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康的女性,一生大約可排出400顆成熟卵,但隨著年齡越大,卵巢庫存量就越來越低,許多女性晚婚晚育,會選擇凍卵以保存生育機會,不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凍卵不再是唯一選擇,奇美醫引進「冷凍卵巢」自體移植技術,目前提供因接受癌症治而無法凍卵的女性,增加更多元的生育保存選項。
一個健康的女性,一生大約可排出400顆成熟卵,但隨著年齡越大,卵巢庫存量就越來越低,許多女性晚婚晚育,會選擇凍卵以保存生育機會,不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凍卵不再是唯一選擇,奇美醫引進「冷凍卵巢」自體移植技術,目前提供因接受癌症治而無法凍卵的女性,增加更多元的生育保存選項。
早年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可能會因疾病或是治療用藥影響到生育功能,因此許多患者會希望透過凍卵保留生育機會。隨著乳癌年輕患者生育保存意識抬頭,國健署研擬推出醫療性凍卵補助,力拚2024年底上路,醫師樂見其成,強調現行凍卵技術不影響癌症療程,不願再見高額凍卵費成保留「一線生機」門檻。
想生、能生,卻不能生?近期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廣受社會關注,社會多元族群該如何掌握生育自主權,已然成為當務之急。台灣少子化成國安危機,政府祭出生殖補助,但台灣的生育率仍持續走低,台灣試管嬰兒之父、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指出,在有完善法規與配套措施的前提下,對此次修法持肯定態度。
今年36歲的台視新聞台主播謝安,日前在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完成凍卵療程。她指出,凍卵是自己與身邊邁入3字頭的女性朋友們經常會討論的話題,「近年來政府陸續開放凍卵與試管療程補助,由此可知知道凍卵是一個趨勢,能夠給自己更多時間繼續發展事業,同時又能留給自己另一個選擇。」
乳癌多年蟬連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面臨可能失去乳房的不安,許多人擔心是否應該在乳癌治療前先凍卵,保留生育機會?台灣乳房重建協會理事長、乳房再造權威鄭明輝於《乳癌奇蹟治癒》一書中,分享乳癌相關的衛教知識,包括凍卵的時機與選擇、術後正確保養和定期追蹤,幫助民眾戰勝乳癌。以下為原書摘文:
現代人普遍晚婚,當結婚後與另一半準備進行生子計畫,才發現懷孕並沒想像中簡單。如果女性能先了解自己是否為「難孕」體質,備孕時,從子宮環境、卵子品質及數量等方面進行調養改善,將有效提升受孕機率,成功打造「好孕」體質!
女性隨著年齡增長,生育能逆逐漸下降,因此許多人會考慮「凍卵」,事實上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凍卵手術,做完凍卵手術也不是隨時想生就生,必須經過醫療評估。韓國婦產科醫生柳知沅於《如果我的朋友是婦科醫生,我會這樣問她》一書中,整理各種婦科問題,包括私密處癢痛、為何避孕失敗、卵巢及子宮異常等等,幫助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去年全台新生兒僅13.8萬人,生育率降至百分之0.87,創下歷史新低。數據顯示,20年來已婚女性生育率不增反減,國人晚婚晚育已成趨勢,從內政部統計指出,2004年到2022年間,台灣男性平均初婚年齡從30.7歲延後到32.6歲(+1.9歲)、女性則從26.9歲延後到30.7歲(+3.8歲),台灣女性初婚年齡延後速度是男性的兩倍。 此外,35歲以上首次生產的高齡產婦佔比也從9.44%(21,468人)向上攀升到32.44%(44,583人),三個新手媽媽就有一位是高齡產婦。王家瑋生殖醫學中心院長王家瑋指出,35歲以上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死產、胎兒染色體異常機會較高,由於王醫師長年幫助許多難孕夫妻,深知不孕症道路有多麼艱難,每年藉由舉辦瑋寶回娘家活動,幫助更多在求子之路上跌跌撞撞的家庭能有交流管道,知名主持人Janet謝怡芬也在闊別台灣兩年多後回台,以王家瑋生殖醫學中心品牌好友身分出席。 