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驚!剖腹產竟是過敏因子

驚!剖腹產竟是過敏因子#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13個小孩就有1個有食物過敏,而且致死的過敏也在攀升,城市的孩子風險最高,一項研究顯示,有10%在都市環境長大的孩子,到5歲時出現對蛋、牛奶或花生的食物過敏,更有55%的孩子出現食物敏感症(food sensitivity)。孩子會過敏 因為我們幫他們消毒殺菌這項研究的作者指出,假如納入其他常見的過敏食物,食物過敏的累積風險可能還會更高,過去30年來,孩子的身體怎會改變得如此劇烈,使那麼多食物引發炎症反應?還有,有食物過敏,暗示孩子的健康出了什麼狀況?過敏沒有簡單的成因,這個問題是很多因素聯手促成的,不過,愈來愈多數據顯示,我們的孩子會過敏,是因為我們幫他們消毒殺菌,我們用洗手液、抗生素、類固醇、巴斯德氏殺菌法、放射線,甚至愈來愈多的預防接種來攻擊微生物,我們對無菌的執迷甚至強烈到消毒土壤,殺蟲劑、除草劑、抗真菌劑和抗生素殺死了土壤裡至關重要的微生物,也包覆了我們的食物。接觸微生物 是當前和終身健康的關鍵於是:我們試圖掌控自然的混亂與複雜的作為,對孩子的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後果,根據源說,微生物無疑是危險的,我們隨後發起、完全出自善意的抗菌戰爭,徹底改變了我們孩子的體內和體外環境,在此同時,愈來愈清楚的是,接觸微生物—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是孩子當前和終身健康的關鍵。剖腹產 錯失重要的細菌殖民一切從出生,甚至出生以前就開始,經由在擠過產道時吞食充斥多樣微生物的陰道分泌物,新生兒的腸道滋長著各類細菌,現在,有比以前更多的孩子在美國超過30%—─是剖腹產,使他們錯失重要的細菌殖民,這些嬰兒出現過敏、氣喘、自體免疫疾病,甚至癌症的風險。配方奶較可能有感染、過敏問題母乳也以獨特、持久的方式支持微生物群系和免疫系統,喝配方奶的嬰兒較可能有較嚴重的感染和過敏等問題,在嬰幼兒期,甚至懷孕及生產時使用抗生素,也可能因為造成腸道微生物群系失衡、使免疫系統變得敏感、產生不恰當的過度反應,而引發食物過敏。(本文摘自/大地療癒力:用真正「土生土長」的食物養出健康的孩子/平安文化出版)

鼻塞張口呼吸 恐影響臉部發育

鼻塞張口呼吸 恐影響臉部發育#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時序進入秋季,氣溫變化有明顯的差異,許多人一早起來,會感到鼻子不適,噴嚏、鼻水停不住、眼睛發癢,讀書或工作都無法聚焦,就醫診斷後又發現不是感冒,著實困擾著生活作息,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同村表示,鼻腔是空氣進入人體的第一站,當吸入的空氣中,含有刺激鼻腔黏膜的物質時,鼻腔會出現打噴嚏及流鼻水。防衛機轉異常 鼻腔持續性慢性發炎對過敏的人來說,防衛機轉異常反應,會使鼻腔處於持續性慢性發炎狀態,對一些無明顯危害的物質,也頻繁出現打噴嚏及流鼻水等症狀,這就是過敏性鼻炎產生的原因,而使鼻腔異常過敏反應的物質,稱之為過敏原。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眼睛癢及喉嚨癢等症狀,大部分病患藉由症狀及理學檢查即可診斷是否過敏,少數患者會伴隨頭痛、嗅覺降低或喪失及鼻出血等症狀,嚴重時影響情緒、睡眠、求學或工作,造成注意力降低,生活品質受到影響。長期張口呼吸 嚴重可能影響臉部發育另外,因過敏鼻塞,病患常會張口呼吸,則容易產生口乾、咽喉炎或呼吸道感染,若是小孩長期張口呼吸,嚴重時可能影響臉部發育,未來可能會對長相造成影響,除此之外,嚴重過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導致鼻竇炎、鼻息肉、中耳炎、氣喘加重及睡眠呼吸中止等併發症,不可不留意。均衡飲食、運動,維持規律作息針對伴隨有鼻中膈彎曲、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或下鼻甲肥厚對藥物反應不佳者,可以藉由手術改善症狀,手術及藥物並不能根治過敏性鼻炎,均衡飲食、運動,以及維持規律作息,能有助提升身體抵抗力,減少過敏性鼻炎發作的機會。

兒童過動 色素吃多是兇手!

