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

心導管室新儀器上路 守護生命提高治療品質

心導管室新儀器上路 守護生命提高治療品質#呼吸困難

花蓮慈濟醫院救心團隊守護花東居民即將滿十六年,第一部心導管儀器在去年底退休走進歷史後,新購置的設備昨(23日)上午正式啟用,王志鴻副院長指出,精密的新儀器不僅大大提升顯影清晰度,多角度呈現血管阻塞狀況,更可降低心導管介入治療的風險。 以往花東沒有心導管檢查與手術的心臟內科醫師。鄉親只要發生心臟方面的急病,必須北送或西送急救,路途遙遠,等於宣告死刑。即使幸運的病友發病時,可以依靠溶解血液栓塞的藥物打通阻塞,但是血管再通率只有六至七成。因此,花蓮慈院在八十二年五月成立心導管室,整合心臟科主治醫師與醫技人員成立「二十四小時救心小組」,並與東部各區域醫院、診所形成默契,一旦有急性發病病患,一通電話,救心小組成員就能在病患轉送間三十分鐘內,完成相關術前準備,讓病人到院即可進行手術,打通阻塞的動脈,並在三年前設置第二心導管室,至今服務的病人已超過一萬六千例。 王志鴻副院長指出,陪伴心臟內科團隊成長的第一心導管室的儀器,在去年十二月底正式退休,不僅重新規劃空間,打通兩間導管室,日漸茁壯的心臟內科團隊也有新的討論室,新的儀器測試多日後,今天啟用服務的病人是一位老病友。 新的心導管室內,除了儀器是尖端的新科技外,牆面上的木櫃也全有十七年的歷史,經過粉刷之後,宛若新家具,王志鴻副院長指出,心導管室團隊對於得來不易的醫療設備及周邊器具都是細心呵護、勤加保養,延長物命,事實上心導管介入治療儀器旁的顯影器注射具也是留用的舊儀器。 王志鴻指出,春天的氣候變化大,凌晨到清晨的氣溫低,家有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平日應格外注意按時服藥控制,即使沒有高血壓等相關病史,也不能對心臟、胸部不適等症狀掉以輕心,一旦發現胸痛、胸悶應立即就醫檢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驟發的危險。 

氣溫驟變不定 易刺激氣喘發作

氣溫驟變不定 易刺激氣喘發作#呼吸困難

每當季節轉換、溫差變化大,加上呼吸道感染,就會有許多氣喘病友控制不良,經常往返於醫院門診、急診之間。事實上,氣喘盛行率在許多國家都有上升的趨勢,因而造成全球性之健康問題,台灣地區也不例外。氣喘是由於支氣管壁及小支氣管壁的肌肉收縮,造成氣管的部份阻塞,因而出現喘鳴及呼吸困難的現象,通常是由於對空氣或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過敏而引起。其發作可能非常迅速也可能是緩慢出現,症狀不是很嚴重時,會自行緩解或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而恢復。但是急性惡化時可能非常嚴重,若未給予有效的治療也可能會致命。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胸腔內科 - 王瑞欽醫師表示,氣喘是由很多因素所造成的,除了本身或家族特殊的過敏體質佔重要的地位之外,很多環境因素也會刺激引發氣喘,如家塵、徽菌、空氣污染、花粉、吸入刺激性化學物質如香煙等等,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位是氣喘病患,而根據很多統計結果,氣喘人口還在逐年增加當中呢!可見我們迫切需要改善環境。此外,像感冒或其它病毒感染,氣溫驟變,都會刺激氣喘發作。王瑞欽醫師指出,如果能儘量避免以上所提到的引發氣喘之因素,氣喘人口應該會減少。  氣喘症狀包括咳嗽、呼吸困難,無痛性胸部緊迫感及各種程度的喘鳴。嚴重發作時會出汗,脈博增加及高度的焦慮,更嚴重時臉部及嘴唇會發紫,這些症狀的表現會因人而異。治療上,藥物控制效果很好,另外也有噴霧式和吸粉式的支氣管擴張劑,只要按照醫生的指示使用,氣喘並不至於嚴重。至於氣喘能不能根治?王瑞欽醫師表示,大約有1/3的小兒氣喘長大了會痊癒,仍有相當多的氣喘病患需要長期追蹤治療。入春及中秋節過後天氣變化大,都是氣喘的好發季節,希望大家提高警覺,提早做好預防工作。  如何預防氣喘發作呢? 一、遠離過敏原:家裡打掃乾淨(家俱擺設盡量簡單);被套、枕頭、床單經常清洗;不使用地毯;不要飼養有毛寵物或接觸絨毛、布玩偶。二、除遠離過敏原外,還需注意以下之事項:不去人多及空氣不好的地方;避免感冒;少吃冰冷食物;運動前15分鐘先做暖身運動;保持心情輕鬆愉快,避免太緊張、大聲吼叫。   最後,王瑞欽醫師提醒民眾:為了提昇氣喘病患照護品質,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並適時有效控制病情,必須遵循六項氣喘處置的計劃將可達到有效的控制氣喘: 1. 需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發展良好的醫病關係。 2. 利用臨床症狀記錄及肺功能測試以評估及監測氣喘嚴重度。 3. 避開氣喘誘因。 4. 建立個人長期氣喘處置之藥物治療計劃。 5. 建立急性發作的處置計劃。 6. 定期的追蹤照護。

