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

一貧血就補鐵?當心攝取過多 恐增罹癌風險

一貧血就補鐵?當心攝取過多 恐增罹癌風險#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臉色慘白、雙唇發白,每當周遭有人出現這種貧血症狀時,總不免聽到有人說「趕快去買鐵劑吃」、「你一定是缺乏鐵質才會這樣」,但你知知道嗎?其實這是普遍民眾的錯誤迷思,且鐵質補過頭,還可能會損害健康,增加罹癌風險。血鐵質超過120毫克 恐增25%罹癌率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有項最新研究指出,血液中的鐵值過高,恐會增加罹癌風險,且死於癌症的機率也會跟著提升,主要因為鐵質會從肝臟代謝,一旦血液中鐵質過多,就會增加肝臟負擔,進而引發肝癌上身。而也研究發現,在台灣缺鐵的人其實不多,反而,血鐵值普遍超標,女性超過比率就有5成7,男生則有7成7,且當血液中的鐵值,每公升超過120毫克時,就會增加25%的罹癌風險,39%的死於癌症的機率,若大於140毫克,罹患肝癌率更會增加近2倍,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癌症研究期刊》。擅自補鐵是禁忌 一不小心就會傷肝又傷心先前《優活》也曾有篇報導指出,在台灣粗估約有四分之一的民眾,罹患嚴重程度不一的海洋性貧血,書田診所家醫科何一成醫師觀察,許多人發現有貧血問題時,想到的都是可能缺乏鐵質,所以補鐵,接著就開始食補鐵質的食物或是自行購買鐵劑補鐵,雖然缺鐵是貧血常見的原因,但也有可能是海洋性貧血,若隨便服用鐵劑不但無益,甚至有害。海洋性貧血是一種會遺傳的貧血,海洋性貧血患者體內鐵質容易聚積,若額外攝取含鐵保健食品可能造成過量,長期鐵質過量恐增加心血管疾病、肝功能異常等問題。飲食攝取易補充鐵 民眾無需額外補充綜觀上述研究與醫師的說法,民眾若非確定自己有嚴重的缺鐵問題,否則應避免自行補充,因為在日常飲食中,就會攝取到滿多鐵質,例如:菠菜、肝臟類食物等,如果補過頭,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口腔反覆潰瘍8年 她全身慢性發炎不自知

口腔反覆潰瘍8年 她全身慢性發炎不自知#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口腔反覆潰瘍勿輕忽,恐是貝歇氏症找上門!日前,一名42歲的翁小姐,自8年前起,口腔開始反覆出現潰瘍,原本一、兩個星期就會復原,直到3年前潰瘍持續的時間逐漸拉長,每次都要好幾週才能復原,且舊傷口還沒好,新傷口又出現,使得嘴巴痛到只能半開,說話、吞口水都有困難,晚上常常痛醒,一度誤以為自己可能罹患口腔癌,後來輾轉看過許多醫師後,才發現她罹患了貝歇氏症,在使用類固醇治療及標靶療法後,目前病情已獲得控制。貝歇氏症 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醫師表示,貝歇氏症又稱貝西氏症、貝塞特氏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的全身性疾病,常見症狀為反覆性的口腔潰瘍,發生部位包括全口腔、咽喉、食道、甚至整個腸胃道。最近更有資料指出,東方人特別容易波及小腸及大腸發炎潰瘍,甚至造成腸胃穿孔,另外還有生殖器周邊潰瘍、虹彩炎、靜脈栓塞、結節性紅斑及小膿腫等。調節免疫 可減少慢性發炎反應貝歇氏症在治療方面,賴寧生醫師表示,患者須要由醫師評估其嚴重性及器官影響程度,來給予藥物治療,可使用類固醇、秋水仙素及免疫調節劑,來調節自體免疫反應,減少淋巴細胞、中性白血球過度活躍引起的慢性發炎反應。大部份病患治療後,病灶部位皆可改善,若是有重要器官影響,則須積極治療,使用免疫抑制劑,亦或生物製劑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症狀發作的頻率及疼痛程度。

驚!北市53萬人次做癌篩 揪出上千人罹癌

驚!北市53萬人次做癌篩 揪出上千人罹癌#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癌症令人聞之色變,好在癌症篩檢可提早發現治療!據統計,每天有123人死於癌症,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免費四癌篩檢服務,可早期發現治療降低死亡率。而台北市衛生局指出,去年臺北市共有53萬多人次接受四癌篩檢服務,其中有3,511位市民發現癌前病變,1,118人發現罹患癌症。像是剛滿50歲的醫院員工葉女士,因醫院鼓勵符合資格員工做癌症篩檢,除了可做大腸癌篩檢外,並發現從未做乳癌篩檢,額外安排乳房X光攝影,結果乳房檢查異常並確診為0期乳癌(原位癌),經手術後,現在只需定期回院追蹤。葉女士很感恩地說:「真的很感謝醫院積極的鼓勵,想不到一個簡單的篩檢,讓我早期發現癌症,早期治療,找回健康的人生」。把握健康權益!臺北市四癌首篩族近9萬人因此,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處長莉茹也提醒,104年近9萬人是符合首次接受免費四癌篩檢族群,凡是今年滿30歲(74年次)婦女及有吸菸或嚼檳榔(含已戒者)之民眾可接受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篩檢,滿45歲(59年次)婦女可接受乳癌篩檢,滿50歲(54年次)民眾可接受大腸癌篩檢,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人持健保卡前往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服務。

