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

吃素仍陷三高危險?4大陷阱要注意

吃素仍陷三高危險?4大陷阱要注意#素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有的人剛開始吃素,會覺得容易肚子餓,這是因為肉類食物消化不易,流在胃腸道的時間長,讓人感覺較有飽足感,從葷食改為素食,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調整,讓胃腸道慢慢習慣,容易肚子餓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高纖食物可延長腸道消化時間 增加飽足感素食要能均衡飲食,如果只是不吃肉類,但是精緻的食物食用太多,也會使血糖上升太快,容易產生肌餓感,因此,每餐盡量以粗糙、纖維質高的五穀雜糧為主食,高纖食物可以延長腸道消化時間,增加飽足感。另外,可多食堅果類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富含優質油脂與纖維素,可使血糖較穩定,此外,要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血糖起伏過大。許多運動員、奪冠的奧運選手都是速食愛好者,均衡的飲食不但不會影響運動選手的表現,沒有因運動量大而產生體力不足的問題,反而能為運動員的耐力、爆發力加分。錯誤4項素食飲食習慣現代人健康概念、環保意識抬頭,除了因宗教信仰而吃素之外,素食人口已越來越多;但有些素食者還是脫離不了「三高」指數,此時應該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真的吃對素了嗎?還是掉入素食陷阱而不自知!以下是常見的錯誤素食飲食習慣:1) 用油過量/料理要避免使用高溫油與劣質油,才不會影響健康。有些素食料理為了美觀、口感,烹飪時常用高溫炸炒,用油量往往過高,烹調的溫度也過高,這會導致維生素等營養素流失,更會吃入過多的油脂。另外,油品的選擇也很重要,應該針對不同的烹飪方式,選擇不同的油,才能確保健康。2) 蛋白質攝取量過高/許多人擔心素食容易營養不夠,所以會補充許多營養素,卻導致攝取過多的蛋白質,豆類是素食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加上素食料理中常有大量的豆類再製品,若食用過量,蛋白質的攝取容易偏高,對素食者而言,蛋白質的來源最好能食用多樣化的豆類,營養才均衡。3) 素料用量過多/素料種類以豆類製品最多,再者是素肉製品(豆類再製品),以及蒟蒻製品。素食料理為了接引葷食者,會使用許多素料入菜,由以素食餐廳更常見,宴客時,幾乎道道以「象形素食」,也就是名字、形狀、味道都極像葷食的素料,蔬菜反而成為配角。這些素料要保存三到六個月,甚至一年,往往需要加物食品添加劑來延長保存期限與增加口感,另外,素料還有納含量偏高,以及摻入葷食等風險,為健康著想,最好慎選或盡量避免吃素料。4) 調味料過多/素食料理為了增加口感,常會添加許多調味料,其中也包含了添加物,尤其以糖類、油脂最常見,還有食用色素、甜精等,以豆漿為例,廠商為了豆漿的賣相,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消泡劑、雙氧水,長期食用有礙健康,選購時要看清標示,或選擇值得信待賴的店家。(本文摘自/素食50問/法鼓文化)

講座/糖尿病吃素

講座/糖尿病吃素#素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是吃素也要講究健康。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2/22(五)舉行講座,由營養師張昱凡主講「糖尿病健康吃素」,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告訴大家如何健康吃素。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健康吃素時間:106年12月22日(五)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吃素不能吃中藥?植物藥材替代更安心

吃素不能吃中藥?植物藥材替代更安心#素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某個吃素家庭,媽媽心悸胸悶、喘不過氣,正值青春期的小孩想轉骨,最小的小孩有鼻過敏的困擾,至中醫求診。採用植物類中藥治療,以豆類、菇類食材搭配轉骨方,治療鼻過敏也可以避開動物性藥材,經過幾次回診,媽媽心悸胸悶逐漸改善,小孩的鼻過敏也達到較佳的控制。吃素病人看中醫 擔心吃到動物藥材近年來,國人越來越重視健康生活及飲食,素食族群逐年增加。亦有更多人選擇多元醫療、選擇中醫就診。因而衍生,吃素的人,能不能吃中藥的問題。中醫所使用的中藥,主要是來自大自然的植物、動物及礦物,相較西藥,中藥藥性溫和、副作用較輕微。但由於有些中藥的來源是動物,對於素食民眾是禁忌。奇美醫院藥劑部中藥局組長黃宗賢表示,中藥藥材來源還是以植物為主,動物性藥材佔的比例不大。常見動物性中藥藥材有龍骨、牡蠣、蟬蛻、地鱉蟲等,常見的五辛素中藥藥材有:蔥、韮菜、韮白等。常見動物性中藥方劑有中散、溫經湯等,而容易被誤認為動物性產品的植物性中藥為桑寄生、貝母、狗脊等。某些動物性藥材 可用植物藥材取代奇美醫院中醫師鄒曉玲表示,有些動物性藥材,可以被植物性藥材代替,例如龍骨與牡蠣治療高血壓時,可以天麻、鉤藤來取代。一般依飲食習慣及時間來區分,素食可以分為:全素、半素、蛋素、奶素、植物五辛素。吃素病人需要與醫師好好溝通,在藥使用的藥物中,植物藥材占了大部分,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需要開立動物藥材的時候。雖然醫師可以選擇治療效果相類似的植物藥材代替,但每味藥材仍然有其個別特殊性,替代的植物藥材有時無法完全發揮動物藥材的療效,因此醫師和病人之間必須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共識。

