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頻尿、夜尿,檢查竟釀腎病末期!55歲李女士本身有高血壓,合併頻尿、夜尿情形,但她沒有太在意,直到近日出現水腫問題才就醫,檢查發現腎功能狀態不佳,已是慢性腎臟疾病第4期,讓她非常驚訝,自己平日排尿量很多,怎麼還會有腎臟疾病?醫師指出,頻尿、夜尿徵兆,其實代表腎功能已經受損。
輕忽頻尿、夜尿,檢查竟釀腎病末期!55歲李女士本身有高血壓,合併頻尿、夜尿情形,但她沒有太在意,直到近日出現水腫問題才就醫,檢查發現腎功能狀態不佳,已是慢性腎臟疾病第4期,讓她非常驚訝,自己平日排尿量很多,怎麼還會有腎臟疾病?醫師指出,頻尿、夜尿徵兆,其實代表腎功能已經受損。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數比例最高的「洗腎王國」,當持續出現下肢水腫、泡泡尿、易疲倦等症狀時,也代表腎臟功能正越來越差⋯一旦慢性腎臟病走到末期,是否只剩下洗腎一途?洗腎太痛苦,可以選擇不洗腎嗎?若選擇洗腎還能活多久呢?《優活健康網》訪問專家,解答洗腎病友最關心的壽命議題,提供給有需要的民眾參考。
一位77歲婦人,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史,平時吃藥控制,但在一週前吃到不新鮮食物出現腹瀉,到診所就醫卻未改善,親友擔心她多日腹瀉身體虛弱,好意買養身雞精補充體力,不料,病患不但情況未改善,反而感到頭暈、出現全身無力症狀,送急診檢查後顯示腎衰竭合併嚴重高血鉀。
台灣人愛喝手搖杯飲料,尤其夏季天氣炎熱,不少人每天都會來幾杯冰涼飲料才過癮,但小心喝出腎臟問題。腎臟科醫師提醒,常見腎臟病早期,身體並沒有任何不適症狀,而唯一病徵就是蛋白尿,檢驗結果常以3等級區分,若為2+或3+可能腎臟已出問題,應盡快就醫,確認尿蛋白的數量,以及找出尿蛋白原因。
端午佳節前後,餐桌上少不了南部粽、北部粽、鹼粽以及客家口味的粿粽,但一般常見的粽子屬於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物,還添加了許多調味料,尤其鹹粽中小小一份的鹹蛋黃對慢性腎臟病人來說,更是高磷陷阱。端午應景想吃粽子但又怕忌口多,營養師教常見3種粽子正確吃法。
周太太因為容易緊張焦慮,時常感到身體痠痛、肌肉緊繃、睡不好、胸悶、喘不過氣、頭暈等症狀,長時間有在看自律神經失調門診,服用許多身心科藥物,加上胃酸多想吐吃制酸劑、關節痛吃消炎止痛藥,幾年下來,症狀依舊時好時壞。
黃奶奶因為有糖尿病,一直有固定回診大醫院拿藥及抽血檢查。雖然血糖控制地不錯,但是1年前發現腎臟的功能也開始變差了,肌酸酐(Cr值)是1.3,腎絲球過濾率(GFR)是43.6,是屬於第3期腎病變的範圍。
孫太太來看診時,憂心忡忡地表示,自己的腎臟功能已經掉到第4期了,且她拿出檢驗報告,又說自己患有糖尿病也已多年,但是控制的還可以。直到2年前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降低到51,這2年來一直選擇吃西藥,但沒想到上個月測eGFR卻只剩下26,最後的辦法只能來求治中醫了,看看還有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