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側彎

上班族常腰痠背痛、髖關節不適,多數脊椎側彎不自知!醫警告:長期不治療恐造成下肢骨骼病變

上班族常腰痠背痛、髖關節不適,多數脊椎側彎不自知!醫警告:長期不治療恐造成下肢骨骼病變#脊椎側彎

50幾歲張老闆長年有腰痠背痛問題,只要開會都忍受不了久坐,到復健科做了電療、拉腰仍沒有明顯改善,走路更因為腰部不適而日漸產生歪斜感,到診所檢查發現已有脊椎側彎現象,醫師評估後以「SIS超磁能治療」治療,除腰痠問題大幅改善,長時間坐著也不再感到肌肉疼痛,連站姿都變得挺拔。 健立診所許芳偉醫師表示,脊椎側彎不僅是在年長者身上會發生,不少上班族都有脊椎側彎不自知,甚至在青少年時期也有為數不少的個案,許多患者都是健康檢查才發現異常。 不僅腰痠背痛,也導致高低肩、骨盆傾斜 脊椎側彎主要分為原發性脊椎側彎以及次發性(假性)脊椎側彎。許芳偉醫師解釋,原發性脊椎側彎多與體質或遺傳有關,在青少年成長階段最常發生,主要由先天結構性問題引起;次發性(假性)脊椎側彎就相當普遍,容易發生在久坐上班族或姿勢不良者身上,這是因為長期的肌肉不對稱使用,例如背單肩包、負重偏側或不正確的施力導致脊椎逐漸偏移。 脊椎側彎常見症狀包括腰痠背痛、高低肩、骨盆傾斜等,有時穿緊身衣物時就會明顯發現腰線不對稱,部分患者更因走路姿勢異常而讓關節壓力負擔增加,甚至影響其他骨骼健康。 許芳偉醫師提到,脊椎側彎首要影響就是骨盆、髖關節,當脊椎偏移會導致往下的骨盆漸漸因為負重不均也變得傾斜,如果髖關節承受不均的壓力,更會增加退化與軟骨磨損的風險;不對稱負重會更對膝蓋造成壓力,久了不僅引發韌帶損傷,還會造成下肢骨骼病變。 物理治療要長期見效,病患往往放棄治療 腰痠背痛不少人會做物理治療,許芳偉醫師說明,這類方法通常需長期持續治療才能見效,有些人會穿戴矯正器具,但往往有緊繃不適感或影響外觀,接受度也不高。目前有一種新的SIS超磁能治療,是利用磁場與電流作用於肌肉與韌帶的技術來改善不適,最主要原理就是透過磁波的深層刺激,讓緊繃的肌肉得以放鬆、無力肌肉受到強化,讓肌肉平衡來矯正脊椎側彎。 許芳偉醫師說明,透過不同頻率在肌肉組織收縮或放鬆的作用,可以讓神經有更好的傳導,筋膜也能放鬆。SIS超磁能治療與震波類似,只是震波是用電產生衝擊波,磁波是用磁場,由於SIS超磁能可深達10公分,與震波深度2~3公分相比,改善效果也更快速,不僅能治療脊椎側彎導致的急慢性疼痛、下背痛等問題,像頸椎及腰椎周圍的深層肌肉不適也能獲得改善,更因為磁場作用於身體電解質,也會讓循環更好促進肌肉與韌帶修復。 SIS超磁能治療深入作用,被動訓練肌肉矯正歪斜 SIS超磁能治療是非侵入性治療,一般民眾幾乎都能進行,除非是骨質疏鬆嚴重或肌少症患者就要評估,許芳偉醫師指出,最主要是肌肉條件不足會讓治療效果有限,另外裝有心律調節器或其他金屬物植入的民眾,因磁場可能影響裝置運作就不適合。 在接受SIS超磁能治療之前,也會建議民眾先做全身X光檢查,確定脊椎側彎的程度與疼痛程度來規劃個人化的治療方法。治療過程中會感受到類似低週波的輕微跳動感,不會有太大疼痛,治療後少部分人會出現類似運動後的乳酸堆積,這也是肌肉有效作用的表現。 許芳偉醫師提醒,隨著工作型態的改變,越來越多上班族因久坐引發脊椎問題,除了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也建議平時多做核心肌群與背肌訓練,不僅能夠矯正姿勢,也為步入老年之前保持良好的體態與活動能力做好準備。 觀看更多:https://regentaiwan.com/service/orthopedic/SIS