心臟無力 大腦功能也會受影響

心臟無力 大腦功能也會受影響#呼吸困難

時至今日,「心臟衰竭」是醫學文明進步國家,面對的一大難題。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發生問題,最常見的是心臟無法輸出足夠的血量,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也就是俗稱的「心臟無力」。心臟衰竭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及夜間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咳嗽、水腫,及由於心輸出量減少,引起腦部血流不足,導致大腦功能受抑制:如焦慮、不安、記憶力受損、作惡夢和失眠、頭暈等症狀。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二樓病房 - 柯素綾護理長表示,心臟衰竭的治療,有藥物治療、氧氣治療外,必要時可採外科治療。患者要多休息,減輕生理和情緒上的壓力,以減輕心臟的負荷。食物中的鹽分不可過多,一天勿超過3-5公克(約一小湯匙),水份不可超過1000-1500ml/天,以免加重心臟負荷。對心臟衰竭患者的居家照護,日常活動避免粗重工作,並縮短工作時間。柯素綾護理長指出,應依其病況的程度,安排活動。若發生水腫、呼吸困難、心跳過快,應減少活動量,避免用力解便,以減少心臟負擔。發生呼吸困難時,可採半坐臥姿勢休息或使用氧氣。同時,應觀察患者有無復發症狀:如有呼吸急促、咳嗽、下肢水腫、無法採半坐臥休息時,應迅速就醫。最重要的是,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並定期回診。

胸痛的「四大殺手」

胸痛的「四大殺手」#呼吸困難

胸痛的原因林林總總,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即心肌梗塞或缺氧、主動脈剝離、自發性氣胸及肺動脈栓塞會危及生命的安全。心肌缺氧即所謂的狹心症,常發生於運動、飲食後、情緒激動或寒冷的天氣狀況,此時心肌氧氣的需求量增加,但是心臟的冠狀動脈卻因硬化、狹窄而血流不暢,無法充分供應心肌所需的氧氣而造成供需失調,導致病人發生胸悶、胸痛的心絞痛症狀。經過休息一會兒或服用硝酸甘油舌下片後,胸悶、胸痛可緩解而恢復正常,這個時間稱為「穩定型心絞痛」期,但有些人的心絞痛則轉變成所謂「非穩定型心絞痛」期,意即胸痛之發作頻率增加,而在休息時或輕度活動即可引發胸痛發作,此為相危險之警訊,必須趕緊求醫,否則極有可能併發可怕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乃是冠狀動脈的硬化斑塊,因情緒、壓力、運動等外在因素的影響而突然裂開,繼而吸引血液中之血小板、血球及纖維蛋白之附著而產生血栓及造成血管阻塞;因此阻塞的血管無法供應心肌所需之氧氣,使得心肌發生缺氧、損傷及心肌壞死。急性心肌梗塞為內科最嚴重的急症之一,病人往往可在數分鐘之內死於致命的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發作時,病人常會有嚴重的胸痛,且持續時間可長達三十分鐘以上,甚至數小時之久,也常合併心悸、冒冷汗、呼吸困難及虛脫等症狀。急性主動脈剝離時,病人會產生突發性的胸部劇痛而類似撕裂或刀割的胸痛,即使注射止痛劑亦無法緩解,而且疼痛可蔓延至肩頸、背、腹,甚至下肢,視主動脈剝離範圍而定。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未能即時的診斷與治療,病情將迅速惡化,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九十。自發性氣胸,常會產生突發性胸側之疼痛及伴隨呼吸困難;原發性氣胸源自於肋膜下的肺氣腫泡破裂,最常發生於20至30歲的年青人。尤其是抽煙的患者及身材高瘦的男性;續發性氣胸則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的患者。自發性氣胸診斷較無困難,通常照一張胸部X光即可診斷出來。急性肺動脈栓塞,絕大多數源自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栓移行至右心而後阻塞肺動脈造成胸痛或胸悶、呼吸困難、昏厥及休克的症狀。急性肺動脈栓塞及下肢靜脈栓塞常見於長期臥床,下肢或骨盆骨折、心臟衰竭、腦中風或搭機坐在狹窄座位上太久(八小時以上)的情況,造成靜脈回流減慢,導致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甚至引發急性肺動脈栓塞。天主教聖功醫院 張士琨醫師建議在胸痛的治療方面,首重的是預防;儘量避免緊張、繁忙的生活;多運動及戒煙;注意飲食,不要吃得過鹹、過甜及太油膩,必要時得併用藥物嚴格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以預防動脈血管硬化引發之併發症。胸痛發生時應保持鎮靜及早就醫,尤其是有多重心臟血管危險因素者,如:高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長期抽煙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更須格外的注意。若胸痛症狀不是非常急迫劇烈則可先到心臟科就診;醫師會依病情安排相關之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