婦人罹癌怪風水 拒絕治療險要命

婦人罹癌怪風水 拒絕治療險要命#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2歲的陳女士,4年前診斷出子宮內膜癌,但篤信宗教的她,拒絕接受醫學治療,反而四處求神問卜、尋求治癌秘方,甚至認為是住家風水不好才讓她生病,因此不斷搬家,光是今年就已經搬過三次家。結果日前病情卻急速惡化,子宮內膜癌引發大量陰道出血,造成嚴重貧血(血紅素僅4.0),所以,家人趕緊將她送往醫院急診,但陳女士仍覺得是被下詛咒,堅持不就醫治療,直到最後在先生與女兒的堅決行動下,才接受了手術,而目前恢復情況良好。不正常陰道出血要注意 恐是子宮內膜癌徵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劉偉民醫師表示,有多數民眾在得知自己罹癌後,行徑與陳女士相同,因為懼怕開刀,逃避正規醫療,開始求神問卜、迷信偏方,反而延誤病情。國內子宮內膜癌罹患人數逐年上升,加上它無法經由抹片檢查發現,所以提醒民眾,若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經期或經血量不規則、尤其停經一段時間後再出血等時,就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即早發現、治療,才能提高治癒的機率。

沒做到避免癌症的十件事 未來罹癌「不意外」

沒做到避免癌症的十件事 未來罹癌「不意外」#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全球罹癌人數不斷增加,根據國際機構的預測指出,未來二十年,每年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將會比現今多出百分之五十以上,隨著時間的演進,全球正醞釀一波新的癌症海嘯,反觀國內,若依照全球癌症新增人數的推測,很可能在二十年後,台灣每年就要增加十五萬人以上的罹癌人數,數字之大,令人驚訝。然而,對於罹患癌症的原因,包括,不運動、肥胖、抽菸等等,都為民眾所熟悉,但事實上,即使民眾普遍了解癌症的事發原因,卻仍然漠然以對,導致許多統計數據,「台肥胖人超過三分之一」、「成年人脂肪肝比例超過半數」、「七成以上民眾,都未有運動習慣」、「數百萬人口罹患三高」等等,都顯得極為難看。這難看數據的背後,端看台灣目前每年新增癌症人數,正式突破十萬人大關,且數還正在持續攀升,但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型態,若持續性的偏差與不良,會有這些慘烈的數據,套句俗語來說,就是『用膝蓋想都想的到』。以下為國民健康署所列出的防癌十件事,若民眾全都踩到地雷,未來若不幸罹患癌症,其實不意外:1) 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使用菸草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會致癌,與酒精類飲品併用時,更是加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中高達90%的比例有吸菸的習慣,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且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有22%的比例與菸害有關。而檳榔子(菁仔)亦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在台灣,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除了菸和檳榔,實證顯示過度飲用各種酒精性飲料,如,紅酒、白酒、啤酒等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亦有3.6%的比例與飲酒有關,過度的飲酒不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肥胖。2) 維持健康體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對停經後婦女發生乳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1.5倍;發生子宮內膜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發生胃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食道腺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腎細胞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3)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保持心臟健康、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民眾更應知道,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4) 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因為纖維素、維生素和其他有助於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微量元素,可以使體內細胞得到保護,減少受到損害而變成癌細胞的機會。牛、羊、豬等紅肉可以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鐵和鋅,但攝取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此外,也應該避免加工的肉品,如,火腿、培根和熱狗等,這些肉品多數都經過煙燻、醃製或是添加防腐劑的製程,含有會損害健康細胞的致癌物。5) 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並且減鹽/飲食中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而有助於預防癌症,因此應該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和糖類的食物,如,油炸品、含糖飲料、餅乾、起士、肥肉等。另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損害到胃的內壁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及其它慢性病。6) 無需過度倚賴營養補充品/許多人有吃保健食品強健身體的迷思,但並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相對的,服用特定的補充品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7) 產婦盡量替寶寶哺乳/哺乳的好處多多,因為母乳含有寶寶前6個月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喝母乳長大的寶寶成年後也不容易有過度肥胖的問題。對媽媽而言,哺乳可以調整體內的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8) 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原發性肝癌,而B、C型肝炎病毒為肝癌的首要危險因子。此外,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會誘發子宮頸、生殖器等部位的癌症外,也會導致頭部、頸部等部位發生鱗狀細胞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9~12歲的青少女施打HPV疫苗,可預防約6至7成的子宮頸癌症發生。9) 定期接受篩檢/接受癌症篩檢也可以預防癌症,國民健康署補助之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都是WHO建議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癌症。10)癌症病患經過治療,更要注意防癌避免復發/至於曾罹癌且經過治療的病人,更應該做到上述各點所述良好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並改善癌症病患治療後的生活品質。

