因此,玻璃瓶裝飲品或粉狀沖泡式是較適合的選擇,若擔心單飲會有不舒服感,也可以和其他飲品一起沖泡飲用,至於膠囊或錠劑到胃部還約需半個小時的消化時間,有些民眾消化道或胃功能較弱,可能會對膠囊殼產生不適,尤其是年長者若有吞嚥困難更要注意,不過整體而言,還是必須看產品本身的劑量及濃度是否符合身體所需。另外,在選擇上余營養師建議,因為褐藻醣膠是來自於海域的植物,海域來源有無重金屬汙染,需要有合格的檢驗標準認證,才能安心購買,同時包裝上也需要明確標示多少含量或是濃度,以確保消費者購買權益!

醫訊/癌症營養補給班

醫訊/癌症營養補給班#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不均衡幾乎是癌症病人最常遇到的問題,可能因為不感吃的太油、太鹹,導致對於飲食控制過於嚴苛,造成身體虛弱的情形。然而營養狀況卻關係著治療的成效,本課程將由營養師施淑梅、講師陳妍靜以簡單輕鬆的上課方式及實地操作,教導頭頸癌病友如何吃的健康及均衡,獲得良好的營養攝取,提升免疫力及治療的耐受性。名稱:癌症營養補給班時間:105年11月24日(星期四) 上午09:30-12:0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十四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709

戒不了菸 男5年竟罹5癌

戒不了菸 男5年竟罹5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3歲的陳先生在溪州鄉當鐵工人,5年多前口腔內黏膜潰瘍都好不了,到醫院看診檢查,才發現已經是口腔癌第4期,經過手術及放射線、化學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不料,接下來的5年,卻又被診斷出多個部位出現一期惡性腫瘤,分別是食道癌、咽喉癌及不同位置的口腔癌、下咽喉癌,計算下來,就是5年得5癌。抽菸恐是短時間密集引發癌症的原因陳先生有嚼檳榔及抽菸習慣,5年多前就建議陳先生一定要兩者都戒,但陳先生只戒了檳榔,菸一直未戒,直到最近才終於戒菸,由於抽菸一直被醫界認為是頭頸類癌症的重要誘發因素,所以,抽菸恐是陳先生短時間密集引發癌症的原因,所幸,都有定期追蹤其病況,後續的癌症才都能在第一期就及早發現。局部切除會被嗆到 只好進行全喉切除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陳先生的癌症分別以手術、內視鏡切除癌細胞,到了下咽喉癌發作時,由於位置太靠近聲帶,若局部切除會被口水嗆到,只好進行全喉切除手術,連同聲帶一併切除,在頸部開個永久氣切孔呼吸,讓口腔只用於進食,也就是飲食及呼吸分開。許嘉方主任指出,依過去臨床經驗,病患經過放射治療最高劑量,全喉切除手術癒後還有相當高風險,因口水易漏出讓傷口不易癒合,也可能腐蝕頸動脈管壁,有病患還因感染引發敗血症。嗜菸檳酒者 罹口腔癌率高一般人123倍根據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資料,口腔癌患者以男性為主,為國內男性10大癌症第4位,酗酒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抽菸則是18倍,嚼檳榔高達28倍,菸檳酒都有者,更高達123倍,顯示菸檳酒對人體的嚴重傷害。許嘉方主任指出,從臨床的病例來看,假如陳先生5年前就戒菸,絕不會這麼密集罹癌,只要有心戒菸都不嫌晚,對身體都是有益的,如果病友覺得光靠意志力難以戒除,也可尋求戒菸門診的協助。

