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媽媽餵食注意!10種食物易讓寶寶過敏

媽媽餵食注意!10種食物易讓寶寶過敏#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或家族有過敏病史,必須更加注意食材的挑選。每個寶寶的過敏原都不同,所以請記下平常餵食過哪些副食品。嘗試新食物後,若有出現紅斑點或疹子、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要立即停止餵食,以米糊或米粥代替。只餵一次較難確認,不妨過幾天再餵一次相同食材的副食品,以便確實掌握誘發過敏的材料。1)雞蛋/蛋白的蛋白質成分比蛋黃豐富,因此引起過敏的機率也較高。建議蛋黃從副食品中期開始、蛋白從滿週歲開始慢慢嘗試餵食。2)豆類/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肪,但可能會引起過敏,須好好觀察寶寶的反應再進行餵食。3)豬肉/比牛肉或雞肉更容易引發過敏,建議到副食品完成期再慢慢開始餵食,須去除脂肪,並完全煮熟後再餵食。4)小黃瓜、紅蘿蔔、紫甘藍/偶爾會出現過敏反應,建議從副食品初期的後半階段再使用。5)蝦子、螃蟹/甲殼類可能引發嚴重的過敏症狀,最好先少量餵食,並仔細地觀察寶寶的反應。6)青背魚/鯖魚、秋刀魚等青背魚含有豐富DHA,有助大腦發育,但誘發過敏的機率也很高。建議週歲後再餵食,但務必去除魚皮。7)水果/蘋果或梨子可在副食品初期使用,但是水蜜桃或草莓、奇異果、鳳梨、番茄 等,有很高的機率會引發過敏,建議週歲後再慢慢嘗試餵食。8)堅果類/含有有助大腦發育的豐富 礦物質,但引發過敏的機 率也很高,尤其是花生,許多人會出現過敏現象。如果不放心的話,建議2歲後再餵食。9)麵粉/雖然從中期就能開始攝取,但仍然建議盡量避開麵粉類的食物,或以經過發酵的麵包取代。10)牛奶/有嚴重過敏症狀的寶寶,同樣要多加注意起司或優格等,含有牛奶成分的加工食品。(本文摘自/原來副食品這麼好做!:201道美味營養離乳食×寶寶輕鬆斷奶計畫/大好書屋出版)

把握時機戰勝過敏 三伏貼提升免疫力

把握時機戰勝過敏 三伏貼提升免疫力#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來的氣溫動不動就飆升至30幾度,相信有許多民眾都能感受炎夏威力,但據中醫「春夏養陽」、「冬病夏治」的養生觀來說,若能在夏季三伏天,把熱性藥物敷貼在特定穴位,來提高免疫力,就能在秋冬季節交換時,避免外感疾病侵犯,減少哮喘病發作,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三伏貼調整體質 減少冬天過敏症發生率臺中慈濟醫院針對傳統中醫三伏貼療法,進行研究統計顯示,這種治療方法對鼻過敏症狀的患者有61.22%的療效,其中以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症狀改善最為顯著。因此,民眾若能在7月18、25日與8月1日,一年四季中,陽光熱度最強、照射時間最長的時候,把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等熱性藥材研粉敷貼於特定穴位,來調整體質的話,就能減少冬天過敏症的發作機率了。敷貼食生冷刺激物 恐影響療效研究也發現,過敏性鼻炎的病患平時多食用冰品、茶葉、咖啡及水果,且易因天氣變化、早晚溫差、灰塵、塵螨、冷氣等因素誘發,顯示飲食習慣、溫度變化、生活模式與空氣品質可能是影響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所以,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伍崇弘提醒,過敏性鼻炎患者在敷貼三伏貼期間,盡量不要從事激烈易流汗運動、忌食生冷刺激物、禁泡冷水等,以免影響療效。敷貼搭配飲食調養 療效才會事半功倍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強調,三伏貼療法是體現中醫冬病夏治的預防醫學概念,並非常規必要的治療手段,不應盲目誇大功效,而是要依不同體質,配合出適當敷藥材料或建議適當療法,並提供正確的中醫飲食宜忌衛教,配合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的調養,才能事半功倍。