脊椎側彎針藥並用大幅改善 搭配保健茶飲有良效

脊椎側彎針藥並用大幅改善 搭配保健茶飲有良效#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屬於身體主軸結構脫離正常角度形成的疾病,包含連接頭顱的頸椎、影響兩側肩臂及胸廓肋骨的胸椎、連接骨盆結構的腰椎及薦椎,脊椎長軸過程中都可能形成偏移角度,影響身體結構功能廣泛,包含頭部疾病、兩肩臂肘腕、胸肋結構、骨盆結構、髖膝踝及足弓等結構間接影響或相對應生理機能都會受到脊椎側彎嚴重程度影響健康。 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脊椎側彎輕則產生相對應肌肉痠痛症狀,影響結構活動範圍,重則反覆造成肌筋膜及關節韌帶慢性發炎而產生長期疼痛,中醫經絡理論歸納脊椎兩側主要經絡屬於督脈及膀胱經,因此,除了淺中層肌筋膜的疼痛症狀外,經絡氣滯血瘀也會透過背部穴位影響內科疾病,包含呼吸道疾病、腸胃疾病、內分泌疾病、自律神經疾病、婦科疾病等等。輕度或中度的脊椎側彎可透過針灸、傷科手法調整進行治療,搭配適度復健運動,引導結構計畫性往正確角度調整,但重度脊椎側彎者,建議諮詢西醫進行中西醫配合治療。臨床上將脊椎側彎角度分成三級,輕度側彎為10-20度、中度側彎為20-40度、重度側彎為40度以上。 周大翔中醫師治療脊椎側彎需要「針灸、用藥、復健運動」同時進行才能事半功倍,針灸治療透過中醫師施針從兩方面同時進行治療,一.針刺鬆解過度緊繃肌肉並以特殊針灸手法排除筋結及沾黏結構,二.透過針刺穴位行氣活血來疏通局部結構不良引起的氣血瘀滯,用藥部分會根據每個患者身體狀態給予辯證處方治療,大方向會先辨別脊椎側彎對於內科範疇影響的生理機能功能為選方選藥主軸,壯實者選用行氣活血藥物較多,包含當歸、赤芍、紅花等力道較強活血通經藥物幫忙,體虛者須搭配補氣補血藥物,包含黃耆、紅景天、何首烏、熟地等補養藥物來強化氣血,兩者大方向外,常用威靈仙、雞血藤、桑寄生、桑枝、桂枝等來強化脊椎兩側經絡氣血運行。 周大翔中醫師提供脊椎保健穴位 翳風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位於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從肌肉解剖角度影響生理機能改善,此穴會從後方由淺到深影響胸鎖乳突肌,頭夾肌,頭最長肌,二腹肌後腹等,按壓時同時搭配轉動頸部,視線向正前方看,將頸部轉至最左側,一邊按壓穴位並慢慢將頭轉向正前方及最右側,轉頭動作以輕及慢為原則,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頸椎兩側及周圍肌肉筋膜。 曲池穴:屬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在兩屈肘紋頭外凹陷如池處,局部按壓痠脹感可傳至前臂,透過穴性傳導鬆解兩肩臂、兩前臂肌肉筋膜進而影響肩胛骨周圍肌肉及兩脅肋,按壓時以左手按右手及右手按左手方式互換,按壓時搭配胸肋轉體動作,呼吸保持腹室吸吐,反覆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胸椎兩側及胸肋周圍肌肉筋膜。 委中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膝彎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膀胱合入于委中央」,此穴按壓可以疏通膀胱經經絡,引導腰背肌肉筋膜放鬆,搭配溫足浴放鬆足底肌筋膜同時,兩手按壓膝後側委中穴,持續此動作10~15分鐘,可以有效舒緩腰椎兩側及背部肌肉筋膜舒緩。 脊椎保健茶飲 葛根5g,炒白芍5g,炙甘草3g,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藥方主要透過芍藥甘草湯來舒緩肌肉筋膜,搭配葛根疏通項背部筋絡,保健茶飲可以在運動過度、勞動過多、工作固定同一姿勢時間過長,導致脊椎兩側肌肉過度緊繃時,適度透過茶飲幫助放鬆。 周大翔中醫師治療脊椎側彎需從結構調整及臟腑機能兩個面向同時治療,然而形成脊椎側彎通常經過多年姿勢不良為主要病因,治療過程需要長時間耐性配合,以及自律及毅力養成良好姿勢習慣及復健運動,因此,治療方針也會根據脊椎調整狀態來規劃,建議日常保持良好習慣及正常情緒來搭配治療都可以順利改善生理狀態。

穿對鞋,跟脊椎側彎說掰掰!醫點出「2關鍵」杜絕走路痛、拇指外翻

穿對鞋,跟脊椎側彎說掰掰!醫點出「2關鍵」杜絕走路痛、拇指外翻#脊椎側彎

擁有一雙好鞋,是影響身體姿勢的重要關鍵!復健科醫師提醒,從健康的角度出發,若長時間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可能會導致骨盆和脊椎變形,進而引發脊椎側彎等問題。醫師更傳授挑選適合鞋款的該注意「2關鍵」,讓民眾挑對最適合自己的「天選之鞋」,穿得好看、舒適又能兼顧健康。

孩子有脊椎側彎嗎?復健醫教「1分鐘自測法」大於●●度建議開刀

孩子有脊椎側彎嗎?復健醫教「1分鐘自測法」大於●●度建議開刀#脊椎側彎

孩子青春發育期正是長高的時候,但此時若出現高低肩、長短腳等症狀,小心脊椎側彎找上身!《優活健康網》特邀復健科醫師、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指出,爸媽可利用「1分鐘測試法」來觀察孩子是否有脊椎側彎,當側彎的角度超過10度,可透過居家復健來預防持續惡化可能,一旦彎曲超過50度,就建議以開刀方式來治療。

孩子背書包姿勢錯,恐害脊椎側彎、駝背!把握3原則書包這樣挑才對

孩子背書包姿勢錯,恐害脊椎側彎、駝背!把握3原則書包這樣挑才對#脊椎側彎

開學季天天開心上學,但孩子背書包的姿勢背對了嗎?爸媽要注意,孩子背書包姿勢若錯誤,長期容易造成脊椎負擔,可能導致駝背、生長發育受到不良影響。物理治療師建議,可透過書包背袋調整、挑選適當書包大小,以及收納書本時的擺放方式等3原則,來觀察背書包姿勢是否正確,也提醒小孩上課時需搭配正確坐姿,才能讓肌肉骨骼平衡發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