兒童過動 色素吃多是兇手!#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食用色素」的安全性,截至目前為止,一直都具有爭議性,美國有不少團體,紛紛針對食用色素的安全性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食用色素對健康的危害,遠比想像中大,尤其是兒童,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表示,目前仍無證據顯示,食用色素會危害健康,不過同時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著手研究食用色素,和兒童過動症之間的關係。讓食物顏色更鮮豔 能提升食慾「食用色素」簡單來說,就是食物的著色材料,可以讓食物顏色更鮮豔、豐富,不僅能提升食用者的食慾,還可以增添感官享受,食用色素可以粗分為「人工」和「天然」2大部分,天然食用色素的來源非常廣泛,包括植物色素、動物色素、維生素色素和焦糖色素等,來源多取自於自然,透過物理方法提取精製而成。長期食用人工色素 埋下健康隱憂人工色素一直到20世紀左右才出現,之後漸漸大量被使用,現在,在我們周遭有許多食品,都可以發現人工色素的蹤跡,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長期食用人工色素,無疑是對身體埋下健康隱憂。英國曾有研究指出,小朋友只要吃進過量的人工色素,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的情況,美國公益科學中心也曾提出一份報告,指出人工色素不僅有致癌的風險,也會提高兒童過動等行為問題,和過敏等健康問題。標示不清者 較容易含法定外的色素目前法定的人工色素有8種:藍色1號、2號、綠色3號、黃色4號、5號、紅色6號、7號、40號,購買食品時,請注意外包裝的標示,標示不清者,較容易含法定外的色素,建議不要購買。老實說,關於食用色素的問題,目前仍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我們不需要太過驚慌,但必須懂得保護自己,雖然食物添加人工色素,看起來真的很「吸睛」,好吃度瞬間提升,不過,還是別忽略人工色素所潛藏的問題,偶爾食用不是大問題,但是長期來說,建議還是減少攝取量比較安全,畢竟食品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要吃染色後的食物。(本文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4:食物安全吃健康/康鑑文化) 

中醫調理 氣喘發作率降2成

中醫調理 氣喘發作率降2成#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歲的王小妹,新生兒期就飽受過敏性疾病的困擾,未滿月時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到3歲左右就開始出現鼻過敏的症狀,3歲半第一次氣喘發作,之後大約每半個月發作一次,沒發作時也倦怠頻咳,活力差,走路一下就會喘息咳嗽,夜間睡不好,脾氣暴躁。重感冒時會發作 頻咳偶發、鼻塞經半年中醫治療,發作頻率由半個月延長至2~3個月,發作率約降2成,目前僅有重感冒時會發作,夜間頻咳偶發,鼻塞、流鼻水少很多,氣喘的嚴重度,由中度持續性減輕為輕度間歇性,目前日常活動力正常,參加跑步、騎滑步車、溜直排輪運動都與正常小孩無異。產生過敏反應 發炎細胞的浸潤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王致中表示,氣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反應,導因於呼吸道對環境中,各種不同刺激產生過敏反應,造成發炎細胞的浸潤,呼吸道黏膜腫脹與收縮,因而產生氣喘。白果、人參通暢鼻竅、補肺益氣氣喘急性發作期,中醫會用麻黃,貝母,桔梗以開宣肺氣,用石膏,黃芩,桑白皮降火止逆,杏仁,半夏肅降肺氣,以達到降逆平喘為主,緩解期則以桂枝湯,小青龍湯、辛夷,白芷,蒼耳子、百合,白果、人參等以達到通暢鼻竅、補肺益氣、溫肺散寒、潤肺化痰、補腎納氣,隨症加減應用以強化體質。少吃寒性食物 果汁、氣水、瓜果王致中醫師提醒,季節交換天氣轉涼,都是氣喘好發的時候,氣喘兒要小心保健。此外,也要少吃寒性食物,例如果汁、汽水、瓜果類等,並保持適當規律運動。單純使用中醫來控制氣喘,或以中醫輔助西醫治療氣喘,都可以讓症狀得到更大的緩解,也能強化身體的抵抗力,改善過敏體質,降低氣喘發作機率。