把握夏季陽氣旺 用三伏貼改善過敏氣喘

把握夏季陽氣旺 用三伏貼改善過敏氣喘#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台灣有3分之1的孩童都有過敏體質,反覆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是體質虛弱的常見病證,因反覆發作,常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對上述常反覆感冒、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體質偏寒性的人,中醫認為「冬病」應把握「夏治」的預防方式。調體質  三伏貼連續敷貼3年見療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內科劉佳祐醫師說,「三伏天」指的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候。今年的初伏是7月13日,中伏是7月23日,末伏是8月12日,由於暑假這段時間天氣炎熱、陽氣旺盛,藥物容易吸收,為溫煦人體陽氣、祛散寒邪的最佳節氣時間。將辛溫通絡的藥物如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藥物磨成細粉製成藥餅,敷貼於背部穴位,讓藥效能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達到「內病外治」的效果。且據研究顯示,用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氣喘與過敏性鼻炎,臨床研究效果總有效率皆在7成以上。醫師也建議,三伏貼治療若能持續2~3年,並配合內服中藥進行體質調理可提高抵抗力,減緩病症及發作次數。忌生冷、辛辣食物什麼樣的人適合三伏貼療法?劉佳祐醫師表示,有虛寒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反覆感冒、月經不規律、經痛、怕冷、手腳冰冷者皆適用。但須注意飲食上要避免生冷,如蝦蟹、韭菜、芹菜、筍等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他也提醒孕婦、小於一歲以下幼兒及嚴重藥物過敏者,並不建議使用此療法。

冬病夏治「三伏貼」 提升免疫抗過敏

冬病夏治「三伏貼」 提升免疫抗過敏#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鼻子過敏、呼吸道疾病雖然是冬天常見的問題,但若以冬病夏治的預防醫學概念,利用夏天最熱,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三伏天,配合藥物來提升免疫力,就能有效預防秋冬舊疾復發,並減緩病症發作的程度與頻率。然而,所謂的三伏天(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指的是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天,而每年的三伏天時間不一,今年為7月13日、7月23日、8月12日,所以,只要在這三天做的穴位敷貼治療,就可舒服過冬了。敷貼藥餅 刺激穴道改善呼吸道台北慈濟醫院戴有志中醫師表示,在治療上,選取一些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的中藥材,如白芥子、細辛、甘遂等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和薑汁製成藥餅後,在背部大椎、肺俞、風門及膻中等特定穴位上進行敷貼。這類溫性藥物透過穴道刺激,將熱能經由皮膚傳導進入穴位,可調節經絡及臟腑氣血,發揮內病外治的效果,有助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到了季節交替時也能預防感冒的發生。孕婦、心肺功能不佳者 不適合使用適合接受三伏貼的患者,主要是過敏體質的兒童,包括過敏性鼻炎及氣喘,在成人方面,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也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只是,在治療期間,切忌吹冷風、避免游泳等浸泡冷水活動、吃生冷食物及冰品。至於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一歲以內的嬰兒、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的病患,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則不適合三伏貼療法。貼藥時間 以不超過4小時為原則最後,戴有志醫師提醒民眾,貼藥時間一般為1~4小時,5歲以下的兒童為30分鐘~1小時,若皮膚發生明顯的紅腫搔癢等過敏症狀,則須立刻撕下藥布。敷貼在皮膚上會有少許刺激性如燒灼感、口乾現象,也會造成皮膚輕微的局部紅腫和少許的刺痛,但因人而異,基本上小心保護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夏天治敏好時機 三伏貼揮別過敏症頭

