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

勿輕忽惱人的小兒頭痛

勿輕忽惱人的小兒頭痛#頭痛

醫學上統計,學齡期的小朋友大約有九成左右都有過頭痛的經驗,而且它的發生率會隨著年紀而增加,為人父母者必須正視此一課題。雖然頭痛是一般常見的病痛,但與大人最大的差異與不同,卻是小朋友由於對頭痛表達不出或是描述不清楚,很容易被大人給忽略,甚至有部份年幼的小朋友常常會以其它的方式,如哭鬧、敲頭或撞頭等等來表現。所以許多家長在面對家中的寶貝有這些行為表現時,難免會有不知所措,甚至心中也會擔心著是否隱藏著更嚴重的疾病的憂慮,由此可見小朋友頭痛有時也真的會使父母們更為頭痛。醫學研究指出,引起小朋友頭痛的原因非常廣泛,幸好大部份的原因仍以良性居多。輕微的只會影響到學業;但嚴重的原因,如腦部腫瘤則會有生命的危險。在日常生活中,為人父母其實可以簡單的利用 “十項頭痛評估方法” 以及 “十項頭痛警訊”,先做初步的篩檢,以下為您簡述:【十項頭痛評估方法】1.) 第一次發生頭痛的時間?多久痛一次以及每次痛多久?是斷斷續續還是愈來愈嚴重? 2.) 痛的程度以及特徵?最痛的位置在哪裡? 3.) 會不會有伴隨如噁心、怕光、肢體無力等現象? 4.) 頭痛是否與某些活動、食物或環境有所關係? 5.) 家裡有類似頭痛的人? 6.) 之前或目前是否有服用藥物? 7.) 最近是否有視力或體重上明顯的變化? 8.) 是否曾有頭部外傷或其它疾病? 9.) 環境上的改變?(如轉學、父母吵架等等) 10.) 會不會因為頭痛而影響在學成績?家長們經由上述的問題,於就醫前可以先行整理一份小朋友的頭痛日記,再提供給診治的小兒神經科醫師,因為這些資料對於頭痛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十項頭痛警訊】1.) 不曾有的劇痛或頭痛到從睡夢中醒來; 2.) 伴隨反覆性嘔吐、抽搐或意識不清; 3.) 平衡感變差或走路常跌倒; 4.) 頭痛程度或頻率增加; 5.) 頭痛的位置固定; 6.) 近距離看東西; 7.) 用力咳嗽或解便會加重頭痛; 8.) 對藥物治療無效; 9.) 家裡沒有明顯的頭痛成員; 10.) 個性改變或學業明顯退步。如小朋友出現其中任何一項時,則要儘速求醫排除是否有嚴重疾病(如腫瘤或感染等等)引起頭痛的可能性。其實大部份引起小朋友頭痛的原因是良性的,而腦瘤或腦部出血只佔頭痛原因的極少數。像一些可以幫忙減緩頭痛的方法,如洗溫水浴、在頭部作冰敷或熱敷、在燈光較暗且不吵雜的環境下小睡片刻等等都是不錯的。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 陳培濤醫師提醒您,當您藉由上述的初步篩檢發現家中的小寶貝有問題或疑問時,絕對不可掉以輕心,一定要由小兒神經科醫師排除一些會致命的原因,嚴禁自行服用止痛藥物(如普拿疼或非阿斯匹靈的藥物),以免導致病情的延誤或藥物上的副作用發生,得不償失!。

秋高氣爽話養生

秋高氣爽話養生#頭痛

入秋之後,晝熱夜涼,由於氣候變化大,提醒民眾可要多注意養生。傳統醫學認為秋三月容易有燥邪來犯,臨床上可再細分為「溫燥」、「涼燥」。當天氣久晴無雨、秋陽正烈時,溫燥會讓人出現咳嗽少痰、咽乾鼻燥、口渴頭痛、無汗發熱等症。當深秋初涼、西風肅殺時,涼燥會使人咳嗽痰稀、咽乾唇燥、鼻塞不通、畏寒頭痛。但是不論是溫燥還是涼燥,總是常合併皮膚乾燥發癢、大便乾結、津液缺乏等體徵表現。「燥者潤之」。新店耕莘醫院中醫部 黃慧君醫師表示關於秋燥証常用的治療處方有桑杏湯、杏蘇散、清燥救肺湯、沙參麥門冬湯等等。此外,建議大家還要注意補充水份,平常可配合服用一些潤燥滋陰的食療來養生。常用的食材有:1.) 百合:能潤肺止咳,還可寧心安神、幫助睡眠。可單獨炒菜或與蓮子、白木耳、冰糖作成甜羹食用。2.) 白木耳:生津潤肺,滋潤皮膚。將白木耳與枸杞合燉,有滋補健身之功。3.) 黑芝麻:與蜂蜜同熬成糊,可滋潤皮膚、滑腸通便。4.) 水梨:梨肉生食可清火,蒸熟之後可潤肺止咳生津。古人常謂「入秋之後,天氣多燥熱,日食秋梨,功勝參茸。」5.) 柿子:甘寒,養肺胃之陰,潤肺止咳。6.) 玉芝地仙金髓丹(養生茶):成份有西洋參、雲苓、甘菊、枸杞、大生地、麥冬、陳皮等。本方為慈禧太后服用方,常服此方,可充養五臟、潤膚澤顏、常保青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