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鼻咽腺體大如乒乓球 男用嘴呼吸半年

鼻咽腺體大如乒乓球 男用嘴呼吸半年#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國中男生深受鼻竇炎困擾,不是黃鼻涕就是鼻塞,半年來只能用嘴呼吸,老是昏昏欲睡,黑眼圈非常深,經鼻部內視鏡及頭顱X光檢查,發現1顆如乒乓球大小的腺樣體塞住了整個後鼻部,經手術切除後,讓他這陣子第1次用鼻子呼吸。過敏、鼻竇炎循環 服抗生素半年這位患者看了半年的鼻竇炎都沒有好,一直吃抗生素,鼻竇炎快好的時候,過敏又開始發作,過敏快要好的時候,鼻竇炎又開始,無限的惡性循環,服用抗生素和抗組織胺半年,整個人老是昏昏欲睡,在媽媽的陪同下到耳鼻喉科門診尋求治療。腺樣體增生 大小如乒乓球在詳細的鼻部內視鏡,及頭顱X光檢查後,發現這位國中生不僅鼻腔充滿著黃鼻涕,鼻咽部的腺樣體,塞住了整個後鼻部的位置,腺樣體上更是卡著一層厚厚的鼻涕,長期的鼻塞,及反覆性的鼻竇炎是腺樣體增生所導致,鼻部後方卡了一個大小如乒乓球的組織,吃藥無法根治。這位患者接受內視鏡腺樣體微創切除手術,在內視鏡及微型動力旋轉刀的幫助下,手術過程不到半小時,就順利剿除近4公分大的腺樣體增生,住院觀察1天,隔天出院了,手術後的門診回診,患者表示術後是他患病後第1次用鼻子呼吸。1年5~7次鼻竇炎 儘速就醫幼兒和青少年的鼻竇炎,通常比較複雜,和成人的鼻竇炎有很大的不同,這時期的他們,免疫能力及鼻竇構造都正在發育,反覆性鼻竇炎的原因,可能與過敏體質、腺樣體肥厚,或是在學校常常群聚感染皆有關係,1年內若發生超過5至7次的中耳炎或是鼻竇炎,要至醫院檢查,找出真正的病因及治療方式,才不會一直白白吃藥。

三伏貼外治法 過敏氣喘一把罩

三伏貼外治法 過敏氣喘一把罩#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有一位60幾歲的奶奶因長期氣喘求診,只要天氣轉冷或下雨就會發作氣喘問題,讓她無法躺著睡覺,三伏貼穴道敷貼治療,以及中藥調理數次後,氣喘發作的頻率與程度都減少很多。新營醫院中醫科何裕鈞醫師表示,呼吸道的過敏性疾病中,最嚴重的莫過於氣喘了,現代醫學的治療主要在抑制急性期氣管平滑肌的發炎和收縮,在緩解期卻控制不佳,鼻過敏在西醫治療也是給予抗組織胺藥物,來緩解症狀卻無法根治,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呼吸道疾病,或氣喘緩解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病程久或過飲冰涼 易致肺氣虛弱一般過敏性疾病在中醫的治療重點在肺、脾、腎三臟,何裕鈞醫師說明,病程久或過飲冰涼容易導致肺氣虛弱,久而久之會累及脾腎,而脾失健運會產生痰濁,因此治療原則側重溫陽及祛痰治療,因陽虛或寒濕造成的脾胃或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原則就是「冬病夏治」。刺激穴位 透過穴位和經絡聯繫臟腑人體的五臟六腑和體表皮部均有相關,治療上即是藉由中藥貼敷刺激穴位,透過體表穴位和經絡聯繫體內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何裕鈞醫師表示,中藥及穴位的選取會依病人的體質、證型不同作調整,常用穴位主要為肺俞、定喘、心俞、大椎、膏肓俞等,使用藥物方面有白芥子,用來刺激穴位使藥力更易於滲入及吸收。甘遂、細辛、延胡索則可溫通經絡及祛痰,再用可散寒溫中的薑汁將藥粉調成乾糊狀,在夏季三伏的日子貼在穴位上,自夏至後算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則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日是一年當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三伏天治過敏症狀 改善率達76%