Janet以紀錄片分享自身經歷,鼓舞不孕夫妻耐心等待 Janet帶瑋寶Dylan一起出席致謝王院長與醫療團隊,Janet分享,由於婚前檢查時得知AMH指數過低,為不易懷孕體質,因此求診於王家瑋醫師後決定凍卵,並順利成功取出6顆健康卵子。婚後第一胎以自然受孕方式生下長子Egan,然2019年二度自然受孕時卻意外承受流產煎熬,隔年五月決定解凍四年前(2016)凍存的卵子求助試管嬰兒治療,「有賴王院長的專業技術,不只取卵順利成功,試管嬰兒時也僅植入一顆胚胎就成功懷孕。因此雖然Dylan比較晚出生,但實際上他的出現比哥哥Egan還早,嚴格來說弟弟Dylan才是哥哥!」Janet分享。Janet更以紀錄片《心跳:生命奇蹟》,親自向世人訴說婚後不孕的心路歷程與治療過程,鼓舞不孕夫妻不畏不懼耐心等待好的結果,這是台灣表演藝術界願意分享不孕議題的先例,面對不孕的議題,Janet鼓勵女性,「慶幸當年預存卵子的決定,我們如願迎來第二個孩子」 婚孕、事業兩不耽誤!凍存卵子,時間不再是阻力 王家瑋醫師指出,20年來已婚女性生育率不增反減,少子女化恐造成下一代勞動人口不平衡衍生社會問題。而晚婚晚育趨勢下,年齡是女性生育能力的頭號敵人,逾三十五歲女性往往正值工作及事業奮鬥期,但生育能力也處在不可逆的狀態,因此婚孕的抉擇生育事業孰先孰後,也成為現代女性共同面臨的難題。王醫師提醒,女性生育的黃金年齡在25至35歲,此時是卵子品質的黃金期,步入35歲之後,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尤其是38歲後卵巢功能及呈現陡坡下降,以致女性必須在生育與工作或事業發展上,做出妥協。王家瑋醫師建議所有晚婚晚育但不想承受不孕風險的女性可以這麼做: 一、主動關注自己的生育能力,定期進行AMH檢測 建議三十歲以上女性,應主動關注自己的生育能力,定期進行AMH指數(Anti-mullerian Hormone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檢測,了解生育能力,做為規劃生育的參考。特別提醒,AMH指數代表女性卵巢庫存量,也是評估卵巢衰退或多囊性卵巢的指標之一,指數愈高,表示卵巢的卵子庫存量越多,指數太低,不代表不孕,而是需要比別人更早啟動,積極規劃生育計畫,並建議考慮提早凍卵,作為分散不孕風險的替代方案。 二、凍存卵子,讓時間不再成為生育阻力 凍卵技術為試管嬰兒技術之延伸,預存年輕的卵子,妥善保存於攝氏零下196度低溫的液態氮環境,可减緩新陳代謝達到保存效果。凍存卵子可協助正值婚育年齡,但尚未有對象或正專注於學業、事業,未有生育計劃的女性,保留生育選擇,緩減生育力不可逆的壓力,讓未來生育寶寶多一分保障。王醫師也建議五類對象可考慮先行凍卵,包含: · 35歲以上無對象、未婚女性,但未來仍有婚育計畫者 · 計劃出國、長期打拼事業預估晚婚的女性 · 存在婦科疾病或有手術需求如罹患癌症者需進行化療或放射線治療 · AMH值偏低(小於2) · 卵巢早衰者 Janet以過來人的角色,鼓勵女性都能思考凍卵議題,她說:「女性會遇到生育的重大課題,無論是個人意願、經濟負擔甚或是不想結婚等等原因,都無法避免時間流逝對於生育能力的影響。選擇凍卵,並非要讓自己只能有人工生殖的選項,而是增加生育選擇的保障!藉由凍卵,增加自己的時間機會,讓考慮結婚或者生育的你,更有自信與勇氣做出抉擇。這是一個很理性的存錢的概念,以後你就有一個insurance(保險)在那邊,我的勇氣,有一點點是來自於我有先凍起來。」 王家瑋醫師補充,政府看見不孕症夫妻的難處與壓力,2021年7月公告大幅放寬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限制,過往僅補助中低收入以下之不孕症家庭,目前擴大包含45歲以下女性之夫妻,提供每次6至15萬元補助(表一),統計平均每年有2萬多個家庭得以受惠。此外,凍存卵子技術確實已在不孕症治療上造福世上無數家庭,透過預存卵子的生殖醫學技術,降低高齡生育力不可逆的威脅,建立未來生育的保險保障,協助女性群體在社會、家庭、個人發展面向上取得更好的平衡,確實值得更多女性關注了解,列入未來生育方案的選項,預約幸福,未來由妳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