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

老翁夜間搔癢竟抓出「千蟲鑽動」!醫警告「結痂型疥瘡」恐感染全家

老翁夜間搔癢竟抓出「千蟲鑽動」!醫警告「結痂型疥瘡」恐感染全家#皮疹

70歲陳先生出現嚴重搔癢性皮疹,雖已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但症狀卻未見改善,最終前往醫院皮膚科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全身有多處抓痕與紅色丘疹,指縫及手腕等部位也出現脫屑與紅疹,手掌也有明顯的痂;進一步透過皮膚鏡檢查,可見典型的蟲隧道,並在皮膚刮屑中發現疥蟲,診斷為「結痂型疥瘡感染」。後續,經口服及外用抗疥蟲藥物治療後,患者的搔癢獲得明顯改善。

嬰兒常嗆奶恐因「奶嘴大小」挑錯?兒科醫揭「新生兒照護」4常見情況

嬰兒常嗆奶恐因「奶嘴大小」挑錯?兒科醫揭「新生兒照護」4常見情況#皮疹

新生兒因為生理發育還不成熟,難免有些狀況讓父母覺得擔心,如:臍疝氣、皮膚疹子、嗆奶等,可說是常見問題。至於再大一點,囟門是否閉合也會困擾父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邀請兒科醫師解答新生兒出生後的各種疑難雜症,提醒爸媽何時該具備警覺心,但何時不用太過擔心。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

新冠重症童9成沒打疫苗!醫提醒MIS-C「黃金觀察期」像川崎氏症#皮疹

自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後,至今已歷時2年多,最近這一波Omicron BA.2的疫情,孩童罹病數比先前疫情更多,安南醫院兒科醫師宋玉蘭提醒,儘管18歲以下患者多以輕症為主,且通常能在2週內康復。但無論在美國或香港,都可見哮吼、熱性痙攣、橫紋肌溶解症甚至腦炎、腦水腫等發生率增加趨勢,其中重症孩童中約9成無接種疫苗。

皮膚紅腫脫屑⋯恐全身發炎徵兆!醫警告:腸癌風險「逾常人1倍」

皮膚紅腫脫屑⋯恐全身發炎徵兆!醫警告:腸癌風險「逾常人1倍」#皮疹

40歲的小萍是上班族女性,約3年前出現皮膚脫屑和紅色斑塊,經診斷為乾癬,平時使用局部類固醇塗抹和口服免疫調節藥物,皮膚病灶控制良好,但幾個月前換新工作後,壓力大增,時常跑廁所併有腹瀉,皮膚科醫師建議她到胃腸科門診做大腸檢查,竟發現有一顆1公分左右的良性腺瘤瘜肉。

洗腎全身癢⋯竟是「尿毒性搔癢症」中醫教4帖藥方緩解症狀兼補虛

洗腎全身癢⋯竟是「尿毒性搔癢症」中醫教4帖藥方緩解症狀兼補虛#皮疹

70多歲的林阿嬤,有高血壓病史,因末期腎病,2年前開始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經過一段時間的透析過後,四肢皮膚起疹,乾燥搔癢無比,逐漸蔓延到身體各處,經診斷為腎病所致的尿毒性搔癢症。在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楊茲甯治療近半年後,林阿嬤食慾漸增、脹氣減輕、小便時已無灼熱感、下肢腫脹消退、身體各處的皮疹也逐漸痊癒,大大改善了生活品質。

肺癌標靶藥副作用 硝酸銀治腫脹潰爛

肺癌標靶藥副作用 硝酸銀治腫脹潰爛#皮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菸齡約30年的85歲黃昭農,年前因肺腺癌手術後腫瘤指標仍偏高,開始自費服用標靶藥物,病情雖得到控制,但全身出現皮膚乾燥、皮疹、騷癢、腹瀉等副作用,臉皮皮脂變得很厚,甚至爛豆子都長在頭皮裡,若形容『臭頭爛耳』也不為過。尤其出現化膿性肉芽腫,手腳指頭腫脹、潰瘍、出血,無法好好洗澡、穿鞋,天天疼痛難耐。肺癌標靶藥物 針對皮膚產生副作用彰基皮膚科主治醫師邱足滿表示,肺癌鏢靶藥物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顧名思義,表皮生長因子存在於皮膚各個地方,包括毛囊、表皮、毛髮、黏膜、指甲周圍的組織,這些表皮生長因子對於皮膚正常功能維持相當重要,抑制這種生長因子雖然能夠幫助控制肺癌,但是皮膚相關的正常功能也被抑制,因此會產生許多不舒服的反應,最常見的就是類似青春痘的紅疹在臉上、頭皮、軀幹部;皮膚乾燥;皮膚癢;毛髮生長異常;黏膜受損;以及甲溝炎。抗生素、類固醇、硝酸銀等治療 可緩解副作用痘樣皮疹若嚴重,可搭配四環黴素類口服抗生素或類固醇。皮膚乾燥搔癢症狀嚴重,醫師可開立口服抗組織胺藥物,並搭配藥膏減緩症狀。甲溝炎症狀可使用化學藥水燒灼(硝酸銀)、冷凍治療、或是手術治療,緩解不適。黃老先生經硝酸銀治療,在家裡每天早晚認真配合點藥水治療,一個月即有顯著改善,回診時特地穿上運動鞋給邱醫師看,感謝她讓將近五年無法穿鞋的老人重新拾回信心,又可衣著整齊的參加聚會,現在也漸漸恢復走路運動了。堅持治療、克服副作用 控制肺腺癌保命『有藥效才有副作用,更要堅持接受治療』黃老先生感謝老天爺,服用標靶藥物後陸續出現副作用,表示治療已發揮藥效,進而肺腺癌得以控制。反觀看到新聞報導某些社會人士,因副作用而捨棄治療,結果都失去寶貴生命,為他們感到無比的惋惜。黃老先先強調,『要忍痛』一定要聽從醫囑,若發生副作用,就應尋求其他科的醫師處理,不要枉然的放棄。肺癌服用標靶藥的副作用,可能在服藥後幾天到幾個星期內發生,有的副作用還會反覆發生。根據觀察研究,發生這些副作用的病人似乎也可以觀察到預後比較好的現象,特別是發生甲溝炎的患者。這些副作用雖然通常不會危及性命,但是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卻很大,想想看,如果連穿鞋子、扣鈕扣這些日常生活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都不能做了會有多麼大的影響!更遑論搔癢難耐、影響外觀、造成心情低落等等。如果副作用太嚴重甚至要減少藥量或停藥,因而使得癌症用藥治療計畫被打亂,那就可惜了!居家保養重點首重:保濕與防曬邱足滿醫師提醒保養重點:溫和清洗皮膚,千萬不要用香皂讓皮膚變得更乾燥,用清水或溫和的沐浴乳比較好。經常且大量塗抹保濕乳液,皮膚保濕度做得好就比較不會發癢。防曬非常重要,可撐傘、戴帽子、穿長袖防曬衣物以及塗抹防曬乳液來避免陽光造成進一步傷害。如果皮膚的副作用仍然感覺到很癢或很痛,可盡早詢問治療您癌症的主治醫師或個管師、衛教師尋求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副作用的皮膚科醫師專家們協助幫忙治療或緩解。

Menu