夏天治敏好時機 三伏貼揮別過敏症頭#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由於台灣處於亞熱帶地區,氣候環境潮濕,容易滋生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加上空氣污染的因素,使得近年來過敏性鼻炎的孩童日漸增多,且過去也曾有研究指出,過敏性鼻炎的孩童,有一定比例會有氣喘的問題,因此,具有這種過敏體質的孩童,也是罹患感冒或是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危險群,對於未來的成長發育及呼吸道健康影響很大,提醒民眾不可不重視。春秋季節交替 過敏性鼻炎症狀特別嚴重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中醫科傅俊霖醫師表示,門診上經常有學生甚至成人表示,每天清早一起床便狂打噴嚏、鼻水流不停、伴隨鼻擤音咻咻等,這些症狀往往都等到中午才會稍微緩解,但有時候也會持續一整天,讓病患整天頭腦昏沈、注意力不集中,課業或工作表現也不理想,尤其在春秋季節交替時特別嚴重,讓病患本身或家人都經常為此困擾不已。三伏貼+適度運動 才是改善體質不二法門針對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病患,建議可接受三伏貼治療,根據冬病夏治原則,在夏季最熱的時節「三伏天」裡,使用特定中藥材製成的藥餅,貼於背部穴位,以達到扶助正氣、調整體質,減少冬天過敏性疾病的發作。由於三伏貼治療操作簡便,無副作用,對於不想吃藥或針灸的人,是很好的治療選擇,只不過,孕婦、1歲以下嬰幼兒、處於感冒發燒、咽喉發炎、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過敏、有開放性傷口者等情況者來說,不適合接受三服貼治療,須經醫師判斷採其他治療。另傅俊霖醫師提醒,患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病患,應配合適度的戶外運動,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搭配中藥調理,才是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的不二法門。

不只抗三高,抗感冒、抗過敏 喝洋蔥水有效!

不只抗三高,抗感冒、抗過敏 喝洋蔥水有效!#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佳節過後,吃多了肉粽,就要開始擔心「肉重」的問題,網路上更是一波波討論哪些方法可消除「肉粽業障」。其中,從日本紅到台灣的「洋蔥水減肥法」,就是一個受到關注的平民食材。在歐美,洋蔥豐富的營養素及功效更被譽為「蔬菜皇后」。事實上,洋蔥不只能對抗現代人飲食造成的三高問題,裡頭的所含的營養成分,可謂都是一等一的殺菌排毒好手,營養師也表示,洋蔥中的硫化物質具有殺菌效果,對於感冒有正面幫助,加速病況好轉。「洋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為三大抗癌食材在台灣,惡性腫瘤長期占據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其中大腸癌已連續7年居冠,成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多肉高油脂的飲食習慣,蔬果攝取不足、飲食不健康是罹患大腸癌的最主要因素。根據美國《植物類食品與人類營養》雜誌曾刊登,「洋蔥具有抗癌的效果,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讓洋蔥、大蒜和咖哩更同時並列為三大抗癌食材。攤開洋蔥的基本營養素,包含:膳食纖維、粗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鉀、鈣、鐵等,其中,維生素B群和硒能增加抗體,含硫化合物、槲皮素等類黃酮物質可抑制癌細胞,多加食用可增強抗癌免疫力,也是殺菌、抗發炎、抗過敏、抗氧化的黃金營養素!槲皮素有助抗發炎 過敏患者天天吃有救!營養師蘇慈閔特別點出,洋蔥中的槲皮素具有強力的抗發炎與抗過敏的作用,像是一些本身就有過敏體質的氣喘患者,平日可適當補充洋蔥,利於減緩各種發炎反應。網路上也常見媽媽將洋蔥煮成水給寶寶治療感冒,對此,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洋蔥有驅風、活血、補腎氣的效果,倘若有小感冒的話,吃一些洋蔥,能助於病情較快好轉。另外,中醫師也補充,現代人因常因腎氣不足,而出現煩躁、失眠、手掌發汗、腰痠等問題,若平日能多補充一些洋蔥,有助補腎氣,改善這些毛病。生吃、煮成洋蔥水各有好處不過洋蔥該怎吃才能讓這些營養成分不流失呢?中醫師吳明珠強調,洋蔥最好的吃法有2種,第一是生吃,直接與生菜沙拉一起涼拌即可;第二則是做成洋蔥水來喝,大致上的做法,只要把半顆的洋蔥放入鍋子裡,再以2000C.C的水,慢慢熬煮出味道來,就是一鍋扎扎實實的洋蔥水。由於洋蔥中含有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加熱後苦味與辣味都會緩和,反而會引出特有的甜味,有「西方柴魚」的美譽,就算是不喜歡洋蔥的人都可以嘗試看看。即便如此,洋蔥的味道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接受,中醫師吳明珠就建議,如果害怕洋蔥水的味道,可加入檸檬片進去調味,讓洋蔥水更容易入口。另一方面,市售的沖泡式洋蔥水也為忙碌上班族省去切洋蔥與煮水的麻煩,可以一次喝進濃縮的精華,在辦公室就可以達到輕鬆保健,建議民眾慎選有SGS認證較有保障。營養師蘇慈閔提醒,洋蔥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天天吃,倘若容易胃脹氣的人反而不宜多吃!