講座/健康吃素

講座/健康吃素#素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是吃素也要講究健康。亞東醫院將舉辦衛教講座「健康吃素」,由張昱凡營養師,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告訴大家如何健康吃素,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健康吃素時間:1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1樓思源1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素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素#素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然而許多素食含油膩,反而造成身體負擔。吃素也要顧健康,到底吃素的熱量與營養如何拿捏呢?此場團體衛教將由營養師王若昱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告訴大家如何健康吃素。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健康吃素時間:106年8月3日(四)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吃素常見10大Q&A

吃素常見10大Q&A#素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素會缺乏營養?素食一定很難吃?吃素學問大,掌握正確的觀念,才能真正吃對,對健康帶來助益。Q1、吃素有助於減重嗎?大部分天然植物食材含有豐富多元的複合醣類、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素,能夠延緩熱量吸收、幫助新陳代謝、降低體脂肪堆積,有益於體重控制。小心常吃油炸、精製澱粉、油膩、過鹹、太甜、太多食品添加物的加工食品,反而讓體重不降反升!Q2、吃素一定健康嗎?天然植物食材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與保健成分,而且高鉀、低鈉、多膳食纖維,可以平衡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有助於預防疾病。但如果常吃「加工素」、「偏執素」、「方便素」……往往營養不夠均衡。若要素得健康,要慎選食材、適當規劃飲食內容、避免錯誤烹調與過度食用加工食品。Q3、生病的人不宜吃素?常見事實剛好相反,許多人生病後反而由葷轉素,經過適當規劃的素食更適合養生。植物性食物除了同樣具有能滿足人體所需的醣類、蛋白質與脂質之外,更含有豐富的微量營養素,在抗氧化、抗癌、免疫平衡、幫助新陳代謝等方面,具有顯著轉化體質、幫助復原的功效。Q4、孩子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足?素食營養豐富,只要食量夠、菜色種類多、餐點常變化,應能滿足孩童基本營養需求。穀豆、蔬菜類可以藉由泡水、催芽、汆燙、去除粗纖維等方式,來降低植酸、草酸與纖維質干擾營養消化與吸收的程度。也可運用營養互補原則或營養強化食品來提升營養補充。此外,鼓勵小孩細嚼慢嚥,更有助於消化吸收。Q5、吃素會不會硝酸鹽中毒?均衡飲食不至於有中毒風險。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與品種、光照、種植方法等有關。品種以葉菜類含量最高、瓜豆類其次、根莖類較低、菇類與芽菜最低。只要下雨不搶購蔬菜、不偏食葉菜,葉菜烹調前先泡溫水或烹煮時先汆燙,不吃隔夜菜、少吃泡菜、醬瓜等,並且多補充含有維生素C及E的新鮮食材,反而能將硝酸鹽代謝成維持健康活力的保健成分,更能避免致癌物生成。Q6、女生吃素容易貧血?根據統計,台灣女性貧血情形,不只發生在素食者。常見女性貧血原因,通常是食量太小、飲食種類不夠廣泛或餐點營養成分品質不佳所致。女性素食者飲食上應選擇蛋白質、鐵質與維生素B12 等相關營養價值高的來源食材,做好飲食規劃,少吃空有熱量,但缺乏微量營養素的零食、甜點。Q7、豆製品吃太多會造成痛風?痛風起因於身體的新陳代謝出了問題,造成尿酸堆積太多在體內,並非單純只是飲食上吃了過多普林食物而導致。現今研究指出,紅肉、內臟會立刻讓身體中的尿酸升高,嗜吃肉類、海鮮會提高罹患痛風的機率,反而豆製品有降低罹患痛風機率的機會。臨床治療上,通常會建議痛風者以低普林豆製品來取代肉類或海鮮來源。Q8、吃素會讓身體更虛寒?身體虛寒通常為能量不足、代謝變慢的表現,不僅只發生在素食者。常見原因為:熱量攝取不足、末梢血液循環不佳、自律神經調節失衡,或是貧血、生病時。改善方式為:注意保暖、多活動、按摩、洗熱水澡、食用溫補料理來加強血液循環;加強食量,攝取身體所需足夠的熱量與營養;補充能促進末梢血液循環的微量營養素等。Q9、聽說長期吃素容易讓肚子脹氣?素食當中含有較多能被腸道菌利用的醣類,好的方面來說,更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刺激腸道蠕動而預防便祕及大腸癌發生,但相對的需要容忍腸道菌發酵產氣的問題。改善方法為:豆類可先泡水溶離出寡糖,再烹煮;避免暴飲暴食、熬夜,避免油炸、過甜、冰品等,導致腸道產氣壞菌增多;晚餐避免甘薯、芋頭、玉米、十字花科類蔬菜、豆類、偏甜水果等,防止脹氣而影響睡眠。Q10、吃素要達到營養均衡很難?只要按照「素食飲食指南」內容來調配飲食比例,營養均衡並不難。記得食物種類多變化,盡量粗食原味,減少加工食品。每天主食至少1 /3為未精製的全榖根莖類,搭配各種豆類來達到營養互補蛋白質攝取量。蔬菜至少三碟,多吃含有鈣、鐵的深色蔬菜,以及菇類、藻類,並且搭配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每天也記得吃一些堅果種子。經常變換使用各種烹調用油,盡量採用低溫低油烹調,減少鹽、糖攝取。(本文摘自/日日蔬療!對症素食抗病全書/繪虹企業)

