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

中藥入菜好處超多!超養生「4大藥膳料理」:蓮子煮湯、紅棗泡茶

中藥入菜好處超多!超養生「4大藥膳料理」:蓮子煮湯、紅棗泡茶#藥膳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工作與人際壓力使得焦慮、失眠、情緒不穩成為常見困擾。與其依賴藥物安眠或情緒穩定劑,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尋求天然、溫和的方式來調整身心。在這樣的背景下,「藥食同源」的中醫觀念再次受到重視,特別是一些具有抗壓與安神效果的中藥食材,已成為天然、可持續的養生策略之一。《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營養師林敏玲分享中藥入菜及其功效。

有食譜》備孕先健脾補氣!中醫推「2款養卵藥膳」紅棗、龍眼肉補血

有食譜》備孕先健脾補氣!中醫推「2款養卵藥膳」紅棗、龍眼肉補血#藥膳

中醫理論認為腎主生殖,卵子品質與腎氣、腎陰、腎陽都有關,因此藉由藥膳調理,有助於調整體質,從而提高受孕機率。春日和中醫診所創辦人兼院長陳家駒於《中醫師寫給妳的科學調經養卵全書》一書中,分享中醫科學養卵的核心觀念,並說明關於排卵、多囊、調經等相關QA,幫助讀者養好卵子,全面提升卵子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食譜》2025立春養生吃什麼?過敏感冒、易倦睏⋯中醫教喝3款護肝茶

有食譜》2025立春養生吃什麼?過敏感冒、易倦睏⋯中醫教喝3款護肝茶#藥膳

立春是24節氣之首,一般落在每年2月3~5日之間,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中醫師指出,《黃帝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隨著春天白晝時間增長、陽氣升發、氣溫漸暖,萬物轉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因此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新的生理週期,需預防常見不適症狀,並利用養生茶飲來調理。

麻油雞、薑母鴨⋯進補藏危機!藥師揭3大原則:薑不可搭「這藥物」

麻油雞、薑母鴨⋯進補藏危機!藥師揭3大原則:薑不可搭「這藥物」#藥膳

民眾就醫後領藥,藥師總會問著「是否有在吃其他藥物?」擔心藥物交互作用,也會另外提醒注意藥物與食物之間的交互作用。 前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強調,最近天冷,薑母鴨、羊肉爐等餐廳人滿為患,但小心補過頭,引發藥物交互作用,如皮膚無故瘀青,即應就醫,找出原因。

有食譜》冬令進補當心補過頭?中醫推「杏仁養生粥」溫和調養身體

有食譜》冬令進補當心補過頭?中醫推「杏仁養生粥」溫和調養身體#藥膳

43歲曾先生定期在台北慈濟醫院調養身體,某日起床時「喉嚨燒聲」發不出聲音,且有便秘的狀況。經醫師進一步診斷及詢問,原來曾先生在前晚為了預防冬季感冒,吃了2碗麻油麵線,但是他的體質是屬於實熱體質,食用麻油會加重體內的燥熱火氣導致失聲。因此,醫師開立了除燥降心火的藥材,曾先生服藥後也恢復聲音。

冬天進補要注意什麼?感冒可以進補嗎?冬令進補「5大注意事項」

冬天進補要注意什麼?感冒可以進補嗎?冬令進補「5大注意事項」#藥膳

冬令進補是傳統習俗,古人工作一整年後,就要進補足夠的營養,儲存熱量來恢復元氣、抵禦冬天的寒冷。台灣人超愛進補,許多餐廳也打著能暖胃、驅寒、補身體的口號推出進補美食,但要小心補品暗藏的高鹽、高油、高酒精的危機,更要細算補品熱量,補過頭反而造成健康危害。《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進補美食的健康風險,並分享冬日進補注意事項。

有食譜》立冬吃什麼進補?藥材怎麼挑?中醫首推「3道藥膳」補冬暖身

有食譜》立冬吃什麼進補?藥材怎麼挑?中醫首推「3道藥膳」補冬暖身#藥膳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2024年立冬是11月7日,各地氣溫明顯下降,代表冬天已經來臨。 立冬習俗主要是「補冬」,也就是「進補」,不少人會趁機大啖養生美食。不過,立冬吃什麼比較好?怎樣吃才不會補過頭呢?以下由中醫師分享補冬原則、推薦藥膳與中藥材挑選,這個冬天也要溫補身心。

冬天手腳冰冷怎麼辦?藥師教你「自製泡腳包」加這料:15分鐘就有用

冬天手腳冰冷怎麼辦?藥師教你「自製泡腳包」加這料:15分鐘就有用#藥膳

近日天氣接連低溫,難免出現手腳冰冷狀況。事實上,手腳冰冷是因為血液循環出問題,當血液循環不佳,加上低氣溫造成末梢血管收縮,身體能量不足就容易手腳冰冷。此時,不妨可以透過「足浴」與「飲食進補」的方式暖身。中醫調養手腳冰冷,主要在於補氣血、活血化瘀,民眾在家也可以自製「泡腳包」,這個冬天也能暖暖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