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抗敏、防癌 吃深海魚就對了

抗敏、防癌 吃深海魚就對了#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研究發現,維他命D可以增強先天免疫力,降低感染的機會,也可能可以減少過敏性疾病,包括氣喘和過敏性鼻炎、自體免疫疾病,含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乾癬和風濕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如白血病、乳癌、卵巢癌、大腸癌、攝護腺癌,和糖尿病的發生,不過這些因果關係仍需更多大型研究來證實。深海魚、波特菇、乳製品含維他命D維他命D主要來自皮膚上的膽固醇,在受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催化後,形成維他命D3,經由血液送往肝臟和腎臟活化後運送到全身,大多數食物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含有維他命D的食物,包括:深海的鮭魚、鮪魚、魚油、蛋黃、波特菇、和市面上經過維他命D強化的乳製品等。怕曬黑塗防曬油、撐陽傘 影響吸收現代人維他命D缺乏的主因常是因日曬吸收不足,成功大學新生兒科醫師張毓珊指出,日曬合成維他命的效率受膚色影響最大,深色膚色的人種皮膚中的黑色素會減弱紫外線的作用,除此之外,緯度、空氣汙染程度、生活習慣等因素也都會影響,許多女性因為愛美怕曬黑,或是有塗防曬油、撐陽傘習慣,都或多或少影響維他命D的吸收。新生兒、學齡青少年 維他命D缺乏張毓珊醫師表示,許多人認為台灣日照充足,不會缺乏維他命D,但近年有數篇包括台灣本土、鄰近亞洲國家或緯度接近國家的研究均發現,不管是母親或新生兒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都很高,甚至到學齡和青少年時期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也不低。動物性的為他命D3活性大 先挑選因此,台灣兒科醫學會已於今年開始,建議以和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引相同的方式補充維他命D,維生素D依照來源可分為動物性的D3與植物性的D2,D3的活性大於D2,家長在挑選補充劑時建議以D3優先。

醫訊/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醫訊/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會因為腫瘤因素引起身體不適,接受治療(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或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不振的情形,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的結果,此時營養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在本次的講座中,營養科營養師孫文蕙將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歡迎聆聽。名稱: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時間:105年9月26日 星期(一)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B1放射腫瘤科門診候診處(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愛美又怕輻射?專家幫你釋放恐懼

愛美又怕輻射?專家幫你釋放恐懼#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學美容如此風行,各種網路傳說中也不斷出現一個疑問:「醫美用的脈衝光會不會致癌?」人人談輻射色變的今日,似乎任何看起來很高科技、又會發射出光線的東西,都被歸類於「輻射怪物」,其中,醫美儀器使用的各種「光」更具有致命吸引力。醫學物理師廖彥朋,針對大家對「輻射致癌」的種種恐懼,提出了從根本釋疑的解說。只要是可見光 就沒有致癌疑慮在理解雷射光和脈衝光差異之前,要先確認一下大家對「可見光」的概念。所謂的可見光就是用人眼能夠分辨出顏色的光,在人類所知的光譜中,可見光其實是非常窄的一個波段,波長介於三百八十奈米(紫光的邊緣)到七百五十奈米(紅光的邊緣)之間,低於三百八十奈米的稱為紫外光(或是紫外線),超過七百五十奈米的稱為紅外光(或是紅外線)。「雷射」原本的意思是「受激輻射的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簡稱為雷射(LASER),基本上它本身還是一種可見光。實務上所用的雷射光使用特殊技術產生,能確保輸出的光子每一顆都是特定能量,如果是發出綠光,那就是整條光束都是同樣波長的綠光;如果是發出紅光,那就是整條光束都是同樣波長的紅光。所以利用雷射光來做治療,可以針對某些吸收特定波段光線的組織進行曝露,就可以非常有效率地達到療效。「脈衝光」則是結合雷射光的技術與自然光的概念而產生的技術。脈衝光使用雷射技術,產生各種不同的純能光束,典型的範圍大約是四百三十到一千兩百奈米,橫跨可見光到紅外光的範圍,再把這些純能光束混在一起,並且以間歇的方式發射,優點是可以掃射各種不同的組織,但治療效果上和雷射還是有差異。不管是雷射光還是脈衝光,到底會不會致癌?事實上做一些雷射和脈衝光治療,皮膚的確會有一些反應,但既然是可見光,當然就沒有致癌的疑慮了,脈衝光雖不會致癌,但還是要在醫師的建議下接受治療。(文章授權提供/魅麗雜誌 108期9月號) 

