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

35歲前凍卵來得及嗎?醫曝真相:「這數字」等於2就是「最佳凍卵時機」

35歲前凍卵來得及嗎?醫曝真相:「這數字」等於2就是「最佳凍卵時機」#凍卵

「等我想生再來考慮凍卵。」是不少台灣現代育齡女性的觀念,但晚婚、晚生,小心已陷入3大盲點,錯過最佳生育時機!調查顯示,台灣女性「預計生育年齡」平均為35.6歲,已達高齡產婦標準;且雖超過半數女性有生育意願,卻近9成並不知道生育能力「可被檢測」,突顯女性對於生育能力、不孕、凍卵等衛教認知,仍相當不足。

不孕竟源自「遺傳病」?醫揭「卵巢早衰症狀」當心凍卵也難挽回

不孕竟源自「遺傳病」?醫揭「卵巢早衰症狀」當心凍卵也難挽回#凍卵

日前一則在網路上發討論的新聞,有一家三姊妹接連得了癌症,其中大姊在進行例行體檢後,首先被檢查出肺部有結節,短時間內擴散成肺癌,緊接著家中其他兩姊妹也陸續被肺癌纏上,不過由於三人都沒有吸菸習慣,也並非從事特殊職業,醫師研判很有可能和遺傳有關,這個消息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35歲前女性「凍卵」成趨勢!醫:想取卵先懂6大流程

35歲前女性「凍卵」成趨勢!醫:想取卵先懂6大流程#凍卵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40歲女星許維恩去年和小6歲的王家梁登記結婚,婚後頻頻透露想懷孕念頭,昨日更於私人臉書上透露自己已完成取卵,坦言過程有疼痛也有艱辛。而隨著低薪、所得比不上高房價,晚婚、遲婚及不婚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不少女性在生育的黃金年齡時才剛投入職場打拼,往往面臨該「升遷」還是該「生子」 的兩難。根據TFC台北生殖中心近2年統計,越來越多女性選擇冷凍卵子來延續生育率,門診明顯提升2成。為什麼要凍卵?為什麼要考慮凍卵呢?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秘書長何彥秉表示,35歲以上的卵子染色體異常的機會明顯增加,但在生涯規劃與生育考量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暫時冷凍卵子,待日後有生育需求時,仍有健康的卵子孕育下一代。凍卵6大流程1. 凍卵評估(初診):第一次會先抽血檢測基礎荷爾蒙(AMH)及陰道或腹部超音波檢查,醫師經由看診了解荷爾蒙、卵巢功能與濾泡之狀況後,再根據每位女性的身體狀況、症狀、年齡等不同,選擇適合方式進行。2. 誘導排卵:到了誘導排卵的階段時,經醫師評估後,在月經來時的2~4天內做抽血與超音波檢查,進行誘導排卵療程,這時會開始施打排卵針以及搭配口服藥。3. 追蹤卵泡成熟度:醫師會藉由超音波監測卵泡發育情形,並追蹤血液中荷爾蒙的變化,持續觀察濾泡大小,來決定最佳取卵時間,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取卵的數量。4. 取卵:待卵泡長到合適大小後,即可安排取卵手術,最佳的取卵時間約在破卵後的34~36小時,取卵實際時間一般為10~30分鐘,待觀察術後狀況穩定後,即可回家不需要住院。5. 冷凍卵子:取出的卵子則冷凍至-196℃液態氮桶內。6. 回診和醫師討論結果:再次回診了解冷凍卵子的狀況,還有術後的身體狀態評估。哪些人適合凍卵?至於哪些人適合凍卵呢?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醫師李怡萱建議,以下6種人皆適合凍卵:1.在35歲前後沒有婚育計劃2.卵子庫存量指標AMH<23.重大疾病,經醫師評估要預先保存生育力者4.癌症,經醫師評估準備接受化療或的女性癌症患者5.試管嬰兒療程時,先生當下無法取得精子者6.其他:有卵巢早衰家族史、自體免疫疾病等凍卵需要及早進行嗎?李怡萱說明,女性在30歲以前因為年輕,不需要特地凍卵,除非是癌症患者,或是AMH(Anti-mullerian Hormone,卵子庫存量之生物指標)數值小於平均值2,才會建議凍卵。若女性在30歲之後沒有馬上生育結婚的打算,就可以開始考慮,目前建議30~35歲之間凍卵是較適當的時機。由於35歲之後女人的卵子庫存及品質都直線下滑,若想要凍卵必須及早進行。李怡萱建議女性在20歲到30歲之間,應定期進行檢測AMH,瞭解自己的卵子庫存量,才能在30~35歲間考慮是否應該要凍卵,彈性保留女性本身的自主生育權。