三伏天治過敏症狀 改善率達76%#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過敏兒常會有成天揉眼睛、吸鼻子,半夜氣喘狂咳不止的情況出現,節氣即將進入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是傳統中醫調理過敏體質的最佳時機,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是現今兒童常見的過敏疾病,國內研究顯示,三伏貼療法對於兒童過敏症狀,特別是鼻過敏症狀兒童顯著改善高達76%,接受治療以6歲以上為宜。 藉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 直達病處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邱媛貞醫師表示,「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與末伏三天,指農曆夏至以後的第三個、第四個與第五個庚日,總稱三伏,是一年四季中,陽光熱度最強、照射時間最長,也是自然界陽氣最盛、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此時最容易藉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並透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藉藥性提升調整免疫功能依清朝名醫張璐經驗處方,使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等熱性藥材研粉,混合薑汁成為「三伏貼」,依據中醫「春夏養陽」、「冬病夏治預防觀」的養生觀,藉藥性提升調整免疫功能,到秋冬季節交換時,就能避免外感疾病侵犯,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發作,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依個人體質搭配選取合適的貼敷穴位進行灸療貼敷,並提供正確的中醫飲食生活宜忌衛教,完成三次敷貼的民眾,冬季敷貼「三九貼」,在鼻過敏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延續治療發揮更佳療效。

無形危害空汙 易誘發過敏氣喘

無形危害空汙 易誘發過敏氣喘#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空氣品質不佳、細懸浮微粒髒空氣壟罩台灣,空氣汙染加劇時,誘發過敏氣喘機率提升,大人小孩無一倖免,彰基中華院區院長暨胸腔科醫師林慶雄表示,台灣氣候潮濕變化多,空氣汙染問題日益嚴重,細懸浮微粒PM2.5紫爆,易誘發氣喘發作,長期暴露下會提高肺癌、心臟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下呼吸道感染與哮喘等疾病。 研究指出,PM2.5約上升10微克濃度時,氣喘發作機會增加2%至4%的機會,近幾年,台灣一到秋冬季節,PM2.5、PM10等空汙壟罩台灣,門診氣喘患者急遽上升,突顯台灣的氣喘患者控制成效不佳,醫師建議氣喘患者或過敏族群,細懸浮微粒超標濃度高時,避免外出,減少戶外耗氧量活動。危險因子 花粉、塵螨、寵物皮毛氣喘是可逆性疾病,經由醫師診斷、治療與衛教,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控制氣喘,保持健康,提升生活品質,彰基兒童醫院過敏免疫科醫師蔡易晉表示,社會進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台灣兒童過敏氣喘的盛行率有逐年上升的現象,根據1994年調查顯示,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的氣喘盛行率,由1974年的1.3%增加到2007年的20.34%,學童氣喘病盛行率的增加,代表了學童生活在高危險因子的環境中,危險因子包含了空氣中的花粉、塵螨、寵物皮毛、黴菌及日常生活中每天食用的食物等。 可將誘發過敏氣喘體質發作的因素大分爲兩大類,其中呼吸道病毒感染、過敏原(塵蟎、蟑螂、黴菌、貓狗等有毛寵物)、和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微粒、化學刺激物和香煙)可直接誘發其氣喘發作,環境中會造成空氣污染的物質,包括室內外過敏原與刺激物,居家的環境污染,影響健康最嚴重的確定因素,主要包括抽煙與二手煙、居家鄰近交通頻繁的大馬路、居家環境潮濕且有黴菌滋生,以及家中有塵蟎滋生、確定會過敏的寵物過敏原。 

當心身體淪為「氣象台」 梅雨易過敏

當心身體淪為「氣象台」 梅雨易過敏#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梅雨季報到,濕度變化大,一旦寶寶被誘發過敏,當心身體淪為「氣象台」,一遇天氣變化就發作,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許慶俊表示,人體最舒適的濕度大約在50~60%左右,接連幾天下雨,濕度就會高達75~80%以上,很容易促使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發生,進而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臨床觀察,近期因過敏而就診的案例就攀升了約二至三成,為不讓孩子成為下一個過敏疾病的受害者,建議家長預防工作從小就要做足。一旦寶寶開始過敏,恐怕接續從腸胃道、皮膚、鼻子、氣管等都會受到襲擊,尤其一遇到天氣變化,就容易誘發過敏症狀發作,只能長期倚靠藥物控制,許慶俊醫師表示,因過敏發作而到小兒門診報到的寶寶每天都有,這些孩子日夜承受皮膚搔癢、呼吸不順等症狀折磨,晚上睡不好,白天專注力、學習狀況也間接受影響。 預防過敏慎選飲食 母乳最有益改變環境型態,使用除濕機、做好防塵、防蟎等清潔步驟是多數家長熟知的過敏預防方式,但只做到這樣還不夠,外在打理好環境,內在就得從慎選飲食做起,才能由內而外養成良好體質,嬰幼兒時期的腸胃道結構和功能尚未成熟時,天然的母奶是寶寶防禦過敏的最佳武器,它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及免疫因子,能增強免疫力,降低孩子生病的機率。 牛奶配方對於寶寶的身體而言,畢竟是外來的物質,尤其當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進到幼兒的腸胃道時,容易誘使身體產生免疫反應。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可以選擇經特殊水解技術處理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產品,它的蛋白質已被切成較小的片段,寶寶好吸收之外,也有助調整體質。    