抗敏、防癌 吃深海魚就對了

抗敏、防癌 吃深海魚就對了#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研究發現,維他命D可以增強先天免疫力,降低感染的機會,也可能可以減少過敏性疾病,包括氣喘和過敏性鼻炎、自體免疫疾病,含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乾癬和風濕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如白血病、乳癌、卵巢癌、大腸癌、攝護腺癌,和糖尿病的發生,不過這些因果關係仍需更多大型研究來證實。深海魚、波特菇、乳製品含維他命D維他命D主要來自皮膚上的膽固醇,在受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催化後,形成維他命D3,經由血液送往肝臟和腎臟活化後運送到全身,大多數食物的維生素D含量都不高,含有維他命D的食物,包括:深海的鮭魚、鮪魚、魚油、蛋黃、波特菇、和市面上經過維他命D強化的乳製品等。怕曬黑塗防曬油、撐陽傘 影響吸收現代人維他命D缺乏的主因常是因日曬吸收不足,成功大學新生兒科醫師張毓珊指出,日曬合成維他命的效率受膚色影響最大,深色膚色的人種皮膚中的黑色素會減弱紫外線的作用,除此之外,緯度、空氣汙染程度、生活習慣等因素也都會影響,許多女性因為愛美怕曬黑,或是有塗防曬油、撐陽傘習慣,都或多或少影響維他命D的吸收。新生兒、學齡青少年 維他命D缺乏張毓珊醫師表示,許多人認為台灣日照充足,不會缺乏維他命D,但近年有數篇包括台灣本土、鄰近亞洲國家或緯度接近國家的研究均發現,不管是母親或新生兒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都很高,甚至到學齡和青少年時期維他命D缺乏的比例也不低。動物性的為他命D3活性大 先挑選因此,台灣兒科醫學會已於今年開始,建議以和美國兒科醫學會指引相同的方式補充維他命D,維生素D依照來源可分為動物性的D3與植物性的D2,D3的活性大於D2,家長在挑選補充劑時建議以D3優先。

鼻塞10年治不好?原是鼻骨折!

鼻塞10年治不好?原是鼻骨折!#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63歲男子,10年前因嚴重車禍撞歪鼻子、鼻樑變塌,原本的輕微過敏在鼻子撞歪後,長期鼻塞,幾乎都以嘴巴呼吸,晚上也睡不好覺,雖然持續到診所拿過敏藥,狀況都未改善,後男子感冒至醫院就診,才驚覺鼻塞10年竟與舊傷有關,進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矯正彎曲阻塞的鼻道,呼吸才能回復暢通。鼻腔空間不足、呼吸不順男子就醫時,外觀有明顯的歪鼻及馬鞍鼻,經鼻內理學檢查排除腫瘤等因素後,透過內視鏡確認個案鼻部創傷後鼻樑扭曲、鼻骨下陷,鼻中膈嚴重彎曲至左側鼻腔,鼻腔空間不足影響呼吸氣流不順。截骨、隆鼻術 導回正位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朱立箴表示,若是因為鼻腔構造缺陷而鼻塞,須以功能性鼻整形手術,矯正鼻腔結構治療,歪鼻需以「鼻中膈成型術」及「截骨術」修復,「截骨術」將歪斜的部分導回正確位置,「鼻中膈成型術」以自體軟骨重建新的鼻中膈,馬鞍鼻則採「隆鼻術」將肋軟骨置於新的鼻中膈上方,撐起塌陷的鼻背。功能性鼻整形 重建外觀鼻子是五官最突出的部分,也是外力撞擊後最常受傷的部位,創傷後外觀也許只有輕微變形,內部結構若發生骨折卻能影響呼吸功能,面對這種無法以藥物治療的問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著重於重建鼻道,矯正呼吸不順及鼻塞,也可同時於手術中運用植入物改變鼻部外形達到美觀效果,例如歪鼻、馬鞍鼻矯正等。常見的「內視鏡鼻中膈鼻道成形術」就是一種功能性鼻整形手術,尤其耳鼻喉科醫師對鼻部解剖構造有詳細認識,也有比較多鼻部手術經驗,一方面能正確重建鼻樑支撐結構,另一方面也能修飾鼻部形狀,一次性的將鼻腔架構功能及美觀調整到理想狀態。