控糖飲食 素食這樣吃才健康

控糖飲食 素食這樣吃才健康#素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目前罹患糖尿病的人口越來越多,在醫院常聽到病友們在煩惱不知如何控制飲食,為避免血糖飆高,想要吃素的人更是不在少數,素食飲食富含植化素、纖維素及維生素,有助於降低許多慢性病的發生,但要怎麼吃才健康?素食容易造成肥胖、抵抗力差阮綜合醫院營養師黃佳進表示,素食可區分為純素、奶蛋素及健康素3種。但研究指出,素食有其限制易導致營養失調,尤其容易造成肥胖、抵抗力差、維生素D、B12、鈣質及鐵質不足等問題。對想要茹素的病友,提供以下幾點建議作為參考。以川燙、蒸、滷為主 避免油炸、油煎、高油糖尿病友可以參考衛福部製作的素食飲食指南,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奶類、主食類、蔬菜、水果、豆蛋類、油脂),不要侷限在少數食材上,避免營養失調。吃素會肥胖,原因在於攝取過多熱量。傳統素食常以油炸、油煎方式增加風味,而根莖類又屬高醣食物,長久下來造成素食者容易攝取過多熱量,烹調上可以川燙、蒸、滷為主,避免攝取油炸、油煎、高油等食品。蛋白質互補法 增加維生素吸收善用蛋白質互補法,植物中豆類及白米分別缺乏甲硫胺酸、離胺酸,屬不完全蛋白質食物,但經搭配後可提高蛋白質品質及吸收率,例如五穀+白飯、黃豆+白飯。也要記得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以下羅列幾種維生素來源:1) 維生素B12/大多存在動物性食物中,建議長期素食者可諮詢專業人員後,適量補充維生素B12丸劑、B群或酵母製品。2) 維生素D/常見於奶類、奶製品中,建議多外出曬太陽強化體內合成,幫助鈣磷的吸收,預防骨質疏鬆,尤其是全素者。3) 鐵質/蔬菜(莧菜、菠菜、青江菜)雖蘊含豐富鐵質,但因人體對植物鐵的吸收率低,建議飯後攝取含維他命C的水果(柑橘類、奇異果、檸檬),有助植物鐵質的吸收。少吃醃漬及過鹹食物另外,也要少用人工調味料、少吃醃漬及過鹹食物。素食者常食用醃製物(醬菜、泡菜、豆腐乳),但這類食物含高鈉鹽及亞硝酸鹽,是導致胃癌、腸癌的高危險因子。吃素雖然是風潮,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糖尿病、腎臟病、癌症、痛風等病人,最好由專業醫師及營養師評估,再決定茹素方法。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素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素#素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吃素也要顧健康,到底吃素的熱量與營養如何拿捏呢?此場團體衛教將由營養師施淑梅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告訴大家如何健康吃素。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 名稱:糖尿病健康吃素時間:106年3月22日(三)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