三伏貼驅寒溫陽 預防過敏、氣喘復發

三伏貼驅寒溫陽 預防過敏、氣喘復發#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過敏、支氣管炎、氣喘好發於冬季,三伏天是利用一年之中最最熱的三天:初伏、中伏、末伏,此時人體陽氣旺盛之時扶助正氣,使用屬性溫熱的中藥在人體背部俞穴上貼敷,預防冬末舊病復發,可減緩病症及發作次數。三伏貼改善過敏體質8成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醫師表示,早先記載於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清初張璐的張氏醫通,對於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氣喘、感冒易患者能達到減輕症狀,預防冬季發作的效用。臺灣地區近3年臨床觀察有效率可達80﹪以上,連續3年接受治療者,以第2、3年效果較為顯著。而今年的三伏天是7/13(一)、7/23(四)、8/12(三),但是顏素美醫師也說,三伏天貼敷時間並非僅限於這3天才有效,三伏天的前、後1個月,天氣最炎熱的時候,都是治療的好時機,這種療法屬傳統中醫的外治法之一,因為有驅寒溫陽的作用,所以特別適合虛寒體質的人,而南投醫院三伏天貼敷活動時間為07月13日至104年08月13日。    

過敏體質吃荔枝 當心「皮癢」狂抓

過敏體質吃荔枝 當心「皮癢」狂抓#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時值盛夏,對於饕客而言,最期待的正是那荔枝樹上的纍纍果實,紅通通的掛在枝椏,好似燈籠般,替火熱的夏季,更添鮮豔。最不能錯過的是,還有那玉荷包的果肉厚實,透白如玉,多汁芬芳,一口咬下香氣四溢,口齒滿是特有清香,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但請注意!那些燥熱體質,皮膚容易搔癢,還有過敏患者,可別因此貪吃,當心病情復發,後悔莫及。燥熱體質荔枝應該少吃「每次到夏天,因為荔枝的關係,明明過敏都控制得很好,卻都開始發作!」中醫師吳明珠說,荔枝屬於燥熱的水果,所以原本體質燥,或濕氣較重的人,荔枝吃太多,就像火上提油一樣,很容易過敏一發不可收拾。她說,像是平日容易有胃酸過多、流鼻血、嘴破的人,都屬於燥熱體質,另外像是皮膚容易搔癢,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以中醫的觀點來說,體內濕氣較重,荔枝吃太多,更會使病情加重。吃前泡十分鐘鹽水 可減荔枝燥性不過,那麼誘人的荔枝,放著不吃實在可惜,錯過一年一次的盛產季,更只能眼巴巴的再等一年,但其實,還是有辦法,能在享用荔枝的同時,減少上火的風險!吳明珠說,泡鹽水能夠降低荔枝的燥性。她補充,荔枝在吃之前,最好能泡十分鐘的鹽水,以減少其燥熱如火的特性,但她也強調,上述症狀患者,即使荔枝泡過鹽水,還是不能吃超過十顆以上,應要淺嚐即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