春天溫、溼度劇烈變化 「換季型過敏」增3成

春天溫、溼度劇烈變化 「換季型過敏」增3成#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哈啾」,家中寶貝一早起來噴嚏打不停,晚上睡覺夜咳難眠!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楊曜旭醫師表示,換季時溫、溼度劇烈變化,易刺激免疫系統反應誘發過敏。近來因「換季型過敏」就診的人數,增加至少3成;而當中的70%大多是上呼吸道方面的問題,除了過敏性鼻炎狀況加劇,也易誘發氣喘的症頭!因此提醒,一旦過敏被誘發,寶寶輕則鼻塞、流鼻水,重則影響未來發育;建議家長,預防勝於治療,提前做好過敏預防,以免孩子受苦!換季溫差大!過敏兒夜咳、噴嚏打不停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的調查顯示,室內外溫差達7℃以上或相對溼度61%以上,最容易誘發過敏症狀,主要是因為溫差溼度變化大易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防禦能力下降,且溼度高是最適合塵螨、黴菌等過敏原生長的環境,上述的天氣狀況都容易在春季發生,也因此造成春季過敏人數倍增!楊醫師提醒家長,寶寶的呼吸道與皮膚狀況較成人敏感脆弱,一旦誘發過敏,容易讓身體組織處於發炎狀態,如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水,氣喘者夜咳加劇等,異位性皮膚炎則會出現濕疹、皮膚搔癢問題,睡眠狀況被干擾會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影響發育,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預防務必要趁早!「3歲前」是最佳時機 降低未來過敏機會楊醫師指出,寶寶的免疫系統會從出生到3歲逐漸發展成熟,所以此階段也是過敏預防的最佳時機,應慎選飲食,幫寶寶做好內在體質的調整;母乳中富含的免疫球蛋白及抗體,能促進免疫保護力的發展,降低未來過敏1~2成的機會,建議媽媽可從哺餵母乳開始。若媽媽因種種因素難哺餵母乳,楊醫師也建議,1歲後可給寶寶喝經過水解技術處理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銜接,易吸收且降低免疫系統過敏反應。提醒家長,過敏預防應從小做起,除了從飲食進行健康打底,也要減少環境中的過敏源;而外出也要注意給孩子增減衣物並戴上口罩,才能讓寶貝不受換季過敏所苦!

過敏性結膜炎亂揉 竟讓黑眼珠消失了?

過敏性結膜炎亂揉 竟讓黑眼珠消失了?#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清晨七點,消失的黑眼珠」聽起來真是好嚇人!日前,一對父母焦急的將孩童送至醫院,主訴「孩子早上一起床眼睛有點紅,就揉了一下,哪知道眼睛就腫起來,眼白長了一塊肉,黑眼珠就不見了…」醫師後來找出答案,是因為眼白結膜急性水腫,漲起來的眼白結膜圍住了黑眼珠角膜,就好像黑眼珠陷沒在一團白色荔枝果肉裡,起因是眼睛過敏發癢。聖馬爾定醫院眼科郭淑貞醫師說,眼睛過敏最常發生在眼結膜,眼結膜是一層覆蓋在眼球白色鞏膜上,薄薄一層很像保鮮膜的黏膜組織。眼結膜過敏時,這時候眼白通常看起來微紅略腫,有少許分泌物,患者會覺得眼睛癢癢的不太舒服。若是患者直覺地揉了一下,充血的微血管釋放出大量的水分進入結膜組織中間,把這薄薄的結膜撐大,接著就腫起來,結膜能擴大的範圍只能向外,外觀看起來就好像是長了一塊「荔枝肉」一般,有時還會延伸到黑眼珠角膜。過敏發癢勿揉  眼藥水+冰敷可舒緩一般來說,過敏是種體質,自然受父母影響;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最重要的,至於怎樣得知過敏原為何,臨床上過敏原檢查可以作為參考,但實際上的觀察更是王道,例如:季節型過敏通常是指對植物的花粉或孢子過敏。長年型過敏則是因為對塵蟎、黴菌、寵物毛屑等過敏所引起。所以,春天到戶外散步時,要避開花多的地方,或者帶上口罩或防風眼鏡,家裡的裝潢上要避免布窗簾、毛地毯材質,棉被枕套常曬太陽,都是很好的方法。而醫師也提醒,大部分過敏性結膜炎發作常常是短暫或陣發性,且很少造成視力上的影響;所以,面對眼睛急性過敏時的不舒服症狀,一定要先忍住止癢的衝動,不要揉,可用抗過敏眼藥水加上冰敷休息,結膜水腫自然就緩緩退潮,短時間內便會回復眼睛黑白分明的明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