兒童頭骨薄 久用手機致腦癌

兒童頭骨薄 久用手機致腦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雷達、微波爐和手機的高頻電磁波稱作微波,1980年美國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機場雷達周邊會出現較多癌症患者,美軍雷達基地附近也有很多嬰兒暴斃,經常使用雷達測速器的警察發生睪丸癌的機率相當高,更曾經因此鬧上法院,微波爐的原理是照射微波使水分子震動,藉由摩擦效果讓溫度升高。流產或產出畸形兒趨勢增加微波爐剛推,許多人都出現白內障,不過最近的產品會完整遮蔽,使用時遠離1公尺便安全無虞,但是孕婦使用IH調理爐烹調時,子宮正好位在相同高度,會直接受到電磁波影響,所以雖然流產或產出畸形兒的比例不高,卻有增加的趨勢。常用手機 大腦病變機率高目前已知兒童使用手機,右撇子的兒童容易在右腦出現腫瘤,而左撇子的兒童則會在左腦出現腫瘤,因此歐美小學已經禁止兒童使用手機,手機所發出的電磁波能量,大多數由大腦吸收,例如用手機通話1個小時後,耳朵周圍會感覺熱熱的。說穿了,手機就像是小型微波爐,所以才會出現熱點效應(hot spot effect)。由於兒童頭蓋骨薄,所以這種熱點效應會從耳朵直接衝擊到3公分以內的大腦。手機的微波遇到金屬表面會回彈,因此通勤電車中充斥微波,整個車廂就像微波爐一樣。蒲公英巨大化、幸運草長5葉如果是因心律不整配戴心律調節器的人,最好避免搭乘客滿的電車,飛機機艙在起飛和降落時禁止使用手機,也是因為手機微波會干擾起降的導航電波,大家在手機基地台附近,是否曾發現蒲公英葉片有巨大化的傾向,還會長出複數的莖,四片葉子的幸運草則會長出5、6片葉子,小黃瓜、番茄、玉米也都會收成不佳。電磁波不但會使大自然出現異常現象,對人類健康也會有不良影響,手機基地台的微波若沒有障礙物阻擋,可以傳到200~300公尺遠,所以住家附近設置基地台後,如果出現焦躁不安、昏昏沉沉、全身無力、失眠等不適症狀,就該多加留意。(本文摘自/安心吃油/采實文化)

醫訊/癌症與肥胖

醫訊/癌症與肥胖#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做的調查指出,肥胖者會增加子宮頸癌、胃癌、膽囊癌、大腸直腸癌、腎癌及乳癌的罹癌機會,若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40%,則在男性會增加33%罹癌的機會,在女性會增加55%罹癌的機會。在這次衛教講座中,家醫科醫師蔡政豪將為您解說明癌症與肥胖的關係,於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進行「癌症與肥胖」講座,除了減少脂肪的攝取以外,控制體重也是非常重要的,歡迎聆聽。名稱:癌症與肥胖時間:105年9月14日 星期(日) 上午11:10-12: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2101或2209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需配合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以達到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所引起之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面對各親朋好友或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下,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的問題。針對各個飲食迷思,包括:吃得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太快?體重一定會減輕?如果吃不下打營養針就好?要改吃生機飲食或素食較好?等問題給予建議,期望病患在飲食上有更正確的觀念,由營養科營養師王若昱分享,衛教講座主題「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將在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舉辦講座。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105年9月7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加工肉太肥!易致癌折壽

加工肉太肥!易致癌折壽#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09年,美國發表了大規模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該調查觀察了將近43,000名的男性,以及23,000多名的女性,共計觀察了10年的時間,根據該調查結果得知,和食用紅肉(牛肉及羊肉)較少的人相較之下,食用較多的人在一定期間死亡的可能性增加1.31倍,食用較多西式香腸等加工肉的人,增加1.36倍,在癌症死亡風險及腦梗塞死亡風險方面,該研究認定有相同的傾向。心肌梗塞、腦中風、癌症致死此外,2012年的醫學雜誌上,另有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公布的相同研究,該研究對於男性與女性兩者的流行病學研究數據進行合併分析,總人數為男性37,000多人,女性是83,000多人。1天吃1次紅肉而於一定期間死亡的風險,增加1.13倍,1天吃1次西式香腸等加工肉則增加1.2倍,雖然該研究的分析方法和2009年的研究不同,無法等同比較,但是可以確定,2項研究有相同的趨勢,在心肌梗塞、腦中風、癌症致死的風險方面,增加的程度些微,仍然可認定有相同傾向,前述均為美國研究結果。日本人日吃100克以下 死亡風險低至於日本的數據則刊登於2012年的雜誌上,該報告以51,000多名日本人的數據分析,根據報告結果,因為日本人平均每天吃100公克以下的肉類,所以死亡風險未有顯著的增加,2013年時,歐洲發表了前所未見最大規模的研究結果,研究對象總人數將近450,000人。日吃紅肉逾160克 死亡率增1.14倍根據該研究結果指出,平均1天攝取紅肉160公克以上的人,和幾乎不攝取的人相較之下,一定期間的死亡機率增加1.14倍,這裡的紅肉包含了加工肉,如果把西式香腸之類的加工肉單獨分開來分析,結果更高達1.44倍,去除加工肉之外的紅肉,死亡風險則未上升。加工肉含動物性脂肪 過程易致癌換言之,這項研究的數字,得到了一個「有問題的是加工肉,而非肉類本身」的結果,該論文並記載了作者群的推論,和未加工的肉相較之下,因為加工肉含有更多動物性脂肪,而且加工過程容易發生致癌物質,可能因此提高了危險性。(本文摘自/讓人生病的醫學lie知識/上奇時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