研究:每日服用阿斯匹靈 有效降低罹癌率

研究:每日服用阿斯匹靈 有效降低罹癌率#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阿斯匹靈對於慣性頭痛、經痛等民眾而言,是一種最佳的止痛藥劑,不過長期大量用藥容易產生副作用,但現在根據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若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有助於降低腸癌、胃癌、食道癌的罹癌風險及死亡率。低劑量的服用 有助於降低罹癌率該研究主要針對先前所進行的究和臨床試驗進行評估,結果發現服用阿斯匹靈10年,可降35%罹患腸癌的機率及40%的死亡率,而在胃癌、食道癌方面即可降低30%罹患率及35~50%的死亡率。對此,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Jack Cuzick教授表示,若想藉此獲得防癌效果的話,必須從每天服用低劑量(75毫克)的阿斯匹靈至少5年,而50~65歲間的民眾,可能必須服用10年才有效,且對男性而言,整體的罹癌、中風和心臟病發人數會減少9%、女性則約7%。長期服用仍有風險 建議詢問醫師後再使用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會提高胃出血的風險,尤其是60歲的人,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從2.2%提升至3.6%,所以,提醒民眾在長期服用前仍先詢問醫師,以確保身體出現任何問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腫瘤學年報》。

路跑真的健康?日研究懸浮微粒含甲醛 證實致癌風險

路跑真的健康?日研究懸浮微粒含甲醛 證實致癌風險#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車輛川流不息的路旁,人行道上,總能瞥見好幾個身著運動裝的人們,氣喘吁吁的一步一步向前跑,《優活》曾追蹤報導『馬路上「慢跑」恐致癌!等於大口吸石棉、二手煙...』,其中,空汙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倘若民眾肆無忌憚,不顧這看不見的致癌物,長期下來,罹癌的風險將可能暴增。近期,根據日本最新的研究指出,首次確認「PM2.5細懸浮微粒」含有甲醛,更進一步證實空汙對於人體的危害性。甲醛附在懸浮微粒上 將直搗肺部深處難排出根據統計,我國空氣汙染嚴重,其嚴重程度,在亞洲四小龍之中,更是名列前茅,排名第一。此最新研究,來自日本熊本大學,研究團隊在日前,首度證實PM2.5細懸浮微粒上含有甲醛。甲醛會對皮膚及黏膜具刺激作用,可能造成水腫、發炎、潰爛,長期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接觸高濃度甲醛,會增加罹癌風險。而值得民眾關注的是,整體而言,甲醛因其揮發性質,在空氣中即使含有甲醛,人體吸進去後,仍然可將甲醛排出,然而,倘若甲醛附上固體性的懸浮粒子,很可能因此直搗肺部深處,並且殘留其中,進而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細胞核基因突變等。我國近期掀起一陣陣路跑風潮,民眾為了健康與青春,即使全台每年舉辦超過六百場的路跑場次,還是場場爆滿,但路跑往往就辦在城市中,最熱鬧且車流量最多的城市核心,在民眾揮汗跑步時,得到的恐怕不是健康,很可能正在一次次的提高罹癌風險。

罹癌未及時治療 一年死亡率增3倍!

罹癌未及時治療 一年死亡率增3倍!#罹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所發布的全國十大死因中,癌症持續蟬連榜首長達三十二年之久,每年以逼近新增十萬人的速度增加,然而,因偏方、宗教、害怕及恐懼等原因,時常讓癌症病患經確診罹癌後,往往躊躇不前,不願立即治療,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約逼近兩成的癌症病患,在癌症確診之初,不願接受治療,導致死亡率大幅提高,是立即接受正規治療癌症病患的三倍以上!癌友及時治療 治癒機會大幅提升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度委託學者所做的研究指出,癌症病人不治療主要原因前7名依序為「年紀大覺得沒有必要再接受治療」、「害怕開刀」、「害怕化學或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擔心接受治療後影響生活品質」、「害怕治療過程或是治療後的外觀影響」、「需負擔家計或工作忙碌」與「害怕增加家人的負擔」。國民健康署為幫助病人破除迷思與解決困境,103年推出「癌友導航計畫」,只要一旦被醫師診斷為癌症,腫瘤個管師就開始主動聯繫病人,積極關懷病人,提供就醫資訊、醫療諮詢,傾聽心聲,幫忙消除恐慌情緒,希望能引導病人在3個月內接受治療,持續關懷追蹤至少1年。而目前此計畫涵蓋全台九成的癌症治療醫院,包括醫療資源較缺乏的花蓮、台東地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