愛泥地打滾 過敏機率較低

愛泥地打滾 過敏機率較低#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熱天也會打噴嚏,鼻子癢、不停流鼻水,嚴重甚至曾引發氣喘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有過敏體質的人約占30%,基於空氣品質低落,環境殺手細懸浮微粒的肆虐,過敏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在泥地打滾 免疫系統較強除了空氣品質的疑慮之外,另一個問題就是現代人太過愛乾淨,從前有句話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掉在地上的食物仍然可以檢起來吃,也有研究證實,時常在泥地裡打滾的小孩,免疫系統較其他人強,過敏機率就低,另外,房子太乾淨,有過敏兒的機率也會比較高。紅腫、發癢、胸悶、難以呼吸現代人接觸到的細菌少,免疫系統不懂得分辨好菌、壞菌,因此當接觸到新的菌,免疫系統一混亂,就會導致過敏症狀出現,過敏患者的局部器官或組織可能會有紅腫、發癢的症狀,另外也會有胸悶、呼吸不過來等情形。呼氣有喘鳴聲 伴隨白色的痰過敏導致的氣喘一開始會先出現咳嗽、喉嚨癢等症狀,一般來說較容易發生在清晨或傍晚,呼氣時會明顯有喘鳴聲,有時還會伴隨透明或白色的痰,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內科系醫師林鴻銓表示,當PM2.5(細懸浮微粒)上升10微克,氣喘的機率就會上升2~4%。有超過8成氣喘患者覺得自己恢復良好,不必再繼續服藥,氣喘基本上無法根治,若定期接受治療,氣喘症狀只可以緩和,因此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誤以為已經好轉而停止服藥,或停止就診,寒暑交替、晝夜溫差大仍會使氣喘患者暴露於危機當中。

鼻咽腺體大如乒乓球 男用嘴呼吸半年

鼻咽腺體大如乒乓球 男用嘴呼吸半年#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國中男生深受鼻竇炎困擾,不是黃鼻涕就是鼻塞,半年來只能用嘴呼吸,老是昏昏欲睡,黑眼圈非常深,經鼻部內視鏡及頭顱X光檢查,發現1顆如乒乓球大小的腺樣體塞住了整個後鼻部,經手術切除後,讓他這陣子第1次用鼻子呼吸。過敏、鼻竇炎循環 服抗生素半年這位患者看了半年的鼻竇炎都沒有好,一直吃抗生素,鼻竇炎快好的時候,過敏又開始發作,過敏快要好的時候,鼻竇炎又開始,無限的惡性循環,服用抗生素和抗組織胺半年,整個人老是昏昏欲睡,在媽媽的陪同下到耳鼻喉科門診尋求治療。腺樣體增生 大小如乒乓球在詳細的鼻部內視鏡,及頭顱X光檢查後,發現這位國中生不僅鼻腔充滿著黃鼻涕,鼻咽部的腺樣體,塞住了整個後鼻部的位置,腺樣體上更是卡著一層厚厚的鼻涕,長期的鼻塞,及反覆性的鼻竇炎是腺樣體增生所導致,鼻部後方卡了一個大小如乒乓球的組織,吃藥無法根治。這位患者接受內視鏡腺樣體微創切除手術,在內視鏡及微型動力旋轉刀的幫助下,手術過程不到半小時,就順利剿除近4公分大的腺樣體增生,住院觀察1天,隔天出院了,手術後的門診回診,患者表示術後是他患病後第1次用鼻子呼吸。1年5~7次鼻竇炎 儘速就醫幼兒和青少年的鼻竇炎,通常比較複雜,和成人的鼻竇炎有很大的不同,這時期的他們,免疫能力及鼻竇構造都正在發育,反覆性鼻竇炎的原因,可能與過敏體質、腺樣體肥厚,或是在學校常常群聚感染皆有關係,1年內若發生超過5至7次的中耳炎或是鼻竇炎,要至醫院檢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及治療方式,才不會一直白白吃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