靠地瓜祛癌 6點半前要吃完

靠地瓜祛癌 6點半前要吃完#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時下很多人都知道要多吃地瓜、吃地瓜要連皮一起吃,但令人憂心的是,大部分的人只知道地瓜有好處,卻忽略了吃地瓜的方法和時間,錯失最佳療效時機不說,還可能反而吃出不必要的危險。7點前排便 小腸就能吸收逾90%功效一般來說,吃地瓜當然也必須配合自然律例作息,能夠在上午6點半前吃完,7點以前排便,就能讓小腸吸收地瓜百分之90以上的功效,尤其是癌症或重症患者想靠地瓜祛病,一定要砥礪自己在上午6點半以前吃完地瓜、7點以前排便,一般人若是無法在上午6點半以前吃完,也應該要在中午12點以前吃完。有糖尿病或痛風 嚴禁在午後吃地瓜因為下午以後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差,地瓜的糖分容易累積,因此中午12點以後就不應該再吃地瓜了,尤其是有糖尿病或是痛風的人,更嚴禁在中午12點以後吃地瓜,另外,有糖尿病的人每天應該吃的地瓜量不能超過100公克,吃完之後1個小時內不應睡覺。蒸地瓜時最好不要和米飯一起混合地瓜的烹煮方法也應符合自然律例,夏季天氣熱,地瓜應該以蒸食為主,冬季稍微寒冷,就不再以蒸地瓜為限,可以個人口味享用烤地瓜,不過蒸地瓜時最好不要和米飯一起混合,最好是以電鍋分層蒸煮,以免地瓜的糖分滲透進米飯當中,導致米飯在溼熱的氣溫中加速腐敗。自然律例tips/癌症患者怎麼吃1)  飲食依照體質。例如,大部分的人都運用「靈芝」來養氣補神,但寒性體質的人不能吃靈芝,因為靈芝屬於涼性。2)  會「發」的食物不宜吃。例如:南瓜、芒果、荔枝、龍眼、哈密瓜、釋迦、酪梨、芋頭、茄子,所有無鱗的魚也都屬於「發」物,例如鰻魚。3)  假如病友在吃抑制荷爾蒙的葯,西醫建議不能食用山藥、大豆、黃豆。4)  血管堵塞的病友,熱瘀者可吃生蓮藕;寒瘀者可吃熟蓮藕。5)  筋骨不舒服、易腹瀉者則忌吃香蕉。6)  癌症及重大疾病者不宜吃海產。(本文摘自/自然律例──地瓜餐創始人的養生之道/時報出版) 

咳血、喝水就嗆 恐為癌變!

咳血、喝水就嗆 恐為癌變!#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03年7月7日,我永遠記得這個日子!這一天,所有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事,都起了微妙的變化,從措手不及到坦然面對,這一天之後,我迎來了生命中最大的功課!喝水就嗆 老覺得喉嚨梗著從事服務業的我,天天都得用喉嚨講話,有一陣子,老覺得喉嚨不舒服,講話的時候,好像有個針刺在裡面挑著喉嚨,起初,還以為是自己貪嘴,不小心把魚刺給嚥了進去,喝了人家建議的白醋,又吃了大半碗飯,依然沒有改善。一向屬於樂天派的我,心想「算了,就這樣唄!」可是,事情越來越不對勁,每次一喝水就嗆,東西吃不到2口也嗆,老覺得喉嚨梗著,實在很不舒服,幾天、半個月過去,想想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去檢查吧!吃東西嗆 早上睡醒都有血痰7月7日下午,剛好工作上有個小空檔,就自己從公司坐Taxi,到上海的華山醫院去檢查,外賓部的接待人員服務態度不錯,聽完我的敘述,便說:「咱們還是靠儀器來看一看你到底裡面是怎麼回事?」我說:「行啊!」生平第一次,進到了在中國大陸稱為「B超」的超音波掃描室,檢驗師是個30出頭、年輕漂亮的女醫生。躺上床,感覺怪怪的,檢驗師用儀器掃啊掃,很仔細地這裡壓、那裡壓,然後問說,「你是不是老吃東西嗆?」,「你是不是覺得有個東西梗著?」,「你是不是早上有時候睡醒的時候,都會有一口好像是血痰?」,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像小學生面對老師的提問一般,只能乖乖地回答說「對耶」。有結節 等於檢查出癌症「審問」完後,檢驗師說,「麻煩你,有沒有家人跟你來?」,我說「沒有呢,什麼事嗎?」,她說「你要住院」,我問「為啥住院?」,她說「因為你有結節」,第一次聽「結節」這2個字,一時沒搞懂是什麼,便問「什麼叫結節啊?」,她說「結節就是癌症」。乍聽到「癌症」這兩個字,腦子一時還沒意會過來,就問她「是發炎的炎,還是癌症的癌?」,她說:「癌症的癌」,當下我愣了幾秒鐘才回過神,繼續問那位檢驗師,「美女,你告訴我吧,為什麼這樣檢查就知道我是癌症呢?」她說:「這個我經驗太多了,一看就知道了,你還是乖乖地回到那個門診,然後叫家人過來,你馬上要住院。」我不死心地追問:「那這個叫什麼癌啊?」,她說:「這個還要進一步檢查,所以你必須住院,而且不能拖!」(本文摘自/我把雙癌KO了/米樂文化出版)