化療前先凍卵 乳癌女產子圓夢

化療前先凍卵 乳癌女產子圓夢#凍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2歲的欣欣健檢時發現罹患乳癌第一期,當時單身的她,擔心化療後可能影響卵巢功能導致不孕,於是在化療前接受凍卵手術,經兩年治療乳癌獲得控制。婚後一年多,欣欣一直無法自然懷孕,於是將卵子解凍,與先生的精子受精後,成功培養了胚胎,植入子宮後欣欣成功受孕,產下一名女嬰。晚婚晚孕成趨勢 不孕症逐年增加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許多夫妻因晚婚晚孕而面臨不孕症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2018年生育第一胎的母親年齡平均為30.9歲,而35歲以上生育第一胎的比例,更從10年前的8.7%逐漸增加到22.3%。由於女性生育年紀延後,面臨卵子數量減少及卵子品質下降,導致受孕率降低及流產率上升,造成不孕症逐年增加。單身凍卵 夫妻可選擇凍胚胎李世明醫師表示,凍卵及凍胚胎是將取出的卵子或胚胎保存在-196℃液態氮環境中,卵子在穩定低溫環境下可存放20年。建議凍卵數量12顆以上較保險,而冷凍胚胎數量則視胚胎培養到第3-5天的發育品質而定。因人工生殖法規定,單身女子可選擇凍卵,結婚後再解凍受孕;需有合法婚姻關係的夫妻才能選擇凍胚胎,若離婚或配偶不幸過世時,單方無法要求解凍胚胎,需將冷凍的胚胎銷毀。常見民眾以為打排卵針會造成更年期提早出現,或擔心凍卵生出來的小孩比較不健康,這些都是錯誤的迷思。李世明醫師指出,臨床統計顯示,在試管嬰兒療程中,冷凍胚胎受孕成功率可達到五成五到六成五,而植入新鮮胚胎成功率只有四成五左右。女性在排卵周期時因取卵使用促排卵藥物,導致子宮處於高濃度荷爾蒙狀態,造成子宮內膜環境不穩定,此時將新鮮胚胎植入導致胚胎著床不易;而冷凍胚胎是經過篩選,留下品質較好的胚胎,加上女性可在植入前將子宮調養至最佳狀態,提高胚胎著床率。因此植入冷凍胚胎的成功率,比植入新鮮胚胎來的高。35歲前凍卵品質較佳李世明醫師提醒,隨著年齡增長,不僅身體功能會退化,連卵子和精子都會老化,建議單身女性或夫妻應在年輕、身體健康時考慮先凍卵或凍胚胎,年齡最好不要超過35歲,以提高卵子及胚胎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快速冷凍 卵子存活率大提升!

快速冷凍 卵子存活率大提升!#凍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約70歲的媽媽擔心年近40歲的女兒錯過生育的年齡,到門診諮詢生育力保存的問題。女性生育率的保存較男性生育力保存複雜且牽涉的問題更多、更廣樣的個人、家庭的生育問題,因為屢創新低的生育率變成政府的國安問題,逐漸被社會大眾所重視。 最佳生養年齡沒變 關鍵在卵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醫師劉政賢表示,現代的女性自我意識崛起,對於自我的期許較高,許多女生希望在最有競爭力的年紀不要被家庭、孩子所羈絆,可以將人生中最精華的精力從事於學業及事業方面,以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 劉政賢醫師表示,人類的最佳生養子女的年齡自古至今幾乎沒變,關鍵在卵巢。卵子的老化決定了女性生育的年齡;因此,超過了40歲的女性,卵子的數量、品質快速下降,使得懷孕的機會大幅下降,懷孕後流產的機會也會快速提升。玻璃化冷凍技術 卵子存活率提升隨著人工生殖科技的進步,過去藉由的慢速冷凍機器,卵子解凍後存活率低,雖有零星的成功懷孕案例,由於技術門檻高、且不穩定,僅限於少數的生殖中心施行。快速玻璃化冷凍技術的發明,透過適當冷凍保護劑的使用,卵子解凍後的存活率大為提升,大約每20-25個凍卵解凍受精後可以獲得一個活產嬰兒。劉政賢醫師表示,對於年齡增長擔心生育力衰退的婦女,透過玻璃化冷凍卵子技術,保存女性生育能力的選擇,逐漸受到社會大眾重視,女性也應即早做好規畫。

孕後發現得乳癌 35歲婦凍卵求生機

孕後發現得乳癌 35歲婦凍卵求生機#凍卵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近年來發生率急遽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醫師表示,隨著乳癌年輕化,門診已有年輕病患擔憂因化療影響生育能力。化療副作用 40歲卵巢受損最嚴重35歲的安小姐藉由不孕門診的治療,終於懷了期待以久的第二胎,然而懷孕5週後,卻遭診斷罹患乳癌。在醫師建議下,安小姐忍痛捨去胎兒,卻擔心化療影響後續生育能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杜世興醫師說,生育年齡的乳癌病患若接受化療,可能導致卵巢功能破壞,造成暫時性停經,甚至有些會演變為永久性停經,影響生育能力;據統計,35歲以下病患的發生率約為20%、35~40歲約為50%、40歲以上約70%。北醫附醫婦產部不孕症科主任王家瑋表示,化療會影響排卵能力,若原本的卵巢功能異常,化療造成的損傷也越大,化療前凍卵是一個選擇,而日後能否成功懷孕,主要取決於凍卵當時的年齡;待病患的腫瘤治療告一段落,即可評估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植入受精卵。篩檢比例低 早期乳癌僅占3成7人在沒有生病時,都以為疾病不會找上自己,安小姐呼籲婦女朋友,不要忽略任何異狀,有問題應儘早就醫。杜世興醫師提醒,台灣第0期與1期的早期乳癌個案,僅佔所有乳癌的37%,主要是國內的乳癌篩檢率太低,國人常因怕痛、忙碌等原因,拒絕乳癌篩檢,他說,只要避免在檢查前食用含咖啡因製品,避開生理期前檢查,就可以減低疼痛感,籲女性應重視乳癌篩檢,以期早期發現病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