吸菸者服葉黃素 罹癌風險升102%

吸菸者服葉黃素 罹癌風險升102%#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葉黃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通常與玉米黃素共存,估計可互相轉化,橘黃色的它們原本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輔助吸光色素,廣泛出現在葉子、花瓣和果皮中。色素經由食物鏈出線在動物體內雖然只有植物才能製造這些色素,不過經由食物鏈亦出現在動物體內,它們主要分佈於眼睛的視網膜黃斑區,對視力具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轉化成維生素A,常吃深綠色蔬菜便可攝取到葉黃素,工業萃取則來自萬壽菊的花瓣,保健業者號稱葉黃素有如下的功效:•  過濾陽光和螢幕中的紫外線,保護眼睛。•  預防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及白內障,改善視力。•  延緩老化,降低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葉黃素萃取無法預防癌症 反而提高風險但2009年3月5日中國公眾科技網刊登了〈胡蘿蔔素易使吸煙者患肺癌〉:「服用維生素A和葉黃素4年或更長時間,肺癌的患病危險就分別增加53%和102%。」報導中引用這篇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營養暨流行病學系、涵蓋77126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葉黃素萃取不但無法預防癌症,甚至還提高相關的風險,特別是那些吸菸者,至於改善視力方面,葉黃素的情況又會如何呢?感光細胞聚集處 可提供高解析度視覺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言,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AMD)是導致視力下降、影像模糊和失明的重要原因,黃斑區乃感光細胞聚集的地方,可提供高解析度的敏銳視覺,流行病學調查曾顯示,葉黃素攝取較多、或者視網膜中葉黃素濃度較高的人,罹患視網膜黃斑退化的機會就較少。因為黃斑區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DHA,故對於脂肪過氧化反應十分敏感;據推測,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會過濾可見光裡高能量的藍色光、清除自由基,所以有助於相關的患者。β胡蘿蔔素 降AMD發展到晚期25%風險雖然補充葉黃素可增加黃斑區的色素密度、提高視覺敏銳度,但它對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的功效有某種程度上的限制,2010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眼睛研究所的回顧指出:「唯一進行過大規模臨床試驗的老年性眼疾研究則顯示,以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C、以及礦物質鋅和銅,可降低中期AMD患者5年內發展到晚期25%的風險,不過,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補充劑能預防AMD。」(本文摘自/破解養生的迷思/凡識書屋出版) 

預防眼疾 多吃豌豆、玉米

預防眼疾 多吃豌豆、玉米#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2012年中國北京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的統合分析:「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被認為可減少AMD的發生率,但臨床試驗的結果並不一致,事實上,它們與早期AMD的風險降低較沒關聯,不過攝取量的增加可能會延緩進入晚期AMD(視網膜黃斑部退化)。」事先服用補充劑 並無法預防AMD發生換句話說,未罹患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的健康者,事先服用補充劑,並無法預防它的發生,只有相關患者服用適當的補充劑,才能延緩病情的惡化,而且除了應攝取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外,ω-3脂肪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C、以及礦物質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吸菸者不要吃補充劑 吃多恐升罹癌風險至於補充劑的安全性,一般認為葉黃素過量的危險性很低,頂多讓皮膚偏向橘黃色,即使如此,仍建議老年人每天勿服用超過15~20毫克,兒童和孕婦則最好別攝取。另外也建議吸菸者不要吃補充劑,因為類胡蘿蔔素雖然能抗氧化,但太多反而會促進氧化作用,升高罹癌的風險,而預防重於治療,日常的保養功夫不能輕忽,艷陽高照時戴上太陽眼鏡,便可大幅減少紫外線及藍光對眼睛的傷害,葉黃素不是必需營養素,缺乏時不會造成生理功能障礙,有它則促進身體健康。葉黃素不能預防或治療近視或遠視雖然補充劑無法事先預防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但不代表天然食物也一樣無效,一般相信,多吃些菠菜、青花菜、結球萵苣、豌豆和玉米等葉黃素或玉米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可大幅減少AMD、甚至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率,這2種營養素普遍存在蔬菜中,尤其是深綠色的葉菜類,而動物性食品的蛋黃亦為來源之一,均衡飲食很容易帶來充分的攝取量。40歲以後視力模糊的主要原因乃老花,是由於水晶體彈性變差而不能對近物聚焦,其致病原因和臨床症狀均與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有明顯差異,服用葉黃素將無法改善,同樣地,葉黃素也不能預防或治療近視或遠視,所以視力模糊的人應該去醫院檢查後才能對症處理,並不是隨便服用葉黃素就可以改善的。(本文摘自/破解養生的迷思/凡識書屋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